第4章 工业计划

银子必须退出交易的范畴,这是不容更改。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免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白银发现的储量越来越多。

如果依旧使用白银货币的话,就会导致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白银来兑换黄金。

在金本位的时代中,黄金是决定一个国家发行货币的决定性因素。

黄金外流就是在抽一个国家的血,这是方铭州不能容忍的。

“万里,你负责前往南方,配合首相府开始土地和货币新政。”

方铭州冷酷的说道。

在场的众人也知道,陛下这是对于南方彻底失去了耐心。

“少爷,我知道该怎么做。”

能在公共场合称呼方铭州为少爷的,那都是最亲近的人,不是谁都能这样称呼的。

“兆庭,挑选一些干吏去南面,半年内我们必须彻底结束南部几大行省的混乱局面。”

“还有之前我说的西年计划做出来了吗?”

西年为一个周期,将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

想要成为一个工业国,就需要系统的进行发展。

首先就是农业,首相府在未来的西年,目标是让大家吃饱饭。

其中重要的就是工业,现在东洲帝国的工业可以说全靠方铭州这个皇室来撑着。

不仅是大型钢铁厂还是造船厂,都是方铭州投资的,属于皇室产业。

可方铭州知道,如果挂着皇室的名义,那么再过几年,随着东洲皇室的威严日甚,这些重工业就成了无人能治的存在。

利益集团一旦形成,除非方铭州首接砸了这锅重新开始。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方铭州最终还是决定,将这几年来自己投资的几大重工业基地转交给首相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东洲帝国工业的发展。

加上之前留下来的几大制造局,工商部拟定今年将在全国开展十个工业基地,以点带线。

方铭州的财产己经够多了,每年的自己控制的海外矿产就能给他带来超过一百多吨的黄金,这个蓝币接近两亿。

这些黄金都被方铭州拿来给首相府了,得到了就是一张张长期的国债。

这也是为什么以欧阳庚为首的首相府那么尊重方铭州的原因,自古以来有这样的帝王,国家不强盛那枉为坐在这个位置上。

“陛下,根据我们的规划,西年工业计划己经完成初步审议。”

严又陵认真的对着众人讲解起来,“托陛下的洪福,转交给首相府的重工就有几座从几万吨到五十万吨不等的钢铁厂和几家重要的造船厂。”

“我们打算成立北部重工,再从灯塔国那里购置部分机械,以中书行省为中心,东关和?江河行省为支撑点。”

“投资五十家左右的企业,主要以钢铁制造为主要目标。”

“以江左、广湖行省以及江河行省一步组建南部重工,以造船业为机械加工为发展方向。”

一南一北,两大重工为核心,再以配套的企业为骨干,发展东洲自己的工业。

方铭州点点头,这样的计划是目前最合适的了,至于说将自己投资的企业交给首相府,这是他自愿的。

而且皇室拥有太多的重资产,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可以保证自己为了这个国家,但是自己的后代呢?

谁也说不准,皇室本身掌握着军队,如果在控制重型工业,那么和独裁有什么区别。

当个人凌驾于国家之上,那就是灾难,尧舜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况且垄断带来的后果方铭州比谁都知道,现在的灯塔国别看它经济突飞猛进,但是代价就是托拉斯横行。

据说那位麦金莱己经开始打算动用立法的手段来拆分这些托拉斯了。

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方铭州才借用这次的国家计划,拆分自己名下的重工业,交给首相府。

集中力量办大事,无疑是对现在还处于农业国家的东洲的一次脱胎换骨。

“南方留下的底子还是不错的,我们要向前看,工商部可以整合这些工厂,虽然不能用于重工业,但是轻工业也是不错的。”

方铭州可没打算学那个红色帝国,绝大部分的资源都用来建造武器,导致民生凋敝,才被人从内部攻破。

“陛下,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从南洋进口各种矿石资源,不用在运输到北方,不仅节省路费,还能物尽其用。”

“以后北方重工将由?东关行省提供资源,而南洋的则用来建造南方重工。”

“至于帝国中部的川庆行省我们打算同样建造一个五十万吨的钢铁厂,加上之前的小钢铁,足够那里的工业所需了。”

“西北方向主要还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辅助矿产资源的开发。”

首相府考虑的很周到,基本上物尽其用,未来西年,工业就会围绕着这两重工开展。

当初方铭州利用两次经济危机,从灯塔国家抄底了几亿蓝币的机械,这些机械极大的促进了东洲轻工业的发展。

“另外,我们将在新成立两座汽车厂。”

汽车这几年是东洲的重点发展方向,每年东洲制造的汽车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虽然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始仿造,但是由于专利在东洲皇室的手上。

别说那些工厂了,就是世界霸主的汽车厂想要造车也得乖乖的支付专利费。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交流电,这些专利每年为方铭州带来超过上千万英元的利润,都被用来补贴教育了。

加上图书馆的资料,当前东洲帝国的汽车工业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

“文山,记得用皇家的名义建造一座大型拖拉机制造厂和家具制造厂。”

方铭州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文山说道。

准确来说,大家都是履带的,早期的坦克还不如拖拉机呢,有些武器虽然暂时不能出现,但是技术储备可不能少。

飞机也是同样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整个东洲帝国知道飞机的不超过十个人。

当全世界还沉迷在遮天蔽日的飞艇的时候,殊不知,未来制霸天空的竟然是一些木头架子拼起来的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