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笑笑生 作品

第642章 百万吴军,沿途播种

第642章 百万吴军,沿途播种

在苦味酸炸药实验室发生第二次意外爆炸事故后,最新旨意传来:沃尔夫团队不必紧跟御驾,可落后几十里。

自此,沃尔夫一举成名。

走一路炸一路,徒弟的新坟埋一路。

后来,年轻的徒弟们集体不干了,就算开每月 10两的薪水也不干。

沃尔夫也无所谓,就地解散,重新招人。

恐慌情绪不能继承,必须断代。

新一轮的年轻徒弟们继续以极大的热情,为师傅献上生命,为科学献上生命。

当御驾前进到西安时,沃尔夫苦味酸炸药总算有点样子了。

……

当下,帝国在化学领域急需突破,而这恰恰是本土人才的短板。

所以要多多吸纳外来化学家。

李郁在书信里叮嘱驻欧公使贾笑真,如果可以的话,他要从巴黎的监狱里多拯救一些化学领域人才,尤其是拉瓦锡。

如果拉瓦锡已经被处决,就把他的头颅送回来。

李郁在上方山辟出了一块土地,建成了“先贤墓”,如今已入住 2人,一个叫伏尔泰,一个叫富兰克林。

凡是入住先贤墓的,其家眷、学生可在江南拿一份不错的终生薪水包含情妇。

……

御驾每天前进 40里,不急不慢。

李郁在路上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出国劳务百姓,各国仆从军,四轮辎重车,顺着新修官道向西而去。

西征是一件宏伟巨事,时间跨度长,路程跨度更长。

此时,按照计划。

第 8军团应已进驻了奥伦堡地区,开始修筑棱堡,修缮道路,护卫屯垦。

百万大军不可能都挤在一起,那对后勤将是巨大的灾难。从现实角度考虑,大军会是交替前进,跳跃推进。

这样的方案看似笨拙,实则靠谱。

百万大军,万里远征,奇袭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做到奇袭,光行军就要两三年,欧洲不可能永远瞒在鼓里。

……

坦率地讲,

皇帝长久离京的举动背后存在巨大风险。

但是让臣子率百万大军长久在境外作战,对皇帝的风险更大。

所以,

李郁必须亲自挂帅出征。

亲自指挥这一百多万大军拿下这份继成吉思汗之后最大的军功。

这份功劳太大,以至于任何臣子都无福承揽。

首功必须归于自己

臣子们只能分润,众星拱月

……

在路上,李郁对帝国的军事重新做了部署。

第 110野战军团,永久驻地分别为:江宁、西安、徐州、台南、广州、盛京、昆明、武昌、成都、伊犁。

各个野战军团在调动之前需同时得到皇帝手令、陆军部大臣手令。

之后,司令官向本军团内不低于 10名高级军官、参谋现场出示两份手令之后方可下令调动军团。

如手续不全,擅自调动,视为叛国。

且驻地必须留下 2个团留守。

……

今后,帝国的野战军团固定驻地,固定编制。

但诸多的独立步兵团数量可视防务情况随时增减。

野战军团普通士兵服役年限为 5年到 20年,独立步兵团士兵服役期为 3到 5年。

独立步兵团严格限制重武器配备,原则上配备不超过 3门火炮。战时临时编入野战军团,接受其指挥。

帝国的所有省城永驻一个独立步兵团,由本省巡抚节制, 5年一轮换。

……

认真的讲, 1819世纪,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并不取决于普通士兵,士兵的意义不大。

优秀军官、完备工业、后勤体系才是关键。

所以,李郁亲自草拟了以下规定:

陆军准尉以上炮兵士官以上军官,服役年限不得低于 10年,每年固定加薪 2成。

海军士官以上,服役年限不得低于 10年,每年固定加薪 3成。

凡服役 20年以上者,不论军阶,退役之后可拿在职薪水的七成作为终生养老金由皇家资产管理公司发放。

帝国鼓励军官子弟子承父业。

帝国鼓励贵族子弟带兵打仗。

……

整个世界的火药味逐渐浓郁,吴国和欧陆各国的贸易额跌至谷底,接近冰点。

广州港不复往日的喧嚣,船舶入港数量锐减一大半。

不过,入港的旗商船明显增加,略显不安局促的旗商人态度谦卑,时常有点头哈腰之举。

透露着骨子里的不自信!

偌大的市场,就这么对旗敞开了?

