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澎湖失陷
“不急在这两天,我这次来基隆还有一事,想要让董事会通过一项关于移民预算的特别决议……”
林海于是召集石壁、郑廷球、吴国毅一起,向四位常驻基隆的董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由于海军建设的预算并没有被削减,众人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特别决议相当于已经获得了八票,无需再征询李国助、许一龙、欧左吉这三个人在海外的董事意见。
在家的各位董事都在决议文件上签了字,民政院获得了在年度预算外随时批复大笔款项支出的临时权力,林海随后就带着文件回到淡水,开始部署买粮和移民的具体行动。
根据公司章程,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凡是涉及到章程修改、董事人选、股权变动、年度预算的决议均须通过董事会投票。
除此之外,林海作为公司总座可以在具体事务中行使最高权力,尤其是军事和外交事务常常需要临机决断,因此章程里授予了他一言而决的权力。
回到淡水后,林海随即签署了董事长命令,宣布成立嘉南移民委员会,全权负责嘉南地区的军政事务。
委员会主任由公司董事冯一刀出任,两名副主任分别是歪嘴和杨禄,警备总署的日常工作暂时交由次长单思南主持。
委员会其他成员包括警备总署下属的尖兵司的正、副司长,以及户政司、农兵司各一名副司长,此外还有驻扎在澎湖的杨禄,以及交通部移民司的副司长秦诚。
这个秦诚就是当初舟山中中所的户房司吏,因为主动投靠林海所以得罪了定海卫知事钱守礼。林海弃官后秦诚被钱知事打击报复,干脆弃了吏员不做,后来听说林海被招安又主动找上门来了。
移民司未来的工作重心就在嘉南平原,按说应该是司长亲自去嘉南。但因为许心兰下半年就要去广东,所以林海干脆让秦诚进了移民委员会,后面就准备让他接班了。
嘉南移民的后勤工作由民政院统筹,交通部贸易司协办,第一笔款项获批之后,贸易司便派船去往江南和倭国买粮。
这两处加上安南算是路近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戗风运输。东南亚其他的产粮大户都太远了一点,只能是北风季再说,粮食要运回来还得等到明年南风季。
安排好移民之事后,林海又马不停蹄地去新店溪视察火器局,了解铁模铸炮的最新进展。
截止到他南下广东之前,火器局的十斤炮已经铸出了好几批样炮,期间经历了好几轮的工艺改良。铁模铸炮的好处就在于模具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只要不涉及模具的改动,工艺改进的迭代也快很多。
经过几轮迭代之后,铁模铸造十斤炮的成品率已经达到了两成,与成熟的泥模工艺相差无几。为了能尽快上量,林海拍板暂时固化十斤炮的工艺流程,并移交火器局批量生产,研究院集中精力搞十五斤炮和二十斤炮。
这两种型号的舰炮立项要晚一些,当时还在造铁模,算算时间第一批样炮应该也差不多要出来了。
“总座,有了十斤炮的经验,十五斤炮和二十斤炮要顺利一些。”何良焘对林海道,“不过由于口径增大,目前这两种炮的成品率还偏低……”
“具体是多少?”
“十五斤炮一成多点,二十斤炮不足一成。”
“不行,这个成品率太低了。”林海闻言摇了摇头,虽说测试不合格的火炮可以回炉重铸,但这太影响效率了,即使铁模可以重复使用也不能接受。
“我们正在抓紧改良工艺,不过短期内大幅提升成品率的希望不大。”何良焘一脸愁容,大型铸铁炮的成品率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
“把倍径降低一些试试。”林海沉吟片刻后说道,他又想借鉴卡隆炮的思路了。
“还降?”何良焘的反应和万奴·卜加劳差不多,公司当前自产的舰炮倍径都是20,这在他看来已经够低了。
“降到13试试,先把短倍径的搞出来再说。”林海接着又道,“下模安芯和旋膛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你明白我的意思罢?”
“属下明白。”何良焘闻言点了点头,倍径降低不仅影响射程还会影响精度,只能通过提升炮膛的精确度来尽量弥补。
他沉默了一瞬,接着又道:“总座,左武卫大匠之前提出的实心钻膛技术,研究院是否可以尽快搞起来?”
