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家人闹成这样多不好
那一瞬间,于莉只觉脑子“轰”的一声,像是烟花炸开。陆辰顺势将她抱入怀中,温柔地吻了下去。
良久,两人分开,于莉晕乎乎的,自己怎么回后院的都不知道,只觉得脑袋里闹哄哄的,心跳如鼓。
次日清晨,阳光穿过薄雾洒进院子。
壹大爷易中海今天没去上班,穿了套宽大的练功服,悠悠哉哉地打起太极,每一招每式都很认真。
贾张氏蹲在水龙头旁洗衣服,边搓边嘟囔。
易中海一边打拳一边慢慢走到贾张氏身旁,闲聊几句,说到高兴处还笑出声。
壹大妈走出屋,瞧见这一幕,脸上毫无表情,只是静静站着看。
易中海察觉到壹大妈的目光,轻咳一声,收起笑容继续练功。
哼,那个老不死的婆娘,总是爱多管闲事。不过就是跟我聊了几句,至于那样盯着我看吗?等有机会,非让老易休了她不可。贾张氏心里愤愤不平,小声嘟囔着。
这时,陆辰家的门突然吱呀一声打开,陆辰大步走出来。
咦!今天陆辰怎么没去上班?难道也请了假?该不会又是为了柱子奶奶的事情吧?易中海停下手中的活,一脸疑惑地望着陆辰。
小陆,你今天怎么没上班?请假了吗?易中海忍不住上前问。
没请假,我还上班呢。陆辰神色镇定,慢悠悠地答道。
那你怎么还不赶紧走,别耽误事!易中海一听松了口气,却又觉得纳闷。
谁规定上班就得往轧钢厂跑?我们采购部可自由得很,您怕是不清楚吧。陆辰挑挑眉,带着几分调侃。
这么爽快?易中海满眼都是羡慕嫉妒,想起昨晚自己请假被车间主任骂得狗血淋头,心里更不是个味儿。
你今天待在四合院干什么呢?易中海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劲,追问起来。
没事。陆辰说完,转身往院子角落走去,给自家狗喂食。
易中海看着陆辰的背影,心里直打鼓,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决定先不去晨练,直接走到后院找聋老太太。
在他心里,陆辰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今天街道办的人要来,要是陆辰掺和进去了,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
什么?小陆也没上班?难不成他也想掺和这事?聋老太太听了易中海的话,眉头也皱了起来。
两人正低声商量,忽然听见院子外传来脚步声,王主任领着两个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走进来,后面跟着一个记者和他的同伴。
这下,院子里除了陆辰、贾张氏和其他邻居,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王主任,各位领导一大早就来,有什么急事?
王主任笑容满面地说:哈哈,是这样的,咱们大院柱子奶奶的五保户申请批下来啦!我专门来给她送证书呢!刚好前几天报社找上门,说要挖掘咱们社区里的感人故事,做个报道。
我一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柱子奶奶。您看,老太太年纪这么大了,还细心照顾孙子,这不是典型的感人故事嘛!跟报社的同志说了之后,他们也挺感动,所以一大早就催着我赶过来啦!
王主任心里那个得意,要是能让辖区里的居民登上报纸,那他脸上也光彩,自己的名字也能跟着露脸,越想越高兴,笑得嘴都合不上。
旁边的陆辰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心想:“给柱子奶奶写报道、接受采访?这不是把她捧成天上的星星了吗?五保户的身份加上报纸上的主角光环,以后在四合院里,她的地位肯定比聋老太太还高。”
这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报社记者李奎阳。他三十多岁,胖胖的,但胖得很有书生气。
王主任热情介绍:“李同志,这位是陆辰同志,红星轧钢厂采购部的五级采购员,你平时喜欢吃的海鲜大多是他买的。”
李奎阳满脸欣赏,握着陆辰的手说:“陆辰同志,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有本事,还长得这么帅,前途不可限量!”
周围邻居看到这一幕,心里特别羡慕,尤其是于莉,眼睛里直冒光,一直盯着陆辰看。
没多久,一群人欢欢喜喜地朝后院走去,很快来到柱子奶奶家门口。
王主任、陆辰和李奎阳先进了屋子。
“什么?柱子奶奶当上五保户了?还有记者专门来采访?”聋老太太正在院子干活,听了这话差点儿跳起来,心里的嫉妒像是疯长的杂草。
她心里嘀咕,要是柱子奶奶没拿到这个五保户名额,今天接受采访的人应该是她了。
易中海急得团团转,他悄悄走到聋老太太身边,小声说:“老太太,这次咱们被王主任骗了!我觉得八成是陆辰捣的鬼,怎么办?我去冲进去,趁记者在场,把举报信里写的事全说出来?”聋老太太一听,脸色变得很难看,赶紧拉住易中海,责备道:“你疯了吧!举报信上写的都是胡说八道,如果真的登报,弄得满城都知道,一查清楚是我们诬陷,你觉得我们会有什么好结果?”