里士满的报纸头版: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跨越太平洋,拥抱自由。”

南方的种植园主集体亢奋,纷纷增加种植面积,向吴国输出初步加工后的原材料。

……

吴国也没闲着,多省的纺织协会豪掷重金,在中亚跑马圈地种植。

直接运回南方是不可能的。

那昂贵的运费会让纺品贵的离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以预料,整个伊犁的纺行业即将迎来一次巨大的爆发。

吴皇暗示,战后,朝廷会出资修建一条一千里左右的运铁路解决运输痛点。

……

茶叶协会愁眉苦脸。

瓷器滞销,还可以库存,可茶叶怎么办?

李郁也伸出了援手,一方面号召帝国的富人们多喝茶,一方面要求旗商人多进口茶叶。

解决一点是一点。

把滞销茶叶全部做成砖茶,开辟走私路线。

既然无法正常通关。

那就干脆不通关了,联络全世界的走私商人,把足够的利润留给他们。

只要利润够丰厚,不怕没有人动心。

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买卖有的人做。

欧陆大大小小的王国上百个,各国边境又没有封闭围墙。

走私茶叶,大有可为。

……

1793年夏天。

又一个震惊的消息传遍欧陆。

雅各宾派把路易十六、玛丽王后夫妇送上了断头台,把 300多名贵族, 100多名投机商送上了绞刑架。

20万巴黎市民围观。

革命的浪潮从未有过的激昂。

消息传到伦敦,乔治三世气急败坏,痛骂柏林、痛骂哈布斯堡、痛骂圣彼得堡。

去年,联军已经打到了距离巴黎仅有 150里处。

结果,法兰克陆军以一国敌六国,硬生生的击溃了 25万联军,然后一路驱逐,基本恢复了国土。

虽然说,皇家海军取得了一场海战胜利。

法兰克海军被堵在港内,不敢出来。

但欧陆怎么办?

尼德兰已经顶不住压力了,很可能要退出联军私下和法兰克媾和。

……

还有更糟糕的消息——吴国宣战了!要求所有缔约国赔偿一切损失,重新恢复三大条约

在报纸上,其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路易夫妇被处决。

贾伯爵撰稿见报,罕见地严厉指责各国缺乏契约精神,公开撕毁三大条约,各国的君主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破坏当前大好的贸易格局。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世界唯一的开明君主——吴皇陛下,将发动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远征,替天行道,惩罚各国暴虐的君主、贪婪的贵族,为欧陆所有爱好和平的百姓主持公道。

贾伯爵特意强调:远征不是侵略,而是匡扶正义。

……

此雄文由一家很小的报社报道,刊印了数万张,当日销售一空

随即,该报社就被查封,所有失业的工作人员携家眷坐上了海船前去吴国。

没有丢掉饭碗的惶恐,只有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新闻界都有一个共识:替吴国办事,发财大大滴。

可别小看了这一点共识,这可是吴国费了十几年时间,撒出了数不清的金钱才浇筑起来的口碑。

不止是新闻界,商界也有不少人偷偷给贾伯爵卖好,故意泄露情报。

这些人都明白:

今日兵戎相见,明日可能又握手言欢了。打打和和,欧洲几百年都是这样。识时务者为俊杰,给吴国卖个好,错不了

……

白金汉宫。

乔治三世召集诺斯内阁所有成员。

“诸位爱卿,吴皇有可能支持巴黎暴民吗?”

“陛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吴皇他自己也是一位君主,怎么可能支持一群杀国王的暴民”

乔治三世稍微松了一口气,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吴国的威胁大?还是巴黎暴民的威胁更大?”

现任外交大臣斯当东子爵回答了这个问题。

“短期看,巴黎威胁更大,他们给刁民们竖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长期看,吴国威胁更大,他们汲取我们的财富,渗透我们的经济,击垮我们的精神。”

乔治三世扭头盯着萎靡的首相。

“你在想什么?”

“陛下,臣在想。不知此时东印度公司怎么样了?”

……

半个月后,噩耗传来。

纳尔逊准将战死,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东印度公司四面楚歌,被各方围攻。

尼德兰这个骑墙派,立马宣布退出联盟。

中立!

