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笑笑生 作品

第656章 【大结局】

1798年 4月,春意盎然。

不断下水的帝国 500吨通用版海船穿梭在世界各大洋,许多人迹罕至之地也出现了吴国武装移民的身影。

从槟城到旧金山,从第聂伯河到伊洛瓦底江,从达尔文到夏威夷,移民们将骨子里自带的“耕战技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因为茶叶战争,帝国得到了庞大殖民地。

为了尽快建立一张绵密的全球贸易、交通网

吴廷殖民部疯狂印刷发委任状,治安官、税务官、海上缉私官。以及各种(农场、牧场、矿场)特许经营的证照。

海外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收下一面五色星条旗,一张委任状,一杆火枪,一柄短剑,签下利润上交文书,上任去吧!

……

殖民部发放委任状只有一道隐形门坎——是否出自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

是,就行。

不是,就不行。

所有去殖民地赴任的人都会被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再三叮嘱:

孩子!

族谱会记下你,家族的祖坟地会给你留下一个好位置。

一定要记得回来!哪怕是百年之后,由你的儿孙捧着你的骨灰坛回来。

叶落归根,永不敢忘。

离开时,族里还要为游子举行盛大的送别仪式,以血脉亲情为羁縻,尽量压制殖民地自我意识的爆发时间。

……

随着殖民浪潮、航海探险如火如荼展开,英雄的故事和一夜暴富的故事在帝国的每一处茶馆酒楼被人反复提起。

倒也不全是忽悠

确实有不少幸运儿在海外意外的发现了金矿、铜矿、领土和航线,从而实现了地位跃升。

最典型的是巴布亚金矿。

一经发现,就有几十万淘金者涌向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

帝国上下刻意忽略了移民开拓进程的风险和死亡,只聚焦于那些成功案例。

李郁在日记本写下:

帝国需要血性。

帝国需要开疆拓土。

帝国暂时不需要过多的理智,极少数人保持理智就够了。

……

从发动茶叶战争到现在,至少 6000万子民离开了帝国,他们的去向不同、目的不同、命运不同,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随身携带了一杆火枪。

对此,

欧陆舆论不是很赞同。

他们普遍认为吴国的移民携带了两杆枪,一杆是杀人的,一杆是造人的。

战争的缘故,除了撒克逊,其余参战王国皆出现了青年男子断层的现象。

有太多的适龄女人寻不到合适的年轻男子。

数年后,吴国移民来了。

这些移民诧异的发现,落地后前来欢迎自己的不是老乡,而是当地的盛装女子。

到各国园区担任工厂管理者、技术员的移民最受当地女子欢迎,其次是那些稍有家财的吴国小商人,最后是普通劳务工人。

供不应求

毕竟,不嫁就得做一辈子尼姑。

长夜漫漫,孤独一生,熬不住的。

……

有年轻移民捎信回家:

“大哥、二哥,三哥,堂哥,表哥,速来。此地旷妇多,嫁妆多,男丁少,速来,白娶老婆!娶白老婆!”

巴黎有间报社激烈抨击吴国移民鸠占鹊巢的行为,警示读者们长此以往的危害。

次日中午,报社被炸上了天。

现场火焰冲天,黄烟滚滚

对此,拿破仑沉默不语。

借助吴国的金钱、吴国的技术、吴国的劳动力,法兰克北部区域经济发展很快。

他私下告诫心腹:

“法兰克民生凋敝,我们需要韬光养晦,需要借助吴国的力量发展经济,需要时间,需要忍耐。待时机成熟,我将统一欧陆,整合资源,然后渡海摧毁撒克逊。”

“欧陆需要一个始皇帝,否则我们将永远被吴国踩在脚下。”

当年夏季,拿破仑正式宣布登基,成为了法兰克皇帝,此举极大的改善了外交环境。

……

在贾伯爵的建议下,第一届“巴黎魁选美比赛”隆重举行。

报纸反复宣传:

第一名魁女郎将获得奖品——金缕玉片衣,还可乘坐最新的国际蒸汽邮轮前去苏州府游览。

吴国在文化领域嘎嘎乱杀

巴黎彻底躺下,任由吴国输出。

以至于拿破仑在内部会议上,悲愤的喊出:

“我们将在海峡抵抗,我们将在平原抵抗,我们将在地中海抵抗,然而巴黎女人却选择了在榻上投降。”

“总有一天,我会”

……

伦敦心怀鬼胎。

一方面紧抱大哥粗腿,一方面在多处易于登陆的滩涂修筑工事。

唐宁街通过种种情报判断:

