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豫 作品
84.天道酬勤
“还来这?”
高磊很迷惑:“顾姐, 咱们今天不都逛过了吗?”
从早到晚逛了一天,除了衣服,什么都买了。
吃的他现在还有点撑。
“没逛完。”顾明月来这也不仅仅是来进衣服的, “你们回去都休息休息,明天估计还有的跑。”
走到宾馆门口了, 她也没胃口吃饭,简单交代两句, 就给他们原地解散。
回到房间门, 她膝盖都是疼的,跟针扎似的。
“呼。”
顾明月烧了壶热水, 浸湿毛巾,盖在膝盖上,手却还在翻着温市地图。
不知道是不是原主小时候也受过冻,偶有阴天的时候, 膝盖总会抽疼。
顾明月处理这些都习惯了。
认真勾画完明天要去的地方, 翻腾着早已定好路线示意图,期间门还接了个闻酌的电话。
但她太忙了,都没说几句, 匆匆就给挂了。
#一头乱绪#
顾明月也在努力地理清她们商场到底要做个怎样生意。
掰扯自己掰扯了一晚上, 爬上床的时候都已经过了零点, 眼睛一闭上就睁不开,脑子里却挣扎着从头过着明天安排。
恍惚间门,小腹处轻轻抽动。
她手摸肚子, 整个人却不自觉蜷缩起来。
在那个时刻, 她是有些想闻先生的。
哪怕闻酌什么都干不了,只要来了往那一坐,她想自己应该就是开心的。
怪不得老总闺女总喜欢男大。
#谁能拒绝弟弟的魅力呢#
顾明月闭着眼, 扯了下嘴角。
还是不够自由。
——
第二天一早,她都不用贺雪喊她,自己就麻利地爬起来。
洗漱完看着表给许若兰打了个长途电话,沟通了自己的想法。
往商场里面投的钱,许若兰说不在乎肯定是假的,但她也能看出来顾明月的性格。
“你看着办就好。”
投资前先看生意后看交情,投过钱就先看人后看生意。
船已下海,那一艘船就不可能再有两个舵手。
而且,她也确实没有顾明月上心上的多。
顾明月跟她又重新确定了下商场定位。
“既然这样说好了,我可能还得晚回去几天,工地那边你最近多上点心。”
一说起这个,许若兰就笑了。
“这话你得跟闻酌说。这几天他跑的比我勤。有时候,工地上都锁门了,他还开车绕着看,就怕夜间门施工赶进度,平日里工程图看的比我找来的经理都用心。一抬眼就把人问一头汗,就怕个不妥当。”
顾明月不在家,闻酌也真想不太回家。
没意思。
平常总觉得狭窄的两居室彻底空旷起来。
他除了睡觉,平常没事就往工地跑跑或者夜市看看。
贺雪一走,夜市都是底下几个学妹撑着。
闻酌那个黑脸阎王往那一站,高石和几个小姑娘都很不得站岗到天明。
丁祎去夜市玩的时候,遇见了没敢当面说话,转头就给许若兰说起来。
话传话,现在已经传到顾明月耳朵里了。
“再晚几天,你家里是不是该有意见了?”许若兰想了下,“要不就逛完温市你们就回来吧,杭市等着下次有机会再去。”
“等不了。”
做生意就跟行军打仗一样,开局一战至关重要。
尤其是合伙生意,开局胜,人心稳,也是稳定股东的法宝。
她不允许有半分敷衍,也不可能有半点马虎。
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极致。
只有这样,她才可坦然接受所有结果。
毕竟,勤奋和用心是上天为数不多的公平。
#天道酬勤#
“那你跟闻酌说了吗?”
许若兰跟顾明月性格完全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
她跟许胜从小一起长大,按部就班毕业、结婚、生孩子。一路走到今天,已经习惯了互相商量,有事依靠。
在她这家庭的稳定绝对高于任何生意。
基本回娘家,她也不会想着自己出去做生意,别说还一走走个小一月。
孩子都离不了她。
“对了,你这可还怀着孕呢?”
