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第787章
“到家了。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韩慕生扶着徐琴下了马车,动作小心翼翼。
徐琴怀中紧紧地抱着小雨澜,面色虽还有些许苍白,眼中却闪烁着掩不住的欣喜。
这一路来她时刻保持警惕,未曾让韩慕生单独接触雨澜一刻。
此刻踏上家门口的青石板,她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门房见姑爷小姐归来,惊呼一声,忙不迭跑进去报信。管家领着仆役们匆匆迎出,见到襁褓中的婴孩,顿时红了眼眶:"这就是小小姐吧?"
"是,取名雨澜,三日前出生。"徐琴轻掀襁褓一角,露出女儿粉嫩的小脸。
管家连连作揖:"恭喜姑爷小姐!老爷知晓定要欢喜坏了。"
"父亲可好?"徐琴急切询问。
管家神色一肃:"老爷身子骨一直欠安,这几日更是日夜牵挂。昨日收到姑爷来信说小姐平安生产,老爷激动得咳了好一阵,今早还特意吩咐备了接风宴。"
徐琴闻言眼眶微红:"快带我去见父亲。"
一行人穿过前厅回廊,来到内宅主院。
徐老爷子不顾劝阻,执意出门相迎。
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中却盈满慈爱。
"琴儿!"老人颤声呼唤。“可把你盼回来了!”
"爹爹!"
徐琴含泪上前,韩慕生连忙搀扶岳父:"您身子不好,何必亲自出来?"
徐老爷子摆摆手,目光全落在襁褓上:"快让我看看孙女。"
徐琴小心翼翼将雨澜递给父亲。
徐老爷子接过襁褓,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
他轻轻拨开包裹,看着小雨澜粉嫩的小脸,眼中满是慈爱,连声赞叹:"好好好,像极你小时候。"
韩慕生适时道:"小女取名雨澜,取雨过天晴,澄澈如澜之意。"
"好名字。"徐老爷子赞许点头,忽又蹙眉看向女儿,"琴儿脸色怎这般差?可是生产时遭了罪?"
徐琴正要答话,韩慕生已抢先道:"琴儿确实吃了些苦头,所幸母女平安。只是舟车劳顿,难免憔悴。"
徐老爷子心疼地拍了拍女儿的手:“快进屋歇息,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参汤,还有月子里该吃的补品,你都得好好补补。”
在一众人的簇拥下,徐家人走进了大厅。
徐老爷子满心欢喜,舍不得放下雨澜,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意。
徐琴瞧见父亲久违的笑容,也觉得一路的舟车劳顿都值了。
午饭过后,徐琴借口要休息,回到了自己的闺房。
“小姐,少爷往您房里送了些东西。” 青儿小声说道。
徐琴微微皱眉,问道:“什么东西?”
青儿将她引到床边,只见床上放着一个精致的小瓷瓶。
“少爷说这是补药,让您调水喝,对身体好。”
徐琴脸色骤变,赶忙叮嘱:“把它收起来,千万别碰。”
见青儿一脸疑惑,她又补充道,“我现在不想喝。”
青儿虽不解,但还是乖乖地把瓷瓶收了起来。
徐琴躺在床上,思绪纷乱。
她得找个机会,和父亲单独谈谈,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他。
可她也清楚,父亲向来喜欢韩慕生,未必会轻易相信她的猜测。
她需要证据,确凿无疑的证据。
正思索着,外面传来韩慕生的声音:“夫人可醒了?我给您送了些参汤来。”
徐琴警觉地坐起身,整理好衣衫,说道:“进来吧。”
韩慕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走进来,满脸关切:“夫人脸色还是不太好,多喝点参汤,补补身子。”
徐琴淡淡一笑:“多谢相公挂念。”
韩慕生把参汤放在桌上,又坐到床边,轻声说:“从昨天起,我就感觉夫人对我有些疏远。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让夫人不高兴了?”