“再等等罢,这事我感觉没那么简单。公司的研究型人才还是偏少,目前还要集中力量搞铁模铸炮,等十五斤炮和二十斤炮也开始批量生产后,你再去江南招些人,到时候再说……”
大约一个月后,嘉南移民的工作渐渐步入了正轨,林海又去北港、魍港和澎湖转了一圈。
在澎湖游击的官署中,杨禄向林海汇报道:“总座,前日巡海的将士逮到了一条形迹可疑的渔船,船上的渔民竟然都是李魁奇手下装扮的。属下连夜审讯俘虏,这帮撮鸟倒也招得挺干脆,说是李魁奇派他们来探明澎湖的兵力,同时也看看昔日老巢魍港的情况,不过李魁奇却没有这么做的说明原因,只让他们探明之后回报。”
“李魁奇?这厮还敢来福建?”林海感到有些意外,“你可问了他们的大部队现在何处?”
“问了,那船上为首的海盗是个小头领,他说李魁奇最近神出鬼没的,经常没跟大部队在一起。他们大部队最近一直在珠江口,不过却安分的有些不同寻常,上面不让他们去打劫,天天就是好吃好喝地坐吃山空,也不知是何打算?”
大屿山之战后,李梅宇率领的李魁奇旧部跟广东明军又干了几仗,后来突然被七八条大船接应走了,再之后就没有消息了。
以上是林海从广南回来时,从杨禄口中听到的情况,消息来源是广东总兵何汝宾。如今李魁奇又突然派人来澎湖和魍港,林海一时也搞不清这厮想干什么。
“此事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多派巡船,严密注意周边海域的情况。”林海说着又道,“一旦发现大规模船队,立即派人来淡水报信,同时带着澎湖所有军民去往北港,与尖兵司汇合。”
杨禄闻言有些不甘心,沉默了一瞬后问道:“李魁奇现在也就只有三千残兵而已,属下所部完全可以和他碰一碰,就这么直接弃了澎湖?”
“暂时放弃而已,一切以百姓为重。”林海接着又强调一遍,“这是军令,若有差池我决不轻饶。”
“是,总座!”杨禄闻言肃然,再不敢提出异议。
“澎湖是移民的中转站,我当然不会放弃,李魁奇要是敢来,我亲自率军来收拾他。”
林海说着又道:“你要切记,移民是公司的头等大事,咱们绝不能让投奔金河的百姓受到伤害,否则会影响到后面招人。”
从澎湖离开后,林海又去了一趟魍港,专门对冯一刀耳提面命:假如李魁奇来犯,嘉南方面的第一要务是保证百姓的安全,不可丢开百姓,与敌军浪战。
回到淡水没过多久,菲律宾总督塔沃拉派出的特使隆奎洛抵达了基隆,林海准备带他参观一下舰船局和火器局,然后再出兵大员。
林海本来是没打算让菲律宾方面知悉公司的军工实力,他怕这会引起西班牙人的警觉,反倒可能葬送了合纵计划。
毕竟菲律宾就在东番的边上,而西菲当局一直对治下的华侨十分警惕。要是会友公司展现出的实力太强,难保塔沃拉不会觉得合纵计划是“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
这其中的火候究竟要如何拿捏,林海曾一度为此十分苦恼,不过在想通了塔沃拉就是个政客之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菲律宾总督的任期平均不过是三四年而已,塔沃拉上任已经快两年了,他要的是当下的功绩,哪会在乎未来的隐忧?
不过铁模铸炮技术还是要保密的,林海事先做了些安排,只带隆奎洛看成品火炮的数量,以及火炮测试的过程,对于铸造工艺则是秘而不宣。
正当林海带着隆奎洛在火器局参观的时候,忽然蝰蛇来报:“总座,澎湖派人来了,说是十万火急的军情。”
“人在哪?”林海的心中闪过一丝不详的预感,不知为何从澎湖回来后他总觉得如芒在背,但却又说不上来究竟是在担心什么。
“正在火器局大堂等候接见。”
“将军阁下,本座有些紧急事务要处理,失陪了。”林海匆忙丢下隆奎洛,让何良焘继续带他参观。
来到火器局大堂后,林海屏退闲杂人等,问前来报信的将校道:“是何军情?”
“总座,澎湖失陷了!李魁奇那厮率领全体部下进犯,而且他还请来了红毛助阵,船队里至少有九条西洋大夹板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