许若兰都有点担心她了,越说越觉得不靠谱。
自己之前怀孕的时候,那可是众星捧月,家里人都恨不得把她当成熊猫一样保护起来了。
哪还敢让她四处乱跑,更别提长途奔波。
“要不算了。”
这个钱也不是非赚不可。
他们生意许胜给她算过,肯定是有盈利的,因为它位置好,受众广,市场新,还有资金支持。
前期只要肯砸肯宣传,八成往上的可能性都会是一定盈利。
无非是多赚少赚,可不差这点
顾明月笑了,也不反驳,真诚道完谢:“行,那我到时候看。”
事办不完,她根本不会回去。
知道许若兰是好心,也不会大清早的跟她说别。
她喝了杯热水,缓了缓嗓子,没停下,又跟丁祎打了个电话,简单告知了下。
丁祎最近都在忙福利养老院的事,心思已经完全不在生意上了。
一听她的电话,还不忘请她回来帮自己带身漂亮衣服。
正是爱俏的年纪,花一般的时光。
顾明月笑着应了,多问了句养老院的进度。
“能在咱们开业前办好吧?”
“肯定比咱们开业早,”丁祎没啥心眼,还挺乐呵,“估计下下周都能往外宣传接待了。”
现在大家手里都没啥钱,谁也不会愿意每个月花一笔钱住养老院里。
别说老人舍不得,子女多半也不会同意。
丁祎异想天开,甚至想做个免费接纳的。
顾明月明确给拒了。
她舍得往里面投钱,可不是乐意当冤大头的。
“升米恩,斗米仇。”
她一早就跟丁祎说过,可以救助那些生活不便的老人,但不接纳要吃要喝,为老不尊的任何人。
“往外接待先别急,具体的收费细则和院里的规章制度,你弄好了吗?”顾明月往里面砸了钱,就意味着有了话语权。
“放心吧,嫂子,你之前说的我都改了,容恪远也帮我看过来。”丁祎“嘿嘿”一笑,像个小太阳,说话摇头晃脑,还很真诚,“要不嫂子,我给你再读读。”
“等,明天晚上吧。”顾明月扫了眼自己的日程本,“今天我可能没有时间门。”
顾明月不仅每月往里投着钱,而且还说服了许若兰,比她亲哥都支持她。
丁祎都恨不得挂她腿上:“那行,嫂子。我明天晚上八点半,给你拨过去。”
“好。”顾明月只担心一个问题,再次跟她强调,“正式开业的前三天务必跟我说一下。而且,最好先不要进行往外宣传,可以试营业。后续的宣传我们到时候单独做。”
她投的每一笔钱都要听见响。
丁祎一听就明白顾明月这是要往大的做,重重地点了下头,更开心了。
“嫂子,那我听您的!”
反正,顾姐对她又没什么坏心思。
丁祎哼着歌,很是放心地挂了电话。
一早起来光是电话都打了将近一个小时,等她换好衣服出来的时候,贺雪跟高磊都正坐在大厅小凳子上等她。
“顾姐,咱们走吧。”
两人年轻,一夜休息,今早一看又都是元气满满。
尤其是高磊,手上还拎了一兜吃的。
“市场里面的阿婆喜欢高价卖咱们。切糕外面一块钱卖我们那么大一块,顶咱们昨天买的三了。”
他们口音一听都不是当地的,遇见不厚道的买东西都得比当地人贵。
治不了的问题,就是二三十年后,这样的乱喊价想象依旧存在。
顾明月见怪不怪。
早些年还有些调侃,卖东西的当地人,穿的越破,家里越富。
“还是你厉害,我都没想到还能自己带东西。”
高磊体力好能拎的动,那她也不会张口就说“多沉”或者“不值当”的扫兴话,有的只会是称赞他能干会过。
肯定的情绪价值绝对高于不分青红皂白的否定。
一行人出门,要珍惜每个成员试图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只有每个人都在一种极其舒服的环境里,那这趟出行才算有团队的意义。
“走吧。”
顾明月带着他们又在市场里绕了一圈,脚步不停,中午饭也没吃。
只是不断记着款式,出了一家店就各自回忆有印象的款式,简单几笔画在本子上或者写着记忆深刻的特点,连续问着产地和各种原料。
虽然还是没买一件衣服,但他们却做足了付款的架势。
有时候趁着人少,也会和老板或者伙计聊几句成衣厂。
顾明月说的肯定:“你们家衣服一看就是亦山县出来的。”
亦山县是温市下属的县,刚修的省道经过,交通便利。
扛箱子的伙计瞅她一眼,撇了撇嘴:“那你眼神可真够差劲儿的。”
猜错了。
顾明月:“......”
