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云龙去打探
李云龙一脸茫然的看着赵刚,他是真不知道这件事到底如何处理为好。
这要是搁着以前他的脾气,他早打到旅长的办公室里去了。
不就是闹嘛,不想让我好,那大家都别想好!
可是那个时候,他李云龙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可,现如今可就大不一样了。
现在不光他李云龙,整个独立团全都穿上鞋了,不仅穿上了鞋,还有枪有炮。
人只要是拥有的东西多了,那他就会害怕失去,就会患得患失,这顾虑一多,你再让李云龙单枪匹马独闯到旅部去和几个团长大干一场,李云龙自己都觉着自己的底气不如以前足了。
对于赵刚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不光李云龙不知道,丁伟也是有点含糊。他也不由自主地看向了赵刚。
起见发现两个人都用迷惑的眼神看着自己,这才说道。
“这件事情,如果按老丁的说法,772团接下来也就是去设法拉拢386旅的其他一些部队,跟他们一起到旅里去闹。你们想想,他能拉上谁?”
说完,赵刚用征求的眼神看向李云龙和丁伟。
两个人听到赵刚让他们发表意见,全都异口同声的喊出了一个名字。
“771团。”
771团,那也是386旅的主力团,肯定跟772团是一个心理,原来他们也是在旅里受到政策倾斜最后的一个团,现在从武器装备等各方面被独立团压制住了,那以后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现在不闹更待何时。
最后还就只剩下一个补充团了,不过这个叫法好听,实际上他们就是个预备队,在旅里的话语权其实并不大。
“再就是新一团和新二团了,老丁,你和老孔一守站在我们团这边吧?”
赵刚用犀利的眼神盯着丁伟,丁伟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了,说话都开始犹豫起来。
李云龙见状一步跨到丁伟的面前,大吼一声:
“姓丁的,你要是敢反水,卖身投靠到程瞎子那边去,你看我不活剥了你的皮!”
丁伟一听李云龙威胁的语言,也是一时兴起,双掌猛推李云龙,将他推出去不几米远。丁伟大声对李云龙喊道:
“我至于吗?再者说了,程瞎子他能给我什么好处?我怎么可能还卖身,还投靠?老李,亏你能想得出这么些个词来。”
“你知道就好,我就怕你不明白个远近亲疏。”
李云龙也没有和丁伟真打的意思,他被丁伟推开后,也没有再冲上去,但是这嘴里却一直没停下来。
赵刚朝李云龙摆了摆手,让他不要再说了。
“其实吧,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领导的态度是什么。”
“领导的态度?”
李云龙瞪着一双牛眼,重复了一遍赵刚的话。
“对,领导的态度。”
赵刚用肯定的语气再次强调了一下重点。
“也就是说,领导在听到他们提出的这个要求后,旅长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是支持还是不支持?说白了就是,陈旅长到底是站在他们772团那边,还是站在咱们独立团这一边。这才是这件事情的关键。”赵刚用眼睛扫视了一遍丁伟和李云龙。
“你不要再去跟772团过不去了。你的首要任务是搞明白旅长是怎么想的,你搞明白了旅长怎么想的,咱们也就自然有了应对之策了。”
赵刚指着李云龙说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丁伟率先感叹了起来。
“要说还是赵政委的眼光独到。”
听丁伟这么一说。李云龙好像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老赵,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找旅长好好聊聊这件事儿。”
说着李云龙拍拍屁股,就准备往旅部的方向走了。赵刚一见急忙叫住了李云龙。
“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这部队还没跟人家新一团交接完毕呢!你这团长怎么就先跑了呢?”
“哎呀,这不是有着急的事情要我去处理吗?老赵啊,你就跟老丁在这儿交接一下,不就行了吗?然后你把部队带回杨村驻扎,我去把旅长的口风探出来,随后我就回来。”
说着李云龙就让警卫员去给他备车,他就要一门心思的赶往旅部了。
看着李云龙这么着急忙慌的样子,赵刚心里不觉好笑,这个时候,他又随口调侃起了李云龙。
“老李,杨村那儿还有新枪等着咱们换呢,你不先去看看新枪?然后再去旅部也不迟啊!”
李云龙一听赵刚这话,顿时想起来了,上次独立团接收的八一式自动步枪,为了防那个该死的楚云飞,他们都将步枪先暂存在杨村了。
这才让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抢在他们前头换了新枪,为此事李云龙一直耿耿于怀。
赵刚提起这件事儿,他这才又想起来了。
可是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边是旅长,一边是新枪。
这可是把李云龙焦急坏了,他两边都想去,可两边又都舍不得。
李云龙来来回回转了好几个来回,最后一跺脚,对赵刚喊道,
“老赵,我还是先去旅部了。这新枪啊,什么时候我都能换,它跑不了。可这旅长要不给捋顺了,那直接就是,咱们可能再也没有枪炮弹药的事情了。两者一比较啊,还是去旅部比较重要啊。”
听到李云龙这么一说,赵刚和丁伟都被他说的笑了起来。
两个人也就不再拦他,还是赵刚在身后喊了一句,
“老李啊,路上小心。”
“放心吧,老赵,我准保能钻到旅长的肚子里,打探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云龙走后,赵刚和丁伟二话不说抓紧时间,将两边的部队做了换防。
赵刚告别了丁伟,带着部队浩浩荡荡就迈着胜利者的步伐,骄傲的回到了杨村。
还没到村口,就听到了一阵鞭炮声,一开始赵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还跟魏和尚说,这是村里哪一家要办喜事吗?
结果一打听才知道,不是村里人办喜事,而是村里人听说独立团打了大胜仗,都自发的出来迎接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