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自己写一本 作品

第266章 太玄剑的传说

第266章 太玄剑的传说

“嘿,看人真准。”李明嘿嘿一笑,看着可谓侠僧四个字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比起某些称号来说,这个名号倒算不错。

“这这明心和尚是谁啊一上榜就是英才榜第二,把好些个青年才俊都比下去了。”

“没听说过呀怎么。”

“你也不看看人家师出何门,广德寺在云州武林之中怎么说也能跻身前十吧,偶尔出一两个天才怎么了”

“可是也太离谱了,才十七啊,还后天绝顶,那岂不是比王长宸当年还要厉害。”

“江山代有才人出呗,你再看看,这第三名的太玄剑传人,太玄剑已有百年未曾现世,如今却也出现,看来是洪波涌起啊,往日里登上这英才榜的虽说都是英才,但是英才和英才之间也有差距,三年前的榜单上,那榜首无问刀苏问心若放在现在我怕是只能排在七八位,这一代,武运昌隆啊.”一个年纪稍长些的中年汉子倒是很高兴的说了一声。

“你说的什么话,我苏师兄早就不在榜上,那是因为年纪过了,若是还能评,这些人算得了什么,一个两个都是我师兄刀下亡魂罢了!”这时一个少年喝叱一声。

那中年汉子脸色一红,连连摆手道:“我胡言乱语,口不择言,苏先生何等人物,岂是我能评价的。”

那少年这才脸色稍霁恶狠狠的说道:“再让我听到你说这等混账话,我打掉你满嘴狗牙,别看这是九连城,咱们上演武台上走一遭!”

那汉子脸色愈发红了,急忙赔不是,随后那少年才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等到少年走远,随后便有人打趣道:“哟,雷老三,叫你多嘴,遇上正主了吧!”

那中年汉子却是叹息一声道:“遇上正主我却不怕,苏问心刀中君子也,我所言所行若是当真被他听见那也不会把我怎样,可他这什么师弟,难免有些呵呵,也就是他瀚海刀宗势大.”

随后中年汉子左右看了看,终于还是把仗势欺人四个字咽了下去,随后摇头晃脑的离开。

李明心中一动,于是拉着一人问道:“瀚海刀宗,是那个号称碧云第一,刀出无回,孟士杰的瀚海刀宗吗”

那人看了看李明,见他是和尚打扮年岁也轻,倒也不生气,只说到:“除了这个瀚海刀宗还有哪个你看这群雄榜上第三不就是他喽,人家武功又高,势力又大,别和他争,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嘛,小师傅,出来行走江湖啊,那一定得管好自己的嘴,这雷老三还以为自己是黄阁楼的人呢,对别人评头论足。”

“黄阁楼”李明脸上挂着几分疑惑。

那人见此又道:“这是一个公开的情报组织,靠卖消息赚钱,童叟无欺,我看小师傅你怕是才入江湖不久,倒不如去黄阁楼里喝喝茶,至少有些不要钱的情报可以听一听,离得也不远,往前几步也就到了。”

“小僧多谢施主为我解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李明道了一声谢。

那人呵呵一笑,看着似乎并不在意,转过身继续看榜。

这小插曲发生之后,其他人的议论声音也是小了许多,李明这才继续往后看,李贤的名次已超过王动,两人的位置来了一个调换,不过依旧是紧紧相连。

其他人还值得李明注意的却只有那个是排在自己之下的太玄剑传人,林枫,关于他的情报甚少,但是却能排在第三,只靠了三个大字。

“太玄剑!”

而在雷老三走后其他人议论的焦点也都集中在了太玄剑上。

李明本来对这三个字没什么概念,但是多听了几句,却也明了。太玄剑剑主是云州的一个传说,据传五百年前天下烽烟四起,各地骚乱不断,时有各州攻伐,当时灵州也是武运昌盛,出了一个赵明公,手持钢鞭直入神通,横压一州,集一州气运于一身。

时年玉昆山青灯老人邀战,两位神通大战一番是天昏地暗,足迹遍布三郡,硬生生多打出几条河道,这才有云州这丰富的水脉。

两人战至酣处,出手再无顾及,却苦了百姓平白糟了无妄之灾,便在此刻,那位‘太玄剑’出现了。

他出现时已是一个如枯木一般的老者,白的头发,破旧的长衫,手中一柄木剑,横插在了两人之中。

两人已是战出真火,岂是那么容易收手

但是无论两人使出何种招数,全被这老人轻轻松松的拦下,悄无声息的化解。

两位高人是又惊又惧,尤其是赵明公,谁能想到自己的老家居然还有此等人物藏匿,两人一时却也心服。

随后老者只长吟一声。

“似木非木一柄剑,锋在其中何处见,若拙若愚不是仙,不巧不攻悟太玄!”

言罢便消失在了天际,此后再无踪迹,这位老者虽然不曾出现,但是太玄剑却时有出现。

或是十数年,或是数十年,总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那么一个年轻人手持一柄木剑,使得一手好剑在江湖上行走一段时间。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然后悄无声息的消失,直至下一位持剑人出现,就此成为了云州的一段传说故事。

太玄剑的传承不断,而五百年前的那位老人也被称为太玄剑仙!

由于每一任太玄剑传人现世武功绝对都是后天巅峰,所以这一代的太玄剑传人现世虽无什么战绩,却也给他编了如此排名。

弄清原委之后李明浅笑一声道:“越来越有意思了”

随后看了看日头,时间尚早,心中略略思忖,便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不多时,眼前已经出现一个招牌,上书‘黄阁楼’三个大字。

黄阁楼高六层,占地面积不小,门口两个身材高大的护卫面无表情的守在门前。

见李明上前也是纹丝不动,李明倒也不在意,只继续往里走,一楼大厅之内颇似酒楼茶馆一般的摆设,数十张桌子零零散散,四个说书人各站一角,卖力的说些江湖传闻或是过时的久闻。

此刻却也坐满了大半,大部分人都津津有味的听着说书人的故事。

李明这才明白过来,所谓免费的情报原来是听说书的。

ps:感谢油盐不进是我淡淡鸭的月票,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