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学习最重要

  “小悦太有出息了,这么小就会写书了!”

  在沈家拜年的这一天,姨妈姨父舅舅舅妈挨个夸林悦。

  林悦受不了,直接躲对面房子去了。

  林哲心里美滋滋,嘴上还要谦虚,“哪里哪里,一般般吧,我和她妈妈都比较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沈英还道:“等瑶瑶上学了,让小悦辅导她写作文。”

  “没问题!小悦的作文从小就写得好,初中有次考试还得了个满分作文呢!”林哲大包大揽的给自己闺女揽事儿。

  说起学习,沈晓莲便提起了学校招生的问题。

  “以前一个班有六七十个学生,现在就四五十个。”

  “咱们乡上,有两所村小学都停了,村里孩子太少,招不到学生。”

  “现在不像以前,几乎家家户户生一个,孩子少,学生当然就少,比起数量,现在的年轻人生孩子更注重质量,再加上条件好了,有能力的都把孩子往县里市里送,别说村里的小学,再过个几年,怕是镇上的中学都可能垮掉。”林哲喝了一口茶,说着自己的看法。

  沈晓莲不信,“村上的小学都停了还有可能,镇上的中学怕是不会哟!”

  “会,怎么不会呢?教学质量上不去,早晚有一天招不到学生。”

  沈晓君点头,林哲说的很对,他们镇上的中学的确会因为招不到生源而走向末路,十三年还是一四年,她回老家的时候看到没有一个学生的学校都吓了一跳。

  倒是镇小学还一直有学生,只是人数不多,一个年级只剩下一个班,班上也只有三四十个学生,不像小薇他们当年上小学的时候,有三、四个班级,每个班级的教室里挤满了学生,学校还会因为学生太多而拒收乡下转校过来的学生。

  学生少了后,多余的老师不是离职下了海,就是想办法调其他地方去。

  上辈子的沈晓莲两口子倒是一直在学校里任教,只是工资不高。

  林哲劝沈晓莲两口子,“你们俩趁早想办法离了镇小学吧,最好是往县里市里调,花点钱都行。”

  苏永宁递了根烟给林哲,“老师这个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两年其实我们也在考虑。”xbiquge.org

  如果要往县里或者市里调,沈晓莲的学历是硬伤,现在的学校不像当年了,现在都注重学历,有了学历你才能讲关系。

  苏永宁倒是还行,这些年经常外出进修,这样证那样证拿了不少,学历资历都有。

  “我接触了市里的一所学校,花点儿钱也能进去,只是晓莲她如果要去,只能进幼儿园……”

  沈晓莲不愿意,自己一个好好的小学教师,教了这么多年书,要资历有资历,去幼儿园给人带孩子算怎么回事儿?

  主要是面子上她觉得过不去。

  她不想去,苏永宁就犹豫了,毕竟他要是调走了,两口子就得分隔两地,当周末夫妻。

  “还是得多考虑考虑……”

  大人们在这边客厅里闲聊,林薇几个在对面客厅里逗小表妹,“瑶瑶真乖!”

  一个个的逗着瑶瑶奶声奶气的叫人。

  瑶瑶平常哪里能见到这么多的哥哥姐姐呀!可开心了,乐得拍手手!

  沈家的亲戚里这一辈,瑶瑶年纪最小,长得如雪团儿一样可爱,小小一个,话都还说不清楚,却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教的特别的有礼貌,大人孩子没有不喜欢的,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团宠。

  小飞放假回来,走哪儿抱哪儿,非常喜欢这个小妹妹。

  说起小飞,就能不得不提陈兰,自从小飞上了大学,她开始频繁的联系他。

  每次的电话不是讲小飞小时候她对小飞有多好,就是讲自己当年的不得已,又提现在的生活过得有多不如意。

  陈兰的现状,沈晓莲早就在电话里告诉了沈晓君,对于这个让沈家丢人的前弟媳,沈晓莲一直关注着,就想看看她的下场。

  “那个男人不行了,手里没啥钱了,男人嘛,有钱的时候想着她,手头上漏点儿给她,没钱的时候,哪里顾得上她呀!自个还顾不过来呢,她又不是人家明媒正娶的媳妇,她生的那个,人家要都不想要……”

  “老打电话给小飞,爸妈也不知道咋说,毕竟是他妈,总不能不让人家联系,在法律上,等她老了,小飞还有赡养义务……”

  “你说她当初要是安安分分的多好?现在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过,她偏要作……这就是命!”

  沈晓君每次听完都感叹,命运这个东西其实是被人的性格决定的。

  再说小飞,要是他心狠还好,但凡心善一点儿,肯定要被陈兰带着自闭症孩子缠上的。

  回了京城没两天,林悦登上了去英国的飞机。

  小悦的新书开始连载,整个寒假,她存稿十万字,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不怕编辑催稿。

  沈晓君知道她还在写,就提醒她,“学习最重要,下半年你就高三了,我建议你高三停一停,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林悦点头,她本来也是这么打算的,写小说是她的爱好,不止写小说,她还喜欢其他的,比如唱歌,比如为自己小说里的人物作词作曲……

  目前,她最主要的事情是读书,考个好大学!

  林悦并不打算出国留学,这个事,在她上高中的时候就和林哲沈晓君提了,两口子尊重她自己的选择,国内的好大学一样不少,并不一定要出国镀一层金。

  再说了,他们家的孩子只要不成为二世祖、败家子,将来的日子都差不了。

  两口子看得很开。

  等他们知道林悦出书,看得就更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