随即,遭到了撒克逊海军和法兰克陆军的两面进攻。

短短 10天,尼德兰即宣布投降。

南部地区被法兰克托管,北部被撒克逊托管。

贾伯爵被迫再次搬家,这一次他直接撤到了维也纳郊区的帝国园区,受到了数百名园区员工的热烈欢迎。

可还没坐稳,就被哈布斯堡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

驱逐出境

……

在欧陆周旋了十几年,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的贾伯爵一怒之下,在维也纳街头发表了着名演讲——《我,还会回来的

大西洋贸易公司宣告破产,直接把所有股票持有人的心砸到了海底。

然后,

他潜入了君士坦丁堡。

塞利姆苏丹大喜,在城中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守军欢腾:

帝国的伯爵来了,帝国的大军还会远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城外, 2万联军作壁上观,他们无力发起进攻,只是蹲守监视。

……

塞利姆苏丹和贾伯爵签署了一份正式协议。

奥斯曼帝国,承认将尼罗河以东、西奈半岛西北角,加起来大约 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卖给吴国,售价 100万两,亦可用军火交付。

大部分是不毛之地。

如今的奥斯曼巴不得引入强援和欧洲分庭抗礼。

塞利姆苏丹甚至质问贾伯爵,为什么要提买这个字?

我们是兄弟

这块土地,应该白送!

然而,贾伯爵一再表示必须付钱。

苏丹感动的热烈盈眶,认为这是吴皇的善意。

实际上,

他还真曲解了吴皇。

吴皇心里想的是,买钱买断,首尾干净,将来才没有麻烦,堵住所有人的嘴。

……

6个月后,

联合舰队护送 100艘海船抵达红海,开始大兴土木修筑新苏伊士城。

欧陆震撼

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分兵监视塞得港,担心吴军染指地中海。

不过,吴军先遣队只是筑城、屯田、放牧,毫无进行军事行动的迹象。

阴霾笼罩欧陆,各国纷纷扩军备战。

普鲁士将常备军扩充至 50万。

罗刹一口气扩军百万,即使负债累累也在所不惜。

撒克逊默默的从美洲殖民地抽调战舰回防,加强本土海峡防御。虽然海军部有远征夺回南亚次大陆的打算,但被内阁驳回了。

风雨欲来,内忧外患,还是稳点好。

……

1794.

雅各宾派发生了内讧,首领罗伯斯庇尔试图以更严厉的手段挽回局面,他不断物理清除派系内部的不同声音。

暗杀、下狱,各种激进手段层出不穷。

可以说,罗伯斯庇尔的所作所为距离封建苏丹只差半步。

巴黎市民再次爆发了。

雅各宾派内部的热月党人联合军队发动政变,将疯狂的罗伯斯庇尔送上断头台,然后解散了国民公会。

见雅各宾派内部如此混乱

普鲁士军队和哈布斯堡军队率先发起进攻,攻入法兰克。

热月党人号召全体国民胜利果实,欧陆最强陆军再次上演绝地反击,打的干涉军节节败退。

年轻的拿破仑因军功升任炮兵上校。

……

欧陆乌烟瘴气。

李郁也终于来了

一百多万吴军大部分是仆从军经伊犁,在阿斯坦纳兵分三路向西推进。

沿途到处可闻汉语。

为了保障远征后勤,帝国的商人们动员了 100万农夫进驻西域省开荒种粮食,动员了 200万农夫进驻中亚种,动员了 100万人沿着鄂毕河屯垦、开矿,动员了 200万农夫跟着大军走到伏尔加河。

还动员了 15万匹驮马, 8万匹驭马, 15万匹健壮马骡,以及 30万头牛羊。

一路上人吼马嘶,好不热闹。

里海之畔,出国劳务工们的木屋星星点点,炊烟袅袅。

他们都是吴军洒下的种子

相比于战争,播种的意义更大,十年二十年后,这些人就真正在当地扎根了。

……

实际上,吴军主力行动之迟缓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主要是沿途建中转站,沿途安置民夫,费了太多太多的精力。

一路不紧不慢。

不过,前哨先锋早在 2年前就到了。

他们为大军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此时的里海,静静停泊着 45艘蒸汽战舰,以及 500多艘无动力拖曳运输船。

李郁站在海边了望美丽的风景。

一骑飞速奔来,远远下马,转交军报。

侍卫禀报:

“陛下,伏尔加格勒已被我军攻占。”

“伤亡如何?”

“仆从军伤亡 4500余人,我军伤亡 200人。”

……

李郁满意的点点头,嘱咐:

“捷报发回国内,激励臣民。”

“此外,转告相关人,后勤绝不能松懈,枪弹火药多多益善”

“是。”

喜欢大清话事人请大家收藏:()大清话事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