下一次茶叶战争无可避免,一定会爆发。

何时爆发取决于科西嘉小矮子。

此外,

他们还得出了一条经验:

战后,各国瓜分战利品时,并不是取决于该国在战争中出力多寡,而是取决于该国保存了多少实力。

所以

当下一次战争爆发时,皇家海军必须执行“保船制敌、拒敌于海峡之侧”的绥靖之策。

鉴于卧榻之侧的法兰克人磨刀霍霍

伦敦向苏州正式提出,请吴军在贝尔法斯特驻军。

然而吴皇对此不感兴趣,一再婉拒。

无奈之下,乔治三世捏着鼻子给吴皇册封的民都洛男爵史密斯,加封贝尔法斯特子爵。

……

吴廷对在盟友境内驻军不感兴趣,似乎是满足于在地中海区域圈地自萌,一边建设地中海舰队,一边开挖苏伊士运河。

全世界都认为,这说明吴皇对和平很有信心。

实际上没人知道,吴皇对和平压根不抱一丝希望。

李郁笃定,最晚 10年,第二次茶叶战争必定爆发。

10年的时光,足够让流鼻涕的小孩成长为扛枪的青年了。

届时,

撒克逊王国需要承受法兰克人乃至整个欧陆的怒火。

……

当一代军事奇才拿破仑率军凿穿欧陆各国,然后掉头进攻海峡之际。

装备最新武器的百万吴军会沿着南海——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这么一条成熟航线出兵,在西西里岛登陆,然后速通巴黎。

以雷霆万钧之势打碎法兰克的脊梁,拿下第二次茶叶战争的胜利。

同时收获欧陆所有封建君主的感激

再然后

被大家遗忘在角落里的旗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想必正肥美,正好收获一波,分点油水给受伤的撒克逊盟友。

节奏完美!

只要帝国内部不出乱子,李郁设想的这一切都能实现。

……

1799年 4月 1日。

苏州府。

两侧有绿荫遮蔽的水泥官道上,车马如织,驶向吴皇宫。

数百名在帝国商界排的上号的商人在警戒线外下车,步入广场。

他们都是来开会的

巨大的穹顶礼堂,气氛肃穆森严,陛下坐在上首。

所有人依次就座后,伸长脖子聆听圣音。

……

老规矩,先讲成绩。

继农业革命在东北地区试验成功后,开始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行。

这些年,随着华北和中原的大量移民离开,富余了几百年的劳动力终于不富余了。

一户人家要耕种几十亩乃至上百亩地,以前的耕种方式压根行不通,每个家庭必须拥有若干大型牲畜。

顿河马、夏尔马、蒙古马、大青骡、毛驴,加上廉价的铁制农具走入千家万户。

人少了,进口粮食却多了

华北和中原的农夫每年只需拿出自家一半的田种植粮食作物,还有一半的田种萝卜、三叶草、玉米。

萝卜在冬天种植,根系很深,可以收集浅根作物无法获得的矿物质。

三叶草可以把空气中的氮固定成肥料。

这三种作物都是良好的饲料。

因为饲料充足,家畜家禽的养殖数量飙升,老百姓终于能吃上肉了。

牲畜反过来又能给土地提供肥料,粮食产量随之增加。

人均肉食量逐年上升。

这意味着帝国终于打通了农业革命,长远来看,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工业革命。

……

农业讲完,讲工业。

帝国以煤铁产业、蒸汽纺产业为龙头,发展出了标准化的流水线初代工业体系。

农业革命促进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反哺农业革命。

粮食、肉类、钢铁、布、砖瓦,大量且廉价的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工业反哺教育,教育助力工业。

第一批工矿子弟大规模进入车间,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父辈的实践经验,又掌握了科技文化,很快成为了帝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

投资促进工业。

来自银行家的海量资金流入各个行业,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改善,机器不断升级。

……

最后,李郁用八个字形容:烈火烹油,生机勃勃。

瞬间收获欢呼、掌声无数。

现场的气氛很难用一个词来准确形容,超越狂热,接近虔诚。

一名穿汉服的银行家感慨:“梵蒂冈广场也不过如此了。”

陛下的口才很好,演讲充满魔性。

讲完了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继续讲“市场”。

为了长长久久,吴国各行业商会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品牌意识、质量体系、宣传矩阵,还有价格联盟。

……

其中有一个比较特殊,但又不可忽视的市场——奢侈品市场。

又可细分为对外、对内。

对外,吴国不断输出各类奢侈品,赋予文化内核,最终目的是打造品牌,赚取高额利润。

对内,由帝国商业部出面,通过专营渠道,从全球各地收购当地特产,确定每年的收购数量、收购价格、以及终端售卖价格。

例如,貂皮、羊驼、熊皮等

从而实现:

