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20分钟!(第三更!)
阿萨德空军基地。
听着周围一声高过一声的电话铃声,科尔斯特显得非常烦躁,当又一声电话铃声响起,他快速拿过电话,对着话筒就是一顿咆哮:
“我知道你们需要空中支援,可问题是,很多人因为要提前过圣诞,已经喝了酒。”
“只有几个值班留守的没有喝酒,刚把他们临时凑成机组,战斗机正在起飞,不要叫了。”
“不要再给我狗叫了!”
“想想你们的祖先,想想你们的前辈,你们不要整天就想着要飞机空中支援,你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明白吗?”
大声咒骂完毕,他猛地挂掉电话,转身走出办公室,走进隔壁的作战指挥中心。
作战指挥中心里,通讯员,各个参谋,还有那些喝了酒的酒蒙子飞行员已经全部就绪。
看见科尔斯特出现,他的勤务兵连忙递过去一份文件:
“根据各个前哨站回报的消息,目前,卡尔巴拉,纳杰夫,哈西米耶,迪瓦尼耶的十几个兵站都遭到了袭击。”
听着这些名字,科尔斯特很轻松在地图上找到了对应的城市。
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他猛地回头:
“希拉呢?”
“希拉没有遭遇袭击。”勤务兵凑过来,将刚到手的文件再次递出:
“这是几分钟前,希拉前哨站发回来的消息,一切正常。”
拿着这份情报,科尔斯特看了很久,才终于确认位于交通要道上的希拉前哨站没有遭遇攻击。
看到这里,他稍稍松了一口气,把文件往旁边一拍,双手撑在地图桌上,看着对面的参谋,还有那些喝了酒的飞行员,冷声说道:
“各个参谋负责联系情报部门,我要在三个小时之内知道是哪一支反政府武装吃了熊心豹子胆,赶在圣诞节找我们麻烦。”
“还有你们这帮喝了酒的醉鬼,现在立刻给我去醒酒,半个小时后,我要看到飞机升空。”
留下这几句话,科尔斯特潇洒地转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与此同时,没有遭遇攻击的希拉。
这是一个比卡尔巴拉大一点的城市,坐落在幼发拉底河河畔,北边是首都巴格达,南边是什叶派圣城纳杰夫。
希拉杵在中间,位置还挺重要。
所以阿美莉卡在这里建设得前哨站,比其他城市的前哨站要大一些,人员也更多一些,装备也更强一些。
这个前哨站的位置,在希拉东北角,夹在两条高速公路中间。
左边,是贯通南北的8号公路和70号公路。
右边,往东11公里,就是贯穿南北的1号公路。
位置很好,遭遇特殊情况时,只需要一两百个士兵,就可以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扼守住南下和北上的军队。
夜色之下的田野中,哈利德和小萨德尔趴在田埂上,用望远镜观察着3公里外的前哨站。
在他们身后,是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搬过来的五门炮,还有100发炮弹。
五门炮一字排开,每门炮后面有10个人,还有20发炮弹。
在望远镜里看了很久,哈利德这才收回目光,看向左手的手表。
手表指针指向了凌晨1点32分。
这个时间点,还不是人最疲惫的时候,还需要等。
哈利德悄然从田埂上起身,转身看向身后的一群人,走过去,将这些人招到面前,压低声音吩咐道:
“20分钟,我们只有20分钟时间。”
“阿美莉卡人的f15e攻击鹰,在紧急情况下,最大速度可达2.5马赫。”
