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风吟 作品

第五十章 玄月居士出现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


血手如一阵风般冲入,单膝跪地:“小王爷,玄月居士出现了!”


室内气氛骤然一变,连茶香似乎都变得凝滞起来。


“在哪?”楚临转身,声音平静得出奇。


“就在盛世楼门前!”血手抬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引爆了整个圈子的热度!整个金陵城的人都往那边涌去!”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砸得在座众人都愣在原地。


万河和单玥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震惊。


连一向稳重的诸夫子也皱起了眉头,手中的茶盏微微颤动。


“我去看看!”张万贯第一个反应过来,摇晃着肥胖的身躯向外走去,脚步声急促而凌乱。


“我们也去。”单玥拉着万河紧随其后,裙摆翻飞。


诸夫子站起身,看向依然站在窗前的楚临。


月光下,少年的侧脸显得格外清冷。


“小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诸夫子叹了口气:“那玄月居士三年不露面,今日竟被四大世族请出,确实出人意料。”


他顿了顿,继续道:“输了便输了,重头再来就是。这金陵城的天,还不至于塌下来。”


说完,诸夫子也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室寂静。


醉月楼外,苏谦和马远正准备离开。


街道上已经开始喧闹起来,远处传来阵阵喧哗声。


“这临川王倒是有几分手段。”苏谦望着醉月楼的招牌,感叹道:“可惜...”


马远摇头打断了他:“可惜这次注定要败了。走吧,去看看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玄月居士。”


盛世楼前已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街道两旁的店铺都空了,连小贩都放下担子,跑来凑热闹。


玄月居士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最顶层,他的身影被层层人群遮挡,只能隐约看到一抹白色身影。整个楼内座无虚席,楼外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玄月居士!”


“请赋诗一首!”


“让我们一睹风采!”


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响亮,几乎要掀翻盛世楼的屋顶。


终于,那道气质出尘的身影站了起来。


他的面容被面具遮掩,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眸。


他拿起笔,动作优雅从容。


笔尖沾墨,在纸上写下:


【再多的珍馐美味也比不上这一杯酒的豪情,宁愿沉浸在这无尽的狂欢中不再清醒。】


盛世楼掌柜立即高声传诵,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这两句诗词如涟漪般在整个金陵城荡开,引起一阵惊呼。


“好诗!”


“不愧是玄月居士!”


“这意境,这格调,绝了!”


赞叹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开始当场吟诵起来。


在顶层另一间雅座内,宋千峰却皱起了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怎么了?”韩望城和苏绪凑了过来,脸上还带着陶醉的神色。


“这诗...开篇有些突兀。”宋千峰端起酒杯,轻轻摇晃:“格律上似乎少了起律。而且...”


话音未落,新的诗句又传了上来:


“历代大贤豪杰终究难逃孤独的宿命,唯有豪饮之人方能流传千古!”


“陈王昔时宴平乐,痛快淋漓地畅饮,尽情释放内心的狂野。”


“主人何为言少钱,必须为你斟满这杯酒,共同品味人生。”


“五花马,千金裘!”


“喊着小二,再换一坛上等好酒,一起将千年的郁闷和苦楚一饮而尽!”


整首诗一气呵成,字字珠玑,意境豪迈。


宋千峰三人听得目瞪口呆,手中的酒杯都忘了放下。


这等佳作,已经超越了格律的束缚,直指人心。


他们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来年的才子榜首之位,怕是又要拱手让人了。


街道上的喧闹声更大了,人群如潮水般涌动。


有人开始高声朗诵这首诗,更多的人跟着吟唱,声音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醉月楼内。


楚临站在最高层,望着那块写着“恭迎玄月居士”的匾额。


月光斜照,在匾额上投下一道阴影。


他的目光落在匾额背面若隐若现的墨迹上,轻声吟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声音很轻,却在空旷的房间内清晰可闻。


这一刻,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神采,嘴角微微上扬。


街道上人声鼎沸,醉月楼内却安静得出奇。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一幅静止的画卷。


楚临转身走向窗边,目光望向盛世楼的方向。


远处的喧嚣声依旧不绝于耳,但已经影响不到这里的宁静。


这场楼轩之争,似乎已经有了结果。


四大世族请出玄月居士,无疑是最后的致命一击。


但楚临的嘴角却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他轻轻摩挲着窗框,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这不过是棋局的开端,而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今天金陵城的夜,注定不会平静。


一个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玄月居士现身盛世楼!”


这句话在街头巷尾迅速传开,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蜂拥而至。


云霄街人头攒动,喧嚣声不绝于耳。


路边的茶摊小贩们纷纷支起摊位,借着这难得的热闹赚上一笔。


“快看,那就是玄月居士新作的格律!”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纸张。


“让我看看!”旁边几人立刻凑了上来,争相传阅。


“三年了,整整三年未见新作,今日终得一见!”有人感慨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格律在各大酒楼间传唱,那豪迈的气势,那独特的韵律,让人如痴如醉。


街边的说书人已经开始借题发挥,将这首诗编进了自己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