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纸老虎 作品

第809章 英王交心

第809章 英王交心

莫公泽不是尿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扔,所以他在得到反法同盟出了大问题的消息之后,立刻就离开汉普顿宫打猎去了。白马书院 追嶵鑫彰洁

而且经过这一事件,他深刻的感受到了地盘和军队的重要性。

特别是军队,对于现在还没法拥有稳定地盘的莫公泽来说,军队就是他赖以生存的根基,不可能随便拿出去给别人扛雷。

更何况,首相小威廉.皮特看起来已经快要完全失去王室的信任了,他没有那么大的脸蛋,上个门就想让自己卖命!

伦敦东北,剑桥郡。

莫公泽有三千五百人驻扎在这里,隶属于鲁王右卫的三个步兵千户所。

此时鲁藩兵力算上水师的话,已经接近了三万人,其中三卫陆军约两万五千人,每卫在八千到八千五百人不等。

这个规模,已经跟明初朱元璋分封诸子,还得是秦、晋、燕等边地大藩的三卫军兵力差不多了。

行猎完毕,将领们兴高采烈的去烹饪猎物,搬运美酒之时,莫公泽来到了中军大营。

他与兼任的鲁国相曹振镛,鲁国长史兼行军司马山西壶关县人申瑶,右卫指挥使刘荣庆等商议起了事情。

鲁藩看着实力雄厚,鲁王父子还有独行专断之权,但实际上鲁藩在大虞王朝内部,并不算什么好去处,甚至还要排在去南洋使司六省,安西使司四省之后。

也就是比去北贺洲都护府,瞻洲都护府好上那么一点点。

所以曹振镛一到欧洲就跑不掉了,因为压根没人来接他的班。

扛到前年,已经在欧洲工作十二年的曹振镛实在绷不住了,只能给莫子布上书。

莫子布这边,也是经历了好几轮的挑选,才选了申瑶等一群文官来到欧洲熟悉环境,预备几年后接曹振镛的班。

“世子殿下,按照目前来说,我们鲁藩军三万兵马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万银元用来支付饷银,一百万银元用来负担被服枪械等军械的支出。

如果仗打的比较频繁的话,可能要翻倍,也就是一年需要五百万银元的军费。”

莫公泽默默算了一下,也就是说,和平时期每兵一年需要至少八十块银元,战争时期就得在一百六十银元以上了。

一百六十银元以上,换算过来就是五十英镑出头。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肩负起这担子,就很难理解叔父大皇帝的胸襟啊!”

莫公泽感叹的说道:“传令下去,自今日起,我军百户以上文武官员每旬日与我一起,向东叩谢大皇帝的恩情。”

这一串串的数字,一块块的银元,就是莫公泽这三万兵马能打的真正原因,完全就是用钱堆起来的。-1?6_x¨i+a′o*s,h?u`o?.*c·o~m¢

与鲁藩军比起来,英法普罗的军队压根就是叫花子兵,只有他们中最精锐的,才能勉强与鲁藩军的待遇相比。

而这一切,莫子溶、莫公泽父子是负担不起的,每年五百万银元,卖了他们也拿不出来。

别看莫氏父子在欧洲有一大堆头衔,但是加起来每年的收入,只有区区四五十万银元而已。

这点钱维持他们基本的排场,封国的日常行政是够了,想爆兵,做梦去吧。

“不过这些年欧陆大战频发,很多东西都不好卖了,今年已过半,特殊贸易收益却只有八十三万银元,是以目前财政还是比较紧张的,世子殿下还需得想想办法了。”

长史兼行军司马申瑶出言提醒道,这每年鲁藩收到的五百万左右银元的补贴,分三个部分。

一部分由大虞朝廷划拨,大约在两百万银元上下。

一部分干脆就是莫子布的内帑补贴,大约有一百万银元上下。

剩下的两百万银元缺口,则是靠特许贸易。

此时的大虞对外贸易是有一个总量限制的,因为华夏这种文化和地理位置,决定了粮食生产绝对是重中之重。

如果放开贸易,经济作物势必要严重冲击农业,在生产力还没有质的飞跃,至少化肥和现代农药没出来之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必须要有规划和规定。

同时,限制一下每年的总出货量,有利于保持大虞外贸产品的高端品牌形象,也不至于因过度倾销导致欧罗巴诸国强烈反弹。

所以,每年的特许外贸配额,光是这个额度,就能带来不菲的收益。

莫子溶、莫公泽父子就是靠着这个特许额度,一方面自己组建商队来贸易,一方面把额度卖一些出去赚取钱财。

每年正好大约能有两百二三十万银元的收入,覆盖军费开支后,略微还有一点盈余。

可是今年,这都九月快完了才八十三万银元,全年能有一百二十万就算不错了,这缺的八十到一百万银元,可哪去找啊!