金钱驱使——民间探险队活动——帝国威慑存在

……

军火市场,以帝国主导,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兜售武器,一方面赚取利润,一方面实现地区平衡。

19世纪是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

每当新一代武器问世之前,帝国都要将旧式武器尽量出清。

担心敌人购买武器危害到帝国利益是没有必要的,纯属杞人忧天。

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从来就没有过一个靠买军火成为地区军事霸主的案例。

相反,还可以打击敌国的军工业。

……

此外,还有炒作市场。

例如玉石、钻石、文玩、珊瑚、太湖石、萌宠等等

几大商会分工明确,反复炒作概念,铺货,抬升,最后高抛离场,从全世界的小有钱人手里尽量回拢些资金。

5年炒一轮。

轮回反复,永不停歇。

坦率地讲,人类的记忆比鱼儿长不了多久。

……

随着全世界的金银源源不断流入吴国,帝国在各个领域高歌猛进。

有钱!

有了很多很多的钱!

就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业,例如教育、水利、科技、卫生、交通、民贷。

吴皇室掌控的四海金融向帝国所有子民敞开了借款大门,年息 3%。

100银元以下无需担保。

100银元以上需有担保人,接受家族集体担保。

海船贷是四海金融的经营重点。

福建、浙江、广东的沿海渔民以同姓家族担保的形式购买了 4000多条单桅风帆海船跑航运谋生。

……

帝国出资组建 5000支扫盲团队,走街串巷,每到一处,停留半个月,免费教授愿意听课的孩童常用汉字。

听课者趋之若鹜,民间感恩戴德。

廉价成药项目年度预算增加至 1500万银元,涵盖各类常见病症 132种,对应药丸 518方。

陛下要求在每一个县城,建一座成药局、一座蒸汽锅炉澡堂、一座剧院。

无需盈利,只需保本。

普度众生!

洗涤众生!

……

帝国的高速发展,反过来又吸引了全世界的资金和人才。

吴皇室资产管理集团麾下四海金融发行的长期债券在欧陆被追捧,因为回报率稳定,信用坚挺,购买者趋之若鹜。

吴国皇家科学院松江分院拥有充裕的资金和最优越的科研环境,无数人才跨越大洋来到松江,希望成为沃尔夫第二,名利双收。

广州港成为了世界独一级的航运中心。

……

长达 2个时辰的演讲,李郁完全脱稿,不打磕巴。

商人们激动万分

部分参会的外籍科学家、银行家、以及记者也同样激动。

皇宫的侍卫们默默打开各扇窗户,将新鲜空气流入殿内,冲散狂热。

会后,

来自各行业的商会会长被邀请参与陛下的午餐会。

长条桌上摆满珍馐、

开动之前,李郁笑道:

“如今生意好做吗”

众人异口同声:

“好,太好做了。”

“那,寡人还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己的生意能传几代”

……

所有人都诧异的盯着陛下,眼神里先是疑惑,然后是惊诧,甚至出现了惊恐。

陛下一言不发,自顾自的吃鱼。

气氛逐渐压抑。

足足 5分钟无人敢开口。

直到李郁消灭了一整条清蒸鳜鱼,擦擦嘴,然后环视众人。有人额头渗汗,有人左右环顾,有人低头不安。

……

“即日起,帝国的 18位大臣当中有 2席会留给你们当中的某两位,这,会成为定例。”

“当然,陆海军大臣是别想了。”

众巨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郁继续说道:

“但是你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寡人对你们还有个要求,不,不是要求,而是命令。即日起,你们按照旗下生意净利润计算, 4成利润归掌柜和股东, 2成归帝国,另外 4成发给工人。”

……

李郁突然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左侧下手的皇太子,李元贞。

“贞儿,你怎么看”

“父皇圣明。如此 2条落地,商人就不再是商人,而是帝国的栋梁。实施之后,各位巨商可以规避一些极大的风险,无需效仿范蠡”

“嗯,你说的很好。”

父子俩好似相声,一唱一和。

……

几分钟后,

帝国业协会会长江总商突然起身,激动地离开桌子。

“臣悟了,臣愿带头执行。”

“真想明白了”

“臣真想明白了。拿 4成,代代相传。拿 9成,命丧黄泉。 4成够了,足够了”

李郁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道:

“若是你们业协会有人想不通,舍不得把那 4成利润发给工人,你怎么办”

