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无心之失
海兰珠和魏恒躺在温暖的火炕上,相拥而眠。
第二天清晨,一只队伍缓缓离开了部族,往王庭方向进发,海兰珠要求他们十天之内必须到达王庭。
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后面会怎么发展,魏恒心里也没底,但眼下较为关键的事还是要做的。
已经入秋了,天色渐凉,在进入冬季之前,他必须确保所有族人都能平稳过冬。
另外,两个月之后还要给大周送去两千张皮革,这可是个大工程。
鉴于现在部族内部正在大兴土木,那日松他们的事已经足够多了,魏恒仔细的考虑了半晌,还是决定先不给他们加活。
每个月五百多张皮革的鞣制,基本已经算是当前的饱和状态了,再加,那就必须把其他的事停了。
可对于魏恒长远的计划而言,其他的事也至关重要。
如此又平静的过了两天,这天魏恒闲来无事,便和海兰珠在部族内部转悠,不知不觉的便到了先前开辟的试验田附近。
到了近前魏恒才看到,这片试验田里已长出了不少嫩苗,而且看样子涨势还不错。
“呀,还真长出来了!”
看到田里的嫩苗,海兰珠也有些惊讶,继而蹲在了田亩边儿上,伸手轻轻的碰触嫩苗的枝丫,又转头对魏恒道:“魏恒,咱们草原真的能种粮食啊。”
“嗯。”魏恒蹲在海兰珠身旁,也仔细地看了一眼田中的嫩苗,心中多少有几分激动。
说实话,魏恒是根本就不会种地的。
无论是他的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种过地,对农业知识知道的更是少之又少。
他只是有规划,觉得粮食这种东西最好是能自给自足,所以才让那日松开辟试验田的。
没想到那日松他们还真吧地给种活了。
“别,别吉,古列坚。”
正此时,一旁传来一个略微颤抖的声音,魏恒立刻抬头,看到一个面色苍老的汉子正站在一旁,朝两人恭敬行礼。
这老汉也是汉人面孔,脸上皱纹颇深,站在风中,似乎都能被风吹倒了。
海兰珠此时也抬头,看了老汉一眼,继而眯眼笑道:“陈老汉,这片地是你管的?”
海兰珠认识这老汉,还是让魏恒有些惊讶的,魏恒不由的看了她一眼,海兰珠却没说什么,只是抿嘴一笑。
“回,回别吉的话,头人,头人让我看着这几拢地,我就……”
“耕地,施肥,播种都是你?”
魏恒再次发问,陈老汉干嘛回道:“是,都是小的。”
“种了不同的种子,用了不同的肥,我看这也都活了呀。”
魏恒朝他笑道:“你之前在乾国的时候,是庄家把式?”
“是,是。”陈老汉颤巍巍的道:“种,种了一辈子地,后来……”
“你干的不错。”没等陈老汉说完,魏恒便点头道:“种地这事对部族很重要,你也算立功了。”
“别吉,给他在这附近弄间毡房吧,盖个火炕,别亏了他。”
“好。”海兰珠笑着回应,随即对陈老汉道:“老陈,你入了古列坚的眼了,他可是看重你。”“别的族人想要带火炕的毡房,都要在排队,还要不少人住一起呢。”
陈老汉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了,直到海兰珠的这句话说完,他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朝两人叩首道:“小的,小的谢别吉,谢古列坚赏!”
“哎,起来。”
魏恒见状立刻起身,亲手把陈老汉搀扶起来,沉声道:“咱们部族没那么多规矩,也不用你行这么大的礼。”
陈老汉都要哭了。
魏恒是什么身份?他是大周的皇子。
如果两人在大周,魏恒若去陈老汉家的村子,他们都要外出十里相迎,远远的跪在地上磕头,抬头都不准。
可现在,魏恒居然亲手扶他起来,只是因为他会种地,就赏赐给他房子。
这在之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眼见陈老汉有些激动,双手都开始颤了,魏恒赶忙道:“你别激动,只要好好帮部族弄庄稼,部族就会好生待你。”
“是,是,小人我,小人……”
“行了,后边儿的事我让那日松和你说吧。”
魏恒怕再说什么,直接把这老汉吓死,故此立刻召唤了海兰珠赶紧走了。
这个时代的寻常人,对待权力的态度就是如此,草原人还差一点,尤其是大周人,有些事都是刻在他们的骨头里的。
想改变这些需要很长的时间,只能慢慢来了。
回去的路上,海兰珠搂着魏恒的手臂,笑开了花:“魏恒,你看那老头,都快激动死了。”
“咱们再不走,他还要给你磕头。”
“他们也挺苦的。”魏恒叹了口气,低声道:“从家乡被弄来这边,还能活着的都有点本事。”
“海兰珠,咱们和大周之间可以敌对,但大周的百姓是无辜的,以后……还是对他们好一点吧。”
“都听你的。”海兰珠收敛了笑容,点头道:“你怎么办都行。”
魏恒赏赐陈老汉的消息很快就在部族内部传开了,当天,陈老汉就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因为那日松办事的效率极高,他在收到海兰珠的命令之后,第一时间就给陈老汉划定了毡房的位置,并以他的位置为基准,又定了一拍毡房的位置。
赐给陈老汉的火炕当天就修好了,他的毡房是用全新编织的毛毡制作的,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让族中的其他族人羡慕不已,同时也都明白了,别吉和古列坚是不吝啬任何赏赐的,无论是谁,只要做出对部族有用的事,都能获得奖赏。
如是,魏恒这次无心之矢,再次引燃了族人们做事的热情。
晚上的时候,魏恒把那日松叫来了金帐。
那日松这几天是真的累,眼中满是血丝,见到魏恒都是强打精神行礼。
“那日松,时间不用那么赶。”海兰珠关切的道:“你也要多休息。”
“你如果累到了,我都不知道找谁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