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语m 作品
第21章 这师还真让他拜成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苏晚晚带着轩哥儿和一脸不情愿的陈四宝往村口走去。
路过王婆子家时,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王大柱缩在门后,看见苏晚晚赶紧捂住眼睛,昨晚梦见的青面獠牙又浮现在眼前。
苏晚晚故意咳嗽两声,吓得小家伙“砰“地关上门,门里传来王婆子的关心的声音:“奶的乖孙,撞着门框了吧?”
“等着奶去打它!”
接着就传来手掌拍门的声音,随之而来的还有王婆子的咒骂,“都怪你这个破门框,打打打……”
苏晚晚:“……”一大早她造了什么孽,要看到这辣眼睛的一幕。
三人来到村口,刚好赶上去镇上的牛车。
苏晚晚不知道,此刻江小渔正在不远处,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攥紧了帕子——那个本该愚蠢护短的老太婆,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精明?
还有陈四宝那个榆木疙瘩,为什么对自己的示好视若无睹?
想到自己的计划,她朝着反方向离去。
苏晚晚他们先是来到了私塾打听。
镇上的私塾坐落在槐树巷深处。
朱漆剥落的木门上挂着“松柏书院”的匾额,看门的老童生是上阳村人,名叫陈清河,此时正在门前扫落叶,看见苏晚晚时愣了一下——这不是他们村有名的“泼辣妇”吗?怎么突然带个孩子来求学?
还有旁边的不是陈四宝那个小魔王吗?
他又来这里做什么?
陈四宝感觉到了对方探究的眼神,心里再次打起了退堂鼓。
“娘,咱们真的要进去?”他觉得自己完全跟读书搭不上边。
也不知道娘突然抽什么风?
“陈四哥安好。”苏晚晚也没想到会遇见熟人,难得地福了福身,“这是我孙子轩哥儿,想求个先生开蒙,不知道四哥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
陈清河一副见了鬼的样子看着苏晚晚。
“你你你……”
苏晚晚趁机从竹篮里拿出一个油纸包,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子味顿时飘出来,“四哥只需引荐一下,至于夫子能不能收下轩哥,全看他自己的造化。”边说边将包子塞到了陈清河手中。
陈清河刚想说凭你能交起束脩吗?就被怀里的包子勾了魂,尤其是那薄皮底下透出的肉馅,红亮油润得像是能滴出油来。
他咳嗽两声,故意板起脸:“弟妹,你确定要将孩子送过来?”
苏晚晚这些年做的荒唐事历历在目,听说前两天为了给老四还赌债,卖掉了家里的粮食铺。
就他们家现在的情况,付得起束脩吗?
她不会是打算来撒泼打滚那一套吧!
到时候丢的可是整个上阳村的脸,顿时觉得手里的包子有点烫手。
苏晚晚似看出了他心中所想,急忙解释,“四哥放心,我是真心送这孩子来读书的。”
陈清河终究看在陈怀谦的面子上将人带了进去。
“我们山长,最是看中礼仪。”说完用怀疑的眼神打量了一眼苏晚晚和陈四宝。
陈四宝:“……”怎么感觉自己又遭到了鄙夷。
松柏书院的正堂里,檀香混着旧书的气息飘了出来。
苏晚晚攥着轩哥儿的小手。
山长身着月白儒衫,袖口绣着半枝墨竹,端茶的手势比戏台子上的先生还要讲究三分。
“孩童开蒙,首重礼法。”他的目光落在轩哥儿身上,小娃子立刻挺直脊背,像只被拎起脖颈的小鹅,“《三字经》可曾读过?”
轩哥儿咽了咽口水,余光扫向祖母。
苏晚晚悄悄捏了捏他的掌心,他便奶声奶气地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声音越念越稳,讲到“昔孟母,择邻处”时,小胸脯还跟着晃了晃。
这些东西奶奶已经让他背了两三天了。
山长的眉梢总算松了些,手指在八仙桌上敲出轻响:“倒算伶俐。”
陈四宝靠在廊柱上,指甲抠着砖缝里的青苔。
他看见山长瞥向自己时,袖口的青衫跟着抖了抖,那眼神活像看见茅厕里的癞蛤蟆--镇上谁不知道他陈四宝是赌坊常客,这条街上的混子都是他的好友。
要是被他们知道自己来了私塾,估计会笑掉大牙。
“山长,我这老四虽顽劣了些……”苏晚晚刚开口,山长便搁下茶盏,瓷底与木盘相撞发出脆响:“书院非教化顽劣之地。”
陈四宝的指甲掐进掌心,第一次被人这么歧视,心里产生一种强大的落差感。
正僵持间,雕花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走进来一位身穿灰布衫的老夫子,手里攥着半卷《孟子》,鼻尖却像猎犬似的在空气里乱嗅:“好香!莫不是县城醉仙楼的鲜肉包?”
