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我心 作品

第529章 大明:天子守国门(18)

“天下缠足已久,并不代表缠足就是正确的 。”

“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咱们平时剪头发,都要找个吉日才行。”

“可女子的脚,却在几岁时,就被活生生的掰断。”

“佛家的人,都说众生平等。”

“可众生平等的话,为何只有女子要经历缠足之痛,而男子就不用。”

“以前传下来的习俗,并非全部都对,我大明,就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一切,如此大明方能长远发展。”

听到之玉的话,朱由检有些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陛下这词,倒是用得精妙。”

之玉摆手,“我这也是听他人说的。 ”

“陛下,微臣求见。”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

闻言之玉眼膜微亮,笑呵呵的朝着外面道:“进来吧。”

“是。”

随着话音落下,陈令仪带着两个抬着箱子的宫女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信王。”

陈令仪进来后,朝着两人行礼道。

之玉摆手,“不必多礼,把东西放我五哥面前吧。”

闻言陈令仪微微颔首,“是。”

说完,她侧身让出路,让宫女把箱子搬到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奇怪的看向之玉,“陛下,这是什么?”

之玉笑而不语,“大哥自己看了不就知道了。”

闻言朱由检有些奇怪的打开地上的箱子,待箱子打开,映入眼帘的,就是摆放整齐的考卷。

朱由检皱眉,“陛下,你怎么让人把这个带来了。”

“这试卷,不是正由礼部的人批阅吗?”

之玉摇头,“这只是誊抄的而已。”

“此次科考的题目中,有一个问题,问的是如何取消沿用了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度,而不引起民愤。”

“这个问题,和我禁止缠足陋习有异曲同工之处。”

“能把取消科考这个问题答好的人,自然知道怎么解决禁止女子缠足一事。”

闻言朱由检的眉头不由轻轻皱起,“陛下,这两个问题也不一样啊。”

“取消科考,和禁止缠足本就是两码事。 ”

“这两件事情的处理方法不一样..........”

之玉摆手,“大同小异罢了,没什么不一样的。”

“都是从今以后不再进行某一件事而已。”

“换汤不换药。”

说着,之玉笑眯眯的盯着朱由检,“五哥,这些考卷,是陈大人从礼部挑出来的。”

“你再挑一挑,看看哪一个考生的方法最好用。”

闻言朱由检沉默的看了一眼满箱子的考卷,“陛下,各花入各眼,我觉得好的方法,或许你并不喜欢。”

“要不,这个还是由你亲自来挑吧。”

见朱由检这么说,之玉淡淡的点了点头,“也行。”

“好歹也是给我大明选官员,我这个做皇帝的,还是认真点吧。”

“不然若是错失了人才,朕怕是要难受死。”

朱由检莫名,“陛下,这里的考卷,只是誊抄的一个答案而已,你如何能从这里面选官员.......... ”

闻言之玉含笑看向朱由检,“五哥当日监考,没发现一个问题吗?”

“我出的考卷,一共就十个题。”

朱由检颔首,“这自是发现了。”

“那五哥有没有发现,这十个题目,涵盖了我大明各部需要的人才?”

闻言朱由检怔愣了片刻,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日看到的题目。

这些题目,有考如何解决百姓纠纷的,有考水利工程和农业的,也有考如何因地制宜治理地方的...........

见朱由检还在怔愣,之玉含笑摇了摇头,“此次科考,我准备用单个的题来取士。”

朱由检皱眉,“可是这样的话。”

“他们怎么排名次?状元榜眼探花如何定?”

之玉淡然一笑,“这个.........,我自有办法定论。”

说着,之玉招了招手,让陈令仪把考卷拿过来。

见之玉如此淡定,朱由检无奈的叹息,“皇妹,如今天下起义的人这么多。”

“你怎么一点都不急。”

“要是起义军壮大,会威胁到我大明的。”

“再者,努尔哈赤正对我大明虎视眈眈,你得注意外面一些。 ”

之玉摇头,“有袁崇焕在,努尔哈赤短时间内拿大明无法。”

“至于起义军,我不是派人去灭了吗?”

“陛下,全国各地都有人在起义,光魏忠贤一人他怎灭得过来?”

“再者,如今客氏瘫痪在床,要是他归心似箭,不想在外面多待怎么办.........”

之玉扶额,“五哥,我不是说过了吗?”

“我派去灭起义军的人,不止是魏忠贤。”

朱由检沉思片刻,脸色难看的道:“可朝中官员,除了魏忠贤外,你也没重新调人出去啊。”

之玉摇头:“朝中官员我是没调,我调的,是朝廷的编外人员。”

闻言朱由检百思不得其解,“朝堂的编外人员是谁?”

“最近朝堂并没有军事调度,就算你派人去灭起义军,没有军队,他也灭不了起义军啊。”

之玉摇头,“看来五哥还没猜到我说的人是谁。”

“秦将军出马,哪还需要什么军队。”

闻言朱由检不由瞪大了眼睛,“秦将军........,陛下,你说的,可是秦夫人?”

