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还债 作品
第1205章 小小豆芽
对于秦博来说。
那还真就是:父皇已经很久,没有打我啦。
最近几个月,可能是庆皇连打秦博的心思都没了。
也有可能是秦博这几个月成熟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
在庆皇面前,秦博仍旧害怕。
毕竟从小到大,活在庆皇威势之下足足三十年。
而如今。
只不过三四个月没打罢了。
该怕仍旧怕。
庆皇只是要炒豆芽,倒是让秦博很意外。
“父皇怎么还爱吃这个了。”
以往的庆皇,可谓是无肉不欢。
一顿恨不得吃上两只鸭子。
而且最为关键的。
是庆皇爱吃的东西,大多都被宦官们放在庆皇那边了。
而这豆芽相对比较艰难,放在过年时,看起来更像是凑数的。
不用随侍的宦官动手,秦博直接递过,庆皇直接接过,放在了秦雄英的面前。
“大孙爱吃这个,放跟前吃。”
“谢谢皇爷爷。”
庆皇瞧着秦雄英吃豆芽,也有些唏嘘。
“到你六叔那,怎么也得多吃点红烧熊掌啥的,怎么还喜欢吃上这豆芽菜了?”
庆皇夹了一筷子,这东西他有些年月没咋吃了。
放到嘴里后,也不免觉得清脆可口。
酸酸的滋味里,还有那么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辣味。
显然是将美洲运回来的辣椒,当做佐料放到了里面,滋味上恰到好处。
“嗯,这味道的确好吃。”
秦雄英见庆皇也爱吃,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六叔说这豆芽最好,是辽地船员随船必备的美食。”
庆皇忍不住夹了一筷子。
“老六那的船员,一年赚的比朝廷四品官还要多,就吃这个?”
秦风也忍不住夹了一筷子。
“父皇有所不知,海船在海上漂泊久了,船员身体便容易出问题,最开始只是牙龈出血,最后气血衰败,辽地称之为坏血病。”
“这跟船员们在海上吃不到新鲜蔬菜有关,而带一些豆子,运载方便,发出了豆芽也可以当做蔬菜,便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基本上也是我大庆海军强盛的秘诀之一。”
别看豆芽菜不起眼。
可这东西。
却是辽地海军强盛的关键之一。
因为如今的西洋,以及南洋诸地,船员们只能近海航行。
航行的远了,就容易得坏血病,很容易就死掉了。
那在西洋人眼中看来。
简直跟大海上有瘟疫一样。
实际上。
不过是长时间吃不到蔬菜,气血衰败罢了。
而辽人,则通过在船上发豆芽,很容易就解决掉了这个问题。
当然。
也可以在船上多带些橘子。
只不过橘子哪有豆芽更方便储存?
实际上。
豆芽这东西,从东汉时期便已出现。
只不过那个时候,这东西基本当做药用。
等到了三百年前,这东西才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一盘食物。
特别是在冬天,这东西也是寻常百姓家中,难得能吃到的青菜之一。
所需的。
也不过是几把豆子而已。
庆皇听此,则不免点了点头。
“雄英可听好了?别看你六叔说的只是一件小事儿。”
“可往往就是这些小事儿,却能决定军队的战斗力。”
“用你六叔那辽地话来说,细节决定成败。”
“就这么点小细节,却是舰队能否远航的关键,都是总结出的经验。”
庆皇不由又多吃了几口。
很快一盘豆芽菜就被吃个干干净净。
秦博忍不住冲后方宦官喊了一声。
再来一盘。
刚刚就庆皇跟雄英,以及秦风吃了。
他们兄弟仨光看着眼馋了,没有尝到一筷子。
好在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金贵的,应该还备下了许多。
