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泉 作品

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藏宝图

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藏宝图

廖老听了戴红旗的话,当即再次仔细瞧了瞧笔筒。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紧接着,他让店里得伙计去拿了一把尺子过来。

接过尺子,他拿着尺子伸到笔筒里面量了量。

接着,他又用尺子比了比笔筒外边的高度。这一对比,立即就发现了不对劲。

廖老诧道,“这整个笔筒高度是二十七厘米,但内里的底部到笔筒口却只有二十厘米高度。

那就是说,底部有七厘米的厚度!”

说到这儿廖老又用手审了审重量,又道,“小戴说得不错,从这个重量来看,这底层并不是实心的,而是中空的。”

戴红旗笑笑道,“廖老,我想说的是,我认为那个油漆是做来用遮掩的,想必是想挡住什么。

我想反正这笔筒也不是很值钱。

所以,才会花一千块钱买下来看看里面会不会藏有什么东西?”

“哇,戴兄弟,你是说这个笔筒中藏着东西?”

汪远洲兴奋得两眼发光,紧紧地盯着那个陶瓷罐子,恨不得立即将这东西砸开,看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东西。

戴红旗笑道,“我这也是猜测,反正也才一千块钱,即使亏了也无所谓!”

林老,吴老几个脸上也都露出了吃惊得神色。

林老怔了怔,然后道,“这个倒是有些可能!”

心里却想着,这个年轻人到真是给了他一些意料之外的想法。

说他不懂吧,他却偏偏瞧到这么细致的地方,便是他也没想到这个上面来。

原来以为他给一千块是给多了,倒是另有理由,倒也不算得吃亏。

此时陶瓷笔筒是被廖老拿着,戴红旗也就不打算自己开了。

他笑笑着把尖刀递了过去。

廖老接过去,先是用尖刀柄轻轻敲着笔筒底部,从响声的不动听着差异之处。

他检查了片刻,然后道,“这笔筒底部是有一部份不是陶瓷的,声音不同,是用泥土之类的东西添补,然后再刷了油漆!”

说着用尖刀尖部顶在底部中间的位置处,然后用力一撬。

这一下,顿时将笔筒底部那个小圆孔撬了开来。

在旁边瞧着的林老,吴老,汪远洲,付开行,以及店里得伙计都是感到惊讶,当然,只有戴红旗不感觉奇怪。

他的神识早就探查清楚这里面详情了。

廖老放下尖刀,然后把笔筒倒过来,把小圆孔对准了灯光处。

他仔细瞧了瞧,皱了皱眉,看不清楚。

店里得那个伙计赶紧又到里面得房间拿了一支手电筒出来。

开古玩店,经常要用到手电筒,所以这东西,林老得店里有不少。

廖老拿着手电照着小圆孔,仔细瞧了瞧,说道:“里面有东西,好像是纸筒,老林,找个小镊子过来!”

伙计赶紧又拿了一把小镊子过来。

廖老接过镊子小心的探进笔筒底部那个小圆孔里。

他活动了好几下才夹住里面那个纸筒,然后轻轻拉了出来。

廖把卷着的纸筒放在桌子上。

接着他又拿手电对着瞧了瞧里面,又摇了摇,试了试里面再没有东西后,这才把笔筒放下。

戴红旗是早知道里面没有东西了的,所以也没有用神识再去探测。

他现在得好奇心也早被那个纸筒吸引了,不知道上面写着什么。

廖老拿着纸筒先没有打开来,而是指着撬开小圆孔落下的残屑说道,“这些是陶瓷原料泥和胶泥混合成的,外表刷了黑油漆。

如果不仔细瞧还瞧不出来,但一般人瞧出来也不会知道内里还有玄虚吧。

估计这个笔筒的拥有者对后代是有嘱咐的,当成传家宝传下来。

所以以这个并不贵重的本件而得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老……老先生,还是赶紧看看纸条上写什么吧!”

汪远洲这时候急于看纸条上到底有什么,急忙说道。

这家伙性子比较跳脱,准备叫老头子得。

话到嘴边的时候才想到他是在林老得店里的。

林老跟他爷爷得关系比较好,这个廖老头看上去跟林老得关系不错,汪远洲就不敢轻易得罪。所以赶紧改口叫老先生。

廖老拿着纸筒笑问道,“咱们大家都来猜猜,看看谁猜的结果比较相近。

我先说一下,这个纸筒藏在笔筒里的年份至少就有八十年了,你们说说!”

在场的人中,林老,吴老,廖老三人的年龄大一点,但都是六十岁左右,而戴红旗和汪远洲,付开行都是二十几岁。

他们几个当然都没有纸筒写出来时那个年代的感。

谁知道是什么时候。

林老笑笑说,“老廖啊,这东西,怕是老辈子给下辈人立的遗嘱吧,但又可能死的时候仓促,来不及说出来就死了,所以这个纸筒也就仍然藏在了里面。”

吴老说道,“估计是这样,清末

民初,社会动乱,估计是这个笔筒的主人感觉到时局不安全,所以将家里的值钱的东西藏起来,然后专门写在这张纸上,藏在了这个陶瓷笔筒里面。

他应该专门留下遗嘱的,但是也许是因为某种原因,这个遗嘱被他的后人丢失了。”

汪远洲却是把头伸近了些,眨着眼睛说,“会不会武功秘笈?像什么九阴九阳的真经,乾坤大挪移什么的?”

一旁的吴老白了他一眼,哼道,“小伙子,武侠小说看多了吧!”

汪远洲讪讪的道,“武侠小说我还真不看!”

其实他说的是假话,不是武侠小说他不看,应该是凡是书,他基本上都不喜欢看。

“廖老!”

戴红旗最后才说着,“我想,这会不会是什么藏宝,或者藏宝之类的图纸?”

廖老笑了笑,这才慢慢把纸筒打开。

在灯光下面,众人人都瞧在纸条上面。

这个纸筒打开后,才看出来是由两张纸卷成筒的。

廖老把两张纸片分开来,其中一张写满了字,有些草,而且好像还是繁体字,还是草书。

戴红旗勉强能够认识,夫开行就不大识得,文化最低的汪远洲就更是不认得了。

另一张纸上是一幅图。

这副图不是人物图,而是一幅好像地图的模样。

吴老把那张写字的纸片拿到手上仔细瞧了起来,待看完后又沉吟起来。

汪远洲最急,连连的催问道,“老······老先生,这是什么啊,上面写了什么?”

吴老朝戴红旗点点头说道,“还是小戴估计得比较靠谱,还真是个藏宝图之类的东西!”

说着吴老又把两张纸平铺在桌面上,缓缓说道,“这个图,是东海海域的一个地方。

我不是很懂这个,所以也搞不清具体是哪儿。

而且这个图的制图手法都是咸丰年间,清朝中后期的做法,与现代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