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银杏树果
“该死!”他暗骂一声,“要是有把弓箭就好了。”
看着野鸡消失的方向,林明远有些懊恼。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错过猎物了。光靠一把斧头,想打到猎物实在太难。
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龙脊山顶。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巨龙般蜿蜒。薄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树冠,分割成一道道绚烂的光线,象一把把插向地面的利剑。
看了看时间,才十点。林明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咬咬牙,决定再往深处走走。
越往里走,树木越发茂密。林明远的脚步也更加谨慎,这里已经很少有人来过了。杂草丛生,藤蔓缠绕,偶尔还能看到一些野兽留下的痕迹。
突然,一片特殊的树林映入眼帘。
“银杏树!”林明远眼前一亮,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这可是好东西啊!他记得医案上说过,山果油号称“东方橄榄油”,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这些银杏树看起来年份不小,果实应该很饱满。
林明远仔细打量着这些银杏树,果然,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他二话不说,开始采摘起来。
一颗接着一颗,很快竹篓就装满了。林明远抬头看着树上还剩下的果实,眼睛都笑眯了。这些果实个头饱满,一看就是上等品质。
“得回去拿麻袋来。”他暗自盘算着,“这么多果实,一个竹篓哪够装。”
这些山茶果可以榨油,虽然方法有点原始,但胜在纯天然。想到家里的油也快用完了,这次可真是瞌睡遇到枕头。
背着满满的竹篓往回走,林明远心里美滋滋的。这深山里的宝贝可真不少,就看有没有本事找到了。
回到家后稍作休息,喝了口水,他又去了趟蘑菇组。
“明远哥!”孙巧玲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这么快就回来了?”
“来检查工作啊。”林明远笑着说,“瞧瞧你们是否在磨洋工。”
“切,谁信啊。”孙巧玲撇撇嘴,眼里却带着笑意,“我看你是想偷懒才回来的。”
林明远也不反驳,就这么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这丫头现在是越来越了解他了。蘑菇组里,其他人也都在认真工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菌香。
“对了,巧玲。”林明远突然想起什么,“你知道哪里能弄到打猎的书吗?”
孙巧玲愣了一下:“打猎的书?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想学学打猎的本事。”林明远摸了摸鼻子,“光靠这把斧头,想打到猎物太难了。”
“你啊,就是闲不住。”孙巧玲无奈地摇摇头,“我帮你问问吧,不过你上山一定要小心。”
林明远点点头,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待会儿要带几个麻袋去装山茶果。这次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深山里的宝贝还有很多,只是需要慢慢发掘。林明远看着蘑菇里忙碌的身影,心里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驳陆离。林明远站在蘑菇大棚门口,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这一天,虽然没打到猎物,但收获的山茶果,比打到十只野鸡都值钱。而且,他已经在心里规划好了明天的路线,准备去更深的山里探索。
或许,下次运气会更好呢?林明远望着远处的群山,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
林明远站在蘑菇大棚里,望着那一排排整齐的菌菇,手指轻轻掠过菌菇表面,眼神有些恍惚。
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菌菇特有的清香,这味道让他想起刚来这个小山村时的情景。那时候,他还是个对农活一窍不通的城里人,连锄头都握不好。
“要是让以前的同学看到我现在的样子,怕是都认不出来了。”林明远自嘲地笑了笑,目光扫过自己粗糙的双手。
这双手上满是老茧,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泥土的痕迹。这哪里还是当初那个养尊处优的城市青年?
他不是个勤奋的人,这是他自己都承认的事实。在城里的时候,他最讨厌早起,对着书本也总是提不起精神。可自从来到这个小山村,他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
倒不是他突然开了窍,而是形势所迫。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不拼命就没法活下去。好在这段时间的付出没有白费,如今他的日子过得比其他支教老师强多了。
“明远,该下工了。”孙巧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阳光勾勒出她的轮廓,让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光晕中。她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蓝色工作服,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马尾,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依然保持着温柔的笑容。
“好,马上就来。”林明远应了一声,最后检查了一遍菌菇的生长情况。
“今天的菌菇长得不错,”孙巧云走进来,仔细打量着那些菌菇,“你这段时间没白忙活。”
林明远点点头,“是啊,这批要是能卖个好价钱,咱们就能多添些年货了。”
“姐,今天中午吃什么?”走在回家的路上,林明远随口问道。泥土路被太阳晒得发烫,脚下扬起细小的尘土。
“还是小白菜和芋头。”孙巧云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无奈。
“又是这两样?”林明远皱了皱眉,看着孙巧云的侧脸,“干脆整碗热腾腾的面条呗?”
虽说芋头在这个年代是个稀罕物,但连着吃几天也实在腻味。况且,他看得出来,孙巧云和孙巧玲也有些吃腻了。
“行啊,”孙巧云眼睛一亮,“你想吃什么面?”
“醋溜面怎么样?”林明远提议道,“我记得还剩些面粉。”
“好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上来的孙巧玲欢呼起来,“我最喜欢吃明远哥做的面了!”
孙巧玲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像只欢快的小鸟。她今年才十六岁,还保持着少女特有的活力和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