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老二的想法
虽然都在宫中,但父子见面的次数却是不多。
一来作为皇帝的朱慎锥每日忙碌的很,他虽不是号称“加班狂魔”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可每日要处理的国事政务依旧不少。
哪怕现在内阁的权力比崇祯时期大许多,而且许多政事基本都由内阁先行处理,然后司礼监那边再审核一次,可就算这样流转到皇帝手里的奏折等仅仅是看上一遍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二来皇子有自己的住处,还有他们的学业。尤其是现在朱敏澄和太子一样已入军校学习,平日里基本都吃住在军校,按照朱慎锥定下的军校规矩只有沐休日才能回宫。回到宫中给父皇母后请安,后宫那边暂且不说,朱慎锥这边基本也就是见面后闲聊几句罢了。
“这些日子在军校的学业如何?”喝了口茶,朱慎锥开口询问。
朱敏澄心中纳闷,怎么大晚上的自己老爹把他喊来乾清宫问起自己的学业了?难不成刚才家宴吃多了没事干心血来潮?还是自己在军校做了什么错事被老爹知道了?今天是打算教训自己?可想来想去,朱敏澄也没想明白自己究竟在军校犯了什么错,但老爹有问,当儿子的却不能不答,当即认认真真就回答了朱慎锥的问题,说起了他在军校的学业情况。
认真听着,微微点头。其实不仅是朱敏澄,包括太子朱敏澜在军校的学业情况朱慎锥都了如指掌。对于皇子的教育他极其上心,毕竟从朱慎锥起,大明皇室的教育定下了新规矩,不仅在宫内开设专门的教习堂为皇子开蒙授业,还规定但凡皇子在一定年龄必须要入军校完成课业,这是避免大明之前皇室教育的弊端,也是确保未来大明皇室不会再出废物的可能。
好一会儿,听完了朱敏澄的回答,朱慎锥勉励了他几句,接着又闲聊了会儿,正当朱敏澄越听越纳闷,打算直接询问自己老爹究竟要问他什么事的时候,朱慎锥这才说到了正题,开口对他说今日家宴时皇后徐静秋说有意让朱敏澄早日成亲的打算,所以找他来问问,他对此事究竟是怎么想的。
“孩儿军校还未毕业呢,孩儿和大哥不同,大哥是国家储君自然要早日大婚,可孩儿只是个亲王,而且按爹您之前定下的规矩,等孩儿从军校毕业后还得入军任职。”
“孩儿今年才刚满十七,军校还有两年学业,再加上毕业后担任军职至少服役三年,这样算起来有五年时间。等到那时候孩儿也不过二十一岁,这年龄成婚也不算晚,所以孩儿觉得……。”
听着他的这番回答,朱慎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直接开口打断道:“你小子别和你爹我绕来绕去,你从小是什么性子我还不知?实在回话!”
朱敏澄一愣,嘴边的话无奈咽了回去,耷拉着脑袋道:“爹,孩儿我不想这么早成婚,至少这几年没成婚的打算。”
“混账!”朱慎锥气不打一处来,虽然他刚才猜到几分,可当这番话真从朱敏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冒起了一股怒火:“你母后这些日子为了你的婚事一直在忙活着,之前还私下问过你,你小子装聋作哑搪塞,我一听你母后如此说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今日把你找了一问果然如此。你也不小了,如在民间也就罢了,但你是皇子!我大明皇子满十二即行冠礼,就算晚些也不过十五而已。你今年已经十七,早就成年,作为皇子又是大明亲王,难不成连婚姻大事都不考虑?这要传出去让天下人如何看待皇室?”
“这民间还规定二十行冠的呢……。”朱敏澄心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可真要他把这话直接说出来却是不敢,自己老爹是什么脾气性格他还不明白?现在瞧着正在气头上,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的好。
朱慎锥继续说,他说就算成婚也不妨碍他的学业,他依旧可以在军校学习,包括毕业后的入军中任职。太子不就是如此?难不成因为学业就不成婚了?这算是什么逻辑?
耷拉着脑袋,朱敏澄任凭朱慎锥教训着,也不分辨,可他的神色中却带着不以为然,看着他这幅死猪不怕开水烫模样,朱慎锥更是来气,这小子的性格真不知随了谁,既不像自己,也不像他母亲,性格跳脱也就罢了,还特别的犟,也不知哪里学来的。
“爹,孩儿真不想这么早成婚,要不爹您让孩儿再等上两年?”等挨了一通教训,朱慎锥说的有些累了,朱敏澄抬起头如此道。
“你小子……。”心里有气,朱慎锥恨不得揍这个犟种一顿,可见他这幅赖皮模样,却还是强压住了怒火。他冷静了下,皱眉问道:“你说实话,究竟是怎么打算的?你可别告诉我什么学业什么年龄之类,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小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爹,这可是您让孩儿说的?”朱敏澄迟疑道。
“说!”