兴许天下人都想不到。
皇家过个年,这皇家最有权势的六个人,竟然围绕着一盘豆芽菜吃的津津乐道。
若是流传出去。
恐怕会引起无数百姓争先效仿,以后过年必吃豆芽菜。
毕竟皇家过年都吃这个。
而且这也算不上什么金贵物件,都能吃得起。
只不过。
今年大庆的百姓家中,明显都在往肉上盯呢,也是为数不多,过年能吃肉吃饱的年头。
只不过。
辽地还有另外一种豆芽的做法,称之为酿豆芽。
就是将豆芽掏空,里面放上调好的肉馅。
这种做法,最为费功耗时。
往往要一堆厨娘忙活一小天,才能做出一小盘来。
秦风对此倒是没啥想法,当初也就是尝个滋味。
以秦风的胃口。
这种精心烹饪的酿豆芽。
真的也就是堪堪称之为塞牙缝,吃得一点都不过瘾。
还不如大口吃肉了。
小小豆芽,做成那种寻常人吃不起的样子。
纯粹是没事儿闲的。
秦风觉得并没有多少意义,反而不如这加点辣椒的炒豆芽更好吃。
而且这畔炒豆芽里。
同样的也有肉。
秦风爱吃的,反而是另外一道菜,虎皮青椒酿肉。
跟豆芽里塞肉一样。
只不过是将肉馅塞到了尖头青椒里,难度大大降低,滋味更胜百倍。
“老六,给三哥留一个,留一个。”
秦棣急忙将盘里的一条青椒夹走,满足的咬上了一口。
尖青椒的辣滋味完全渗透到肉馅里,搭配上满满的油脂。
简直是又辣又香。
就连青椒也变得极软,滋味浓厚。
这道菜的关键。
就在于青椒对于眼下的大庆来说,仍旧来之不易。
其次则是里面肉馅的调配。
以及制作时对火候需要一定的掌控。
秦风则直接端起了空盘子。
“这个泡着汤吃,更香。”
这盘虎皮尖椒肉,实际上更契合秦风的口味。
里面除了这两样之外。
还放了鸡子一起熬煮。
最后就连鸡蛋,都有了肉跟辣椒的滋味。
三者连着汤汁一起拌在饭里吃,简直香到能将舌头都给吞下去。
庆皇看着兄弟几人在抢菜吃,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跟着老六吃饭,平白都能多吃两碗。”
“咱算是明白了,大孙怎么到了老六那,突然就长了这么高。”
“还是跟老六一起吃饭,吃得最香。”
……
那还真就是:父皇已经很久,没有打我啦。
最近几个月,可能是庆皇连打秦博的心思都没了。
也有可能是秦博这几个月成熟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
在庆皇面前,秦博仍旧害怕。
毕竟从小到大,活在庆皇威势之下足足三十年。
而如今。
只不过三四个月没打罢了。
该怕仍旧怕。
庆皇只是要炒豆芽,倒是让秦博很意外。
“父皇怎么还爱吃这个了。”
以往的庆皇,可谓是无肉不欢。
一顿恨不得吃上两只鸭子。
而且最为关键的。
是庆皇爱吃的东西,大多都被宦官们放在庆皇那边了。
而这豆芽相对比较艰难,放在过年时,看起来更像是凑数的。
不用随侍的宦官动手,秦博直接递过,庆皇直接接过,放在了秦雄英的面前。
“大孙爱吃这个,放跟前吃。”
“谢谢皇爷爷。”
庆皇瞧着秦雄英吃豆芽,也有些唏嘘。
“到你六叔那,怎么也得多吃点红烧熊掌啥的,怎么还喜欢吃上这豆芽菜了?”
庆皇夹了一筷子,这东西他有些年月没咋吃了。
放到嘴里后,也不免觉得清脆可口。
酸酸的滋味里,还有那么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辣味。
显然是将美洲运回来的辣椒,当做佐料放到了里面,滋味上恰到好处。
“嗯,这味道的确好吃。”
秦雄英见庆皇也爱吃,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六叔说这豆芽最好,是辽地船员随船必备的美食。”
庆皇忍不住夹了一筷子。
“老六那的船员,一年赚的比朝廷四品官还要多,就吃这个?”