说完,聋老太太假装镇定,站起来说:“走吧,你扶着我,咱们也去看看。”
再看柱子奶奶家,屋里温馨又和谐。
京城大名鼎鼎的《人日报》记者李奎阳正认真地采访柱子奶奶。
一开始,柱子奶奶还有点紧张,两只手不自觉地扯着衣角,眼神也有点飘忽。
还好陆辰坐在旁边,时不时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还拍拍她的手背,柱子奶奶这才渐渐放松下来。
李奎阳是个经验丰富的记者,提问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出来,井井有条。
李奎阳微笑着问道:“老奶奶,这么多年您含辛茹苦养大孙子,有没有遇到过特别让自己感激的人,恨不得好好感谢他?”
柱子奶奶眼眶湿润了,连声点头:“有!多亏了小陆这娃,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平时帮我和柱子太多了……”说着就细数起陆辰对他们祖孙的种种帮助,说到动情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柱子也在旁边附和:“叔叔,小陆哥对我们特别好,我和奶奶都很喜欢他。”
邻居们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是,陆辰对柱子奶奶一家那是真心实意地好!”
“我经常看到他帮柱子奶奶和她孙子,那热心劲,让人看着就暖乎乎的。”于莉也忍不住插嘴:“小陆这人没话说,不仅照顾柱子奶奶一家,哪家有难处他都不含糊。”
站在门外的聋老太太和易中海脸色铁青,像是被烟熏过一样。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要是这次采访登报了,陆辰肯定会被捧上天,好处多多,说不定厂子里还会给他升职加薪呢!现在这年头,好名声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心里窝火得不行,但他们也没办法,因为邻居们说的都是实话。
“但愿老奶奶能提一下前几天咱们帮她的那些事,至少让我们沾点光。”聋老太太和易中海心里不约而同地闪过一丝期待,谁不想出名露脸呢?
贾张氏在一旁气得直跺脚,嘴里骂骂咧咧:“这陆辰也太不够意思了,有好处自己独吞,宁愿去帮柱子奶奶。我们家还有仨孩子饿着呢,他怎么就不伸把手呢?”
陆辰听了大家的夸奖,连忙摆手,一脸谦逊:“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真的不值得一提。”
陆辰这副模样更让李奎阳喜欢,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陆辰做的好事写进报道里。
接着,李奎阳又问柱子奶奶,还有没有别的人帮过她。
柱子奶奶心地善良,当然记得别人的恩情,把那些帮过她的人一个个说出来,聋老太太和易中海的名字也在其中,但在一堆名字里,李奎阳似乎没怎么留意。
“这太奇怪了,照理说,记者听到两个五保户互相帮忙的事,肯定会大做文章才对,怎么这位记者好像没听见似的,根本不当回事?这是怎么回事呢?”聋老太太满心失落,心里乱成了一团。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采访终于结束了。
贾张氏抹了抹额头的汗,长长舒了口气,心想:“总算过去了,可把我吓坏了!”她生怕柱子奶奶把以前欺负她们的事告诉报社,要是登了报纸,她这张老脸往哪搁,还影响全家名誉。
其实她多虑了。李奎阳这次来是为了找正能量故事的,那些糟心事他压根不会提。即便柱子奶奶想说,他也会巧妙绕开。
采访结束,李奎阳和陆辰、王主任聊得挺好,还约好以后一起喝茶听戏,这才离开。
聋老太太和易中海正打算溜,却被王主任发现喊住。
很快,四人都聚在聋老太太家,气氛有些压抑,陆辰、王主任、易中海、聋老太太……
“王主任,您今天把我们叫来,到底什么事?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他说着,偷偷瞄了眼陆辰,眼神里满是疑惑和不安,似乎想从陆辰脸上看出点端倪,但陆辰一脸平静,什么也没透露。
易中海心里嘀咕,王主任平时工作忙,很少召集他们,这次还特意叫上陆辰,实在让人摸不透。
王主任板着脸坐在那里,缓缓拉开公文包拉链,动作沉稳却带着压力。
接着,他掏出一封信,瞪大眼睛盯着众人,声音低沉:“这是举报柱子奶奶的信,是谁干的?”
易中海吓得浑身一震,急忙摆手摇头否认:“绝对不是我们干的!我们都是老实人,干不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额头冒汗,可见他有多紧张。
聋老太太也表现得很镇定,拍拍胸口,做出惊讶表情:“我不识字,拿笔都费劲,怎么可能写信举报?真是冤枉!”但陆辰注意到她微微颤抖的手。
陆辰始终面无表情,好像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
王主任瞪了他一眼,又拿出一封信,在易中海和聋老太太脸上来回看:“那这一封呢?如果你们敢作敢当,现在认错道歉,赔点损失,我就当这事没发生过。”
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对视一眼,心里一惊,认出了王主任手里的是他们之前想偷却没偷到的那封举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