见朱慎锥又要发火,朱敏澄这才道:“爹,孩儿其实是想着就藩一事,如孩儿出京就藩的话,眼下成婚并不妥当,所以孩儿打算等就藩后再成婚也不迟……。”
“等等!什么就藩?”朱慎锥顿时一愣,上下打量着朱敏澄皱眉道:“自我朝起,大明亲王不再就藩,这个规矩是你爹我定下来的,以后皇室亲王都在京中赐地,不再实封,难不成你会不知道?你小子想得美呢,还就藩?大明之地哪来的藩给你就?”
“大明是没有,可我大明之外呢?”朱慎锥的话音刚落,朱敏澄连忙抢着说道:“爹您是立下了规矩,不仅是皇室未来就是宗室也不再实封,可您别忘了这仅限于大明而不限于海外。前些日子爹您不就准备让永王外封么?既然永王都能外封,为何孩儿不成?”
“从小到大,孩儿都以爹为榜样,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孩儿既然身为皇子,又是大明亲王,难不成连区区永王都不如?既然爹有意外封,为何在此事上有所区别,孩儿不奢望就藩大明,但愿求册封海外,以大明亲王外藩拱卫我大明,做一番成就,这才不枉来世间一趟!”
说着这番话,朱敏澄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腰杆挺着笔直,神色中带着坚毅和无比的向往。朱慎锥不由得愣住了,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少年时,少年的时候他何尝也不是如此?虽然出发的目的不同,那时候的朱慎锥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即将到来的乱世做准备,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慎锥的心态也渐渐改变,最终还是提前迈出了那一步,而不是他最初所想的仅仅独善其身,这才有今日大明。
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在朱敏澄身上是那么浓烈,直到今日朱慎锥才真正看明白自己这个儿子。一直被他认为不如长子的次子并非那么不堪,他同样有着心中志向,并且在朝着所想努力着。
神色渐渐缓和了下来,朱慎锥望向朱敏澄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柔和和欣慰,这小子作为大明亲王这辈子荣华富贵是不缺的,可他偏偏不甘如此渡过一生,哪怕因为朱慎锥成为皇帝后对大明宗室做了极大的改变,未来他这个亲王不会和先辈那样被皇室和猪一样养,可以有所作为,但却没想到他心中居然是这样的念头。
其实朱慎锥让永王外封已经打着未来宗室外封的想法了,但作为父亲他做这样的尝试是冒着风险的。册封海外,听起来容易可要做起来却是难,仅仅是永王册封新大陆,目前光是确定海上的航道就没那么容易。
现在探索航道的船只还没回来,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需要多长时间,一路上怎么补给,万一遭遇到风险又如何处置等等,这些都需要等确定后才能知晓。
就算航线没有问题,可从大明前往新大陆何止千里?等踏上了新大陆后,还要面对无数可能存在的危险。比如天灾,比如当地的土族,又比如水土不服还有可能出现的西方各国的冒险者带来的危险等等。
这些但凡出点问题,就是身死的结局。所以册封永王只是一个尝试,哪怕这个尝试朱慎锥提前做了许多准备,但真正等到了新大陆结果会是如何朱慎锥依旧无法保证。
假如朱敏澄也想外封新大陆的话,那么同样要承受这样的风险。作为父亲的朱慎锥打心底里不愿意让他去冒这样的风险,而且在之前朱慎锥已想过了如何安置朱敏澄,他本打算拿下台湾后派人耐心经营台湾,然后再掉头对付辽东的建奴。
眼下建奴一分为二,西边的多尔衮和在东边朝鲜的豪格水火不容,虽然多尔衮无论从实力还是基本盘来讲都比豪格雄厚的多,可别忘了豪格那边还有大明的协助,再加上占据朝鲜之地,勉强和多尔衮有一拼之力。
目前来看,两人之间的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哪怕暂时不爆发大明这边也不会坐视双方继续僵持下去。大明需要的就是他们打起来,打的越狠越好,最好打得两败俱伤,最终大明再出来收拾残局,这样一来不仅能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同样也能顺势把朝鲜问题给处置了。
等到辽东和朝鲜的事结束后,朱慎锥就会着手向吕宋下手。眼下占据吕宋的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盘踞巴达维亚,可大部分吕宋地区却在西班牙人的手中。
此外,西班牙和荷兰两国在东南亚不仅占据了吕宋,还占了许多南海各国,这些地方和国家大部分都是大明的属国,以前的大明无力顾及,但现在的大明不同,朱慎锥接下来不仅要向吕宋下手,还要向麻六甲等地下手,拿回南海的控制权,其后就会在这些地方进行外封,而朱敏澄未来外封的所在地就在其中。
