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211.第五十五章 哪根金条更忠诚
北国的夏日是会让人感到欢喜的。
士兵们早就换上了家乡的布衣, 在稻田里走来走去,珍视地考察每一株作物的长势。于是他们就变得特别操心,操心天不下雨, 操心天下雨太多,操心午后的乌云会不会带来冰雹, 操心路过的鸟儿会不会跳进自己的庄稼地里胡作非为。
完颜宗望也操心,他每日里操心河北的防线进度, 操心骑兵们南下袭扰的成果,操心攻城器械的更新迭代,还要操心上京的勃极烈们对于下一次攻宋的意见。
在这个前提下,他就变得特别的忙碌, 每天睡得很晚, 起得很早, 吃的东西也很随便,家中的妻妾也很久想不起来看顾。
他像田野上的农人,精心照顾着自己的作物,期待在秋天来临时能给他一场美好的收获。
至于那收获意味着什么, 女真贵族觉得, 那意味着一车接一车明晃晃的金银, 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绸缎与香料, 茶叶和瓷器,还有青春貌美的贵女, 以及纤细柔软的少年, 当然最重要的是广袤而富饶的土地。
每一样都是那么明确,都是他们在得到大辽的财富时就为之欣喜若狂的东西。
对完颜宗望来说就很模糊。
他很喜欢收集些字画,喜欢听一听南边来的儒生论经, 喜欢喝他们的茶,用他们的瓷器。
但他并非为了这些东西才推动这场战争。
于是他就变得与上京的贵族们格格不入——比他想象中更早。
这事儿还是从完颜阇母的生辰宴请开始的。
东路军名义上的统帅并非完颜宗望,而是他的叔父完颜阇母,但这位统帅并不嫉妒自己侄子的名望与才学,相反,他交权交得很痛快,将一切指挥权都下放给了完颜宗望。
投桃报李,战争中获得的所有战利品,完颜宗望都将最好的一份儿交给完颜阇母。
这位三十六七岁,并不比完颜宗望年长许多的叔叔痛快收下了战利品,并像一个真正的女真人那样,快快活活地享受起了这巨大的财富。
从上京到燕京,到处都有他豪阔的别院,保证他在军营与京城往返赶路时也能吃到精心烹饪的美味食物,并且有符合自己审美的姬妾在排队等待服侍他。
他原本就是个很热情好客的人,穿着褐衣睡在白山的泥屋时就会捧着自己新酿的酒请哥哥和侄子们都来尝一尝,现在有了这样的财富,就更热衷大宴宾客。
完颜宗望很少参加这样的宴会,他太忙了,但这一次是叔父的生辰,年轻的统帅就没有推脱。
走进完颜阇母在燕京的宅邸,完颜宗望的眉头就轻微皱了一下。
太阳还没有落山,宽阔的大厅里已经点起了灯火。
无数盏灯,无数支蜡,明晃晃,却不会在这个夏日的傍晚让人感到热气腾腾——因为完颜阇母又搬出了许多的冰山,都用金银盘盛着,摆在灯火后面,白气氤氲,带着一股凉丝丝的水汽,在无数灯火的映照下显得如同钻石水晶,富丽辉煌。
一眼望去,满大厅百十来座冰山,照得人眼睛都发花,根本看不清冰山后面还有更加珍贵的摆件,什么四尺高的珊瑚,什么镶嵌了夜明珠的屏风,什么用绿松石穿成的帘子,至于金银在这厅堂里已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俗物,只能当陪衬,上不得正经台面。
有种钱多烧的,不知怎么花的暴发户感。
但情商很高的大侄子没有吐槽,他转着自己手腕上的佛珠,笑容满面:
“我在佛经上看到的佛土,应当也有如此辉煌。”
完颜阇母听了这句夸夸就很高兴,又问:“我读的书没有你多,斡离不,你来说说,佛国还有什么别的没有?”
有点难为到大侄子,但他稍微沉吟了一下,又挑了几样标志性的东西来说。
于是等到宾客们都坐好时,又进来一队扮作天女的美貌少女,捧着花篮就开始往客人们身上撒花瓣。
多么吉祥!
