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飘飘欲仙

当然,陈志在跟陈克成提出让他当媒人之前,已经接到了表姐和妹妹发来的信息。

俩人表示,已经跟两边的老人谈妥了,都没意见。

陈志这才把自己和表姐要促成两位老人一起生活的事,跟陈克成说了。

虽然只是凑在一起生活,并不会领结婚证啥的,但陈志觉得还是要有个媒人在中间说合一下为好。

这样有媒有证的,显得正式一些。

果然如陈志预料的那样,陈克成一听让他当媒人,十分高兴,当即爽快的答应了。

连声说道:“这是大好事,你说的没错,他们两位老人都是单独住,那么大年纪了万一有个什么病啊灾的,身边没个人那是真不行。

挺好挺好,这个媒人我当了。”

陈志说:“二爷爷,那你到我家吃饭去呗,家里都准备好了。

让二奶奶一起去,你和二奶奶一块儿当这个媒人,力度更大。”

“没问题,那就夫妻合力当一回媒人。”陈克成更高兴了。

当即把老伴叫进来,让她跟自己一起去做媒。

老伴也是很高兴,这是喜事,也为克俭二哥和殿喜家嫂子高兴。

陈志和二爷爷、二奶奶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热火朝天的忙活开了。

爷爷陈克俭一看克成老两口来了,连忙站起来招呼他们坐下。

陈克成老伴摆手说:“我不用坐,整天坐着,我上厨房看看。”

陈克成过来挨着陈克俭坐下,一边接过他递来的一支烟,一边探头小声说:“二哥,恭喜啊!”

“就是搭伙做个饭吃。”陈克俭说,“孙子给想出来的,那小子就怕他爷爷一个人住,生个病也没人知道。”

“你有福啊二哥,小志那孩子就亲他爷爷。”

这句话拍到点子上了,陈克俭立马笑得满脸开花:“那小子不听话,也就这点优点了。”

陈志跟着二奶奶一块儿进了厨房,见表姐已经穿上围裙在忙活了。

陈萱也是忙得来回穿梭。

哥哥陈大志自从妹妹生下来,就最喜欢妹妹了,等妹妹稍微长大一些,直接成了哥哥的管家婆,整天吩咐着大哥滴流乱转。

现在妹妹回来了,对大志来说简直比过节还要快乐,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妹妹当小跟班,干活那是相当卖力。

当然,腰里还别着妹妹刚给他买的玩具枪。

厨房里已经盛不下老爸了,他现在一瘸一拐的在外面布置桌子。

“差不多可以上菜了是吧?”陈志说,“我去叫大奶奶。”

到了大奶奶这边:“大奶奶,去我家吃饭吧,表姐都过去了。”

谢菊芬看着陈志,宠溺的笑道:“去,大奶奶敢不过去吗?不去的话你连盘子都给我抢了。

我切了几样酱菜,你帮我端过去。

月月说你喜欢我做的酱菜,到秋天的时候我多做点。”

陈志高兴的说:“那太好了,到秋天的时候我回来帮着大奶奶做。”

看来,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吃奶奶牌酱菜了。

没想到爷爷有个伴儿了,自己也能跟着沾光。

和大奶奶一起端着几样酱菜过来的时候,菜肴已经开始上桌。

陈克成赶紧站起来,让大嫂子上坐,谢菊芬则是推让,表示坐在外首就行,出来进去的方便。

可是陈克成哪里肯依,他老伴也过来帮着把大嫂子往里推。

夫妻合力,终于把谢菊芬推到上首,挨着陈克俭坐了。

源源不断的菜品端上桌,这几位老人有点看傻了,感觉今晚的菜肴着实与众不同。

也就是说跟庄户菜完全不是一个品相,至于飘散出来的味道,也是大不相同,闻着就美味无比的感觉。

陈克成不由得问道:“绍礼,你们家什么是买了这么好看的餐具?一看就很贵!”

陈绍礼说:“大部分菜是小志从饭店里订的,人家做好直接装盘带回来的。”

“连饭店的盘子都带回来了?”陈克成惊讶极了,伸手摸了下一个大瓷碗,还给烫了一下,赶紧缩手。

感慨的说:“现在的人什么都高级了,我到镇上去买点熟食都是给装塑料袋。

刚出锅就装袋子里,一股塑料味儿。

还是小志带回来的这个高级,直接装在瓷碗里,回来加热一下就行。”

江潋月指着那个瓷碗笑道:“这个不需要加热,人家自带保温。

你们看看这几个菜,都是自带保温的。

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食物摆盘和温度保持与堂食一致。

也就是说,别看是酒店外带的菜,跟咱们去酒店吃一样的效果。”

“啊呀!”陈克成惊呼,“那这个成本可就高了。

从江州这么远带回来,还能保持原来的温度,这不容易啊!

再说到时候这么高级的盘碗碟子再带回去,你们来回这一趟也挺麻烦的。”

陈克成这也是惯性思维,本地有些饭店也提供送菜上门服务。

饭菜送过来,买家吃了喝了,过后饭店再派人上门把盘子取回去。

陈志说:“这些外带的餐具都是一次性的,酒店不回收。

咱们吃过之后,就放家里用就行了。”

“啊呀!”陈克成再次惊呼,“那你订这么一桌菜得花多少钱?

你看什么形状的餐具都有,光是这套高级的餐具我看也得好几百吧?”

“其实花不了多少钱。”陈志随意的说。

陈萱则是眼神复杂的瞥一眼二哥。

她虽然不知道这一桌具体多少钱,但她知道,光是这套餐具的价值,怕是也得过千元。

毕竟这些餐具,不管是瓷器还是金属的,都特别精美,上面还有酒店的烫金logo,一看就价值不菲。

更别说还要加上保温功能。

陈萱盯着带有冰镇金属盒的鱼子酱,她虽然没吃过鱼子酱,但听人说大酒店一盘鱼子酱就要几千甚至过万元,更别说还要带上冰镇的精美金属盒了。

二哥怎么变得这么烧包啊,还没当上富豪的,先有了大富豪的毛病。

等到大家开始动筷子,桌上大部分人直接震惊了。

因为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菜肴。

陈克俭老人79了,谢菊芬也70岁了,陈克成老两口都六十出头,包括陈绍礼五十五岁,年纪都不小了,可是这辈子谁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一个个顿时赞不绝口。

陈萱也是被美味的菜肴征服,俏脸上不由得浮起掩饰不住的微笑。

陈志拿小勺子给大家分佛跳墙,一边分一边介绍说:“这个是半成品,在冰箱里能放好几天。

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就行。

我买了好几份,你们尝着好吃就多吃点,待会儿再放锅里蒸上两个。”

陈克成以猪八戒吃人参果的速度把小碗里佛跳墙吃光,放下碗情不自禁大加赞赏。

他真的是感觉美味极了。

陈志赶紧再给他盛上。

倒是陈克俭控制得还好,至少他还能在大快朵颐的间隙端起酒杯,让大家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吃得很痛快,陈志拿来的茅子也让几个老头有些晕乎乎的。

酒喝到这个份上那是最妙的境界,有点晕乎,飘飘欲仙,但是思维没乱,还能用心体验到这份喝酒的美妙。

在酒酣耳热当中,陈克成老两口也完成了他们做媒的任务。

这事儿就这么顺利的定下来了。

陈志心急,说道:“明天是个好日子,正好我们都在家,奶奶就搬过去呗。”

“明天?”陈克俭犹豫了一下,“今下午你二姑打电话说,明天她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