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华金 作品

第四十章 李自成魏忠贤

第二天一早,一份密报就送到了崇祯手中。


“报告陛下,查明四大家族多年来强占良田七十余万亩,逼死佃农百余人,暗中勾结权贵势力,逃税漏税银两不计其数...”


崇祯放下奏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窗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地打在琉璃瓦上。


“来人!”


“奴婢在。”


“传旨,四大家族抄家,主犯斩立决,余者发配戍边!”崇祯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冰。


消息传出,整个长沙府震动。


昨日还在庆幸逃过一劫的四大家族,今日就被连根拔起。府衙的大牢里,传出阵阵哭声。


“刘春全!”崇祯突然开口。


“臣在!”刘春全匆忙跪下,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两个月内,长沙府所有拖欠税款必须收齐。”崇祯目光如炬,“否则,你的脑袋就挂在城墙上。”


刘春全浑身一颤,看了眼城墙上还挂着的王应功的人头,冷汗直流。那颗人头已经开始腐烂,却依然能看出死前的痛苦表情。


“臣...臣遵旨!”


走出大堂,刘春全立刻变了个人似的。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传我命令,即刻开始清查欠税!”


他心里明白,这是一场生死之战。要么他死,要么那些欠税的死。


既然如此,他索性破罐子破摔。


“陛下,臣还要举报一事。”刘春全递上一份密折,手有些发抖。


崇祯展开一看,是关于湖广省按察使杨文岳和布政使闵学之的弹劾。


原来这两人每年都从王应功手中收受巨额贿赂,少说也有十万两白银。而这些银子,最终都转化成了他们的田产和宅院。


崇祯冷笑一声。这就是大明的官场,一个个盘根错节,互相勾结。下面的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再层层上贡。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百姓的血汗之上。


“很好。”崇祯轻声说道,“朕倒要看看,这湖广到底烂到了什么程度。”


雨越下越大,雷声隆隆,仿佛上天也在为大明的腐朽而愤怒。


与此同时,胡凤翔的凌迟处决终于结束。


三天,三千多刀,直到只剩下一副骨架。行刑的刽子手手都软了,却不敢停下。


他的人头被送往武昌,挂在城门上示众。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


一时间,整个湖广震动。


短短一个多月,两个知府伏法,四大家族覆灭,一个布政使被凌迟处死。


这消息传到京城,传到南京,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特别是当李自成和魏忠贤抵达武昌时,恐慌更是如瘟疫般蔓延。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位年轻皇帝的雷霆手段。


没人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了。


崇祯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夕阳。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一抹血红。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腐朽的官僚体系,横行霸道的地主乡绅,无法无天的文人富商...这些都是大明的毒瘤。


要想救大明,就必须把这些毒瘤一个个挖出来。


即便会流血,即便会痛。


但这是必经之路。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进来:“陛下,南京那边传来消息,江南的士绅们联名上书,说是要为胡凤翔讨个公道。”


崇祯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他们是觉得朕太仁慈了吗?”


“回陛下,他们说胡大人一生清廉,为国为民,不应受此酷刑。还说...还说陛下此举有违祖制,有伤天和。”


“清廉?”崇祯冷笑一声,“那些田产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传朕旨意,着锦衣卫彻查江南士绅。但凡有违法乱纪者,一律从重处置!”


太监领命退下,脚步匆匆。


崇祯重新坐回案前,翻开奏折。这是一份关于各地税收的统计。


数字很漂亮,但他知道,这些数字背后有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就在那个注定多事的崇祯三年四月五日,长沙城外血腥弥漫。


五十三颗人头整齐排列,鲜血汇聚成一片暗红色的水洼,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刺目。刽子手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手臂已经酸软得几乎抬不起来。他蹲在地上喘着粗气,眼神中带着一丝恍惚。


“这么多年行刑,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大的场面。”刽子手低声嘟囔着,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旁边的衙役递过来一碗茶水,“确实罕见,长沙府建城以来最大规模的斩首了。”


其中二十多人是胡凤翔的族人。胡凤翔,保定府人氏,天启年间调任长沙府。因谋反大罪被凌迟处死,按律当诛九族。行刑台边上,几个胡家的妇人跪在地上痛哭,凄厉的哭声回荡在空旷的刑场上。


“皇上已下旨,命刑部赶赴保定,要把胡凤翔在当地的族人一个不落地抓来。”一个穿着绿袍的官员站在高台上,眼神冰冷地扫视着下方。


剩下的二十多人则是四大地主家中的打手恶仆。这些人平日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不知害死了多少无辜百姓。行刑前,他们还在叫嚣着家主会救他们,可最终却只能跪在血泊中等待死亡。


“有人想用钱财疏通关系,”一个年轻的衙役压低声音说道,“听说开价都到万两白银了。”


“呵,”旁边的老衙役冷笑一声,“崇祯皇帝亲自坐镇,谁敢收这个钱?不想活了不成?”


长沙府的血雨腥风才刚刚开始。整个湖广省共有十六府,目前才查了两个府而已。武昌、郧阳、永州、岳州、汉阳、荆州、衡州、黄州、承天、常德、襄阳、辰州、德安、宝庆、黎平,这些地方都在等着被清查。


与此同时,武昌府内,一场暗流涌动的争斗正在上演。


李自成和魏忠贤已经抵达武昌府,户部湖广清吏司的官员紧随其后。魏忠贤这个老太监,刚到武昌就按捺不住要搞事情。他最恨的就是东林党。


“屠大人,”魏忠贤阴恻恻地笑着,眼角的皱纹堆积如蛛网,“听说您和东林书院的关系不错啊?”


湖广监察御史屠叔方面色微变,强自镇定道:“下官只是偶尔去东林书院听讲,算不上什么关系。”


“是吗?”魏忠贤慢悠悠地说,“可我听说,屠大人可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啊。”


屠叔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确实只是挂着东林党的招牌,为自己谋求政治庇护。屠家是浙江大族,为了在当地发展,自然要和东林书院这个东南最大的舆论组织搞好关系。


“魏公公误会了,”屠叔方勉强笑道,“下官只是个清流,从不参与党争。”


“清流?”魏忠贤冷笑,“就因为你弹劾过杨所修?现在朝中三分之二的官员都讨厌杨所修,这算什么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