尤其是那位天女!
他们很难说清楚那位天女穿的是什么衣服,因为她的裙子在这光辉的大厅里是不断变幻颜色的。从暮色中走进来时,锦裙随风而动,有金红的晚霞流淌在银线的纹理间门。
可等她走到灯火下,银线像是一缕缕的云,轻盈地托住她身上柔软光滑的锦缎,如同托举起一轮明月。
她领着一队美人自宾客面前款款走过,彩云就追着明月袅袅而过,宾客们就看得眼睛发直,手上握着切肉的刀也掉在席子上。
完颜阇母很是得意,环视一圈看到身边完颜宗望的表情后,就更得意了:“斡离不,你平时清心寡欲,像个和尚一样,今日不要自苦了!你看上了是吧!她虽是我最宠爱的,但只要你看上,我就把她送给你!”
身边清心寡欲的佛子指着为首那个最美的,衣衫也最华丽的天女,“我若是得到她身上的彩锦,会虔诚地裁作罩袍,供奉在寺庙中,若有佛像开光,能有一位高僧将它披在佛陀肩上,我当受无上荣耀。”
完颜阇母就哈哈笑起来,“斡离不,你当真要做个和尚了!这有何难!我那里还有几箱,都送去你营中!”
“这样名贵的绸缎,必是叔父往日里珍藏之物,”完颜宗望说,“今日初见,我便尽皆索了去,岂不可惜?”
“这是下面的人送来的,”完颜阇母说道,“不是旧东西。”
完颜宗望忽然愣了一下,“此锦缎出自何地?”
“宋地。”
金国并不是女真人自己的国家,尤其燕京府附近还生活着大量的汉人,他们与宋国那一边的百姓有着相同的长相和语言,甚至文化也大差不差,反正都活在儒家文化的光辉照耀下。就连上京那些勃极烈的孩子也要学汉字,读汉书,出门喝酒时拿了筷子敲桌时,唱的也是大苏的“大江东去,浪淘尽”。
有这样的渊源,两国百姓的民间门贸易就很难说停就停。隔着一条汹汹的拒马河,大金的老百姓也有办法从南边的大宋那淘点物美价廉的粗茶,而大宋的百姓则可以心满意足地牵着两头小羊回家。
完颜宗望管不过来。
不止是百姓们需要贸易,比百姓更有钱的驻地军队也需要大宋的商品,他们不仅要茶,还要丝绸、香料、精美的瓷器等。他们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有妻儿老小,这些东西无论是放进女儿的嫁妆单子,还是用来给儿子心仪的女郎下聘,都是极有面子的。
甚至连家中老父母清点自己下葬的陪葬品时,都迫切需要带些宋人的瓷器下去,为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撑一撑门面。
这种交易对两国百姓都很好,唯独对大金——过去则是大辽很不好。
牲畜与皮毛是买不上价的,钱就会自然地流向大宋,越流越多,流多了,怎么办?只能打一仗了。
现在因为战乱,互市关停,原本私下里的贸易规模也萎缩许多,双方只能交易一点生活必需品,那完颜宗望是不必去管的。
但大宋的锦缎又悄悄钻进来了。
大宋的锦缎,飘飘忽忽地披在完颜阇母家的美人身上,这明艳的云霞今夜进了燕京宾客们的眼,明日就要刮到上京去。
越刮越贵,直到最后有人进献到都勃极烈的后宫中,正妻唐括氏是个生活简朴的,但经不住那些美人儿的娘家替她们争宠。
他们手里都握着大笔财富,有数不清的牛羊奴隶,看不尽的广袤土地,他们的钱多得花不完。
然后怎么样?那些边境上的贩子拿钱去买也就罢了,可要是宋人不卖呢?
要是宋人说,用粮食来换呢?