一来作为皇帝的朱慎锥每日忙碌的很,他虽不是号称“加班狂魔”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可每日要处理的国事政务依旧不少。
哪怕现在内阁的权力比崇祯时期大许多,而且许多政事基本都由内阁先行处理,然后司礼监那边再审核一次,可就算这样流转到皇帝手里的奏折等仅仅是看上一遍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二来皇子有自己的住处,还有他们的学业。尤其是现在朱敏澄和太子一样已入军校学习,平日里基本都吃住在军校,按照朱慎锥定下的军校规矩只有沐休日才能回宫。回到宫中给父皇母后请安,后宫那边暂且不说,朱慎锥这边基本也就是见面后闲聊几句罢了。
“这些日子在军校的学业如何?”喝了口茶,朱慎锥开口询问。
朱敏澄心中纳闷,怎么大晚上的自己老爹把他喊来乾清宫问起自己的学业了?难不成刚才家宴吃多了没事干心血来潮?还是自己在军校做了什么错事被老爹知道了?今天是打算教训自己?可想来想去,朱敏澄也没想明白自己究竟在军校犯了什么错,但老爹有问,当儿子的却不能不答,当即认认真真就回答了朱慎锥的问题,说起了他在军校的学业情况。
认真听着,微微点头。其实不仅是朱敏澄,包括太子朱敏澜在军校的学业情况朱慎锥都了如指掌。对于皇子的教育他极其上心,毕竟从朱慎锥起,大明皇室的教育定下了新规矩,不仅在宫内开设专门的教习堂为皇子开蒙授业,还规定但凡皇子在一定年龄必须要入军校完成课业,这是避免大明之前皇室教育的弊端,也是确保未来大明皇室不会再出废物的可能。
好一会儿,听完了朱敏澄的回答,朱慎锥勉励了他几句,接着又闲聊了会儿,正当朱敏澄越听越纳闷,打算直接询问自己老爹究竟要问他什么事的时候,朱慎锥这才说到了正题,开口对他说今日家宴时皇后徐静秋说有意让朱敏澄早日成亲的打算,所以找他来问问,他对此事究竟是怎么想的。
“孩儿军校还未毕业呢,孩儿和大哥不同,大哥是国家储君自然要早日大婚,可孩儿只是个亲王,而且按爹您之前定下的规矩,等孩儿从军校毕业后还得入军任职。”
“孩儿今年才刚满十七,军校还有两年学业,再加上毕业后担任军职至少服役三年,这样算起来有五年时间。等到那时候孩儿也不过二十一岁,这年龄成婚也不算晚,所以孩儿觉得……。”
听着他的这番回答,朱慎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直接开口打断道:“你小子别和你爹我绕来绕去,你从小是什么性子我还不知?实在回话!”
朱敏澄一愣,嘴边的话无奈咽了回去,耷拉着脑袋道:“爹,孩儿我不想这么早成婚,至少这几年没成婚的打算。”
“混账!”朱慎锥气不打一处来,虽然他刚才猜到几分,可当这番话真从朱敏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冒起了一股怒火:“你母后这些日子为了你的婚事一直在忙活着,之前还私下问过你,你小子装聋作哑搪塞,我一听你母后如此说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今日把你找了一问果然如此。你也不小了,如在民间也就罢了,但你是皇子!我大明皇子满十二即行冠礼,就算晚些也不过十五而已。你今年已经十七,早就成年,作为皇子又是大明亲王,难不成连婚姻大事都不考虑?这要传出去让天下人如何看待皇室?”
“这民间还规定二十行冠的呢……。”朱敏澄心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可真要他把这话直接说出来却是不敢,自己老爹是什么脾气性格他还不明白?现在瞧着正在气头上,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的好。
朱慎锥继续说,他说就算成婚也不妨碍他的学业,他依旧可以在军校学习,包括毕业后的入军中任职。太子不就是如此?难不成因为学业就不成婚了?这算是什么逻辑?
耷拉着脑袋,朱敏澄任凭朱慎锥教训着,也不分辨,可他的神色中却带着不以为然,看着他这幅死猪不怕开水烫模样,朱慎锥更是来气,这小子的性格真不知随了谁,既不像自己,也不像他母亲,性格跳脱也就罢了,还特别的犟,也不知哪里学来的。
“爹,孩儿真不想这么早成婚,要不爹您让孩儿再等上两年?”等挨了一通教训,朱慎锥说的有些累了,朱敏澄抬起头如此道。
“你小子……。”心里有气,朱慎锥恨不得揍这个犟种一顿,可见他这幅赖皮模样,却还是强压住了怒火。他冷静了下,皱眉问道:“你说实话,究竟是怎么打算的?你可别告诉我什么学业什么年龄之类,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小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爹,这可是您让孩儿说的?”朱敏澄迟疑道。
“说!”