“我说景芝你个老东西,有好东西藏起来一个人偷偷吃!”
他嗅来嗅去,最终将目光放在苏晚晚身上。
“小嫂子,你这框里带了什么东西?”
山长无奈扶额,对于这个好友,他是真的没有办法。
“是家里带来的几个包子。”苏晚晚忙不迭解开纸包,热气裹着酱油与香油的香气炸开——柳氏调的肉馅讲究“三肥七瘦”,葱姜末用滚油激过,加上她在系统那里买的生抽和鸡精,蒸出来包子薄如蝉翼,能看见里头粉嫩的肉馅在汤汁里晃荡。
老夫子不客气地抓了个,咬开时汤汁“滋”地溅在袖口,他也不管,含糊不清地赞:“比醉仙楼的还多三分油水!”
山长咳嗽一声,老夫子这才想起正事,抹了把嘴道:“老哥哥,这陈家娘子诚心送孩子读书,你便通融通融。”
“刚好我那里还需要个打杂的,不如就他了。”
山长大为震惊,说是打杂,实则关门弟子,他这好友已经好几年不收弟子了,怎么就瞧上了这么个……混不吝?
“你还是再考虑考虑。”他悉心劝解。
老夫子却看得很开,“顽劣也有顽劣的好处,我这人就喜欢雕琢朽木。”
苏晚晚见有戏,一把拉过陈四宝让他跪在老夫子面前,“还不见过夫子。”她也不挑,管他打杂还是教学,只要能进书院,不让这小子到处祸害人,她就谢天谢地了。
而且这位夫子完全没有读书人的迂腐,说不一定对老四来说是一场造化。
陈四宝皱眉,怎么的这个师还真让他拜成了?
这怕不是个正经书院吧?
路过王婆子家时,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王大柱缩在门后,看见苏晚晚赶紧捂住眼睛,昨晚梦见的青面獠牙又浮现在眼前。
苏晚晚故意咳嗽两声,吓得小家伙“砰“地关上门,门里传来王婆子的关心的声音:“奶的乖孙,撞着门框了吧?”
“等着奶去打它!”
接着就传来手掌拍门的声音,随之而来的还有王婆子的咒骂,“都怪你这个破门框,打打打……”
苏晚晚:“……”一大早她造了什么孽,要看到这辣眼睛的一幕。
三人来到村口,刚好赶上去镇上的牛车。
苏晚晚不知道,此刻江小渔正在不远处,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攥紧了帕子——那个本该愚蠢护短的老太婆,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精明?
还有陈四宝那个榆木疙瘩,为什么对自己的示好视若无睹?
想到自己的计划,她朝着反方向离去。
苏晚晚他们先是来到了私塾打听。
镇上的私塾坐落在槐树巷深处。
朱漆剥落的木门上挂着“松柏书院”的匾额,看门的老童生是上阳村人,名叫陈清河,此时正在门前扫落叶,看见苏晚晚时愣了一下——这不是他们村有名的“泼辣妇”吗?怎么突然带个孩子来求学?
还有旁边的不是陈四宝那个小魔王吗?
他又来这里做什么?
陈四宝感觉到了对方探究的眼神,心里再次打起了退堂鼓。
“娘,咱们真的要进去?”他觉得自己完全跟读书搭不上边。
也不知道娘突然抽什么风?
“陈四哥安好。”苏晚晚也没想到会遇见熟人,难得地福了福身,“这是我孙子轩哥儿,想求个先生开蒙,不知道四哥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
陈清河一副见了鬼的样子看着苏晚晚。
“你你你……”
苏晚晚趁机从竹篮里拿出一个油纸包,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子味顿时飘出来,“四哥只需引荐一下,至于夫子能不能收下轩哥,全看他自己的造化。”边说边将包子塞到了陈清河手中。
陈清河刚想说凭你能交起束脩吗?就被怀里的包子勾了魂,尤其是那薄皮底下透出的肉馅,红亮油润得像是能滴出油来。
他咳嗽两声,故意板起脸:“弟妹,你确定要将孩子送过来?”