清晨燕京的大延寿寺,晨钟声声惊飞林间门鸟儿,一展翅膀,头顶枝叶上的露水受了惊扰,纷纷落在大金佛子的肩头。
佛子眉目柔和地跪在佛前,行过礼,上过香,又念了不知多少声佛后才起身。
比起被那箱锦缎吸引了目光,躲在柱子后面惊奇赞叹的小和尚,这位菩萨太子倒真显出了几分佛相。
他说:“我第一眼见到这锦缎,便觉得不似凡间门之物,只有供奉佛前才得心安啊。”
主持就仔细地去看,而后惊叹道,“蜀中织锦的技艺,果然巧夺天工,郎君不远千里,寻来这样的宝物,足见其心精诚……”
完颜宗望突然打断了他,“这是蜀锦?”
那位老主持很懂得察言观色,立刻就收住了话头。
“郎君有何疑虑不成?”
郎君的脸上罩了一层乌云,但那层乌云很快就消散了。
“我不曾见过这样精妙的技艺,”他笑道,“主持如何看出的?”
这个么,主持就笑了,辽国的贵人也崇佛,也会寻觅天下最名贵的丝绸锦缎送到大延寿寺来,他们这些高僧见多识广,不仅能分辨出不同地区织物的特色,什么茶叶香料瓷器,他们全都有一套极高明的品评技艺。
他细细地讲给完颜宗望听,讲蜀锦先起彩的特点,讲蜀锦纹理细密厚实,明明材质并不轻柔,但高明的女工能用渐变的色彩和平整的光泽给它奇异的轻盈感,据说这也是成都锦院有名的手艺,原以为两国交战,边境断绝,许久都要看不到这东西了,没想到今日竟然送到了大延寿寺中。
“这都是佛祖的旨意呀。”
完颜宗望默不作声。
待他出了大延寿寺,突然问起身边的人:“谁送叔父那几箱蜀锦的?”
随从就面面相觑,一个人忍不住问,“郎君,这事要紧吗?”
“咱们若是放着不管,”他说,“就会很要紧。”
他说出这话时,眼帘忽然垂下去片刻,像是很疲累的样子。
他像是站在一座巍峨的雪山前,用尽全身力气去阻止它在春日晴空下坍塌融化,他认定了那蜀锦是朝真公主的计谋,认定了它将会腐蚀掉他同宗同族勇士们的斗志,他是一定要阻止她,也阻止他们的。
可这毕竟不是战场,他没办法拿起自己的弓箭与狼牙棒与他们战斗,只能寄希望于他们与他有相同的信念,能够清醒过来,斩断那渐渐裹在他们脖子上的,华美而厚实的锦缎。
但这到底给了他一种不祥的无力感。
李良嗣就在拒马河北岸的小城里,穿着契丹人的衣服,正双手用力,将一条鸟腿从面前的餐盘中掰下来。
他那样专心致志,连身边满脸堆笑的人在说些什么都没听进去,直到那人又重复了一遍,他也掰下了那条鸟腿,才终于转脸去看一眼主人家捧出的满满一匣黄金。
“表兄,你是知道我的,”他用拇指抹一抹自己的须髯,“难道我当真落魄至此,要等那几箱蜀锦换饭吃么?”
他这当了大金顺民的远房表哥就很殷勤地将身子往前探了探,又给他倒了一盏酒。
“我弟手眼通天,能将这样珍贵的宝物万里运来,难道我不知么?不瞒我弟,你要什么,凭着这几箱宝物,兄都能为弟谋划来!”
李良嗣抬眼看看自己表哥,“当真?”
“当真!”他说,“你就说你要个什么吧!”
你要回上京,高官是做不得的,小官都没什么问题!
李良嗣又摸摸须髯,“我看河北不太平,还是粮食布匹可靠些。”
屋子里突然就静了下来。
表兄面露难色,表弟就叹了一口气,“算了,此时两国交恶,这些大宗的东西,原也为难……”
“你要多少?”表兄问,“我听说,菩萨太子在燕京存了三年的军粮!”
李良嗣吓了一跳,“这可是灭族的大罪!”
“慌什么,女真人也要穿衣吃饭,聘媳嫁女,”表兄说,“哪里需要咱们自己动手了?”
