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借

穆知韵开口道:“我认为战争是在所难免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想要让天下一统解决战乱,战争是唯一的办法。”


听到了穆知韵这般说,孟祥青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的,见状穆知韵又继续补充道:“只不过战争虽然是解决战争的唯一办法,可是也要看是不是有必要的战争。


若是为了天下流血牺牲那自然是有意义的,可是却有更多的战争是某些人的一己之私而将百姓深陷战火之中,这些才是真正不该出现的战争。”


她的一番话让孟祥青脸色这才转好,他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头:“是啊,若不是战争,这些百姓们本该与家人一起活的好好的,而如今一场战争却是消亡了这么多条性命。”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眼底露出了悲伤之色,穆知韵不知道如何劝说,不过孟祥青似乎并不需要她开口劝解什么,所以她不说话,就安静的当一个听众。


孟祥青继续道:“老夫说战争残忍并非是指蛮人们,蛮人虽说凶悍,可是只要大乾的士兵一致对外,也不是不能解决。


而真正会让百姓陷入到战火之中,其实是内部的斗争。”


说到这里时,他眼神有些冰冷,穆知韵原本以为这位孟大人应该是个圆滑的人,但他竟是直接将朝廷中的问题说了出来。


如今朝廷之中各大皇子王爷之间争权夺利,这些王爷们一个个为了抢夺那个位置不择手段。


在他们眼中百姓的性命不是性命,而是他们争夺天下的筹码。只要够到那个位置,死再多人他们也不在意。


可是他们不在意的却是一条一条鲜活的生命,其实那些蛮人们已经连着好几年都没有真正发动过进攻了。


而之所以让他们这次大规模发动战争,不是别的原因,然后是这些皇子们的争权夺利让这些蛮人们看到了可乘之机。


待到穆知韵将这些说明白了,明显的看到孟祥青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发生了变化,带着赞赏,还有某种松一口气的感觉。


穆知韵见状,心中松了一口气,她心中明白了孟祥青为何突然今日邀请自己来这里一趟了。


孟祥青等到穆知韵说完了以后,心中颇为满意,他点了点头又指了指那些正在路上、田庄以及家中哭泣的百姓开口道:“你可知这些百姓为何要在此哭泣?”


穆知韵想了想开口道:“给他们逝去的家人和劫后余生而哭。”


可是孟祥青听她说完却摇了摇头:“并非只是如此。”


在穆知韵看过来以后,他开口道:“这些百姓之所以还在哭,是因为对自己的绝望未来。”


穆知韵微微蹙眉,有些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听对方开口道:“你可知到如今朝廷的粮食税收已经到了多少?”


听到他询问粮食税收的事情,穆知韵开口道:“如今粮食产量不高,朝中已经下令收六成的粮食。”


穆知韵这话说完,就见孟祥青嗤笑了一声:“你说的没错,朝中要收百姓六成的粮食作为粮税好用来养私兵。


可是他们殊不知百姓的粮食本就没有多少,六成的粮食若是交给官府,再抛出一些种子的花费,粮食也压根就种不了多少。


若是真的将这些粮食交上去,百姓有的便只有一点了。可是若是有人敢不交粮食税,那么他们面对的就是朝廷的打击。


那么如此,不管怎么都是死,死在蛮人手中和死在自己人手中,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之所以哭就是哭他们即将到来的未来。”


穆知韵听着孟祥青这般说,心头十分沉重,不过既然自己来了,就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呼出一口气,扭头一脸郑重的对着孟祥青开口道:“孟大人之前可有去过遂川?”


穆知韵的话跳的太快,以至于孟祥青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他反应过来以后,这才有些尴尬的摇了摇头。


他虽说与穆知韵关系也算是附近这几个县令中比较不错的,平日里一起去府城述职或者遇上什么事的时候也会一起解决。


可是去遂川却从来都没有过的,他平常除了在衙门中办差事,就是关心百姓的粮食税收,早就已经被这些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了,哪还有时间去别的地方。


看到他这样,穆知韵便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如果大人没有去过,我还是建议大人去遂川看看。想来应该会有别的见解。”


穆知韵的话让孟祥青有些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没等他想明白呢,就听穆知韵继续道:“既然你不知道曲县之后要有什么样的一个未来发展,那不如便跟着我如何?”