不过,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右卫指挥使刘荣庆拿出了他的报告。

“世子殿下,咱们鲁藩到欧罗巴洲二十年,始

终未能有个稳固的基业,因此对于祖国兵将的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

到了如今,如果不能很快确定地盘和封赏,那么就只能推高待遇,至少要再加一倍,方能留住人保住战斗力。”

鲁藩到欧洲插针的事,实际上最开始并没有这么设计,是莫子布根据形势一步一步走才完善到现在这个样子的。o<,5o2?4~$?看@书ux @@^免?&费\阅¨@读u

这时间一拖得长了,就造成了鲁藩吸引力的急剧下降,这些年没有哪怕一员大虞准将以上的将领愿意来鲁藩,就是明证。

目前,鲁藩的官兵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其一是以莫公泽侧室香山洪氏为主的大虞勋贵给他的投资。

这些勋贵们在鲁藩行情好的时候纷纷下注,现在虽然觉得有些亏,但沉没成本太高了,只能继续硬顶。

鲁藩三卫中出自近卫军和京营以及各省镇军精锐的老兵,就是这些勋贵给鲁藩招募来的。

第二部分是来自东洋,当年莫公泽回去看望了祖父莫天赐之后,莫天赐就在他能控制的以尾张藩、仙台藩、广岛藩为主的东洋镇藩中,为鲁藩挑选精锐武士。

这些武士家族还是比较稳定的,一代一代,父亲老了就去把儿子送过来,兄长伤了就让弟弟来顶替。

最后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皇帝莫子布亲自挑选的,基本选择各大军校的军官生以及各武勋家的子弟。

只不过这批人战斗力虽然强,但基本都是来镀金的,他们要的就是这三到五年的服役履历,有些甚至都是直接迫于皇帝的压力被指派来的。

所以他们战斗力强,但战斗意志不是非常坚定,至少在看不到跟着鲁藩混可以当封建领主的时候,不愿意为了鲁藩血战。

“是啊,远渡重洋,人生地不熟,每年拿不到一百银元,那还不如回家找个码头扛大包,或者去当黄包车夫呢。

在两京一都一府,黄包车夫每年都能挣五六十银元了。”

莫公泽感叹完毕,立刻就知道自己该找英格兰人要什么了。

一是地盘,这到底是给莱茵兰还是尼德兰,马上用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二是军费,莫公泽也不要太高,鲁藩军按照以前英格兰雇佣兵的价钱给就行。

第三,他的剑桥公爵必须现在就封,当然,他也接受册封玛丽公主为剑桥女大公。

但他必须得到英格兰上将的军衔以及相对应的待遇,只要他出现的场合,英格兰王国的军队,也必须听从他的调遣。

这其实并不离谱,只不过把女婿待遇升级为了亲儿子待遇而已。

“英罗联军深陷尼德兰出不来,精锐的近卫军团有被覆灭的危险,英格兰大王肯定是想咱们去营救的,你们说说,咱们该去不该去?”

想到了自己该要什么,莫公泽就开始考虑如何高效完成任务,他要给所有欧罗巴国君们看看,谁他妈的才是能挽救时局的那个。

“该去,因为根本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啊!莫公泽忍不住失去了一秒的表情管理,他还以为手下这些将领会反对呢。

毕竟英格兰人实在表现的有些忘恩负义,莫公泽准备好大一串说词,就是为了说服将领和士兵们放下怒火来帮忙。

结果,他压根就没开口,包括右卫指挥使刘国庆在内的将官就都同意了。

“说说理由,为什么没有太大的风险?”这回反倒是莫公泽好奇了。

“因为在尼德兰的法军,根本就不是什么精兵。”刘国庆笑着用戏谑的语气说道:

“英罗联军之所以会被法将布律纳打的狼狈不堪,完全就是因为约克公爵弗里德里克是个废物,但凡换个有点指挥能力的,这仗就不会打成这样。”