苏晚晚这些年做的荒唐事历历在目,听说前两天为了给老四还赌债,卖掉了家里的粮食铺。
就他们家现在的情况,付得起束脩吗?
她不会是打算来撒泼打滚那一套吧!
到时候丢的可是整个上阳村的脸,顿时觉得手里的包子有点烫手。
苏晚晚似看出了他心中所想,急忙解释,“四哥放心,我是真心送这孩子来读书的。”
陈清河终究看在陈怀谦的面子上将人带了进去。
“我们山长,最是看中礼仪。”说完用怀疑的眼神打量了一眼苏晚晚和陈四宝。
陈四宝:“……”怎么感觉自己又遭到了鄙夷。
松柏书院的正堂里,檀香混着旧书的气息飘了出来。
苏晚晚攥着轩哥儿的小手。
山长身着月白儒衫,袖口绣着半枝墨竹,端茶的手势比戏台子上的先生还要讲究三分。
“孩童开蒙,首重礼法。”他的目光落在轩哥儿身上,小娃子立刻挺直脊背,像只被拎起脖颈的小鹅,“《三字经》可曾读过?”
轩哥儿咽了咽口水,余光扫向祖母。
苏晚晚悄悄捏了捏他的掌心,他便奶声奶气地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声音越念越稳,讲到“昔孟母,择邻处”时,小胸脯还跟着晃了晃。
这些东西奶奶已经让他背了两三天了。
山长的眉梢总算松了些,手指在八仙桌上敲出轻响:“倒算伶俐。”
陈四宝靠在廊柱上,指甲抠着砖缝里的青苔。
他看见山长瞥向自己时,袖口的青衫跟着抖了抖,那眼神活像看见茅厕里的癞蛤蟆--镇上谁不知道他陈四宝是赌坊常客,这条街上的混子都是他的好友。
要是被他们知道自己来了私塾,估计会笑掉大牙。
“山长,我这老四虽顽劣了些……”苏晚晚刚开口,山长便搁下茶盏,瓷底与木盘相撞发出脆响:“书院非教化顽劣之地。”
陈四宝的指甲掐进掌心,第一次被人这么歧视,心里产生一种强大的落差感。
正僵持间,雕花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走进来一位身穿灰布衫的老夫子,手里攥着半卷《孟子》,鼻尖却像猎犬似的在空气里乱嗅:“好香!莫不是县城醉仙楼的鲜肉包?”
“我说景芝你个老东西,有好东西藏起来一个人偷偷吃!”
他嗅来嗅去,最终将目光放在苏晚晚身上。
“小嫂子,你这框里带了什么东西?”
山长无奈扶额,对于这个好友,他是真的没有办法。
“是家里带来的几个包子。”苏晚晚忙不迭解开纸包,热气裹着酱油与香油的香气炸开——柳氏调的肉馅讲究“三肥七瘦”,葱姜末用滚油激过,加上她在系统那里买的生抽和鸡精,蒸出来包子薄如蝉翼,能看见里头粉嫩的肉馅在汤汁里晃荡。
老夫子不客气地抓了个,咬开时汤汁“滋”地溅在袖口,他也不管,含糊不清地赞:“比醉仙楼的还多三分油水!”
山长咳嗽一声,老夫子这才想起正事,抹了把嘴道:“老哥哥,这陈家娘子诚心送孩子读书,你便通融通融。”
“刚好我那里还需要个打杂的,不如就他了。”
山长大为震惊,说是打杂,实则关门弟子,他这好友已经好几年不收弟子了,怎么就瞧上了这么个……混不吝?
“你还是再考虑考虑。”他悉心劝解。
老夫子却看得很开,“顽劣也有顽劣的好处,我这人就喜欢雕琢朽木。”
苏晚晚见有戏,一把拉过陈四宝让他跪在老夫子面前,“还不见过夫子。”她也不挑,管他打杂还是教学,只要能进书院,不让这小子到处祸害人,她就谢天谢地了。
而且这位夫子完全没有读书人的迂腐,说不一定对老四来说是一场造化。
陈四宝皱眉,怎么的这个师还真让他拜成了?
这怕不是个正经书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