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继嗣比试

院内,房门紧闭。

姜娇儿猛然起身,眼睛睁大:“你是说,刺客的目标不是你,而是泮州王?”

沈鹤点头,将泮州王在马车上与他说的话说了一遍给她听。

“你怀疑是陛下?”

“因为泮州王发现了陛下一些隐秘之事,所以陛下要杀人灭口?”

沈鹤没做肯定答复,只道:“我不确定是不是陛下,但我能确定泮州王一定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令他慌神的事情。”

“等侍卫回来,应该能知道一些线索。”

宫里的消息他们肯定是探听不到了,如果真是文康帝对泮州王动手,那必然什么都查不到,反而还会引起文康帝的注意。

沈鹤不敢轻举妄动。

等到晌午过了,侍卫们才回来。

“王爷,那群黑衣人的身份已经查清楚了,都是江湖杀手,只是他们身上没有任何身份信息,所以查不到到底是谁。”

沈鹤点点头,示意他退下。

“既然是江湖杀手,那应该不是文康帝做的,或许是泮州王得罪了什么人。”

“还是得问泮州王才能弄清楚。”

姜娇儿揉了揉眉心,只觉得眼下是多事之秋,一桩接着一桩事发生。

“泮州王遇袭,我们理应上门关怀。”

“翠萍,你去准备点礼品,咱们晚点去趟泮州王府。”

用过午膳后,姜娇儿和沈鹤小憩了会儿,才收拾好东西准备启程出发。

上了马车前往泮州王府,马车还未到王府门前,就见门口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还有几名穿着宫服的太监正候在门口。

“翠萍,上去问问。”

姜娇儿示意车夫将马车停在门口,而后,看着翠萍上前和太监说了几句话后,往对方手里塞了几颗金瓜子儿。

不多会儿,翠萍就回来了。

“王妃,咱们先回吧。”她朝着外头看了眼,怯于直言,言辞闪烁。

姜娇儿心领神会,“把东西送过去,交给小厮就行。”

翠萍又跑了一趟,把东西交到小厮手里才回来。

马车走出一段距离后,姜娇儿让她上车,翠萍才说道:“门口站着的是宫里来的太监,说是奉旨前来,带了太医院的太医给泮王诊治的。”

“那小太监说,今儿个晌午,静和郡主进宫禀告说泮王遇刺后疯了!”

“疯了?”沈鹤瞳孔震颤。

“是,说的是泮王受了惊吓被刺激到了,然后就疯了,陛下听闻此事后,派了太医前来诊治。”

姜娇儿和沈鹤听了翠萍的话,眼中都闪过一丝复杂。

泮州王疯得太突然了。

……

漫天的阴霾笼罩着一座四方宅院,院子四周围墙高耸,泥土砌筑的墙头上点缀着几丛荒草,草尖上霜雪凝结,在寒风里摇曳不止。

沈鹤下朝归来,染了一身寒气。

姜娇儿抱着沈知意逗弄,他急忙转过身,免得将寒气过给了孩子。

“爹爹!”沈知意打在庄子上开口说话后,便已经能将“爹爹”这两个字喊得很清晰了。

沈鹤脱了大氅,用汤婆子暖了手后才伸手去抱沈知意。

“爹爹的小棉袄。”

“你还有件小外套。”姜娇儿睨了他一眼,沈鹤轻笑了两声后,又抱起了沈泊舟亲了两口。

沈泊舟咯咯笑了两声,挣扎着想从他怀里钻出来,朝姜娇儿伸出手。

姜娇儿抱过沈泊舟,询问道:“泮王如何了?”

“的确是疯了。”沈鹤轻叹,“今日朝堂上陛下提及此事,决定让泮王日后常留京中,方便照顾。”

姜娇儿叹息了声,“没想到泮王看着人高马大的,竟如此禁不起刺激,一场刺杀就把人给吓疯了。”

两人只有惋惜,说了会儿话后,便不再多讨论。

今日沈知意精神格外好,沈鹤抱着她玩了大半天,都快晌午了她才睡去。

沈泊舟倒是个贪睡了,钻进姜娇儿怀里,不多会儿就睡着了。

把两个孩子交给奶娘后,沈鹤才得以清闲下来喝口茶。

“今日朝堂之上,有大臣再次提及继嗣之事。”沈鹤眸色深邃起来。

“那岂不是都是拥护李文赫的人?”

“占据大半。”沈鹤颔首,“只可惜我们还没能收集齐关于侯府和雪州勾结的证据。”

沈鹤叹了口气,今日虽然永昌候没有上朝,但之前他做的事已经替雪州王笼络好了人脉,如今朝堂大半皆是支持李文赫的,剩下的那些也都是中立态度。

“那陛下怎么说?”

“没说什么,岔开了话题,朝臣都看得出陛下现在不想提及此事,为避免龙颜盛怒众臣都没有再提及。”

姜娇儿眼眸垂下:“估摸着也快了,此事也拖不了多久,我们还是得抓紧时间才行。”

果不其然,十二月初的时候,十一月末的考核成绩出来了。

李文赫仍旧名列第一。

连续数月蝉联第一,朝堂之上百官大臣们都称赞雪州世子才华横溢。

又因施粥一事,他在百姓口中得了好名声,得了温和谦逊乐善好施的名头。

众多头衔加在一起,捧得李文赫乃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于是,百官齐谏要求圣上继嗣于李文赫。

朝中也有中立之人,不发表言论,也有少数几人因着和沈鹤的关系好,所以举荐沈云升。

沈云升之前在御书房的表现也不错,只因后面变得贪玩了些才成绩滑落。

可到底只是半大的孩子,比其他几位世子都要年纪轻些,自然更要贪玩一些。

于是,推荐沈云升的人又多了几位。

两边争执不下,沈鹤却一直不出声,最后还是文康帝发了话,说让几位世子都比一比,最终胜出者选为继嗣之人。

皇上只说比一比,可却没说比什么。

但朝臣们却不敢再追问,明显瞧见文康帝已有所不满,不敢再触陛下霉头。

下朝之后,众人议论纷纷。

沈鹤不愿参与争论之中,下了朝后便迅速离开。

雪州王站在石阶上盯着沈鹤的背影,眼中快速掠过一抹寒芒。

没过几日,陛下的圣旨便下来了。

继嗣比试分三轮,第一轮比策论,由陛下出题世子、郡王们答题,由周太傅、御史台和六部尚书一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