听到她直接将这话说的出来,孟祥青也是有些惊诧的,他其实是知道穆知韵有如今这般地位,肯定背后是有一个支持之人的。


若是真的能跟随穆知韵就能让县中的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又有何不可呢?


反正如今的朝廷已经让百姓们过不下去了,他不是个愚忠朝廷的人,既然朝廷不能让百姓活,那么百姓自己求活路又有何不可?


他点点头:“我愿意追随穆大人,只是不知道穆大人背后之人又是谁?”


对此穆知韵笑着摇了摇头:“我背后并没有旁人。”


孟祥青一愣,不过反应过来后只以为是穆知韵觉得自己刚加入过来,对他并不是十分信任,所以这才不愿意与自己说背后支持人,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因此他心头倒也没有多不高兴,点了点头:“穆大人说的是,这种事情是该小心警惕一些才对。”


穆知韵有些哭笑不得,知道孟祥青是想多了,不过她倒是没有多说什么,笑着点了点头。


穆知韵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些百姓们绝望的面容,然后这才对着孟祥青开口道:“该看的已经看过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去衙门吧,至于之后的事情还是得尽快安排一下了。”


听到的穆知韵这般说,孟祥青虽说有些意外,可还是点了点头,跟着穆知韵一同到了衙门书房之中。


待到书房门关上以后,两人便聊起了正事。


孟祥青问的还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不知能穆大人打算之后如何解决如今曲县的这些麻烦?”


他面上满是担忧之色,穆知韵也知道他说的曲县的事情就是对于百姓的安置以及百姓的吃喝问题,还有的便是朝廷的税收。


听到了他这般说,穆知韵毫不在意的勾唇一笑,开口道:“大人不必担心曲县,既然愿意追随我,那我自然会养活曲县。


曲县百姓可以免费向遂川借过冬的粮食,待到新的粮食种出来以后再偿还便是了。”


她的话说出,孟祥青就皱起了眉头,有些担忧的开口道:“大人可知,如今的朝廷征收的粮税实在太多了。


若是百姓借了遂川的粮食,来年说不定压根就还不上了。”


穆知韵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大人不必担心,遂川并不会找大人要利息,借了多少,来年还多少便是了。”


见状孟祥青依旧眉头紧锁,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可穆知韵却在他开口之前制止了他要说话的动作,然后笑眯眯的开口道:“大人可知道去年我遂川的亩产粮食有多少斤?”


穆知韵的话让孟祥青愣住了,他并非是那种只知道读书,不知道考虑民间辛苦的官员。


百姓们种地他这个大人也是时常会去查看的,因此自然也是清楚百姓们的亩产有多少。


因此这会被人问了起来以后,他当场便开口回答道:“我曲县的粮食今年收成并不好,每亩地只有六十多斤,只是我听说今年遂川似乎是丰收了,现在应该有八十斤吧。”


听到了他这般说,穆知韵却笑着摇了摇头,“不止这些,可以继续往高猜一猜。”


居然还比八十斤多高!


孟祥青这下可是彻底震惊了,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很努力的在治理民生的。


可是没想到这遂川居然比自己这里的还要好,果然是人山外有山,自己不能坐井观天。


他也不敢往多了猜,于是便猜了一个九十斤,穆知韵依旧摇头,这下孟祥青更震惊了,莫非是有一百斤不成功?


可是这一百斤便是江南富庶之地都未必有,像他们这真的有一百斤的收成吗?


可当一百斤之后,穆知韵依旧要孟祥青继续猜时,孟祥青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见他都不敢往上继续猜了,穆知韵叹息一声,伸出三根手指。


孟祥青倒吸一口凉气,居然有一百三十斤。


这不知遂川使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能让粮食丰收至此。


他是这会已经想到,若是自己曲县的亩产一百三十斤,那么即便是交完了朝廷要求的税收,百姓家中也能剩下一些糊口的粮食,不至于让百姓饿死。


可穆知韵却当着他的面摇了摇头,然后道:“大人猜错了,我遂川今年的粮食有三百多斤。”


她没有具体的说出三百多少斤,可这样的回答却还是让孟祥青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