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技术路线
陈诚跟谭宗明一组太阳伞,栗娜跟邹雨在旁边的一组伞。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陈诚也没管两人,往湖里打了几勺管家安排人开好的饵。
待陈诚坐回太阳椅,谭宗明才淡淡开口问道:
“说吧,什么事儿,这么郑重。”
陈诚把钩抛进湖里,擦了擦手,才开口说道:
“红星的问题。”
“哦?”谭宗明顿时来了兴趣。
陈诚点头,“大哥有没有想过,晟宣想跨界造车,要怎样快速获得用户信任?”
谭宗明没好气的笑了,“你就别卖关子了,说说看。”
陈诚嘴角微扬,“大哥有没有想过,把自己打造成晟宣的招牌?”
“利用个人ip营销为企业赋能,打破传统企业家形象,形成‘创始人即品牌’的商业模式。”
谭宗明眉头轻皱,“这恐怕是把双刃剑吧。”
陈诚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我这几天一首在想红星成功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是资金吗?是研发吗?还是产能?”
“说实话,这三样,我们都不缺,有钱就有研发,有了红星就有了产能,晟宣自身有大型工程机械的底蕴。”
“那还缺什么?”
“我想了很久,晟宣唯一欠缺的就是消费者对晟宣跨界的信任和信心。”
“获得消费者信任的法宝又是什么呢?”
谭宗明若有所思的看着他,“你继续说。”
陈诚嘴角微扬,“是接地气!还有真诚。”
“只有接地气的形象,真诚的沟通,跟消费者交朋友,才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造车,不是晟宣过去生产的电脑。”
“一台电脑不过几千块钱,大多数消费者是有能力负担试错成本的。”
“信任可以通过不断地产品迭代,慢慢建立。”
晟宣做工程机械起家,后来做电脑代工,到做自己的品牌。
可惜的是,晟宣的上一代掌门人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不够敏锐,判断失误,让晟宣在移动业务端几乎没什么市场。
后来就陷入了迷茫,什么挣钱搞什么。
房地产首当其冲。
看似家大业大,实际上也只有工程机械跟个人电脑业务,还有些市场竞争力。
陈诚继续说着,“但是造车不行,这是动不动就大几十万的家伙。”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有这个试错能力。”
谭宗明眉头紧蹙,“你想让我做雷布斯第二?”
陈诚笑的灿烂,“一语中的。”
谭宗明嘴角抽了抽,没有人愿意做第二,何况是到了他这个位置的人。
陈诚来之前就考虑过他的顾虑,无非是放不下身段。
他是典型的三代。
爷爷、奶奶都是拿原始股的。
老子也是大院里走出来下海的。
从小家境优渥,骨子里傲气着呢。
陈诚开口说道:“我打个比方,如果,如果哈,如果雷布斯下场造车。”
“大哥觉得以晟宣加红星的影响力,就算我给大哥找再多投资,晟宣造车有活路吗?”
谭宗明眼睛一亮,“雷布斯要造车?”
陈诚摇了摇头,“我只是打个比方。”
陈诚不可能告诉他两年后的事,但是这个钉子还是在谭宗明心里埋下了。
陈诚其实想的很明确,走雷子的路,让雷子无路可走。
不过,以雷子影响力跟自己储备,也不可能无路可走。
造车这条路看似很宽,实际很窄,那肯定就有其他人无路可走。
谭宗明面色凝重,重新考虑了一下个人ip计划的可行性。
思索半晌,还是摇了摇头,“不行,我的出身会成为对手舆论攻击的目标,反而会给新品牌带来麻烦。”
“现在人们仇富的情绪高涨,我这样的既得利益者还是不要高调的好。”
陈诚却不敢苟同,“大哥根正苗红,没有那个傻子会来攻击你的出身的。”
“至于仇富,大家仇的不是富,而是为富不仁。”
“还有一种情绪在大众之中也很高涨—慕强!”
陈诚嘴角微扬,坏笑道:“最重要的是,大哥的个人形象在圈内大厂高管里也算是独一档的存在。”
“做个人ip营销,我想用不了多久就会积累大量拥趸。”
谭宗明缩了缩身子,白了陈诚一眼,“你叫我去网上娱乐大众啊?”
陈诚摇了摇头,“大哥,这说什么呢。这叫做接地气,跟普罗大众打成一片。”
陈诚嘿嘿笑了笑,打趣道:“大哥,你这选集还是读少了,不透彻。”
谭宗明嘴角抽了抽,“滚你的。”
沉吟了两秒,谭宗明看向陈诚的眼神都亮了,“你小子撺掇我做个人ip营销,你怎么不去?”
“你小子白手起家,走到今天,大众怕是更喜欢你身上的励志故事吧?”
“何况你小子年轻,恐怕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成为青年人追捧的对象。”
陈诚却摇了摇头,哥们要是想抛头露面,轮得到你。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如果是小玩意还好说,车就不行了,创业者必须是个老成持重的形象,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谭宗明想了想,也对。
买车不是买游戏,涉及到安全问题。
创始人形象过于年轻,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担忧。
说着陈诚笑了笑,“何况,收购红星,晟宣才是大股东。”
谭宗明挑眉,“要是收购红星不成呢?”
陈诚毫不在意,“手里有钱,还怕没有产能?”
谭宗明点头表示赞同,晟宣出资56亿,真诚香江出资2亿刀乐,这么大一笔投资在哪里都是座上宾。
谭宗明看向陈诚,“看来小诚对这个新项目想了很多。”
想了想开口问道:“我们内部正在讨论,技术路线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陈诚不假思索,“纯电轿跑,插电式混动suv,混动可以侧重海外市场。轿跑成功后,可以开发纯电suv产品。”
谭宗明倒吸了一口凉气,“你也不怕步子太大扯着蛋。”
陈诚没有回答,总不敢告诉他,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片空出来的市场吧。
那里,纯电可吃不开,只有混动。
笑了笑开口说道:“这就要看晟宣的决心了,我这里资金充足,大哥放心。”
谭宗明眉头皱起,“既然你这么看好新能源,为什么不自己下场。”
陈诚嘴角微扬,“要是我愿意自己下场,我五年前就下场了。”
“现在,要不是大哥要造车,我也不会在一级市场投资整车企业的。”
“投资红星,一方面是看好能源转型,另一方面,是看好大哥跟安迪的创业组合。”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投资,投人!”
这是几年前加安迪,三人一起探讨过的话题。
一旁听着侃侃而谈的二人,心思各异。
栗娜是见过大场面的,胸有波涛,但表现的还算平静。
邹雨就不同了,她小律所出来了。
最大的案子也就是涉及到几套房产分割。
邹雨喉咙有些发干,心里清楚地感觉到了自己跟眼前两个男人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