凡事碰运气的,她都没撞对过一次。
“不是吗?”
“肯定不是,也不知道你们是听谁说的。亦山县那卖的都是便宜货,刚建起来的小厂子,能有我们这料子?”伙计语气轻蔑,颇为瞧不上。
顾明月趁机多打听了几句,伙计下意识顺着聊了几句,又听见里面店员喊着帮忙递衣服。
屋里又进了一批人,他说了几句,开始有些不耐烦。
“要买你们就赶紧掏钱,嫌贵你们出门右转,前面那两条街都是卖亦山货的。反正我们家的东西都是正儿八经地从客林县进回来的,纯棉的料子。”老板不在,他卖东西的热情也不高
顾明月抓重点:“客林县的货啊。”
客林县?
顾明月回忆了下地理位置,是温市隔壁市属下的县城。
两地的距离可不近。
或许也正因为有这噱头,这家店的衣服价格可比周边都高了几块。
高磊对客林县也有印象,昨儿那大哥还跟他提起客林县来着,语气里满是骄傲。
“当然啦!”伙计恨不得把衣服伸到她眼前,“除了客林县,哪还有这品质。”
外乡人都不懂,听风就是雨。
“你们到底要拿几件?”
顾明月放下被硬塞到手里的衣服,轻松摆手:“不急不急,我们外地人刚来第一天,都还没相好款式呢。”
伙计:“......”
他就知道。
外地生意难做,来时麻烦,买时纠结。
尤其是刚来的生脸,基本都没多少成单量。
除非是那种来逛好几天的,问价都问烦的,指不定哪天就成了一个大单。
“那你们先往边站站。”伙计“咣当”一下,又把衣服给挂了回去。
顾明月笑了下,简单听别人讲了会儿价就带着他们出来了。
出来继续逛,又走了几条街,大同小异地运用着套路,问出不少货源地。
但重叠度最高的就是亦山和客林县。
走出市场大门的时候还是下午,天上挂着个太阳,但气温却不是很高。
顾明月坐在门口公交站牌处歇脚,手时不时地碰了下膝盖。
高磊拎着东西走了一上午,手一揩,满头的汗。
袋子里的水装多了。
死沉死沉的。
“顾姐,咱们现在去哪儿?”
“看天意。”
“啥?”高磊现在不想看天意,只想把那个怕渴装了三大瓶水的自己给掐死在傻意里。
他们批发市场里也有卖热水的,三五毛钱就能卖一茶水瓶。
不用你走,都会有人走街串巷的推着板车或者骑着三轮车卖,甚至在公厕不远还有固定摊位。
高磊为减轻重量都快把自己喝成水牛了。
“滴——”
喇叭声由远而近。
那个时候,街上车少,开车的人都霸道,汽笛声永远比车先到。
“天意来了。”贺雪拿笔记本扇风。
一条街初转的时候只觉款式众多,挑花了眼;可当你转了个三五七八圈,眼睛就会自动锁定既定的重点。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1】,她好像有点明白顾姐的意思了。
顾明月眼睛随着声动,已经能看见不远处疾驰而来的客车,转了下手腕的表带。
“走啦。”
早点办完,早点回江市。
温市的深秋太冷了。
高磊很迷惑:“顾姐, 咱们今天不都逛过了吗?”