之玉颔首,“正是。”

“她是真正经历过战场的人,各地起义军在她面前,自然溃不成军。”

朱由检恍然,“怪不得,怪不得。”

“我说这段时间怎么没听到秦夫人的消息呢。”

“原来她早就被你派出去了。”

之玉颔首,“所以各地起义之事,五哥不必担忧。”

“要不了多长时间,各地起义的声音就会消声灭迹。”

“我听说,奉旨夫人瘫痪后,皇兄的心情不怎么好,五哥你要是没事,不若去陪陪皇兄。”

“朝廷的事,你不必担忧。 ”

闻言朱由检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算了吧。”

“皇兄护奉旨夫人,护得跟什么似的。”

“我要是不小心在他面前说了奉旨夫人和魏忠贤的坏话,他怕是要生我的气。”

说着,朱由检不解的叹息了一声:“皇妹,你说咱们皇家之人,谁小时候没几个乳母,可偏偏皇兄最离谱,都这么大了,居然还离不开乳母。”

“这奉旨夫人,也不知是对皇兄下了什么药,竟让皇兄对她好到离谱。”

“她以前在宫里的待遇,都可以和太后相媲美了,连咱们皇嫂这个天下之母在她面前,都要小心翼翼的............”

说着,朱由检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摆手把书房中其他人都叫了出去。

待书房只剩下兄妹二人,朱由检这才面色凝重的走到之玉身边,小声的猜测道:“皇妹,你说........,皇兄是不是有效仿宪宗的意思?”

之玉摇头:“这倒是没有。”

“奉旨夫人嫁过人,生过孩子,如今还是魏忠贤的对食。”

“皇兄再怎么说,也是一国太上皇,定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 ”

朱由检面色凝重的摇头:“按你这么说,若是奉旨夫人没嫁过人,没生过孩子,皇兄还真会效仿宪宗?”

之玉耸肩,“这就说不一定了。”

“不过她要是没嫁过人,没生过孩子,就不会成为皇兄的乳母了。”

闻言朱由检愣愣的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是。”

“罢了,她如今都瘫在床上了,应该也没时间蛊惑皇兄,让皇兄做些不靠谱的事情出来。”

“等过几年,皇兄没现在这么护着她了,我再让人给她递碗毒药。”

之玉:“.................”

“五哥,这种事情,你其实可以不说出来的。”

朱由检冷笑:“奉旨夫人携同魏忠贤祸乱朝纲,陷害忠良,把大明江山搞得乱糟糟的。”

“去年皇兄落水,也有她和魏忠贤的手笔..........”

“如今客氏失势,我自要找个机会杀了她,免得她再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五哥,古人有云,闷声才能发大财。”

“这杀人和发财是一样的。”

“只能在心里想,不能说出来。”

“隔墙有耳,若是你说的话传到了别人耳中,让人家有防备了怎么办。”

见之玉说得一本正经,朱由检摇了摇头,“我就在你面前说说而已。”

“我还不傻,在外面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该是知道的。 ”

之玉低头,打开一张空白的宣纸放在书桌上。

“五哥,我送你一幅墨宝吧。”

“你拿回去挂在你书房里。”

说着,不待朱由检答应,之玉提起毛笔,就在上面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忍字。

“小不忍则乱大谋。”

“五哥,如今大明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间。”

“我知你对魏忠贤和客氏等人恨之入骨,不过短时间内你定要忍住。”

“我知你是急性子,但有些事情,着急根本解决不了。”

科举之后,朱由检被调去了户部。

同时,山东都司传来消息,孔氏一族,被起义军血洗了。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动。

因反对之玉登基,一直被关在牢房中的孔家嫡长孙孔贞运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晕了过去。

同时,天下读书人纷纷上书,要求之玉彻查此事,还孔家一个公道。

见消息传到朝堂不过半日,让她彻查此事的折子就堆积如山,比当初反对她为帝时的还多,之玉不由在心里啧了一声。

“孔家的影响力,还真是大。”

说着,之玉看向门外,“来人 ,传旨给秦良玉秦将军,让她带着她手底下的兵,把山东都司的起义军都给灭了。”

“这山东都司的起义军,还真是厉害,竟然连传传了几千年的孔家都敢动,也不怕九族被灭..............”

孔家被灭,为了表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之玉同意特意在下午的时候召开了一次朝会。

连晕倒在牢中的孔家长孙孔贞运,都被她下旨让人抬了进来。

朝臣们陆续赶来时, 看到的就是朝堂中央脸色惨白的孔贞运。

看到他,众人的眼里不由闪过一丝同情。

这世间,能传百年的世家少之又少,更别是传了千年的世家。

如今孔家被起义军灭了,也不知以后是否还能有东山再起之日..........

“皇上驾到。”

随着通传声响起,一身龙袍的之玉走入了众人视线中。

看到之玉出现,原本呆若木鸡的孔贞运瞬间回神。

此时的他,早已不纠结之玉是男是女之事,他唯一在乎的,是自己刚刚被灭了的家族。

“陛下,求您给孔家做主.......”

孔贞运嘶哑泣血的声音还没落下,众臣便朝着龙椅上的之玉拱手拜道: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玉面色凝重的摆手,“大家都起来吧。”

“孔家被起义军灭了的消息,我想各位大人应该已经听说了。”

“所以朕现在为何会叫你们过来,你们心里也该也有数。”

说完,之玉看向大殿中虚弱不堪的孔贞运:“孔大人,孔家被灭,是国之大事,你放心,朕定会让人彻查此事,还孔家一个公道,让孔家之人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朕就下了圣旨,让秦良玉秦将军带兵去山东都司镇压起义军。”

“同时,朕也去信给了九千岁,让他去山东都司彻查此事。 ”

“孔家被灭,定是山东都司的布政使防御不严。”

“朕已下令,把相关官员全部押入京中审问。”

“诸位大人,对于此时的拒绝方法,你们可有更好的建议?”

孔贞运惨白着脸, 摇摇欲坠的看像之玉,“陛下,我孔家乃传了千年的世家,地方上的起义军大多都是百姓出身,他们怎敢与我孔家为敌。”

“还请陛下多派些人去山东都司,彻底清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