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浅浅 作品

第四十八章 招兵买马

“还有一件事。”赵远适时转移了话题,“我已经获得了富阳县的盐引,以后富阳县的盐,就由我们来卖。”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院墙外的赵必达瞪大了眼睛,这小子的运气也太好了,先是剿了五狼窝,现在又成了盐商。

“盐钞是什么?”有人问道。

“就是官府发的卖盐凭证。”赵远解释道,“有盐钞的是官盐,没有官方盐钞就是走私盐,官府肯定要抓人。”

“赵哥儿真有本事,连盐商都做上了!”

“以后我们可以买到好盐了!”

赵震岳、壮虎等核心成员都露出了笑容,他们早就知道这个消息。只有舅舅、韩清莲、勇虎和陈粮三兄弟笑得有些勉强。他们清楚盐钞背后的麻烦,也知道赵远面临的困境。

赵远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告诉大家这些,绝非为了显摆。我是想说,咱们的买卖越做越红火,需要的帮手数量越来越多。今后不仅仅是单纯干活,还要管理店铺和财务。”

现在护卫团、贩队、净队、筹办队加起来快一百人了。光是村里建房子,买砖料找工匠,就够让人忙得团团转。

“做掌柜的不认字,怎么签契书?做账房不会算账,账目如何精准核算,工资怎么发放?”赵远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我要是找外人来管事,大家不习惯,我也不放心。可不找人的话,就我和雅芳两个人,一个人分身乏术根本忙不过来。”

孙雅芳站在廊下,听到丈夫提到自己的名字,俏脸微微泛红。

“对,不能找外人!”

“他们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签契书记账也不能总让赵哥和雅芳做,哪有东家亲自干这些的!”

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提议:“其实族长不是也会写字算数吗?”

“算了吧,族长那么高傲,怎么可能和我们并肩作战。”

“对,族长可是个读书人,瞧不起我们这些农村汉子。”

院外的赵必达皱起眉头:谁说我老头子不想干!连刚上任的县令大人,见过皇帝的二榜状元,在赵面前统统自称学生。他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读书人,在赵跟前低头算得了什么。

“有志气的人就能成事。”赵远环视众人,“只要大家用心,世上没有我学不会的东西。我们不求大家学得多深,每天学习一个字,一年就是三百多个字。也不强求大家参加科举考试,只要能看懂契书、会算账,能当个掌柜账房就够了。”

听他这么说,村民们顿时有了信心。赵远又补充道:“最多两个月,县城马上就要开张了。到时候谁认的字多、算得好,就让谁去当掌柜账房。工钱奖金,掌柜的跟队长一样,账房跟副队长一样。”

“队长是四贯钱!”

“副队长三贯钱!”

“还有奖金!”

许多村民眼睛都红了,这样的待遇,在他们的想象中都不敢想。

“那教书的先生已经请妥了吗?”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咱们啥时候能开始念书?”

“本来我想亲自教大家,但最近我要出趟远门,就让雅芳教你们吧,她的学识一点不比我差。”赵远指了指屋里。

孙雅芳俏脸微红地站了起来。让她教孩子倒没什么,但教这些成年男人,她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不过既然是夫君的安排,她肯定会全力以赴支持。

村民们看着孙雅芳,很多人都垂下了脑袋,显得有些不自在。让一个女人来当老师,他们根本无法接受。

“远儿,这恐怕不太合适。”舅舅走上前,在赵远耳边低声说道,“雅芳是个女孩子,教孩子还行,教这些男人,传出去怕是要惹人闲话。”

赵震岳也站了出来:“小远,不如花银子请个教书先生,咱们现在有这个条件。”

“是我考虑不周了。”赵远歉意一笑,“不如让震岳叔去请个先生教大家伙,孩子我和雅芳来教。”

村民们热烈鼓掌。

“那先生的工钱给多少?”赵震岳问道。

“这要看先生的才学。”赵远略作思索,“请到秀才,按照总队长的待遇来。请到秀才,按队长待遇。要是普通读书人,只要能写会算,按照副队长的标准来。”

院墙外的赵必达听得呼吸急促。副队长待遇,一月工钱三贯,加上奖金就是六贯多。一年下来能有七十多贯。这待遇实在诱人,让他心动不已。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突然有人推门冲进院子:“赵哥,让我来当大家的老师!我虽然考不上秀才,但也认得一千多个字,能写会算,书也背过几本!”

