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这几个字,让曹彬几人彻底呆住。
作为研究生,他们很清楚这几个字的含金量。
为了支持科学技术发展,华夏设置了一系列的青年人才发展计划。
在国家级的评选中,有几个青年计划格外重要,这几个青年计划,分别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主要支持目标,是38岁以下,具有较高科研潜力的青年学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主要支持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成绩的45岁以下的学者。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是属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青年分支,目标是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推动高校学科发展,每年300个名额。
申报条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不能超过38岁,人文社科领域不能超过45周岁,要求博士和副高级以上职称。
需要在国内高校全职工作,如果有海外影响力最好。
通过评审答辩,并且正式聘任之后,还会获得一个青年长江学者称号。
拿到这个称号,那几乎就等于是宣告这个人,在相关院校的相关专业,是绝对的领头羊。
那可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拿到这个称号,那就可以开始当混子了!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由中组部牵头,多部委联合实施,全学科覆盖,每年200个名额。
申报条件,一般不超过35岁,哲学和人文社科艺术类可放宽到38岁,副高级以上职称。
并且要求在领域内有较强影响力,并且已经取得突出科研成果,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多名知名专家和学术机构推荐。
评审成功,就直接纳入国家级人才梯队,有直接政策支持。
一旦入选这个计划,那几乎就等于是半步院士境。
作为东大男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曹彬等人最大的奢望,也不过是跟在老师屁股后面,好好搞研究,然后争取弄一个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
拿到一个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他们就相当于有了一块敲门砖。
等离开老师的团队,走到社会上,不管是去学校还是去企业,哪都能拿一份不错的工资。
剩下的,他们不敢奢望。
尤其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没有宗门底蕴,那是连看一眼都是犯错的存在。
可是现在,在他们面前,他们的这位师兄,居然直接告诉他们,最多10年,他要把他们送进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要知道,他们最小的也有24岁,大的26岁,金属材料相关专业属于自然科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在相关学科的年龄要求是35岁。
实际上,他最晚也需要在9年之内,把他们送进去。
这——
怎么感觉这位师兄说把自己几人送进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好像是在说送进大牢一样简单轻松?
他该不会是真的想把我们送进大牢吧?
想到这个可能,一群人迅速看向彼此,用眼神交换意见。
很快,他们这群人中,已经延毕了三年的甘平上前一步,小心向林易求证道:
“师兄,你说的是中组部的那个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吗?”
办公桌旁,斜靠在办公桌上的林易歪着脑袋,挠了挠头发,反问道:
“华夏还有另外一个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吗?”
他访问的声音清晰,有力,没有一点口音。
能够让在场的几人听得十分清楚。
曹彬等人将这一句话在心里反复咀嚼,良久,他们一个个的开始倒吸凉气。
而这一群人中,延毕了三年的甘平显得格外激动,他又往前走了半步,眼冒绿光,直勾勾地盯着林易,好像一个在沙漠中饿了几十天的人,看到了一桌珍馐美味一般。
盯着看了很久,他采用沙哑的声音追问道:
“师兄,这是真的吗?”
又一次听见询问,林易有些不耐烦的翻了一个白眼。
他很想说,我在骗你。
但他更清楚千金买马骨的含义,第一批跟着自己的人,被送进了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那后面的人呢?
混得再差,也得混一个优秀青年吧?
实在混不到优秀青年,混点高工资也不错吧?
迎着甘平激动的目光,林易再次轻轻点一下脑袋,再一次平静地说道:“哪怕是抬,我抬都把你抬进去!”
林易漫不经心的话才说完,甘平就再次上前一步,来到林易面前,和他平齐站定:
“我干了!”
有他做榜样,还在沙发边上的曹彬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跟着迈步上前。
“师兄好,
师兄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师兄说什么就是什么!”
“师兄,你让我打哪里我就打哪里!”
“师兄你的话语,就是我生命的方向。”
“师兄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听着几人比较忠心的话,林易轻轻挠一下脑袋,抬手指向大门:
“从门口出去,向右,挂着技术部牌子的办公室,就是你们的办公室。”
“在工厂建好之前,你们就在那里办公。”
“你们的宿舍在食堂楼顶,3楼,这是钥匙。”
说话的同时,林易从抽屉里掏出钥匙,顺手丢给甘平,接着抬手一指窗外:
“食堂就是出了这栋楼,往左过去的那栋3层楼。”
“1楼是食堂,2楼住着保卫处,还有几个老员工。”
“你们住3楼,工作的时候,不要把资料带回宿舍去。”
交代完毕,林易扭头看向纪双双,脑袋又像甘平几人点一下:
“把安家费发给他们。”
这时候,甘平一行人才终于想起,房间里除了他们和林易,在办公桌边,还有另外一个俏生生的身影。
纪双双听到话,面无表情地踩着高跟鞋走到几人面前,拉开手里拎着的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信封,放到茶几上摊开:
“每个人10000块安家费,你们可以自由使用。”
“在工作中产生的项目经费,你们需要详细记录,然后每月一次进行报销。”
“报销的同时,需要提供发票,以及相关收据。”
“我先说清楚,如果不提供发票和相关收据,别怪我不报账。”
做完恶人,纪双双往后退去,将主场留给林易。
“当会计当魔怔了的人是这样的!”林易打了一个圆场,转身就走向大门:
“我带你们去宿舍。”
“安顿好,我们出门吃个夜宵,明天早上,你们就可以自由活动,看一看工厂,开始工作了。”
曹彬等人又扛着行李,跟在林易身后,吭哧吭哧往食堂走。
路过2楼,林易又拖着他们去见了保卫处的人,互相认识一下,省得到时候看到又不认识。
等铺好床铺忙碌完,时间已经到了凌晨1点。
工厂外的街道上,又只剩下了那家烤鱼店。
和老板寒暄两句,点了几条鮰鱼,林易拖着酒水在曹彬等人面前坐下:
“姑苏的夜生活只持续到晚上9点,如果以后你们想出来玩,那就要趁早。”
“来,喝酒。”
…………
眼睛一闭,又是一天。
睁开眼,看着熟悉的天花板,林易又开始想念他的迈巴赫,那宽敞的空间,那舒适的操作,还有那真正的人工。
再看看身下的行军床。
还没有一辆车大。
淦!