就像第一个穿上蜀锦裙子,行走在上京皇宫中的妃嫔令都勃极烈注意到的不是她的裙子,而是她的美色一样,完颜宗望也很快意识到,赏赐不能让女真人变得清廉。
没人会嫌自己的钱多,尤其是在“炫富”这种习气诞生之后。, ,
士兵们早就换上了家乡的布衣, 在稻田里走来走去,珍视地考察每一株作物的长势。于是他们就变得特别操心,操心天不下雨, 操心天下雨太多,操心午后的乌云会不会带来冰雹, 操心路过的鸟儿会不会跳进自己的庄稼地里胡作非为。
完颜宗望也操心,他每日里操心河北的防线进度, 操心骑兵们南下袭扰的成果,操心攻城器械的更新迭代,还要操心上京的勃极烈们对于下一次攻宋的意见。
在这个前提下,他就变得特别的忙碌, 每天睡得很晚, 起得很早, 吃的东西也很随便,家中的妻妾也很久想不起来看顾。
他像田野上的农人,精心照顾着自己的作物,期待在秋天来临时能给他一场美好的收获。
至于那收获意味着什么, 女真贵族觉得, 那意味着一车接一车明晃晃的金银, 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绸缎与香料, 茶叶和瓷器,还有青春貌美的贵女, 以及纤细柔软的少年, 当然最重要的是广袤而富饶的土地。
每一样都是那么明确,都是他们在得到大辽的财富时就为之欣喜若狂的东西。
对完颜宗望来说就很模糊。
他很喜欢收集些字画,喜欢听一听南边来的儒生论经, 喜欢喝他们的茶,用他们的瓷器。
但他并非为了这些东西才推动这场战争。
于是他就变得与上京的贵族们格格不入——比他想象中更早。
这事儿还是从完颜阇母的生辰宴请开始的。
东路军名义上的统帅并非完颜宗望,而是他的叔父完颜阇母,但这位统帅并不嫉妒自己侄子的名望与才学,相反,他交权交得很痛快,将一切指挥权都下放给了完颜宗望。
投桃报李,战争中获得的所有战利品,完颜宗望都将最好的一份儿交给完颜阇母。
这位三十六七岁,并不比完颜宗望年长许多的叔叔痛快收下了战利品,并像一个真正的女真人那样,快快活活地享受起了这巨大的财富。
从上京到燕京,到处都有他豪阔的别院,保证他在军营与京城往返赶路时也能吃到精心烹饪的美味食物,并且有符合自己审美的姬妾在排队等待服侍他。
他原本就是个很热情好客的人,穿着褐衣睡在白山的泥屋时就会捧着自己新酿的酒请哥哥和侄子们都来尝一尝,现在有了这样的财富,就更热衷大宴宾客。
完颜宗望很少参加这样的宴会,他太忙了,但这一次是叔父的生辰,年轻的统帅就没有推脱。
走进完颜阇母在燕京的宅邸,完颜宗望的眉头就轻微皱了一下。
太阳还没有落山,宽阔的大厅里已经点起了灯火。
无数盏灯,无数支蜡,明晃晃,却不会在这个夏日的傍晚让人感到热气腾腾——因为完颜阇母又搬出了许多的冰山,都用金银盘盛着,摆在灯火后面,白气氤氲,带着一股凉丝丝的水汽,在无数灯火的映照下显得如同钻石水晶,富丽辉煌。
一眼望去,满大厅百十来座冰山,照得人眼睛都发花,根本看不清冰山后面还有更加珍贵的摆件,什么四尺高的珊瑚,什么镶嵌了夜明珠的屏风,什么用绿松石穿成的帘子,至于金银在这厅堂里已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俗物,只能当陪衬,上不得正经台面。
有种钱多烧的,不知怎么花的暴发户感。
但情商很高的大侄子没有吐槽,他转着自己手腕上的佛珠,笑容满面:
“我在佛经上看到的佛土,应当也有如此辉煌。”
完颜阇母听了这句夸夸就很高兴,又问:“我读的书没有你多,斡离不,你来说说,佛国还有什么别的没有?”
有点难为到大侄子,但他稍微沉吟了一下,又挑了几样标志性的东西来说。
于是等到宾客们都坐好时,又进来一队扮作天女的美貌少女,捧着花篮就开始往客人们身上撒花瓣。
多么吉祥!
尤其是那位天女!