从早到晚逛了一天,除了衣服,什么都买了。
吃的他现在还有点撑。
“没逛完。”顾明月来这也不仅仅是来进衣服的, “你们回去都休息休息,明天估计还有的跑。”
走到宾馆门口了, 她也没胃口吃饭,简单交代两句, 就给他们原地解散。
回到房间门, 她膝盖都是疼的,跟针扎似的。
“呼。”
顾明月烧了壶热水, 浸湿毛巾,盖在膝盖上,手却还在翻着温市地图。
不知道是不是原主小时候也受过冻,偶有阴天的时候, 膝盖总会抽疼。
顾明月处理这些都习惯了。
认真勾画完明天要去的地方, 翻腾着早已定好路线示意图,期间门还接了个闻酌的电话。
但她太忙了,都没说几句, 匆匆就给挂了。
#一头乱绪#
顾明月也在努力地理清她们商场到底要做个怎样生意。
掰扯自己掰扯了一晚上, 爬上床的时候都已经过了零点, 眼睛一闭上就睁不开,脑子里却挣扎着从头过着明天安排。
恍惚间门,小腹处轻轻抽动。
她手摸肚子, 整个人却不自觉蜷缩起来。
在那个时刻, 她是有些想闻先生的。
哪怕闻酌什么都干不了,只要来了往那一坐,她想自己应该就是开心的。
怪不得老总闺女总喜欢男大。
#谁能拒绝弟弟的魅力呢#
顾明月闭着眼, 扯了下嘴角。
还是不够自由。
——
第二天一早,她都不用贺雪喊她,自己就麻利地爬起来。
洗漱完看着表给许若兰打了个长途电话,沟通了自己的想法。
往商场里面投的钱,许若兰说不在乎肯定是假的,但她也能看出来顾明月的性格。
“你看着办就好。”
投资前先看生意后看交情,投过钱就先看人后看生意。
船已下海,那一艘船就不可能再有两个舵手。
而且,她也确实没有顾明月上心上的多。
顾明月跟她又重新确定了下商场定位。
“既然这样说好了,我可能还得晚回去几天,工地那边你最近多上点心。”
一说起这个,许若兰就笑了。
“这话你得跟闻酌说。这几天他跑的比我勤。有时候,工地上都锁门了,他还开车绕着看,就怕夜间门施工赶进度,平日里工程图看的比我找来的经理都用心。一抬眼就把人问一头汗,就怕个不妥当。”
顾明月不在家,闻酌也真想不太回家。
没意思。
平常总觉得狭窄的两居室彻底空旷起来。
他除了睡觉,平常没事就往工地跑跑或者夜市看看。
贺雪一走,夜市都是底下几个学妹撑着。
闻酌那个黑脸阎王往那一站,高石和几个小姑娘都很不得站岗到天明。
丁祎去夜市玩的时候,遇见了没敢当面说话,转头就给许若兰说起来。
话传话,现在已经传到顾明月耳朵里了。
“再晚几天,你家里是不是该有意见了?”许若兰想了下,“要不就逛完温市你们就回来吧,杭市等着下次有机会再去。”
“等不了。”
做生意就跟行军打仗一样,开局一战至关重要。
尤其是合伙生意,开局胜,人心稳,也是稳定股东的法宝。
她不允许有半分敷衍,也不可能有半点马虎。
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极致。
只有这样,她才可坦然接受所有结果。
毕竟,勤奋和用心是上天为数不多的公平。
#天道酬勤#
“那你跟闻酌说了吗?”
许若兰跟顾明月性格完全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
她跟许胜从小一起长大,按部就班毕业、结婚、生孩子。一路走到今天,已经习惯了互相商量,有事依靠。
在她这家庭的稳定绝对高于任何生意。
基本回娘家,她也不会想着自己出去做生意,别说还一走走个小一月。
孩子都离不了她。
“对了,你这可还怀着孕呢?”
