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夹 作品

第29章 老君山上入道门,开创道派张真人

老君山,太清宫。

这里是八百里秦岭余脉,山上云雾缭绕,白鹤起飞,苍松翠柏绿意盎然,好一片人间仙境。

老君山上的道观极多,全部建在山顶,庙宇连绵,远处看,就好像悬浮在崖壁之上。

有诗云:云岭一万重,秋来此间清。扑面迎翠色,回转别泉声。金顶倾紫气,石林逸仙风。深涧皆静寂,蛱蝶不知名。

呼吸一口山顶上的空气,都感觉是那样的令人沉醉。

太清宫,最早也叫老君庙。

后来经过多次翻修,慢慢的在峰顶修成了一座巨大庙宇,得名太清宫。

张清源上辈子没去过河南的那座老君山,只是在网上看到过山上的介绍。

两个世界的地理位置和道家文化还是有所区别的,他也不知道这两座老君山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穿过中天门,沿着山路再往上走,即是太清宫。

山上其他山峰还有不少道观,皆以太清宫为祖庭。

这个世界的老君山和前世河南那座的第一处区别找到了,至少张清源没看到石头台阶。

他们走的是土路,没有旅游局帮忙,光靠老君山的香火,想要修成张清源记忆中的那样,很难了。

不过上山的土路也不难走,部分难走的路才铺上青石板。

来到太清宫主峰,入眼看去,便是一座连绵的道宫群。

崖峰和崖峰之间离得不远,每座崖峰之上都有走廊连接。

道士们各自忙碌,修身养性,温气念经。

跟着陈虚谷来到主峰之上,一座宏伟的道观矗立在此,俯瞰天下,牌匾上书:太清宫!

上辈子张清源就想去旅旅游,一直没怎么出去过。

不过好在这个世界的老君山上没有那么多游客,一片寂静祥和。

倒是也有外人,大多是来上香的香客,还有信奉道教的文人雅士在这里陶冶情操。

太清宫虽是太清圣人的道场,可道宫里供奉的神仙极多。

基本上能叫的上名字的道家神仙,在这里都有供奉。

三清四御,诸位天尊,漫天星斗。

进了太清宫,便看到香火气。

道士肃穆,香客虔诚。

陈虚谷带着他们俩往后面走去,那里是老君台,是为太清宫历任道首的居所。

据说,那里曾是太上老君晚年讲道之处。

老君台上,一座道宫被紫气环绕,若隐若现。

门口处,两位道长一左一右站在两旁。

见到陈虚谷后,他们二人快步上前迎接。

“恭迎天虚师伯。”

又对张清源二人拜了拜:“见过二位师叔。”

二人紧忙还礼,陈虚谷点了点头。

“他们都在里面吗?”陈虚谷问。

“回师伯话,诸位道首皆在里面,就等您回来了。”

“知道了。”

陈虚谷回头看向张清源二人,“走吧,咋还虚了?”

没错,张清源紧张了。

他也不知道是因为啥,总有一种会被所有人审视,或者说丑媳妇见公婆的既视感。

或许是第一次走进如此庄严的道场,被这里的肃穆所震惊。

又或许是感觉自己是个外来的,怕被看出什么。

心情很复杂,不知道怎么说。

心跳加快,手脚发麻。

张君宝也是如此,他也很紧张,但他比张清源多了一份兴奋,以及一份庄重。

“走!”

深吸一口气,二人稳定心神。

当他们走进去后,屋内竟有几十个人。

他们坐在地上的蒲团上,在最里面,盘坐着一位老仙长。

皮肤褶皱颇多,白须白发,身穿青色道袍,头戴紫金莲花宝冠。

陈虚谷带着他们俩走到所有人前面,恭敬一拜。

“弟子天虚子,幸不辱命,今日带张清源,张君宝两位师弟归山。”

李玄真闭目养神,听到声音后,他抬起眼皮,深邃的双眸内仿佛装满了整片宇宙。

只看一眼,都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

张清源和张君宝同时行礼,“弟子张清源(张君宝)见过玄真师叔,弟子礼尚云帆,惶恐一拜。”

他们身后的诸位道首也都把目光投向他们俩身上,事实上自从二人进屋,他们的目光就没离开过。

这些各大道派的道首有男有女,哪一个都不好惹。

他们的眼神中有迷茫,也有羡慕,还有不解。

两个小屁孩不就长的好看点嘛,凭什么值得师叔这么重视。

李玄真望着他们两人,毫无波澜的脸上久违地露出一抹颜色。

“贫道本于昨日就该羽化,为了等你们俩,执意多留片刻。”

老道士声音洪亮,根本不像他外表那么苍老。

“今日,贫道为两位师侄接引入门,妙信啊。”

一旁有位六十多岁的道长捧着一座牌位走了过来,站在李玄真身侧。

“这位就是你二人的师父,李玄心道长。

过来参拜吧。”

有道童来给他们俩每人三炷香,他们二人行弟子礼,对着牌位拜了三拜。

“礼成!”妙信高喊。

张清源还在疑惑,据说道士入门后,不应该受箓吗,这就完事了?