“六福。”赵远看着这个憨壮的青年,嘴角微微上扬,“你给大家当先生自然没问题,就是不知道你父亲答应不答应。”

这是赵必达的儿子赵六福,比赵远小两岁,虽然科举不行,但教人认字算数还是够用的。

赵六福昂着头:“就算他不同意我也要教!这份待遇实在太好了,就是点上灯笼也找不到,我考科举是没指望了。”

“好。”赵远点头笑道,“你先回去和你爹商量商量,只要他不反对胡闹,你将成为小赵村第一个教书先生。”

“谢谢赵哥!”赵六福欢天喜地地冲出院子,“爹,我做先生了!副队长待遇,每月三贯银子的工资,还有奖金!”

谁知赵必达一巴掌抽了过去:“孽子!你那点学问还不都是老子教的,几斤几两心里没数,还敢去糟践孩子们!”

赵六福被打懵了:“可是爹,赵哥说了只教认字算数,不教科举。”

“那也不行!”赵必达一脸严肃。

“可是这么好的差事,要是丢了实在太可惜。”赵六福苦着脸说。

赵必达双手负后:“不用丢,为父替你去!”

“那那我干什么?”

父子俩的对话传进院子,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赵远抬手压下笑声,转头对舅舅和韩清莲说道:“舅舅、清莲,你们觉得小赵村怎么样,愿意搬来住吗?”

“愿意!”韩清莲俏脸微红。小赵村给她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温暖、安全又充满希望。而且表嫂对她也极好。

“你安排吧,舅舅听你的。”舅舅咧嘴笑道。他没想到外甥在小赵村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基业。外甥一个人在这里,他这个做舅舅的哪能放心。话说花寡妇那边的聘礼也已经送到了,等时机成熟就能把事情办妥。

“好。”赵远立刻说道,“从今天起,我们再成立一个锻造队和一个盐商队。舅舅任锻造队总队长,招募十名学徒。陈粮任盐商队队长,招募五十名队员。盐商队和贩队一样,全都要进行武艺训练。震岳叔,赶紧给舅舅修建八间青砖瓦房,他帮我找了个媒人,来了要让人有新房住!”

“哈哈哈!”众人大笑。舅舅老脸都红了。

会议散场后,众人各自回房。赵远和孙雅芳睡东屋,韩清莲睡西屋,舅舅和值夜的壮虎在前屋。

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

“夫君这趟去五湖府,需要多久?”孙雅芳轻声问道。

“多则一月,少则半月,办完事情立马回来。”赵远搂着妻子柔软的身子。

“那夫君路上小心,要多带些人,现在世道不太平。”孙雅芳依偎在丈夫怀里,声音里带着担忧。

“我会的。”

“夫君,你在县城见过顾玉兰了?”孙雅芳突然问道。

“是清莲告诉你的?”

“嗯。”

“怎么了?”

“夫君若想纳妾,另找其他人家的姑娘吧。顾玉兰虽然漂亮,可是连续克服了三个男人,不安全的。”孙雅芳的声音带着一丝醋意。

“纳妾?又开始异想天开了,看来非得好好收拾你不可。”赵远翻身压住妻子。

“啊,夫君,奴错了”孙雅芳娇呼一声。

西屋里,韩清莲用被子蒙住耳朵,面红耳赤,全身滚烫。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不断浮现表哥和表嫂的亲密画面,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