“臣会出资收购他的产业,让他退出商场。”

“嗯,手段要文明,可以商战,但不要杀人放火。”

……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他们很快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微妙逻辑,纷纷表态愿意全盘接受陛下的建议,之后食欲大开,大快朵颐。

放心了

一颗悬了几千年的石头坠地了

这顿饭,李郁以温柔的手段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半年后

400多家大型厂矿带头执行,将去年年度净利润的 4成用于增发工钱、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人伙食、购置劳保用品、建宿舍、以及招募更多的工人分摊原先工作量、开设厂办学校厂办医院等等。

同时,驻厂税务专员更名“审计专员”。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工人们痛哭流涕,对工厂主感恩戴德。

但,工厂主们显然不愿接受如此“僭越”的爱戴。

于是,醒悟过来的工人们把 7分的功德献给陛下, 3分的功德留给工厂主们。

……

此后

帝国正式昭告天下:

以自宅为场所、以家庭直系成员为劳力的微型家庭作坊无需交税,

雇佣百人以下之小型工厂,按行业分类交纳年度定额税。

雇佣百人以上之大型工厂,进驻审计专员,按照 4— 4— 2的比例执行。

各商会、各协会巨商带头执行。

帝国的人工价格迎来了一次迅猛的上涨,能够进入大型工矿工作,就意味着跻身中等家庭。

……

5月 4日

银行家联盟之四巨头被邀请至太湖泛舟。

两艘柚木制造的皇家蒸汽游艇在靠近湖州水域下锚停泊,甲板烧烤。

各类食材摆放的整整齐齐。

“新晋巴黎魁”内着藕色肚兜,外罩苏绣对襟衫,金簪挽青丝,帮着烧烤大腰子,滋滋冒油。

“新晋维也纳魁”蹲着扒大蒜。

……

李郁突然招手:

“ hen,你过来。”

叫作科恩的银行家连忙走近,微微弓腰。

李郁慢悠悠地从烧烤架旁拿起一柄锋利的刀子,先刺穿一瓣大蒜,又刺穿一块带着血丝的大腰子。

然后举起刀子,对着科恩。

“吃。”

望着眼前锋利的刀尖,科恩心跳瞬间加速。

他犹豫了几秒钟后,还是向前伸长脖子,缓慢的张开嘴咬住食物。

李郁脸很冷,手很稳。

待食物脱离刀刃,望着奋力咀嚼的科恩,他才问道:

“好吃吗”

“好吃。”

“喜欢吗”

“喜欢。”科恩被辣的眼圈泛红,仍不住点头。

……

李郁摇头:“我不喜欢。”

科恩立马改口:“陛下,其实我也不喜欢。”

李郁放声大笑

科恩也跟着讪笑

皇太子李元贞也笑了

2名洋魁也傻乎乎的跟着微笑,虽然吴皇没碰她们,但这一趟的镀金经历将是一个绮丽的梦。

……

到了吴国,这帮银行家们才诧异的发现,帝国的整个金融是被皇室独控的。他们只能和皇室合作,而无法选择任何其他伙伴。

他们对吴皇畏惧、敬畏。

竭力奔走,希望能在这个粗壮的树干上生存下来。

“科恩,和到广州港贸易的旗国南方商人谈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南方的种植园主愿意加入全球自由贸易协会,他们举双手欢迎低关税进口生活用品。但是,北方态度冷淡,他们旗下的工厂受到了我们的极大冲击,他们希望帝国的顺差返利能够向北方倾斜一二。”

李郁若有所思。

“记录,让南洋重工出面,向旗南方种植园主出售一批枪炮,另外建议他们购买几艘浅水蒸汽炮舰。”

“是。”侍卫快速记录完毕。

李郁收敛笑容,盯着科恩。

“以黄金储备为锚在全球发行一套通用纸钞体系的事,要抓紧。海军部会支持你,外务部会配合你,财政.部也会配合你,需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但是,我只能给你 5年时间,如果办砸了,就去西伯利亚过下半生吧。”

四人齐刷刷跪下,温顺无比:

“是。”

……

回航时,凉风拂面。

正值傍晚,夕阳洒在湖面,偶有鱼儿跃出水面,真是一副太湖好风光。

父子俩站在甲板前头,脚下劈波斩浪。

突然,李郁问道:

“贞儿,你这几年跟我走了不少地方,参与了不少事情。现在,我想考考你。”

“请父皇出题”

“你用一个字来告诉我,历史,到底是什么”

李元贞低头思索了一会,猛然抬头,眼睛闪闪发亮。

“父皇,我知道了。”

“钱。”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