“殿下,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沙皇罗斯帝国派来的军队,战斗力实在太低了。

这些家伙完全就是从田间地头拉出来的农奴,他们甚至觉得尼德兰就是天堂。

其中很多人到了尼德兰打仗不出力,抢劫尼德兰的农夫倒是很起劲,他们什么都要,连农夫的房子都拆了用来煮饭。”另一个上校千户也憋着笑说道。

莫公泽听完,也有些忍俊不禁,同时心里也在提醒自己,他这些天被突然的‘背叛’所伤,失去了往日的冷静,连这些东西都没注意到。

“也就是说,布律纳在尼德兰的两万人,以及那个伪巴达维亚共和国的两万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强大的军队,他们无法与我们对抗。”

“是的殿下,我们只要出动六千人在英格兰海军的掩护下到达尼德兰,击败不敢说,但救出约克公爵等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刘国庆很笃定的说道,随后看了一眼莫公泽继续建议道:“殿下,您应该考虑的是,我们需不需要趁此机会收复比利时王国,还是选择救了人就走。”

收复比利时,莫公泽在心里一动,真能回到布鲁塞尔那可就太好了,比现在这样寄人篱下要好的太多。

“不,暂时不能这么做!”但

很快,莫公泽就否决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布律纳还不算法兰西的上将,比利时的法军也只是边角料,如果我们击败一些边角料就想收复比利时,那么一定会遭到法军主力的进攻。

我看这第二次反法同盟就要结束了,先收缩一下,等到更加激烈的第三次反法同盟组建,所有欧洲国家一起上阵的时候,再来收复比利时。”

莫公泽的战略眼光还真是不错,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第三次反法同盟时期他会遇到什么样的怪物。

白金汉宫。

首相小威廉.皮特吃了莫公泽闭门羹,但国王乔治三世却没有在所有人都看小威廉.皮特笑话的时候,没有选择要求小威廉.皮特辞职。

他反而宽慰了这位首相一番,然后还公开发表了支持小威廉.皮特的言论。

这让王储威尔士亲王十分的疑惑,他看不懂父亲乔治三世国王为什么要这么做。

乔治三世看着儿子这呆头呆脑,只知道喝酒赌钱玩女人的样子,心里更加担心了,也更确定了他一些想法。

既然莫公泽去了剑桥,乔治三世就把比利时亲王莫子溶从汉普顿宫请了过来。

两人一见面,乔治三世就把一份文件递给了莫子溶。

“我亲爱的兄弟,从今天起,汉普顿宫就属于你和你的儿子了,这是我表达歉意的唯一办法,请你收下。”

莫子溶稍微有些动容,这汉普顿宫在英格兰王室的地位可不低,虽然这些年王室很少去居住,但依然是英格兰排名前几的王室居所。

不过莫子溶没有立刻收下,而是问起了另一件事,一件王储威尔士亲王完全搞不懂的事。

“我的兄弟,看来议会对于你的压力还是挺大的,难道英格兰的议会里面,也藏着无君无父的共和分子?”

其实,乔治三世还要保着首相小威廉.皮特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此时英格兰国内,也颇受法兰西大革命影响。

要不是后来法兰西大革命太抽象,太残暴,乔治三世能不能坐稳位置,还真不一定。

而到了现在,虽然大部分英格兰人对于大革命已经祛魅,但英格兰议会中,辉格党,也就是主张限制,甚至推翻君权的一派,却借着这股风潮,更加强大了。

乔治三世是一个很有实权的国王,所以他跟辉格党的矛盾很大。

历史上辉格党在三十年后变为自由党,开始不追求推翻君主制,也不太提限制君主权力,那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自乔治三世以后,英格兰的国王,就逐渐开始失去绝大部分实权,成了真正的摆设。

而目前,就是正在双方交火的最激烈时刻。

“首相虽然自称独立的辉格党人,但他并不是,他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现在不能倒下,因为我的儿子,还担当不起重任。”

乔治三世显得很是担心,话也有些悲凉。

“我的兄弟,我老了。”说着,六十一岁的国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也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我已经不能控制我自己,更无法控制议会了。

如果这时候失去了小威廉.皮特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托利党保王派大臣,搞不好汉诺威家族就会失去这个国家。”

“收下这座宫殿吧,顺带帮我劝一下斐迪南,请他原谅,很多时候我是身不由己的。

但很幸运,斐迪南坚持到了天平向他倾斜的这一天,我会给他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汉诺威家族还会迫切需要他的帮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