“巴格达国际机场炸了,卡尔巴拉炸了,纳杰夫炸了,阿美莉卡的飞行员肯定疲于奔命。”
“接到消息,再把消息同步给飞行员,然后飞行员再从其他地方抵达这里,整个流程大约要20分钟左右,我们就20分钟计算。”
“20分钟之内,这100发炮弹要全部打出去。”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跑掉。”
“这是我最后一遍提醒,所以,待会儿,一定不能出错。”
交代完话语,哈利德挥挥手,把这些人赶回各自的火炮面前。
凌晨3点15分。
这个时候,是一个人最困的时候。
哈利德没有半秒钟犹豫,右手高高举起,然后猛地挥下。
在他手挥下的一瞬间,身后就是整齐划一的通通声。
炮管上的炮弹消失不见,守在炮弹旁边的人立马抬起炮弹,快速奔向迫击炮。
而负责控制炮身高度的人,又迅速调整炮身高度,让同伴能把炮弹塞进炮管。
炮弹装上,炮管再度调高,绳子一拉,又是一发炮弹飞出。
临近圣诞节,为了节日过得有气氛,希拉前哨站的士兵,将整个前哨站都装点了一番,甚至,还要了一笔经费,从俄罗斯运
来了几根圣诞树。
绿色的圣诞树矗立在大堂中央,在彩灯的映照下,是那么的璀璨夺目。
当然,为了过好圣诞节,一群人已经开始提前过圣诞节。
即便已经是凌晨,大堂里的几百号人却是没感到一点儿疲惫,反而还很兴奋。
男男女女凑到一起,拿着酒水,跳着各种各样充满了暗示性的舞蹈,猴急的人,直接就找了一个角落,直接就开始探讨起人生。
兴意正浓之时,一声剧烈的爆炸,突兀地在窗外响起。
爆炸产生的闪光,在一瞬间,让封闭的大厅,也亮了一瞬。
紧接着就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迎面而来,将大堂墙上的玻璃冲得粉碎,然后撞向在场的人。
第一声爆炸还没停歇半秒,又是一连几声爆炸响起。
几声爆炸过后,大堂角落,希拉前哨站负责人安道恩挣扎着推开自己怀中的女人,用力晃一晃脑袋,挣扎着起身。
看着身体后,他才看清楚了周围的情况。
希拉前哨站建设之时,就考虑过恐怖分子重火力袭击,整个前哨站的核心建筑,都是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部分墙体还进行过加厚处理。
在这样的结构面前,120毫米迫击炮,以及恐怖分子最常用的107火箭炮,还有rpg火箭筒都完全不够看。
可是现在,他们引以为傲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被敲开了。
那厚厚的钢筋混凝土,被炸开了。
被炸成了残垣断壁。
他们,就像是躲在壳里的蚝肉,外壳被敲开,现在,迎接他们的就是被人吞噬。
但是好在建筑足够硬,第1波攻击时,建筑承受了大部分冲击,除了一些倒霉蛋,大部分人都只是受伤。
只要拿到武器,就还有反击的余地。
想到这里,安道恩用力吸一口气,准备组织反击。
可这一口气,他吸到了灰尘,还吸到了一股浓郁的味道。
那味道无法言说。
只是一口,就让他整个人跪倒在地,无力地吐了起来。
而其他刚刚从爆炸中清醒过来的人,也闻到了这股味道,也跪到了地上,开始大力呕吐。
好不容易呕吐完,安道恩起身,正准备组织人员,头顶传来了一阵呼啸,他抬起头。
绿色的118升煤气罐从天而降,直直地砸在安道恩身上,紧接着这个绿色煤气罐就化成一道金色光芒。
在哈利德严密监督下,50个人,在20分钟内将100发炮弹全部打完。
打完炮,一群人准备将炮拖回去,还没来得及付出行动,就被哈利德一个个踹翻:
“把定时炸弹塞进炮管,然后现在给我跑,以最快的速度,跑!”