许若兰都有点担心她了,越说越觉得不靠谱。
自己之前怀孕的时候,那可是众星捧月,家里人都恨不得把她当成熊猫一样保护起来了。
哪还敢让她四处乱跑,更别提长途奔波。
“要不算了。”
这个钱也不是非赚不可。
他们生意许胜给她算过,肯定是有盈利的,因为它位置好,受众广,市场新,还有资金支持。
前期只要肯砸肯宣传,八成往上的可能性都会是一定盈利。
无非是多赚少赚,可不差这点
顾明月笑了,也不反驳,真诚道完谢:“行,那我到时候看。”
事办不完,她根本不会回去。
知道许若兰是好心,也不会大清早的跟她说别。
她喝了杯热水,缓了缓嗓子,没停下,又跟丁祎打了个电话,简单告知了下。
丁祎最近都在忙福利养老院的事,心思已经完全不在生意上了。
一听她的电话,还不忘请她回来帮自己带身漂亮衣服。
正是爱俏的年纪,花一般的时光。
顾明月笑着应了,多问了句养老院的进度。
“能在咱们开业前办好吧?”
“肯定比咱们开业早,”丁祎没啥心眼,还挺乐呵,“估计下下周都能往外宣传接待了。”
现在大家手里都没啥钱,谁也不会愿意每个月花一笔钱住养老院里。
别说老人舍不得,子女多半也不会同意。
丁祎异想天开,甚至想做个免费接纳的。
顾明月明确给拒了。
她舍得往里面投钱,可不是乐意当冤大头的。
“升米恩,斗米仇。”
她一早就跟丁祎说过,可以救助那些生活不便的老人,但不接纳要吃要喝,为老不尊的任何人。
“往外接待先别急,具体的收费细则和院里的规章制度,你弄好了吗?”顾明月往里面砸了钱,就意味着有了话语权。
“放心吧,嫂子,你之前说的我都改了,容恪远也帮我看过来。”丁祎“嘿嘿”一笑,像个小太阳,说话摇头晃脑,还很真诚,“要不嫂子,我给你再读读。”
“等,明天晚上吧。”顾明月扫了眼自己的日程本,“今天我可能没有时间门。”
顾明月不仅每月往里投着钱,而且还说服了许若兰,比她亲哥都支持她。
丁祎都恨不得挂她腿上:“那行,嫂子。我明天晚上八点半,给你拨过去。”
“好。”顾明月只担心一个问题,再次跟她强调,“正式开业的前三天务必跟我说一下。而且,最好先不要进行往外宣传,可以试营业。后续的宣传我们到时候单独做。”
她投的每一笔钱都要听见响。
丁祎一听就明白顾明月这是要往大的做,重重地点了下头,更开心了。
“嫂子,那我听您的!”
反正,顾姐对她又没什么坏心思。
丁祎哼着歌,很是放心地挂了电话。
一早起来光是电话都打了将近一个小时,等她换好衣服出来的时候,贺雪跟高磊都正坐在大厅小凳子上等她。
“顾姐,咱们走吧。”
两人年轻,一夜休息,今早一看又都是元气满满。
尤其是高磊,手上还拎了一兜吃的。
“市场里面的阿婆喜欢高价卖咱们。切糕外面一块钱卖我们那么大一块,顶咱们昨天买的三了。”
他们口音一听都不是当地的,遇见不厚道的买东西都得比当地人贵。
治不了的问题,就是二三十年后,这样的乱喊价想象依旧存在。
顾明月见怪不怪。
早些年还有些调侃,卖东西的当地人,穿的越破,家里越富。
“还是你厉害,我都没想到还能自己带东西。”
高磊体力好能拎的动,那她也不会张口就说“多沉”或者“不值当”的扫兴话,有的只会是称赞他能干会过。
肯定的情绪价值绝对高于不分青红皂白的否定。
一行人出门,要珍惜每个成员试图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只有每个人都在一种极其舒服的环境里,那这趟出行才算有团队的意义。
“走吧。”
顾明月带着他们又在市场里绕了一圈,脚步不停,中午饭也没吃。
只是不断记着款式,出了一家店就各自回忆有印象的款式,简单几笔画在本子上或者写着记忆深刻的特点,连续问着产地和各种原料。
虽然还是没买一件衣服,但他们却做足了付款的架势。
有时候趁着人少,也会和老板或者伙计聊几句成衣厂。
顾明月说的肯定:“你们家衣服一看就是亦山县出来的。”
亦山县是温市下属的县,刚修的省道经过,交通便利。
扛箱子的伙计瞅她一眼,撇了撇嘴:“那你眼神可真够差劲儿的。”
猜错了。
顾明月:“......”