他们很难说清楚那位天女穿的是什么衣服,因为她的裙子在这光辉的大厅里是不断变幻颜色的。从暮色中走进来时,锦裙随风而动,有金红的晚霞流淌在银线的纹理间门。
可等她走到灯火下,银线像是一缕缕的云,轻盈地托住她身上柔软光滑的锦缎,如同托举起一轮明月。
她领着一队美人自宾客面前款款走过,彩云就追着明月袅袅而过,宾客们就看得眼睛发直,手上握着切肉的刀也掉在席子上。
完颜阇母很是得意,环视一圈看到身边完颜宗望的表情后,就更得意了:“斡离不,你平时清心寡欲,像个和尚一样,今日不要自苦了!你看上了是吧!她虽是我最宠爱的,但只要你看上,我就把她送给你!”
身边清心寡欲的佛子指着为首那个最美的,衣衫也最华丽的天女,“我若是得到她身上的彩锦,会虔诚地裁作罩袍,供奉在寺庙中,若有佛像开光,能有一位高僧将它披在佛陀肩上,我当受无上荣耀。”
完颜阇母就哈哈笑起来,“斡离不,你当真要做个和尚了!这有何难!我那里还有几箱,都送去你营中!”
“这样名贵的绸缎,必是叔父往日里珍藏之物,”完颜宗望说,“今日初见,我便尽皆索了去,岂不可惜?”
“这是下面的人送来的,”完颜阇母说道,“不是旧东西。”
完颜宗望忽然愣了一下,“此锦缎出自何地?”
“宋地。”
金国并不是女真人自己的国家,尤其燕京府附近还生活着大量的汉人,他们与宋国那一边的百姓有着相同的长相和语言,甚至文化也大差不差,反正都活在儒家文化的光辉照耀下。就连上京那些勃极烈的孩子也要学汉字,读汉书,出门喝酒时拿了筷子敲桌时,唱的也是大苏的“大江东去,浪淘尽”。
有这样的渊源,两国百姓的民间门贸易就很难说停就停。隔着一条汹汹的拒马河,大金的老百姓也有办法从南边的大宋那淘点物美价廉的粗茶,而大宋的百姓则可以心满意足地牵着两头小羊回家。
完颜宗望管不过来。
不止是百姓们需要贸易,比百姓更有钱的驻地军队也需要大宋的商品,他们不仅要茶,还要丝绸、香料、精美的瓷器等。他们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有妻儿老小,这些东西无论是放进女儿的嫁妆单子,还是用来给儿子心仪的女郎下聘,都是极有面子的。
甚至连家中老父母清点自己下葬的陪葬品时,都迫切需要带些宋人的瓷器下去,为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撑一撑门面。
这种交易对两国百姓都很好,唯独对大金——过去则是大辽很不好。
牲畜与皮毛是买不上价的,钱就会自然地流向大宋,越流越多,流多了,怎么办?只能打一仗了。
现在因为战乱,互市关停,原本私下里的贸易规模也萎缩许多,双方只能交易一点生活必需品,那完颜宗望是不必去管的。
但大宋的锦缎又悄悄钻进来了。
大宋的锦缎,飘飘忽忽地披在完颜阇母家的美人身上,这明艳的云霞今夜进了燕京宾客们的眼,明日就要刮到上京去。
越刮越贵,直到最后有人进献到都勃极烈的后宫中,正妻唐括氏是个生活简朴的,但经不住那些美人儿的娘家替她们争宠。
他们手里都握着大笔财富,有数不清的牛羊奴隶,看不尽的广袤土地,他们的钱多得花不完。
然后怎么样?那些边境上的贩子拿钱去买也就罢了,可要是宋人不卖呢?
要是宋人说,用粮食来换呢?
清晨燕京的大延寿寺,晨钟声声惊飞林间门鸟儿,一展翅膀,头顶枝叶上的露水受了惊扰,纷纷落在大金佛子的肩头。
佛子眉目柔和地跪在佛前,行过礼,上过香,又念了不知多少声佛后才起身。
比起被那箱锦缎吸引了目光,躲在柱子后面惊奇赞叹的小和尚,这位菩萨太子倒真显出了几分佛相。
他说:“我第一眼见到这锦缎,便觉得不似凡间门之物,只有供奉佛前才得心安啊。”
主持就仔细地去看,而后惊叹道,“蜀中织锦的技艺,果然巧夺天工,郎君不远千里,寻来这样的宝物,足见其心精诚……”
完颜宗望突然打断了他,“这是蜀锦?”