徐琴心里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相公多心了。我只是身子不舒服,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韩慕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似乎想把她的心思看透。
徐琴坦然回视,不卑不亢。
最终,韩慕生叹了口气:“夫人若有什么心事,不妨直说。我们夫妻一场,理当坦诚相待。”
“我没有心事,” 徐琴微微一笑,“只是想多陪陪父亲和雨澜。”
韩慕生点点头,站起身来:“那我不打扰夫人休息了。参汤趁热喝,凉了就不好了。”
等韩慕生离开,徐琴看着那碗参汤,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有了上次的教训,她可不敢轻易喝下丈夫送来的东西。
她悄悄将参汤倒进床下的痰盂中,然后躺下装睡。
夜深人静,府中众人都已安睡,徐琴突然起身,带着青儿偷偷来到父亲的房门外。
守夜的老仆见到小姐,刚要出声,徐琴立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老仆人认出是小姐,便没有阻
拦,只是小声说:“老爷刚睡下不久。”
“我有要事相告,请通禀一声。” 徐琴低声说道。
老仆进去通报,不多时,里面传来徐老爷子的声音:“让琴儿进来。”
徐琴独自走进房间,关好门。
徐老爷子已经坐起身来,连忙问道:“琴儿,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徐琴走到床边,跪下,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父亲,女儿有一事相求。”
徐老爷子大惊,赶忙扶起女儿:“好端端的,跪什么?有话直说。”
徐琴抹去泪水,将自己的怀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包括韩慕生下毒、勾结稳婆、企图害死她和孩子的事。
最后,她恳求道:“父亲,请您暂时不要声张,但也请您保护我和雨澜,别让韩慕生有机会加害我们。”
徐老爷子听完,面色铁青,胡子气得直抖:“这个畜生!我一直把他视如己出,他竟然如此狼心狗肺!”
“父亲息怒,” 徐琴连忙劝道,“我们暂时还没有确凿证据,不宜打草惊蛇。”
徐老爷子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情绪:“你说得对。这样,从明日起,你和雨澜都搬回主院住,由我亲自照看。至于韩慕生,我会派人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徐琴这才松了口气,感激地握住父亲的手:“多谢父亲。”
徐老爷子拍了拍女儿的手:“放心,有我在,不会让你和雨澜受半点委屈。”
隔日一早,徐老爷子便下令让徐琴和雨澜搬回主院,理由是方便照顾月子。
韩慕生虽有些不悦,但在岳父的威严下,不敢多言。
徐老爷子还特意调来了几个武功高强的家丁,日夜轮流守在主院外,又吩咐膳房,所有饮食都必须先经过试毒。
韩慕生很快察觉到了异样,但他聪明地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更加殷勤地侍奉岳父,显得很是孝顺体贴。
就这样,徐家表面上一片和睦,暗地里却暗流涌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沈隽意和姜映梨已经回到了家。
刚安顿下来,便收到了宫中传来的谕旨,宣姜映梨次日辰时入宫。
“这么急?” 沈隽意眉头紧锁,“不知皇上要见阿梨所为何事?”
萧疏隐沉吟片刻:"可能与太后有关。听闻太后近日身体抱恙,太医院束手无策。"
姜映梨微微一惊:"太后娘娘病了?症状如何?"
