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人 作品

第1298章 华尔街的恩怨情仇


“亲爱的,太棒了。

短短三天的时间,‘国武体育’就通过网络卖出了27.9万件运动服,59.3万双各式球鞋,再加上护膝、护腕、运动包等零散的。

三天营收破五亿!
比国武体育三个月卖出去的都多。”

电话里张钧宁神色激动。

如果自己还在香江的话,估计她就要扑上来了。

徐良笑道:“奥运会激发了大家购买体育用品的热情,再加上你们又拿到了最好的网上广告位,爆单是应该的。

不过衣服、鞋子的退、换货率很高。

最后真正能赚到多少钱,还要等半个月后才能确认。”

包括一号店在内,国内所有电商网站,留给顾客退换货的时间都是半个月。

半个月不退就默认你收货了。

“我知道电商衣服鞋帽退货率高,但根据盘古那边提供的数据,退货率在10%~30%之间,即便如此,国武的销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几倍,非常好了。”

徐良笑着应了一声。

“赚钱了是好事,但也是督促。

首先要抓好科研,包括更好的外形设计,以及更舒服耐用的鞋子。

科技才是最强的竞争力。

其次是质量。

好的质量是生存的根本。”

“放心吧,‘国武’会把10%的收入都投入研发,质量方面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那就好。”

两人又聊了两句后挂断了电话。

吹干洗澡后还有些潮湿的头发,徐良来到客厅。

正好看到老娘在指挥佣人们准备早餐。

“我爸呢?”

“送阳阳去幼儿园了。”

他跟姜晓阳的大儿子现在已经三岁半,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

“晓阳还没起床?”

“孕妇嗜睡,估计还要一会。”徐良道。

今年3月份姜晓阳怀了三胎。

一胎和二胎都是单数,这次运气不错,双响炮。

“难得你在家,多关心一下晓阳。”

“放心吧,妈。”

看着嬉皮笑脸的儿子,王灵香叹了口气。

“良子,你身边的女人够多了,孩子也不老少,还是收收心吧。”

“一定,一定。”

王灵香直接翻了个白眼,自己下的蛋自己了解,看他这赖皮样就知道没听进去。

狠狠拧了一下他的胳膊。

“你就作吧,总有你哭的时候。”

“妈,您轻点,我这里都被你拧红了。”

徐良龇牙咧嘴,心里十分享受。

现在能让他放下所有防备,也不在乎他身家地位如何的也只有父母和妹妹了。

“你自己洗手吃饭,我去看看晓阳。”

“嗯。”

在餐椅上坐下来,徐良顺手拿起遥控器打开了墙上的电视。

正好是早间新闻。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条简讯。

昨天下午3点,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参观了我国著名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厂商‘比亚蒂’公司。

比亚蒂创始人兼总经理王传符热烈迎接比尔盖茨一行,并陪同后者参观了比亚蒂的汽车工厂和研发基地。

比尔盖茨先生对比亚蒂的发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这个老家伙还真去考察了。”徐良心道。

不过这也正常,被他和巴菲特都看中的东西,傻子都知道有价值。

但自从他投资后,比亚蒂的股价就一路上涨,现在已经不止15港币。

老盖茨再去一搅合,比亚蒂的股价还要涨。

如果老巴再加进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比亚蒂的股票非涨到天上不可。

时间不长,老娘扶着姜晓阳,婆媳俩有说有笑的从电梯里出来了。

徐良连忙上前把媳妇接过来,扶着坐好。

“算你小子还有点眼力劲。”老娘毫不客气道。

“那当然,也不看我是谁儿子。”

“少给我戴高帽,你们快吃饭吧,我去看看我二孙子起了没。”

“妈,你不吃早饭了?”

“我跟你爸早吃了。”

摆了摆手,老太太朝儿童房走去。

徐良把早餐递过去。

“都是你婆婆按照你的口味亲手做的,你尝尝。”

姜晓阳笑着点了点头后,拿起包子,斯文的咬了一口。

“吃完了饭,你要是觉得困的话,去楼上再睡会。”

“不了,一会还要去公司看看。”

“一定要去?”

“已经三天没去了,再不去我不放心。”
徐良点了点头,“公司那边一切还好吧?”