那位老主持很懂得察言观色,立刻就收住了话头。
“郎君有何疑虑不成?”
郎君的脸上罩了一层乌云,但那层乌云很快就消散了。
“我不曾见过这样精妙的技艺,”他笑道,“主持如何看出的?”
这个么,主持就笑了,辽国的贵人也崇佛,也会寻觅天下最名贵的丝绸锦缎送到大延寿寺来,他们这些高僧见多识广,不仅能分辨出不同地区织物的特色,什么茶叶香料瓷器,他们全都有一套极高明的品评技艺。
他细细地讲给完颜宗望听,讲蜀锦先起彩的特点,讲蜀锦纹理细密厚实,明明材质并不轻柔,但高明的女工能用渐变的色彩和平整的光泽给它奇异的轻盈感,据说这也是成都锦院有名的手艺,原以为两国交战,边境断绝,许久都要看不到这东西了,没想到今日竟然送到了大延寿寺中。
“这都是佛祖的旨意呀。”
完颜宗望默不作声。
待他出了大延寿寺,突然问起身边的人:“谁送叔父那几箱蜀锦的?”
随从就面面相觑,一个人忍不住问,“郎君,这事要紧吗?”
“咱们若是放着不管,”他说,“就会很要紧。”
他说出这话时,眼帘忽然垂下去片刻,像是很疲累的样子。
他像是站在一座巍峨的雪山前,用尽全身力气去阻止它在春日晴空下坍塌融化,他认定了那蜀锦是朝真公主的计谋,认定了它将会腐蚀掉他同宗同族勇士们的斗志,他是一定要阻止她,也阻止他们的。
可这毕竟不是战场,他没办法拿起自己的弓箭与狼牙棒与他们战斗,只能寄希望于他们与他有相同的信念,能够清醒过来,斩断那渐渐裹在他们脖子上的,华美而厚实的锦缎。
但这到底给了他一种不祥的无力感。
李良嗣就在拒马河北岸的小城里,穿着契丹人的衣服,正双手用力,将一条鸟腿从面前的餐盘中掰下来。
他那样专心致志,连身边满脸堆笑的人在说些什么都没听进去,直到那人又重复了一遍,他也掰下了那条鸟腿,才终于转脸去看一眼主人家捧出的满满一匣黄金。
“表兄,你是知道我的,”他用拇指抹一抹自己的须髯,“难道我当真落魄至此,要等那几箱蜀锦换饭吃么?”
他这当了大金顺民的远房表哥就很殷勤地将身子往前探了探,又给他倒了一盏酒。
“我弟手眼通天,能将这样珍贵的宝物万里运来,难道我不知么?不瞒我弟,你要什么,凭着这几箱宝物,兄都能为弟谋划来!”
李良嗣抬眼看看自己表哥,“当真?”
“当真!”他说,“你就说你要个什么吧!”
你要回上京,高官是做不得的,小官都没什么问题!
李良嗣又摸摸须髯,“我看河北不太平,还是粮食布匹可靠些。”
屋子里突然就静了下来。
表兄面露难色,表弟就叹了一口气,“算了,此时两国交恶,这些大宗的东西,原也为难……”
“你要多少?”表兄问,“我听说,菩萨太子在燕京存了三年的军粮!”
李良嗣吓了一跳,“这可是灭族的大罪!”
“慌什么,女真人也要穿衣吃饭,聘媳嫁女,”表兄说,“哪里需要咱们自己动手了?”
就像第一个穿上蜀锦裙子,行走在上京皇宫中的妃嫔令都勃极烈注意到的不是她的裙子,而是她的美色一样,完颜宗望也很快意识到,赏赐不能让女真人变得清廉。
没人会嫌自己的钱多,尤其是在“炫富”这种习气诞生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