为了迈巴赫,为了马尔代夫的假日沙滩,起床就是干!
在床上挣扎了半天,林易还是没能挣脱被子的束缚,又重新躺了回去。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还是被子里舒服。
10分钟后,闹钟响起,他这才认命的从床上起身,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他坐在办公桌前,一边啃着刚买的早餐,一边检查系统面板。
昨天下午在魔都签了合作协议之后,系统面板就发生了改变,多了一个合作商选项。
点击进入,小米重工这个名字挂在面板最上方,而小米重工下面,延伸出几条折线,这几条折线上,还有对应的持股份额。
线条的另一端,挂着的就是持股公司名字。
手指点上面板,点中这几个公司,下一秒,系统提示弹出。
【是否对该公司开启赋能特性加持?】
林易果断选择了否。
自己还没派人过去,还没有对那些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支持。
现在就开启特性加持,那就等于是给自己添堵。
还得等电子工业培训号,再把人派过去,对他们进行一通指导之后,才能开启特性加持。
这样做,才能明显拉开差距。
有了足够的对比,那些人才会死心塌地跟在自己后面,听自己指挥,跟着自己工作。
而不是一天到晚琢磨着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又研究了一会儿赋能特性,林易将系统面板关闭,开始在电脑上构思这几个厂商的产品。
构思了半天,最终落到文档上的却是三个字——无人机。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之前是钱不够,这个东西就没有入自己的眼。
现在手里有了几千万,完全可以尝试一下,以最小的代价,将这个划时代的产品弄出来。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就彻底根深蒂固,林易脑海中那些准备提升产品的念头全部消失不见,只
剩下了关于无人机的想法。
脑海中灵感迸发,手上的动作也是飞快。
手指噼里啪啦一顿敲,关于无人机的要求,就被林易全部敲在了文档里。
【1号自爆无人机,采用电力驱动,重量小于300克,全方向360度障碍物感知,可携带300克重量,1080p,60fps高清视频,无干扰环境下,支持最大10公里图像传输,飞行时间90分钟,自带定位系统。】
【2号自爆无人机,采用电力驱动,重量小于2千克,可携带一千五百克重量,1080p,60fps高清视频,无干扰环境下,支持最大20公里图像传输,干扰环境下,支持10公里图像传输,飞行时间150分钟,自带定位系统,自带全向避障系统。】
【3号自爆无人机,采用电力驱动,最大载重100公斤,最大升空2千米,全向雷达避障,支持广角长焦和热成像镜头,1080p,60fps高清视频,无干扰环境下,支持最大40公里图像传输,干扰环境下,支持最大20公里图像传输。
飞行滞空时间200分钟,可适应山地,高原,沙漠,丛林等多种地形。】
【4号自爆无人机,采用电力驱动,最大重量5公斤,携带广角长焦热成像镜头, ip65级防护,携带高清定位测绘模块,误差要求小于一厘米。
续航时间200分钟。
配备自动化无人机机场,自动起降充电,可搭配警戒系统,自行控制起飞降落,自动巡逻,检查。】
【5号自爆无人机,代号炸弹卡车。
采用燃油驱动。
最大起飞重量大于5吨,有效载荷大于3吨,满负荷状态下,巡航速度不小于350公里每小时,最大升限高度1万米,航程大于8000公里,续航时间大于40小时。
标准配置模块,高分辨率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合成空间雷达,电子干扰系统。
机身和机翼配置武器外挂点。
可自主起降,自行规划航线,同时进行目标识别。】
将记忆中的那些无人机参数落到文档里,林易满意地笑了笑,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这才将系统面板呼出。
“建立新项目,项目代号自爆卡车001,开始录入相关要求。”
随着他的声音,电脑文档上的光标在轻轻闪烁,而系统面板上也出现了对应的文字。
最后一个文字落下,新的提示弹出。
【项目建设完成,是否开始研究?】
林易果断点击研究。
系统面板上跟着出现一个淡蓝色圆圈,圆圈转动了大约十来秒钟,紧接着,新的系统提示弹出。
【经综合评估,该项目为综合项目,存在多项分支,预计需投入研究经费2130000000元,是否选择投入?】
看着那一串望不到头的零,林易知道,是自己过于痴心妄想了。
此刻,这串数字最开始的213,在他眼里,就像是在骂他2b一般。
摸了摸鼻子,林易选择认清楚现实,还是先搞赚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