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饭 作品

第632章 拜师和筑基

第632章拜师和筑基

修行是一件最玄的事,无论出现什麽状况都可以理解,至少刘小楼现在知道,他眼下进入了心障状态,也就是东方玉英口中的“走火入魔”。

轻度走火入魔。

这个状态进入得比较早,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不管怎麽样,他还是决定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自己的第一次走火入魔。

回山的时候,阔别半年的周瞳回来了,十分兴奋的向刘小楼讲述着自己随同周叔父查案的经过,讲述其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得刘小楼好一阵恍惚,要知道,当年的自己,可是周瞳口中那些被查捕的贼子。

这麽出去一趟,周瞳最显着的变化,就是突破到了炼气五层,并且修炼到了五层的末尾。进入炼气中期,有条件的话,当然要更换法器,但是周七娘家大业大,带他查案的周执事也不是吝啬之人,已经给了他两件中阶法器防身,一叉一盾,都是中阶法器里的上品,足够他用到炼气圆满。

星德君这个姑父当然也不忘传承之事,早早给他准备了一件中阶法炉,既可以炼器,也可以炼丹。

身为掌门,刘小楼自是更不会小气,想给他一件高阶法器,但周瞳却推辞了。高阶法器通常已经是炼器圆满丶甚至筑基都可以用的,他现在的修为虽然也能用,但能发挥的效力很低,就跟刘小楼以前一样。

周瞳非常懂事,知道三玄门不容易,所以直言:“咱们底蕴尚自不够,就那麽几件高阶法器,还是攒着吧。弟子有周家帮衬,咱们就从周家羊毛就是了,

等将来有了师弟,掌门留给师弟们好了。”

刘小楼不禁感慨:“三玄门收到你这样的弟子,真是宗门之福啊。”

周瞳领受了刘小楼的赞扬之后,终于忍不住问起来:“掌门,之前收录弟子入门的时候,说是待弟子修为稳固,看一看适合走哪条路,然后再让弟子拜师,

这都快三年了,掌门您看是不是可以筹划弟子拜师一事了?”

周瞳可以随便选择三玄门的功法,也一直有人教导,并没有落下修行,所以拜师的事情并不是什麽要紧的事,耽搁到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刘小楼想起来的时候,他通常都在山外忙这忙那,回到山上时,又通常想不起来。

但确实如他所言,应该考虑了,当下,刘小楼温言道:“拜师的事,我一直替你想着呢,咱们三玄门传下来的规矩,炼气中期才拜师,如今你迈入这条门槛,是可以拜师了。”

周瞳“哦”了一声,疑惑道:“以前没听您说——

刘小楼瞪眼道:“以前没说,是因为你没到境界,现在境界到了,这不就告诉你了?”

周瞳挠了挠头:“那您看我——””

刘小楼道:“咱三玄门里,高手委实不少,但讲究真传嫡系,诸位客卿林丶

伍丶宋丶张之辈,其实都是客,都有自己的本宗,既非受真传,也不传法的,剩下的就是本掌门与方长老了。”

周瞳问:“那我姑父姑妈丶刘前辈和刘夫人算什麽?”

刘小楼道:“他们算咱们三玄门的附庸世家。”

周瞳道:“不算内门?”

“不算—哎?他们有说过要入三玄门吗?”

“好像没有”

“那你多什麽话?”

“.·所以无论弟子拜在哪个老师门下,都是内门大弟子?”

刘小楼颌首:“不错,这一点不会变。本掌门主修的是三玄经丶阵法,兼修黄龙剑经,蛊魂秘法;方长老那边你也知道的,主修剑道,辅以遁法。你想拜谁为师?”

周瞳道:“当然是拜在掌门您的门下!”

刘小楼抚须:“说说你的理由。”

周瞳心说这不是废话吗?放着您这位筑基不拜,拜还没筑基的方师叔?疯了?口中愈发恭敬:“掌门一手将宗门发扬光大,吃过无尽的苦丶受过天大的罪,与六宗相交丶引四方来投,有豪侠之气丶拥尚武之风,弟子心中钦佩,希望将来能向掌门学道明法,为壮大三玄门丶弘扬道法而付出一生!”

一边讲述心意,一边也在遗憾,要说起来,其实还是方不碍更对他胃口一那可是无数人敬仰的剑修。

一剑在手,天下我有!

不问敌人是谁,不问敌人有多少,谁挡了去路,一剑而已!

剑道专一,用心专心!

御剑而行,鬼神莫测!

可惜了,这些剑修的标签,注定贴不到自己头上了。

听着他阐发胸怀,刘小楼频频点头:“有此心志,堪为二代大弟子,将来的宗门柱梁!”

周瞳谦虚道:“掌门谬赞—

刘小楼又笑问:“为何不是方长老?”

周瞳道:“方长老沉默寡言,惜字如金,弟子有点怕他。”

刘小楼笑道:“你这孩子,这算什麽道理?这样吧,你的心意我知道了,既然如此,等你方师叔回来,便行拜师之礼吧。咱宗门人少,如此大事,人凑齐了更好一些。”

周瞳点头:“是。”又提出建议:“咱们三玄门,说起来名头还是很响的,

弟子在青玉宗时,协助周叔办案,各家大小宗门,包括散修野修,基本上都知道有咱们这个字号。可咱们山门上这情形,与名头颇为不符,老师您看是不是考虑考虑,招收几个弟子入门?

刘小楼早就决定,在破除心障的这段日子里,遇事多问,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因为自己好像脑子有点糊涂。何况这个建议正好是瞌睡碰看枕头,当即决定从善如流。

“好老师难拜,好弟子难找。怎麽样?你有没有好的人选?”

“弟子以为,还是先从咱们三个村子里择优而录的好。”

“也不是没找过,上次不是招录了一回麽?哪年来着?”

“弟子刚来那一年。”

“对啊,一个有天赋的没有,为之奈何?”

“幼童资质,要到五岁之后才会逐渐展现,时隔上一次招录,已经三年了。

这几年乌龙山局面大好,如今西村丶北村和半山村都新增了许多外来户,还有原来的乌巢镇老户们,也有很多迁到河这边,聚落成了东村,四个村子有户三百八十七,大家过的日子也好多了,所以孩子生了不少,今年满五岁的幼童有三十八个,如果放到五岁至八岁,有八十二人。如果再往上放到十二岁,有一百六十八人。弟子以为可以放到十二岁,毕竟上一次招录时,很多孩子天赋并未展现出来。”

“?你倒是早已胸有成竹了?”

“弟子不敢,这些都是弟子昨天回山时,听刘夫人说的。”

“她还真是很热心哈?”

“刘夫人一直很热心,当初弟子还没入门的时候,老师您把乌龙山托付给她,她就极其尽心,她是真把乌龙山丶把三玄门当家。”

“那好吧,回头你去把她请来,大家商议商议此事。”

“知道了老师!”

正说时,刘小楼眉眼一跳,笑道:“你方师叔回来了。”

周瞳也很惊喜,一蹦一跳的迎下半松坪,将方不碍簇拥回来。一回来就大呼小叫:“老师,师叔筑基了!师叔筑基了!”

刘小楼大喜,冲上去,双臂把住方不碍猛烈摇晃:“你小子,不声不响筑基了!好啊!实在是——走,去祭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