秦风也忍不住夹了一筷子。
“父皇有所不知,海船在海上漂泊久了,船员身体便容易出问题,最开始只是牙龈出血,最后气血衰败,辽地称之为坏血病。”
“这跟船员们在海上吃不到新鲜蔬菜有关,而带一些豆子,运载方便,发出了豆芽也可以当做蔬菜,便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基本上也是我大庆海军强盛的秘诀之一。”
别看豆芽菜不起眼。
可这东西。
却是辽地海军强盛的关键之一。
因为如今的西洋,以及南洋诸地,船员们只能近海航行。
航行的远了,就容易得坏血病,很容易就死掉了。
那在西洋人眼中看来。
简直跟大海上有瘟疫一样。
实际上。
不过是长时间吃不到蔬菜,气血衰败罢了。
而辽人,则通过在船上发豆芽,很容易就解决掉了这个问题。
当然。
也可以在船上多带些橘子。
只不过橘子哪有豆芽更方便储存?
实际上。
豆芽这东西,从东汉时期便已出现。
只不过那个时候,这东西基本当做药用。
等到了三百年前,这东西才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一盘食物。
特别是在冬天,这东西也是寻常百姓家中,难得能吃到的青菜之一。
所需的。
也不过是几把豆子而已。
庆皇听此,则不免点了点头。
“雄英可听好了?别看你六叔说的只是一件小事儿。”
“可往往就是这些小事儿,却能决定军队的战斗力。”
“用你六叔那辽地话来说,细节决定成败。”
“就这么点小细节,却是舰队能否远航的关键,都是总结出的经验。”
庆皇不由又多吃了几口。
很快一盘豆芽菜就被吃个干干净净。
秦博忍不住冲后方宦官喊了一声。
再来一盘。
刚刚就庆皇跟雄英,以及秦风吃了。
他们兄弟仨光看着眼馋了,没有尝到一筷子。
好在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金贵的,应该还备下了许多。
兴许天下人都想不到。
皇家过个年,这皇家最有权势的六个人,竟然围绕着一盘豆芽菜吃的津津乐道。
若是流传出去。
恐怕会引起无数百姓争先效仿,以后过年必吃豆芽菜。
毕竟皇家过年都吃这个。
而且这也算不上什么金贵物件,都能吃得起。
只不过。
今年大庆的百姓家中,明显都在往肉上盯呢,也是为数不多,过年能吃肉吃饱的年头。
只不过。
辽地还有另外一种豆芽的做法,称之为酿豆芽。
就是将豆芽掏空,里面放上调好的肉馅。
这种做法,最为费功耗时。
往往要一堆厨娘忙活一小天,才能做出一小盘来。
秦风对此倒是没啥想法,当初也就是尝个滋味。
以秦风的胃口。
这种精心烹饪的酿豆芽。
真的也就是堪堪称之为塞牙缝,吃得一点都不过瘾。
还不如大口吃肉了。
小小豆芽,做成那种寻常人吃不起的样子。
纯粹是没事儿闲的。
秦风觉得并没有多少意义,反而不如这加点辣椒的炒豆芽更好吃。
而且这畔炒豆芽里。
同样的也有肉。
秦风爱吃的,反而是另外一道菜,虎皮青椒酿肉。
跟豆芽里塞肉一样。
只不过是将肉馅塞到了尖头青椒里,难度大大降低,滋味更胜百倍。
“老六,给三哥留一个,留一个。”
秦棣急忙将盘里的一条青椒夹走,满足的咬上了一口。
尖青椒的辣滋味完全渗透到肉馅里,搭配上满满的油脂。
简直是又辣又香。
就连青椒也变得极软,滋味浓厚。
这道菜的关键。
就在于青椒对于眼下的大庆来说,仍旧来之不易。
其次则是里面肉馅的调配。
以及制作时对火候需要一定的掌控。
秦风则直接端起了空盘子。
“这个泡着汤吃,更香。”
这盘虎皮尖椒肉,实际上更契合秦风的口味。
里面除了这两样之外。
还放了鸡子一起熬煮。
最后就连鸡蛋,都有了肉跟辣椒的滋味。
三者连着汤汁一起拌在饭里吃,简直香到能将舌头都给吞下去。
庆皇看着兄弟几人在抢菜吃,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跟着老六吃饭,平白都能多吃两碗。”
“咱算是明白了,大孙怎么到了老六那,突然就长了这么高。”
“还是跟老六一起吃饭,吃得最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