老道士仿佛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忽然说了一句:“圣人开辟大道三千,创造世界无数,这是你二人的箓牌,收好喽。”

道童举着一个托盘,上面是两个写满符文的金属箓牌。

张清源接过箓牌后大惊,心跳快的能上高速。

这老道士果然通玄,他这话没头没尾,意思就是告诉自己,每个世界的规则不一样,受箓方法也不同,还真让自己猜中了。

这么厉害!

完了完了,如果这个世界其他道长也能通玄,那我岂不是暴露了?

“老道不修武功,只修道法,道法自然,心有所感。通玄者天资卓越,皆是测算古今之异者,可观宇宙者,仅我一人,其余者皆无。

如今礼成,两位师侄可在太清宫内随意行走,山上典籍随意观看。

老道羽化后,太清宫由妙信接手。”

“弟子谨遵法旨!”众人齐声拜道。

妙信转过身,问道:“师伯,弟子愚钝,两位师弟要入我们太清道统吗?”

李玄真轻轻摇头,“两位神仙自有他们自己的使命,不必约束。”

“弟子明白。”

这意思是,他们俩虽然拜了李玄心为师,但只是给他们俩名义上的身份。

至于他们俩是想在山上修行,还是要下山创一份事业,都由他们。

这两位都是神仙,是带着使命来的,所以他们注定会搅动风云,建立自己的道派,成为一代祖师。

其他人看他们俩的目光更加意味深长了。

李玄真又道:“本来老道还想摆个大一点的场面,引二位师侄上山。

但身体跟不上,贫道要上去复命了。

诸位,暂且留在凡间,贫道去也。”

说完,老仙长气绝升天。

“恭送仙师!”众人再拜。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处理李玄真的后事,以及参加吴妙信的太清宫掌教接任仪式。

他们这才知道,吴妙信是李玄真师弟,张玄冥的弟子。

太清宫为何能香火源源不断,正是因为他们的唯才是举。

太清宫不是修武的道派,所以不是谁武功高,谁天赋好,谁当下一任道首。

而是像这种,谁的道心更稳,谁才是掌教。

祭拜完李玄真师叔,一众道长瞬间将他们俩围了起来,都在观察他们俩的异常之处。

啥玩意儿你们俩就是神仙下凡啊,凭啥你们两个小孩儿这么牛逼。

有来交好的,也有不服的,更有看热闹的。

这就好比君权神授,老皇帝做梦说嫡长子才是真龙下凡,可以当皇帝。

其他皇子不服,凭啥他就是真龙了,真在哪,龙在哪?

但众人不是想要否定张清源二人的身份,而是想看看,你们究竟比我们强在哪!

妙信道长带着他们俩认人,给他们介绍诸位道首的身份。

龙虎山当代天师,也是大乾国当代国师,张云箓。

全真派当代道首,在江湖上和陈虚谷齐名的周忘机,门下还有他的弟子,也就是全真派全真七子。

还有三清观观主陈守拙,

太阴玄清道派道首梅见素,这是为坤道。

昆仑玉清玉虚宫掌教叶藏真,太乙剑派掌门陆长离,纯阳无极剑派李长离,襄阳上清宫灵宝阁掌教江寒舟,昆仑圣母宫柳玄霜,玄女阁韩白露等。

众人将他们俩包围,一口一个师弟的叫着,但表情个个皮笑肉不笑,看的他头皮直发麻。

张君宝知道如果今天不拿点真东西,这关过不去。

无奈,他只好从身上掏出他那些武功秘籍,以及注解和感悟。

来吧,看吧,羞死你们这帮人!

如果之前他还谦虚的表示李玄真师叔是谬赞,当不得真啥的。

那现在,他直接掀桌子。

没错,贫道就是真武降世怎么了?

就凭我们哥俩十八岁能创造出这些武功,你们做不到,哼!

只是,他看着张清源有些奇怪。

这种场面不是应该师兄来摆平吗,他怎么心不在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