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喜的她是眉开眼笑、见牙不见眼。
每日里,那可都是早早的就起来准备各种食材。
舅舅舅妈等人,与她妈都是大体的情况。
只是如今生意兴隆,日渐显得店铺狭小,想到之前女儿说过的蒋家的房子,如今她可是格外的关注。
一有风吹草动,都是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但直到如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
一大早,因为一家人心情都不错。
程丹琴煮了家里人都爱吃的米线。
米线里放了一些肉丝、青菜、荷包蛋等,吃起来那是香到了骨头里。
汤放的也是家中一直炖着的老汤,更是汤鲜味美。
一家人吃饱喝足后,程丹琴带着东西准备去店里。
曹学雅随着她妈一道出门,准备去公交车站台处,等着前往城东的公交车。
关于自己买房一事,她并不准备将这事告知给她爸妈知晓。
她目前手上,可是有不少的钱。
但这些钱,很多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甚至她爸妈一直以来也都不知道。
她如此,也是不希望父母跟着多操心。
因为店铺面积的事,若是蒋家饭馆对外售卖,到时候她爸妈担心钱不凑手,又要跟着白操心。
还不如一切她私下里解决。
她现在年纪已过了十八周岁,对买房子上户口等事,也都是极为的方便。
并不需要知会父母。
与她妈挥手道别,告诉她中午不回来,不用等她。
在公交车站台等了约摸十几分钟,就等待了第一辆公交车。
余家桥街道与城东相隔较远,华大附近的公交车并没有直达余家桥的。
她只能通过市区,倒一班车才能到达城东的华大。
对此,她也很无奈。
这也是她准备在华大附近买房的重要原因,实在是两处相隔有些远,来往不方便。
路上耽误的时间,太多。
等她一路晃晃悠悠来到华大附近,已经是上午的八点多、将近九点钟。
看了看她来时所用时间,接近一个半小时。
她心中叹了口气,接着往附近看去。
九十年代的华大,可不如后世十几二十年后那般,仅在省城就有三个校区。
此时的华大,只有城东这一块孤零零的区域。
大学所覆盖的区域,相比现在的省城城市规模来说,已是巨无霸。
但以曹学雅后世眼光来说,还是有些小。
华大因建在城市的东边,可以说已接近了城市的边沿。
再往东走,就已是农村。
看着那不远处一大片一大片的农田,及间隔不远的纵横交错所建造的房屋。
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她明白,别看现在那里是农田与农房。
但要不了多少年,那里一定会被拆迁,有的是被纳入了华大的校园建设。
有些则是直接被房地产公司所拍去,建造成了一栋栋居民楼或者商超中心。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那些拆迁户们,是最早也是第一批靠拆迁富起来的农民。看着那些房屋,心中一时眼馋不已。
别看那些房屋现在看起来破破烂烂,不值什么。
但几年后,可都是白花花的钱啊。
最后又看了一眼东边的方向,就头也不回的径直往华大而去。
她走至一个无人的小巷子,将自行车给放了出来。
沿着华大的校园四周,转了一圈。
很快就发现,目前的华大,若是对比其他大学校园,规模还是很大的。
有三个大门,分别是西门、北门、南门。
东门因是最靠近东边的农田、农户等,并没有再单独开设一个进出的大门。
三个门里最为热闹的自是连接着市中心的西门。
可以说也是华大的正门。
西门对面,有一排排门面房,门面房多为自家所建的房子,因靠近华大热闹的西门,这才单独开了出来,大多对外出租或自家营业,做些小生意。
北门虽说生活设施较为完善,但对她来说,还是有些过于吵闹。
来往的小商小贩,每日里那是络绎不绝。
更时不时的传来许多的叫卖声。
对她学习来说,很是有些不方便。
她琢磨了一圈,接着又回忆了上一世省城对这一块区域的规划,最终,她将房子购买的意向,放在了南门附近。
南门不像西门那么热闹,但距离学校也很近。
基本的生活设施,也并不缺。
而且,她若所记没错的话,南部可是会建设一个巨大的商超中心,cbd也有不少。
她还记得,后来为了美化环境,附近更是建了一个面积不小的人工湖。
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几二十年后,都是一个十分宜居的地方。
既然决定了,她也没再犹豫,骑车就往学校的南门方向而去。
约摸也就过了三四分钟,就来到了南门。
南门附近,零星的也有几个小卖部,但并不西门那边那么热闹。
她在南门附近转了一圈,这才想起来,正对南门几里处,是一家农机厂。
而华大南门附近,住着很多农机厂的家属们。
这年头,因为家家户户子女不少,住房面积都是十分的紧张。
这才造成了南门附近,很少有房子作为门面对外出售或出租。
她站在南门不远处,看着南门远处那密密麻麻的农民自建房。
深吸一口气,往最近的一条巷子里走去。
刚拐进巷子没多久,就在一条岔道上见两个妇女,可能是刚买菜回来。
正坐在小板凳上,边摘着菜边闲话家常。
曹学雅看了看两人,也没说什么,继续往前走。
走到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她见到一个约摸五十来岁的大妈,低头剥着毛豆。
聚精会神,好似没感觉到她的到来。
见她一个人,曹学雅轻咳了咳。
大妈听到咳嗽声,这才一脸疑惑的抬起头来。
见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有些诧异的出声询问:
“小姑娘,你是找人吗,我可看你有些面生啊?”
这年头,坏人可也是不少。
虽说这姑娘只身一人,但大妈并没有放松警惕,说话间,还是有些防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