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秋日踏青

姜娇儿打趣了句,秦少东家含笑道:“雪顶含翠倒是能买,可旁的好东西却是买不到的,就譬如王妃您的香皂和洗发水,如今可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听你这话,本宫就知道你在琢磨什么。”

“放心吧,好事儿少不了你们。”

秦少东家大喜,连忙道:“多谢王妃!”

“今日本宫来也是为了此事,好生意不能本宫一人做,本宫开了店铺替你们先试了错,如今反馈良好,若家家都能售卖那咱们琼州百姓便人人都能用上。”

“是咱们琼州百姓的福气。”

“王妃仁善。”众人齐声道。

“此前本宫也张贴过招商的告示,本宫知晓你们谨慎,习惯观望,本宫也理解,如今诸位是都看好了,心里也有把称了。”

“王妃所言极是,这两样东西的效果我们也是见识过了,正因如此,我们也不想错过这机会,想替王妃排忧解难。”

姜娇儿似笑非笑盯着说话的程掌柜,看得他眼中闪过一抹紧张,不由地低下了头。

“行,既然诸位都有这份心思,那都将店铺开起来罢!”

众人闻言,顿时大喜:“多谢王妃!”

“诸位别急着高兴,本宫还有些条约要与诸位明说,这生意不能咱们自个儿做,诸位可多多宣传,联合你们手中的资源,不论外商或本地只要有心,都可来找本宫。”

“不过本宫的条件是,所有的价格必须统一!”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本宫不曾涨价,所有的定价都必须与本宫别无二致!”

“小的明白。”

众人齐声应下。

从商会出来,天色已晚。

商会众人原本邀约她去醉红楼吃酒,她却婉拒了。

随风跟着上了马车,“王府里已经都备好了饭菜,王爷身边的人传话说,王爷傍晚时分就回去了,一直等着您用晚膳。”

“王爷近日操劳,你待会儿回去后,吩咐小厨房备下血燕送来。”

“是。”

马车到了王府,随风赶去小厨房,姜娇儿独自进了偏厅。

饭菜是温过的刚好合适,桌上还备了桃胶银耳羹。

“我听说你今日去了商会,那群人没有为难你吧?”

沈鹤给她夹了一筷子菜进她碗里,姜娇儿轻笑:“谁能给我气受?左右他们不过是想要分一杯羹,我也正好有这个意思。”

“这生意多个人

做,就多一条渠道,我是巴不得全国推行,好让天下百姓都能用上香皂和洗发水。”

姜娇儿端起银耳羹喝了口,“这生意我从不想一家独大,他们如此倒是合了我的心意。”

“你向来细心周全,罢了,不说这些,明日我休沐,咱们带上孩子们踏青去。”

“秋高气爽,听闻外头的菊花都开了。”

“是,今年郊外庄子里头的菊花开的正艳,品种也比往年多了些。”

“孩子们一定很高兴。”

姜娇儿握住他的手,沈鹤也跟着笑了起来。

……

翌日。

夫妇二人带着三宝和阿驰去了郊外庄子踏青。

庄子上一直有人打理着,四面环山绕水,景致宜人。

四个孩子贪玩,阿驰更是鲜少出来,如同脱缰的野马似的驰骋在郊外的绿地之上。

园子里的菊花开的极好,花团锦簇,各式各样。

极为稀有的绿菊也被养了出来,在一簇黄色菊花里显得一枝独秀。

夫妇二人手挽着手漫步,道路两边有白色的蝴蝶花开的极好,沈鹤蹲下身子摘了一朵。

“别动。”

他扶住她的肩头,将蝴蝶花别在她的发梢上。

姜娇儿今日发饰简洁,除了一支玉簪外再没别的饰品,配上这蝴蝶花更衬得是人比花娇。

“好看吗?”姜娇儿歪头浅笑。

“娇娇自然是最美的。”沈鹤勾唇,俯身亲吻她的面颊。

“油嘴滑舌。”姜娇儿嗔了他一眼。

沈鹤握住她的手,凑到唇边,“什么油嘴滑舌,我这是肺腑之言。”

“别贫了,去看看孩子们吧。”

“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今儿女双全还有佳人相伴,我这一生足矣。”

沈鹤跟在她身后感叹,日光将二人的斜影拉长,斜影并立相伴。

二人来到园中,四个孩子嬉笑打闹成一团,欢声笑语溢满园。

玩累了便去园中的凉亭歇息,吃些茶点果子。

“秋季来临,新一轮的招生也该继续了。”

“王羽墨自会操心,如今书院蒸蒸日上,市井之中的私塾也颇见起色,听闻明年春闱科考已有不少人在准备。”

“只可惜女子不能科考,倒是叫她们白白伤心。”

“总会有那么一天的,眼下的苦都不是真正的苦,好日子都在后头。”

沈鹤

见她一提科考便黯然伤神,不忍宽慰。

“希望明年咱们琼州也能出个状元,好让咱们琼州长长脸好生风光一把!”

姜娇儿倒了杯热茶,颇为感慨。

“就算明年没有,后年也会有,琼州读书人越发多,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一家子在庄子里头待了两日,隔天才返回王府。

日子眼瞧着过的快,工厂里头的工人又加了一倍,为能管理得当,姜娇儿在每个车间选出了一个车间主任,月例也多加了三十文。

除了车间主任之外,她也给每个车间分了组,每个组都有一个组长。

为提高效益保质保量,姜娇儿也给出了绩效评定的方式,每月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组全员都可获得奖金。

评定方式和各职位一出,工人们更是卯足了劲儿的干。

各车间小组为得奖金卖力十足,干起活来更是精神抖擞,短短数日的功夫产量就多加了一倍!

货物一批一批的往外送,胭脂铺一批、商会各东家店铺一批,香氛日化一批,产量噌噌往上,他们倒也吃的下。

此前姜娇儿同他们说起外商之事,商会里也有人引荐,考察一番后,与多家外地商家签订了条约,开始供货。

除了工厂和店铺的事情之外,万汇居她也没落下,每个季度查账一次,京城那边的生意自然是没得说的,平州也不差,琼州有她亲自盯着也甚好。

每日的银两不断流入腰包,短短时日,姜娇儿的库房倒是又充足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