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真的不好接 作品

第203章 这是枣?

“谁来了?”

“张姨,您也在呢!来找我妈玩吗?”

里屋再次走出来一个身影,张姨,也就是张洋洋的妈妈。

“成赫呀!这都多久没见到你了,又帅了!我来找你妈妈打麻将的。”

从张姨的容貌气质,很容易就可以和张洋洋联想到一起,实在是太像了。

“秀丽我先走了!”

张姨一看这家里来人了,她再待着也不合适,之前她不止一次想撮合张洋洋和崔成赫,但都没成功,现在看崔成赫把女朋友带了回来,更是触景生情。

心里止不住的骂张洋洋,怎么这么不争气,好好的青梅竹马都把握不住,越想越生气,决定一会儿回去就给张洋洋打电话,好好说道说道。

“留下来吃个晚饭吧!”

“对呀,张姨,尝尝我的手艺!”

“不了,不了,这家里老头儿还等着我呢,这半天见不着,就着急上火的找我,我得赶紧回去了。”

眼见着张姨离开,崔成赫作为晚辈,起身相送。

“回去吧,你说说!这么好个孩子,怎么就把握不住呢……”

后面的的话崔成赫听不见,但能感受到张姨看他时眼神里很是遗憾。

“张姨慢走!有空常来!”

摇摇头,崔成赫返回到屋里,看着赵美延被老妈亲切的拉着手开始热聊。

基本没有语言障碍,华夏的朝鲜族和高丽本土的语言同出一源,有些细小的差异,你可以理解成普通话和方言,本质是一样的,但口音会有所不同,日常交流肯定是没问题的。

“去,在那窝着干什么呢,给美延切点儿水果吃,一点儿眼力见儿都没有!”

“妈!我刚到家,你就开始支使我干活儿?我可是你亲儿子!”

“是是是,亲儿子也一样,赶紧去!”

“阿姨,不用麻烦成赫的,我吃不吃都行的!”

“你看,美延自己说的!”

“3!”

“妈!”

“2!”

“我去!别数了!”

“哈哈哈~”

“爸,你别在那偷着笑,跟我一块儿弄!”

崔忠国坐在一旁看着自己儿子吃瘪,他格外的开心,往常他在家没个队友,现在崔成赫回来就有人分担火力了,他可太开心了。

“阿姨,不用了吧!”

“你别管,这小子懒得很!不给他找点事儿做,他能在那沙发上躺一天!你这第一次来家里,就应该让他照顾你!”

“真的吗?成赫原来在家这么懒的吗?他在高丽的时候可勤快了,一天三顿饭都给我做好吃的,把我照顾的可好了!”

“那是他该做的,我跟你说,他以前在家里……”

客厅里不时传来赵美延的笑声,可见婆媳二人聊得多投机。

厨房里崔成赫拉着崔忠国老同志,切水果,然后切菜,时间也不早了,该准备晚饭了。

“爸,我找的儿媳妇不错吧!”

崔忠国先是竖了个大拇指,接着说道:“和我眼光一样好!”

夸人还不忘把自己带上,不过这个说法也没毛病,眼光差了能找到金秀丽吗!

崔成赫长得好看的基因完全就是遗传了金秀丽,至少百分之80的长相是随了妈,四十多岁的金秀丽和赵美延坐一起就跟姐妹似的。

“美延好是好,就是离咱家太远了,来一次不容易呀!”

“还行吧,坐飞机也快,你和我妈现在这么闲,抽时间到高丽玩一玩,也能多见见美延。”

老崔家的生意现在基本上不用夫妻俩操心,公司做大了,最底层的业务也不需要他们管,上层决策才需要他们把控,一年到头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爸,你把这个水果端出去吧!”

洗好的水果被崔忠国端了过去,品种多样,高丽根本看不到这么多品种的水果。

“这个是梨吗?”

赵美延看着盘子里几个个头比鸡蛋大,青色不规则圆形的水果问道。

“这可不是梨,这是冬枣!来,你尝尝!”

“枣?怎么这么大!”

“高丽不多见的,很甜的!”

“大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枣!”

赵美延的表情逗坏了金秀丽,接着又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她不认识的水果。

赵美延确实没见过,不怪她见识浅薄,关键是高丽他是真没有这些,想见都见不到呀!

当然,金秀丽没有嘲笑赵美延的意思,只是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又觉得高丽人有些可怜,啥也没见过,那小地方还总是说自己是大什么的民国……

“二位美女,少吃点儿,一会儿还要吃晚饭呢!”

眼见着水果被吃了不少,崔成赫出来赶紧提醒了一句,水果再好吃,也不能不吃饭呀。

“知道!知道,你快做饭,给我做一道开水白菜,我要拍个视频发给我的闺蜜们!”

“妈,开水白菜能做是能做,但需要5个小时,您要是能等着,我现在就开始做!”

一听这时间,金秀丽直接放弃。

“算了,你做什么都行,美延你想吃什么?”

“红烧肉!”

“没问题,等着吧!”

这道菜算是赵美延的最爱了,平时崔成赫就没少做,赵美延爱的不行,有时候他都在想,赵美延是不是贪图他的厨艺,才和他在一起的。

俗话说得好,要想拴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要栓住他的胃,很显然崔成赫是做到了,心和胃栓的牢牢的,焊死的那种!

“你小子这手艺越来越厉害了,我记得小时候你第一次做菜,炒个柿子椒全糊,自己一个人边抹眼泪边吃,一晃差都十多年了。”

崔忠国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脸上很是感慨,从小自力更生的崔成赫,他和金秀丽是有些愧疚的,相当于留守儿童的童年,想要弥补时孩子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也不再需要父母了。

“那可不是我第一次做菜,第一次应该是小学3年级,做了一盘土豆丝,应该是土豆条,那时候刀工不好,切不成丝,炒了个半生不熟,然后含着泪吃完的……”

别看崔成赫现在能笑着说这些,当时他很不理解父母为什么抛下他去工作,每天只有深夜才能看到风尘仆仆的二人身影,回来也没有什么话,累的倒头就睡,第二天一大早又出门。

可以说崔成赫童年是不幸的,他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背景土著,小时候家里也没有现在的资产规模,说不恨那是假的,后来长大了,也明白了一些事儿,渐渐地也就原谅了父母。

还是那句话,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崔成赫属于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