凡事碰运气的,她都没撞对过一次。
“不是吗?”
“肯定不是,也不知道你们是听谁说的。亦山县那卖的都是便宜货,刚建起来的小厂子,能有我们这料子?”伙计语气轻蔑,颇为瞧不上。
顾明月趁机多打听了几句,伙计下意识顺着聊了几句,又听见里面店员喊着帮忙递衣服。
屋里又进了一批人,他说了几句,开始有些不耐烦。
“要买你们就赶紧掏钱,嫌贵你们出门右转,前面那两条街都是卖亦山货的。反正我们家的东西都是正儿八经地从客林县进回来的,纯棉的料子。”老板不在,他卖东西的热情也不高
顾明月抓重点:“客林县的货啊。”
客林县?
顾明月回忆了下地理位置,是温市隔壁市属下的县城。
两地的距离可不近。
或许也正因为有这噱头,这家店的衣服价格可比周边都高了几块。
高磊对客林县也有印象,昨儿那大哥还跟他提起客林县来着,语气里满是骄傲。
“当然啦!”伙计恨不得把衣服伸到她眼前,“除了客林县,哪还有这品质。”
外乡人都不懂,听风就是雨。
“你们到底要拿几件?”
顾明月放下被硬塞到手里的衣服,轻松摆手:“不急不急,我们外地人刚来第一天,都还没相好款式呢。”
伙计:“......”
他就知道。
外地生意难做,来时麻烦,买时纠结。
尤其是刚来的生脸,基本都没多少成单量。
除非是那种来逛好几天的,问价都问烦的,指不定哪天就成了一个大单。
“那你们先往边站站。”伙计“咣当”一下,又把衣服给挂了回去。
顾明月笑了下,简单听别人讲了会儿价就带着他们出来了。
出来继续逛,又走了几条街,大同小异地运用着套路,问出不少货源地。
但重叠度最高的就是亦山和客林县。
走出市场大门的时候还是下午,天上挂着个太阳,但气温却不是很高。
顾明月坐在门口公交站牌处歇脚,手时不时地碰了下膝盖。
高磊拎着东西走了一上午,手一揩,满头的汗。
袋子里的水装多了。
死沉死沉的。
“顾姐,咱们现在去哪儿?”
“看天意。”
“啥?”高磊现在不想看天意,只想把那个怕渴装了三大瓶水的自己给掐死在傻意里。
他们批发市场里也有卖热水的,三五毛钱就能卖一茶水瓶。
不用你走,都会有人走街串巷的推着板车或者骑着三轮车卖,甚至在公厕不远还有固定摊位。
高磊为减轻重量都快把自己喝成水牛了。
“滴——”
喇叭声由远而近。
那个时候,街上车少,开车的人都霸道,汽笛声永远比车先到。
“天意来了。”贺雪拿笔记本扇风。
一条街初转的时候只觉款式众多,挑花了眼;可当你转了个三五七八圈,眼睛就会自动锁定既定的重点。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1】,她好像有点明白顾姐的意思了。
顾明月眼睛随着声动,已经能看见不远处疾驰而来的客车,转了下手腕的表带。
“走啦。”
早点办完,早点回江市。
温市的深秋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