“有你这位董事长忙前忙后的拉业务,汉华当然发展的不错。”

康华收购科罗娜、南非米勒;维旺迪对苏伊士集团水处理业务、固废业务的收购;橡树投资对‘赫伯罗特’的收购等等。

徐良旗下所有企业的并购都是由汉华主导。

赚钱只是一方面,关键是品牌效应。

投行想把并购和重组业务做大,有拿得出手,叫得出名号的实际案例,绝对能争取到更多的订单。

尤其是这几年华夏公司出海越来越频繁。

在海外并购经验丰富的汉华,绝对能吃的满嘴流油。

“南非米勒的收购你是怎么考虑的?难道要一直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全面爆发的次债危机?”

“你怎么也着急了?”

“几百亿美元的项目,牵扯了伦敦办公室太多精力,还有你对英国Q2电信的收购,对茵宝公司的收购。

伦敦办公室的人员已经很紧张了。”

“这还不容易解决,现在全世界的投行,尤其是美国投行都在裁员,挖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很容易。

至于南非米勒,不用等太久了。”

姜晓阳手一停,抬头看过来。

“要来了?”

徐良点了点头。

“不是这个月,就是下个月。

Aig、雷曼、美联银行、花旗、美林都快挺不住了。

一旦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倒下,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砰。”

口中做声的同时,合并的双手张开。

“这颗酝酿了几年的雷,会把所有人都炸的人仰马翻。”

看他搞怪,抿嘴轻笑一声后,“美联储现在已经敞开了贴现窗口,也许他们会成为第二个贝尔斯登。”

徐良笑着摇了摇头,“别人也许会,但雷曼肯定不会。”

“为什么?”

“说起来也不复杂,华尔街的‘豪门恩怨’罢了。”

1996年,亨利·保尔森被任命为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当时他主张重仓下注,正如日中天的互联网企业,获得了不菲的投资收入。

带领高盛集团一举成为了华尔街投行界的老二(当时美林是第一)。

不料从1998年开始,美国互联网进入衰退期,2000年泡沫破裂,惨重的亏损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高盛集团陷入多重危机。

1999年5月,保尔森正式出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当时高盛股东的意思除了相信保尔森的人脉和能力外。

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你自己收拾自己导致的残局”。

保尔森当时可谓是背水一战。

赢了就能保住一切。

如果输了,被沉入哈德逊河都不是没可能。

这个时候,雷曼兄弟看到了干掉老二,从老四变老三的希望,也看到了大发横财的良机。

于是乎它紧急调动巨额资金,开始做空高盛,同时还派人游说美联储不要出手救高盛。

在劲敌的狂轰滥炸中,高盛命悬一线。

好在保尔森在圈内有几个重量级的好友,比如大对冲基金老板艾克曼,摩根大通总裁杰米·戴蒙等等。

这些人愿意出资帮助高盛回血。

但是杀红了眼的雷曼却不肯就此罢休。

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做空所有帮助高盛的金主。

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这场战役过后,雷曼如愿变成了老三,高盛跌到了老四,奄奄一息。

但打蛇不死,总有被反咬的一天。

在2000年以后,保尔森凭借在并购业务上的出色表现,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让高盛成为了华尔街投行界的一哥。

如今风水轮流转。

雷曼兄弟遇上危机了,而保尔森当上了美国财政部长,杰米·戴蒙变成了美联储最为强势的纽约分行董事。

所以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美国关于决定是否救助雷曼兄弟的会议上,却没有一个雷曼的代表。

多么熟悉的场景。

宛如西方列强宰杀小国和殖民地。

会议上,新仇旧恨浮上心头的保尔森坚决表态,不愿意以政府的名义,为雷曼兄弟的救助贷款提供担保。

美联储纽约分行主席盖特纳,代表美联储拒绝了对其援救的任何方案。

于是乎,正宣布准备对雷曼兄弟进行救援的英国巴克莱银行,因美国政府拒绝担保而退出收购。

美国银行也退出拯救计划,转而收购美林。

事后,《纽约时报》爆料称,9月11日那次世纪大做空事件,正是高盛主导策划的。

他们联合大型对冲基金和摩根大通一起进行了一次“大报复行动”。

高盛的操盘手甚至一个一个地给各大对冲基金打电话,建议大家卖空雷曼兄弟。

汉华和红岩都持有雷曼大量的空头合约。

“现在明白了吧?
现在的华尔街,谁都可以活着,唯独得罪了美国金融系统最高权力者的雷曼兄弟,绝不可能活着。

贝兰克梵心狠手辣不比他的前任保尔森差。

保尔森和盖特纳更是好的穿一条裤子。

他们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雷曼死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