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自己写一本 作品

第600章 上路

第600章 上路

两人辞别县尊,本来微醺的杜县令就立刻跳了起来,眼中哪还有半分醉意,匆忙赶到书房,取了一张玉牌,上有青纹,这本是紧急时通讯之用,非常珍贵,一年也只有三个玉牌。

之前为了方蕴开窍的事情他已用了一块,没想到现在居然会为了方蕴把第二块也给用掉。

只见他将腰间官印拿起,拿手指点,不消文墨,一个个用光点汇聚的文字便跳到玉牌之上,随后用印一盖,那玉牌立刻化作一只青鸟化作一道碧光消失在了天际。

周相府上。

自周相执政以来,权威日盛,周府早就成了政治中心之中的中心,此刻虽已夜深,但是周府上下依旧是灯火通明,禁卫森严,里面不断传出议事声

“这一堆都是什么东西……夏收的粮食账目差异如此之大,真当我是个糊涂官”

“莫气莫气,气坏了身子就划不来了,左右不过是

“你当然不急啦,你主管教化,今年政绩颇佳,各地涌现不少英才,只苦了我了,行农事,唉”

“报!环州天灾,山火爆发,波及甚大,州牧请减免赋税,这是简章,细则还在来的路上。”

“呵,出了事不先调查清楚事故损失,这要求减赋的折子倒是先来,我倒不是无情不允,只是现在先允了,只怕后头他还要伸手找咱们要救济哩,先压下,叫他查清楚再来汇报,不妥或许要组织人马前去勘探,再组织两场诗会安抚人心.”

“派谁去比较好呢”

“戴佚吧,他稳重些。”

“是,下官这就去办理!”

吱呀一声,木门就被推开,一个身量不高的中年官员就从热闹的议事厅之中走出。

当今天子年幼,朝中大小事务大半都是内阁大臣处理,而周相便是内阁首辅,天子更是感其政务繁忙,特许其在府中另作一‘小内阁’,权势之重,几乎无人可以比肩。

当然,这‘小内阁’的名头都是私下里传的,平日里也只叫周相府中的议事厅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只青鸟忽然从天而降,落在这中年男子身前,男子微微一怔,拿手去点,那青鸟周身亮起一道光泽,居然拒而不受。

男子便笑了一声,随后又探了半个身子到议事厅内说道:“张大人,有青鸟急信。”

闻听此言,坐在最里面正在翻看文书的青紫官服中年男子眉头一挑,旋即伸手一抓,手中显出一片洁白云朵,那青鸟登时朝着他手中飞去,随后化为一块玉牌。

其他人都下意识的低头不看,旋即那男子眼眸之中一阵华光闪动,似乎有文字在其中流动,他便用手在桌上敲了三四下,沉吟片刻之后起身道:“我去见周相!”

众人骇然一惊,此刻政务还未处理过半,怎的张大人要先走。他起身之后说道:“农事先这样,兵部的文件都放在这里,等我见了周相再回来定夺,时候也不早了,都回去吧。”

众人见他发话,也都不敢多说什么,各自整理了一下自己手头上的事务,随后纷纷告退。

他轻轻一叹,如今玉国在七国之中国力不算一等,但却要面临巫族大军,虽然如今边境康宁,但是又怎可不防,十几年前那位有望封圣的天才孟然死于两族联手暗杀,现在玉国唯一的一位半圣也垂垂老矣,若是在此之前不想法子,只怕玉国便有生灵倒悬之危。

早年间周相被誉为最有希望封圣之人,奈何在战场之中受了重创,虽然在朝堂之中借龙气滋养多年,身体恢复旧观,但是再前一步却是不能。

现如今那位的身子怕是已经快到极限了,周相也只能冒险一试,近日已经卸下许多事务,奈何自己能力不足,不能为老师分忧,让老师专心准备封圣之事。

谁人都知道自己被称为张小相,可这也是无奈之举,老师几日不出,那些世家门阀实力就要出来捣鬼,暗地里不知使了多少绊子,也不知道当年老师是怎么将他们管的服服帖帖。

张大人沉吟再三,终于还是起身,然后走到另一个房间之中,房里放了许多玉牌,他那官印一点,其中一块写着济字的玉牌飞出,随后他有看了一番,最后将视线落在方蕴二字之上。

之后他才轻轻说道:“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只是若是再早些,就好了!”

他在屋内来回踱步,似乎十分挣扎,随后重重踏了一步,忽然冷冷说道:“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又半晌,他已经在另一个房间之中,似乎是十分疲乏的样子,坐在太师椅上,端起茶杯正待喝口茶提提神,忽然间一阵沉闷的雷声传过,这雷声一响,他像是吓了一跳,见着一道闪电将房内外照得一片白,远一点竹丛在风中被吹得摇曳……

突又一声炸雷,震得房子簌簌发抖,惊得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

“不是我私心重,怪只怪你来的太迟,已经来不及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他像是忽然老了好几岁,眉眼之中是化不开的疲倦。

“老师啊,你会怪我么”

想着这里,他仰视着天穹,雷声滚滚,闪电时时划过,心里却若有所思,只化成了一声叹息:“都是天意,都是天意!!!造化弄人,如之奈何!”

又三日,李明和方蕴已经到了要返回广源书院读书的日子,这一日两人离去再不是无人知晓,全村人都来相送,其中自然是包含了殷切的期望。

这一次月姨给李明准备的行李就更多了,熬夜给他新改的衣裳鞋子满满一大包,还有些常用的药物,这行李拿在手中沉甸甸的,不是重在手上,是重在心里。

“好好念书。”董杰开口,似乎有千言万语,但是落在嘴边,最后却只剩下这一句话,四个字。

“好啦,就送到这里吧。”李明忽的转身说了一句,看着身后董家村的同族亲友拱手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