萧疏隐摇头:"据说是一种奇怪的病症,太后娘娘日渐消瘦,经常咳嗽不止,面上还起了些红疹。太医院会诊多次,却找不出病因。"
"咳嗽、消瘦、红疹?"姜映梨眉头紧锁,"这些症状很不寻常。"
"皇上对太后孝敬有加,见她久病不愈,心急如焚。想必是听闻了姜大夫的医术,故而召见。"萧疏隐补充道。
沈隽意面露忧色:"入宫诊病,可不是寻常差事。若是治好了还好,若治不好,恐怕会惹祸上身。"
萧疏隐安慰道:"沈兄不必忧心。皇上明鉴,不会责难无辜之人。况且,有我和宁姨在,定不会让映梨受委屈。"
姜映梨思索片刻,坚定地说:"既然是皇命,我自当尽力。只是需要准备一些药材和器具,以备诊断之用。"
当晚,沈隽意笑道:"阿梨,明日入宫,务必小心谨慎。宫中水深,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
姜映梨微微一笑:"我知道,入宫诊病是件大事,我会格外小心的。"
沈隽意握住妻子的手:"我会在宫外等你,若有任何情况,可让人通报我。"
姜映梨感激地点点头,心中一暖。
次日正时,姜映梨在沈隽意的陪伴下,来到了皇宫大门。
一位内侍已经在此等候,见到姜映梨,连忙上前行礼:“然而沈夫人?皇上正在慈宁宫等候,请随我来。”
沉隽意只能在宫门外驻足,目送妻子跟随内侍进入那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却又深不可测的皇宫。
姜映梨随着内侍穿越曲折的宫道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这是她第一次入宫,眼前的一切景象都那么陌生。
宫墙高耸,院落深处,处处透着威严与肃穆。
终于,他们来到了慈宁宫前。
只见宫门前金铜兽按钮辉煌耀眼,殿内红烛高燃,香烟绕绕。
内侍在宫门外轻声禀报:“姜大夫到了。”
“宣进来。”殿内传来皇上威严的声音。
姜映梨整了整衣衫,深吸一口气,紧随内侍舆大殿。
大殿内,皇上正立于太后床前,眉头紧锁,面露忧色。
太后躺在雕龙描凤的大床上,面容枯瘦,气息微弱,时而发出低沉的咳嗽声。
“臣妇姜映梨,见皇上,见太后娘娘。”姜映梨恭敬地行礼。
皇上看向姜映梨,眼中闪过一瞥期待:“姜映梨,你的医术朕早有耳闻。太后病已半月有余,太院束手无策。朕特召你入宫,为太后诊治。”
姜映梨严格地回答:“臣妇定当尽
心尽力,为太后娘娘医治。请问太后娘娘具体有何症状?”
皇上示意手太医院院使上前,太医院使立即介绍了太后的病情:太后半个月前开始出现了消瘦、乏力的症状。最近几天,面部还出现了红疹。
太医院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但效果甚微。
姜映梨认真听完,请求为太后诊脉。
在得到皇上的允许后,她轻轻握住太后的手腕,闭目感受着脉象的变化。
姜映梨又仔细观察太后面上的红疹,发现这些红疹与普通的热毒引起的疹子有所不同,呈现出特殊的形态。
“请问太后娘娘平日的饮食起居,有什么特别之处?”姜映梨问道。
皇上示范太后身边的嬷嬷回答。嬷嬷详细说明了太后的日常饮食和情况。姜映梨听完,眉头越皱越紧。
“请恕臣妇冒昧,可否查看太后娘娘的寝宫?”姜映梨请求道。
皇上略一沉思,点头应允:“准。”
在嬷嬷的引领下,姜映梨仔细检查了太后的寝宫,尤其注意了寝具、香炉和摆设。
当她走到一盆兰花前时,突然停下了脚步。
那是一盆珍稀的兰花,红艳艳,香气扑鼻。
姜映梨俯身仔细观察,发现花叶上有一层的白色粉末,很容易被忽视。
“这兰花何时进献的?”姜映梨壶。
嬷嬷回答:“半月前,有番邦使者进献的异域兰花,太后娘娘甚是喜欢,便命人摆在寝宫内。”
姜映梨心中一动,取出随身携带的小瓷瓶,轻轻刮下一些白色粉末,混入瓶中的溶液,溶液顿时变成了淡红色。
回到太后床前,姜映梨向皇上禀报了自己的发现:“皇上,臣妇已查明太后娘娘的再生。太后娘娘并非患病,而是中毒了。”
“中毒?”皇上大惊,“怎么回事?”
姜映梨解释道:“那盆兰花有毒。此毒无色无味,通过呼吸侵入体内,青少年症状与风寒相似,很容易被人忽视。待发现时,毒已深入五脏六腑。”
皇上脸色铁青:“谁这么大胆,敢在宫中下毒?”
姜映梨不敢妄自揣测,只是低头回答:“臣妇不敢妄言。不过,这种毒药在南疆很常见,可能与那番邦使者有关。”
皇上猛地下令彻查了一番,同时急切地问道:“有解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