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其他班主任,因着刘兴珠的好运也都是隐隐有着嫉妒之情。

他们可是知道这刘兴珠,教学水平一般、班级管理各方面也都是差强人意。

但偏偏运气不错。

学校难得的尖子生曹学雅竟就被分到她的班上。

而且之前的班级平均成绩也都是年级靠前。

但老师们突然想到此次刘兴珠班除了曹学雅一人极其突出外,班级的平均水平可是相较于以往有了大幅度下滑。

老师们心里倒是有些幸灾乐祸起来。

要知道平均成绩才能更好的代表班级整体水平。

对于这点刘兴珠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对于此次成绩的下滑,她还是心有不甘的。

也知道,之前成绩不错,多少有些曹学雅每月一次的复习笔记的作用。

那笔记,她也拿过来看过,确实整理的不错,简单干练,而且很用心的将各类不同重点都整理出来。

她在上课前,一直在想,如果这次班级成绩与曹学雅个人都有长足进步,那该有多好。

想来在年级里一定能更加风光。

如果曹学雅听到她的心声,可能都要‘呸呸’两声,想什么呢?什么好事都被你摊上了。

此时刘兴珠站在讲台上,并没有当时其他班主任们恭喜时的那般好心情。

她此时面色微微有些发紧,将此次月考成绩一一向同学们公布。

众人听到曹学雅竟然年级第五,都很是惊讶。

原来她的成绩一般在年级二三十名左右徘徊。

而且听陈倩说她家近期发生大变故,没想到没有丝毫影响反而成绩更好了。

这时众学生的想法也与这刘兴珠相似,她这次考的如此好,若能像以往那样不计个人得失继续分享笔记。

想来他们成绩一定也会有着巨大的进步。

同学们想明白后心中有些愤愤不平。

经过这次月考后,曹学雅在班级里本就有些孤立的情形,更是有些变本加厉。

仿佛心有一致。

大部分想着,如果曹学雅受不了,是否就能够恢复他的每月复习笔记。

她懒得理会这些纷纷扰扰,而是专注于学习及生活。

这次年级前五,对此结果曹学雅仍是有些不满。

当日晚上就复盘了试卷。

她发现此次月考,她丢分最多的竟然是英语、语文等文科科目。

特别是英语,丢分最多。

这与她上辈子太久没接触并使用有关,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没法一下子全部弥补回来。

好在文科科目巩固起来相对较容易,他有信心在下一次的月考中能够表现更为出色。

时间很快来到这周日早上。

一大早,天还没亮,母女俩就推着从村里人借的板车,来到了曹家院子门口。

日常用品的搬运两人并没有邀请其他人。

而且曹学雅自从每日饮用灵乳后,感觉力气逐渐增大,此时的她力气与一个成年男子不相上下,甚至隐隐有些超出。

车子停稳后,两人将前几日陆续打包好的各类包裹、行李一一搬到车上。

至于家中大件,包括各种柜子、桌椅板凳、床等物件,两人已请好了帮忙的人。

来回三趟后,两人终于将家中除了大件家具外全部搬运完。

东西拉到新屋后直接放到了屋前的门廊下。

待家具进屋后再统一做整理。

此时天色也已大亮,约是上午八点钟。

请来帮忙的两位邻居大哥也是如期而至。

这两位姓李,是一对兄弟俩。

就住在他们新宅子隔壁约摸两百米处。

如此又是两趟,曹家的两间屋子终于搬空了。

屋子里空空荡荡,母女俩连根头发丝都没给他们留下来。

对于他们今日的搬家,老曹家连个人影都没看着,更没提帮忙了。

也不知这老两口在屋里琢磨啥。

竟然没有听到林大花的叫骂。

倒也难得的没破坏两人的搬家好心情。

搬完送走两个帮忙的小伙子,走时让两人带了几斤苹果、一些鸡蛋糕,回去给孩子们甜甜嘴。

母女俩都很忙,曹德明又行动不便。

他们并不准备请人贺新房。

在当地的习俗里,若是新房入住,一般都要请亲朋好友上门贺喜。

母女俩倒是没这方面的打算。

东西全部拉到院子后,曹学雅将院门一关,从里面插上。

两人这才开始忙活起来。

先是将已经被搬到屋子里的各种家具包括桌子、凳子、椅子、高低不一的柜子、床等物品,对摆放位置又重新做了调整。

忙忙碌碌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接着又打水将所有的家具擦拭两遍。

做完这些,两人才微微喘了口气。

然后两人又将一早从曹家搬来的一些零零碎碎日用品、生活用品等又一一拎进了屋子。

再逐一进行归类,两人就这么忙活了一上午,快中午时已是饿的饥肠辘辘。

没地方做饭,曹学雅骑自行车赶到镇上买了三份盒饭,一份送到曹德明那边。

这才回家,母女俩狼吞虎咽的吃完午饭,略略坐着休息会儿。

虽然身体很累,但看到还没收拾完的家,已经焕发了新模样。

觉得哪怕再累也值了。

下午约摸两点左右,两人将屋子一切打扫干净后,推着板车来到了曹德明的出租房中。

东西倒不是很多,母女俩将东西全部放在车上,她爸就坐着轮椅。

与房东结完账后,一家三口就慢悠悠的往后走。

此时其他事情都已安排妥当,倒也不急。

三人到红山村时已是傍晚时分。

此时红山村村民们看到自从发生车祸后就一直没露过面的曹德明回家了,还是坐着轮椅。

都好奇的围上来:

“二小子,你没事了吧,我看你精神还不错么。”

“都坐轮椅上了,能没事嘛!”

“不过,德明,你家房子造的不错,我去看了。”

“曹老二,你这腿还能站起来吗,要是站不起来,那可咋整啊?”

听着周围或关心或嘲讽等的话语,一家三口倒也是提前预料到了,也没太大情绪波动。

只是谢谢村民们的关心。

日子就在这平稳的日子里来到了月底。

这天,突然村里传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