见朱慎锥又要发火,朱敏澄这才道:“爹,孩儿其实是想着就藩一事,如孩儿出京就藩的话,眼下成婚并不妥当,所以孩儿打算等就藩后再成婚也不迟……。”
“等等!什么就藩?”朱慎锥顿时一愣,上下打量着朱敏澄皱眉道:“自我朝起,大明亲王不再就藩,这个规矩是你爹我定下来的,以后皇室亲王都在京中赐地,不再实封,难不成你会不知道?你小子想得美呢,还就藩?大明之地哪来的藩给你就?”
“大明是没有,可我大明之外呢?”朱慎锥的话音刚落,朱敏澄连忙抢着说道:“爹您是立下了规矩,不仅是皇室未来就是宗室也不再实封,可您别忘了这仅限于大明而不限于海外。前些日子爹您不就准备让永王外封么?既然永王都能外封,为何孩儿不成?”
“从小到大,孩儿都以爹为榜样,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孩儿既然身为皇子,又是大明亲王,难不成连区区永王都不如?既然爹有意外封,为何在此事上有所区别,孩儿不奢望就藩大明,但愿求册封海外,以大明亲王外藩拱卫我大明,做一番成就,这才不枉来世间一趟!”
说着这番话,朱敏澄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腰杆挺着笔直,神色中带着坚毅和无比的向往。朱慎锥不由得愣住了,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少年时,少年的时候他何尝也不是如此?虽然出发的目的不同,那时候的朱慎锥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即将到来的乱世做准备,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慎锥的心态也渐渐改变,最终还是提前迈出了那一步,而不是他最初所想的仅仅独善其身,这才有今日大明。
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在朱敏澄身上是那么浓烈,直到今日朱慎锥才真正看明白自己这个儿子。一直被他认为不如长子的次子并非那么不堪,他同样有着心中志向,并且在朝着所想努力着。
神色渐渐缓和了下来,朱慎锥望向朱敏澄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柔和和欣慰,这小子作为大明亲王这辈子荣华富贵是不缺的,可他偏偏不甘如此渡过一生,哪怕因为朱慎锥成为皇帝后对大明宗室做了极大的改变,未来他这个亲王不会和先辈那样被皇室和猪一样养,可以有所作为,但却没想到他心中居然是这样的念头。
其实朱慎锥让永王外封已经打着未来宗室外封的想法了,但作为父亲他做这样的尝试是冒着风险的。册封海外,听起来容易可要做起来却是难,仅仅是永王册封新大陆,目前光是确定海上的航道就没那么容易。
现在探索航道的船只还没回来,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需要多长时间,一路上怎么补给,万一遭遇到风险又如何处置等等,这些都需要等确定后才能知晓。
就算航线没有问题,可从大明前往新大陆何止千里?等踏上了新大陆后,还要面对无数可能存在的危险。比如天灾,比如当地的土族,又比如水土不服还有可能出现的西方各国的冒险者带来的危险等等。
这些但凡出点问题,就是身死的结局。所以册封永王只是一个尝试,哪怕这个尝试朱慎锥提前做了许多准备,但真正等到了新大陆结果会是如何朱慎锥依旧无法保证。
假如朱敏澄也想外封新大陆的话,那么同样要承受这样的风险。作为父亲的朱慎锥打心底里不愿意让他去冒这样的风险,而且在之前朱慎锥已想过了如何安置朱敏澄,他本打算拿下台湾后派人耐心经营台湾,然后再掉头对付辽东的建奴。
眼下建奴一分为二,西边的多尔衮和在东边朝鲜的豪格水火不容,虽然多尔衮无论从实力还是基本盘来讲都比豪格雄厚的多,可别忘了豪格那边还有大明的协助,再加上占据朝鲜之地,勉强和多尔衮有一拼之力。
目前来看,两人之间的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哪怕暂时不爆发大明这边也不会坐视双方继续僵持下去。大明需要的就是他们打起来,打的越狠越好,最好打得两败俱伤,最终大明再出来收拾残局,这样一来不仅能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同样也能顺势把朝鲜问题给处置了。
等到辽东和朝鲜的事结束后,朱慎锥就会着手向吕宋下手。眼下占据吕宋的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盘踞巴达维亚,可大部分吕宋地区却在西班牙人的手中。
此外,西班牙和荷兰两国在东南亚不仅占据了吕宋,还占了许多南海各国,这些地方和国家大部分都是大明的属国,以前的大明无力顾及,但现在的大明不同,朱慎锥接下来不仅要向吕宋下手,还要向麻六甲等地下手,拿回南海的控制权,其后就会在这些地方进行外封,而朱敏澄未来外封的所在地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