大声训斥完,又踢翻了一个人,哈利德将炸弹往炮管里一扔,转身就跑,没有半秒犹豫,也没有半秒徘徊。
而在他跑路之前,小萨德已经提前一步跑了。
扔过去的定时炸弹的指示灯,在炮管中忽明忽灭,滴滴滴的响了一会儿,又突然爆开。
这一夜,希拉城的居民都没有睡好。
剧烈的爆炸声将整个城市从睡梦中唤醒,醒过来的人不敢说话,也不敢问,更不敢哭泣。
他们只能在黑夜中,缩在房屋角落,静静等待天亮。
好在,真主没有让他们久等,在当地时间早上7点左右,天亮了。
担惊受怕了一夜的人走出房子,然后下意识询问去周围的人,想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
可昨晚大多数人都窝在家里,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想深入探究,却又发现又是新的一天,该上班了。
或者说,该去找点活儿,赚一点薪资,用来养育家小了。
于是,担惊受怕了一夜的人,失去了对昨晚的爆炸的兴趣,转头去忙碌起自己的生活。
而与此同时,一架鱼鹰直升机和五架架阿帕奇ah64d武装直升机缓缓降落在了希拉前哨站的广场上。
鱼鹰直升机舱门打开,十几个全副武装的阿美莉卡大兵,簇拥着三个看起来像是文员的人走下飞机。
看着如同被犁了一遍的前哨站,看着地上破碎的尸体,闻着空气中那股味道,走在大兵最中央的彼得·罗恩斯直接吐了出来。
吐过之后,他这才站起身,从随身提着的箱子里取出手套,小心翼翼套到手上,做完这一切,他才对着旁边的士兵开口:
“帮一下忙,你们负责收拾残垣断壁,我来检查,我的副手负责记录。”
就这样,一群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大兵们在前面小心翼翼地搬开残垣断壁,彼得·罗恩斯就在这些残垣断壁中,寻找,并且还原这一次袭击时的情况。
“攻击方火力很猛,至少是150毫米以上的重炮,我怀疑是俄罗斯郁金香迫击炮。”
“排查的时候,可以多问一问周围的人有没有看到和我们的履带式
装甲车不一样的履带式装甲车。”
“从袭击的时间来看,这些人训练有素,而且非常会抓人类的生理极限。”
“凌晨3点,这些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炮弹打完,然后迅速撤离,说明这些家伙不是阿拉伯世界的散兵游勇,而是精锐中的精锐,真正的精锐,哪怕我们的士兵遇上,也有很大可能会输的精锐。”
“我严重怀疑是俄罗斯插手了!”
“那些该死的斯拉夫人,论抽象程度,这个世界上也只有雅利安人能够和他们掰手腕。”
就在彼得·罗恩斯对着前哨站的残垣断壁发表感慨之时,几辆卡车,从更北方的田野中缓缓驶出,然后在他面前停下。
在卡车车厢里,装着一堆乱七八糟,已经看不出原来样子的废铁。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那十几个海豹特战队的成员,也在废墟里,捡到了不少炸弹爆炸后的残留的碎片。
这些碎片,和卡车车厢里装着的乱七八糟的废铁放到一起,一起放到了彼得·罗恩斯面前:
“罗恩斯少校,我们在北边大约3公里的位置,找到了一些痕迹,然后以那些痕迹为中心,在周围找到了这些破碎的东西。”
“从初步的痕迹来看,这应该是几门用低压流体运输管道改造成的迫击炮。”
“而炮弹就是最常见的煤气罐。”
“但具体结果如何,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听完面前士兵的讲解,这位来自中情局的优秀情报官,优秀痕迹学家,却是看着地上这一堆废铜烂铁发了呆。
发了好一会儿呆,他回过头,双手对着周围的废墟环抱了一圈,转过头继续看着那个士兵,满脸惊讶地质问道:
“你家煤气罐有这样的威力!”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要用多少煤气罐才能把这个上百亩的基地炸掉?”
“你在伊拉克服役多年,你有经验,你来告诉我。”
士兵没有搭话,只是低垂着头,将目光锁定自己的脚尖。
作为一个士兵,尤其是一个在伊拉克的阿美莉卡大兵,对于炸弹,尤其是路边炸弹,那可谓是了如指掌,甚至了解炸弹,超过了解他们的老婆。
没办法,不了解老婆,最多就是被骂几句。
如果不了解炸弹,那也许明天他们就会死。
没有得到士兵的回应,彼得·罗恩斯用舌头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双手无力地挥动一下,转过身就蹲了下去,捡起一块碎片,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从中午到下午,彼得·罗恩斯都一直蹲在那堆残骸面前,一直在研究那一堆残骸。
晚上,夜幕降临,他才终于放弃看那堆残骸发呆,站起身,走向旁边不远处的帐篷,在帐篷里坐下,他又从自己行李中掏出一个笔记本,将今天自己看到的东西,还有想到的可能全都写了进去。
写完,已经是深夜。
他拿起电话,找到科尔斯特的电话,小心地发了一条消息过去。
如果对方回了消息,那自己就可以打电话联系,如果不回消息,那就睡觉,明天再说。
消息刚发过去不到10秒,科尔斯特的电话就响了。
将电话凑到耳边听了一会儿,他的嘴是越张越大:
“什么叫现场遭遇了至少一百枚以上两千磅航弹袭击,但是你们在爆炸现场找不到航弹残骸?”
“什么叫你怀疑是俄罗斯介入?”
“俄罗斯有那个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