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1126交心
“陛下!太后召见!”一位宫女在门口轻声说道。
原本开心的载淳变得一脸苦楚,母亲是一座永远翻越不过的大山。
朱文聪注视着门外的那位宫女,她应该是东太后的人、西太后是会安排太监过来。
也不知道东太后找自己有什么事情,按理说自己该说的全都说了、没有要补充的。
接下来朝廷全力配合恭亲王的工作即可,满洲的开发取决于他们旗人到底想赚多少钱。
“那我先走了!”朱文聪拍了拍载淳的肩膀。
“朕!朕!狗脚朕!”
后方很快传来一阵怒吼声,很明显此次一别就不可能再相见、两人将走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朱文聪对载淳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他算是清廷最后能掌握实权的皇帝、可惜命不长。
就算载淳掌握了实权、可依旧无法改变清廷的命运,明朝是无法战胜天灾、清廷则是无法战胜人祸。
“今夜我和皇帝暂时居住在这里,多有打扰、还请见谅!”东太后示意朱文聪入座。
朱文聪发现对方是真的客气,姿态如此之低、明显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求助自己。
东太后注视着身旁的朱文聪、他的确有着帝王风范、还好他不是自己的敌人。
“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你给我一个回答!不用在乎对与错,也不用忌惮什么,今夜就是畅所欲言。
记得你们西方人很喜欢喝红酒,这玩意我浅尝了一些、感觉还是挺不错。”东太后拿着一瓶红酒。
朱文聪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家的酒庄,朝廷对自己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入、否则也不可能召见自己。
又是为自己举办宴会、又是让自己与皇帝私聊,很明显自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人。
“清廷还有救吗?”东太后给朱文聪倒酒。
朱文聪发现温文尔雅的东太后居然会问出如此劲爆的话题,看得出她非常的在乎清廷的未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东太后需要从朱文聪口中了解到真实的清廷、从而知晓国祚还有多少年。
“没救!无可救药!”朱文聪直接给出答复,一旁的东太后一脸黯然的表情。
“就先从万恶之源的烟土说起!这玩意为什么屡禁不止呢?关键在于日子太过于安逸,让人丧失了上进之心。
倭国的精英阶级都选择出国留学深造,他们始终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来改变落后而又贫穷的倭国。
他们忙于读书、工作、根本就没有闲暇时间抽一口,美好的社会不用在梦中见到、可以靠双手创造出来。
最关键的在于官署也给到了扶持政策,只要留洋归来的人必定会得到重任、甚至步入权力中枢。”朱文聪细细说道。
东太后喝着红酒、听着朱文聪的话语,自己对于倭国了解甚少、似乎就是个弹丸之地。
难不成朱文聪想要用这个小国来激励自己,可惜清廷是没有大刀阔斧的可能性、保守派的力量太强大。
“稍等!我把画册拿过来,你可以仔细的看看他们的城市、百姓。”朱文聪起身去往书房。
东太后大口喝着红酒,朱文聪对清廷没什么可说的、可对倭国有着太多的话语。
完全没想到清廷会被倭国比下去,东太后只能安慰自己、一切会逐渐好起来、时间也会治愈一切。
“你看!这是倭国的大阪城市,这是今年破土动工的工厂,这是街道上商铺。”朱文聪耐心说道。
朱文聪在倭国是有足够多的时间逛游,所以每一张照片的故事自己都能说道一二。
倭国自从被美利坚打开国门之后、他们直接改换义父,曾经以东方为大爹、现在以美利坚为干爹。
“倭国不在乎主权吗?”东太后忍不住问道。
“主权是什么?弱国就没有主权一说!对于倭国而言、只要不撼动他们天皇的地位,一切都可以商量。
而想要得到什么就注定要失去什么,倭国对此很是清楚、所以他们可以牺牲当下、换取更光明的未来。
当然!倭国也有许多愚民,他们攻击洋人、烧毁商铺、甚至说和洋人一换一,美其名曰为了倭国的主权。
你说他们是真心真意为了倭国吗?实际上就是派系的斗争,保守派和激进派抢夺话语权。”朱文聪说道。
“可惜清廷做不到!”东太后叹了一口气,一旦选择变法就需要打破祖训、不管成与否都会背负骂名。
清廷是以孝治天下、打破祖训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是人人诛之,无论是谁都不敢当这个出头鸟。
朱文聪看着喝闷酒的东太后,他们这些高层其实是很清楚当下清廷的问题、也知道该如何去改变。
可惜他们没有前进的勇气、更没有壮士断腕的魄力,只能把一切交给时间。
“那你说要不要重用汉臣?”东太后有想过将权力交给汉人,看看他们能不能打破现状。
“你觉得可能吗?恭亲王重用汉臣都被骂得狗血淋头,最大的敌人不在外而在内。
你们旗人信不过汉人、汉人同样信不过你们旗人,这就是一个无解的情况。
汉人给旗人当奴才与旗人给洋人当奴才一样,大家都是表面上臣服、实际上各怀鬼胎。
没有人在意清廷的未来、所有人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这才是最真实的情况。”朱文聪强调着。
东太后沉默了,目前各方势力都忙着捞钱、湘军与淮军几乎是搬空了整个江南的财富。
由于朝廷一直发不出军饷、就只能让地方军自行解决,这无疑是授权了军队的财权。
为了防止湘军和淮军进一步做大,朝廷不得不紧急裁撤、可退伍费又发不出来。
朝廷没钱就做不了主、只能给到军头便宜行事之权,不管他们以后成为私兵还是反贼、朝廷也管不了。
“那你认为禅让制是否是一副解药?”东太后小声问道。
“什么?”朱文聪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恍然之间有些明白了东太后的用意。
难怪之前恭亲王问自己做皇帝如何如何,原来那个时候就开始挖坑了。
“皇帝年幼、西太后是野心勃勃的人、恭亲王不太成熟、满朝文武没有担当重任之人。
你说这大清还能好吗?当我问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早已知道了答案、可我不想认输。
要是祖宗的基业葬送在我的手中、那我可是千古罪人,我真的扛不住如此之大的压力!”东太后透露心声。
朱文聪微微一笑,还好东太后在45岁(1881)的时候因病去世、所以千古罪人是西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