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青蛟衔缘 云澜问因
“前辈,他们……”
柳鸿云上前深施一礼,眸光扫过张氏族人的青灰衣角。
陈沐收回远望天穹的视线,只稍稍挥了挥手,便转身回了别院。
柳鸿云肩头微松,忙与身后的虬髯大汉使了个眼色。
虬髯大汉本就压了一肚子气,见状嘿嘿一笑,三步并作两步走近,哼哼笑笑的将他们“请”了出去。
没了元婴前辈做靠山的张氏,拿什么与他们柳氏再行抗衡
甚至不需要他们做些什么,总有在这期间吃亏的苦主上门,一一与张氏算账了解恩怨……
待场面一清,柳鸿云又多等了片刻,不见陈沐另有吩咐,就要率人悄悄退下。
不过还未等他动身,便闻别院内传来一言:“还请柳家主进来一叙。”
他猛然一顿,在示意其余人暂且退去之后,轻手轻脚地走进了院落之中……
此时恰逢暮色初合,天地之间好似由苍青转为幽蓝,四野一片沉寂。
柳鸿云垂袖立在柳荫深处,眼风掠过案前素衣青年。
青瓷盏中茶汤渐凉,陈沐仍自摩挲着盏上缠枝纹,指节分明如寒玉雕成,偏生探不出半分冷重之感。
“碧落潮生阁……”
陈沐忽然开口,语速不紧不慢,语声轻得像是在问天:“不知柳家主了解多少,可如实相告”
柳鸿云先是一怔,继而下意识地垂首拱手,可是却不闻有声音传出。
陈沐也没有着急,手指一下一下轻叩在茶盏边沿,好似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此时柳鸿云垂下的面容上已是热汗淋漓,心绪转得飞快。
要说他对“碧落潮生阁”的了解,那自然是不多的,但总归是有一些。
毕竟他江都柳氏是在青州立足,对于实至名归的青州第一道统,自然是从小听到老。
可那也都是些传闻,至于“碧落潮生阁”的真正门人以及真正接触,今天还是第一次遇上。
所以他才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不过使他如此纠结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有些拿不准……陈沐的态度为何……
是与“碧落潮生阁”化敌为友了,还是恩怨犹在,心底并未接受长生道人的致歉
在不明其意向的情况下,他还真不敢贸然接话。
只是陈沐发问,又岂是不接话便能略过的
柳鸿云眼角抽了抽,硬着头皮抬眸看向陈沐。
本意是准备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些许讯息,但奈何陈沐早有预料,为免情况不实,故作平静,不喜不悲,看不出任何趋向。
无奈之下,柳鸿云也只能斟酌开口:“青州碧落潮生阁乃是真仙道统,具体玄妙之处不为外人知,在下所知晓的,也都是些众所周知之事……”
他稍有抬眸,觑见陈沐眼睫未动,于是续道:“七万余年前,碧落真仙一朝悟道,广借青州修道之士的一缕气机,于青天坠落处白日飞升,临去之际,感念因果未解,便立下真仙道统,传法向道之士……”
“三代玄汐老祖承道立业更进一步,自身飞升成仙的同时,也让碧落潮生阁成了青州的擎天玉柱,且一发不可收拾,每隔几代,便有新晋真仙存世……”
柳鸿云初时还是说一句停一句,可眼见陈沐无所表示之后,便越说越是流畅,将自己所知统统讲了出来。
“直至如今,碧落潮生阁已立道七万余年,期间不曾有过衰弱,一直都是青州第一道统,且在整个浮云界的话语权也是越来越大……”
话至此处悄然噤声,陈沐指尖也是随之一停,案上残茶顿时泛起细密涟漪,分明无风,却似有蛟龙潜渊。
柳鸿云仍是不明陈沐心意,伸手抚去额间汗水的同时,出声道:“陈前辈,在下所知已经全说完了。”
陈沐缓缓点首,眸中似有星河流转,顿了片刻后,言道:“若抛开这些不谈,柳家主对碧落潮生阁,可有自己的见解”
“自己的见解”
骤然听闻此等不同寻常的问题后,柳鸿云肉眼可见的愣了一下。
碧落潮生阁何其庞大,又岂是他一个金丹小修可以点评的
“但说无妨。”陈沐看出了他的顾忌,不由抿唇一笑。
柳鸿云喉结滚动,袍袖无风自振:“要说见解,在下实不敢当,便说说对此道统的些许感觉吧。”
他面色一整,肃然道:“与在下所知的其余真仙道统相比,碧落潮生阁算是传承久远的了。”
“不过其虽然强盛,称雄青州,但门中上下皆倡导无为之境,是以不似那些一州乃至一都尽是一家传承的道统,为此于天下享誉颇多。”
“我等亦是尊崇,毕竟若换做其他道统,恨不得将所有资源尽皆纳入麾下,又岂会在乎我等小门小派的死活……”
柳鸿云声音渐低,垂首拱手一动不动,显然是真心而论,并无半点儿虚言,尤其是最后一句……
飞檐铜铃响了三响,陈沐拂袖起身:“有劳柳家主解惑。”
其言语杂碎,可意思只得一句。
那便是此道统虽执牛耳,却容得下青州百派共生……
柳鸿云顿时醒然,忙躬身告退:“区区拙见,不当一提,陈前辈,若无旁事,在下就先行退下了。”
陈沐点了点头,待对方恭谨退下后,踱步走至池塘之边。
柳鸿云自谦拙见,但对他却是有着真帮助。
自己初来乍到见识受限,对上如碧落潮生阁”这等大脉,还真就需要有人提出不同见解,哪怕只是对此道统的些许感觉……
……
云天之上,青木大蛟呼啸乘风,在其宽阔背甲坐有三位道人身影,正是回返山门的长生三人。
“不曾想出得山门一趟,竟遇上了此等千年难遇之事!”
刘天池眸似焰火,倚着蛟角大笑,久久不能平静:“此番回山,少不得要去琅嬛阁讨三坛醉仙酿!”
他话音被罡风吹得七零八落,却掩不住眉梢飞扬的喜色。
李邴道:“也确实是我潮生阁的仙缘到了,若能将这位灵源道人收入门墙,说不定还是我等的一份造化。”
在他想来,陈沐以元婴之境便能凝就道果,成仙之望还要比长生道兄多得多。
若假以时日,陈沐当真在潮生阁证道成仙,那他们身为引其入门者,好处自然多多。
刘天池点了点首,以他的身份自然不至于着眼于日后好处,只是也不会故意扫兴,与长生道人高声道:
“道兄,照我说我等何必走的如此急切,再与灵源道兄多聊上一聊不好么”长生道人摇头一笑:“此人毕竟来自外界,无有老祖拍板,就算我等与其聊得再好,又当何用反而容易让人生出误会……”
李、刘二人齐齐一怔,惊呼道:“那道兄此番回山,是要面见老祖请示”
“没错。”
长生道人神情渐肃:“此人之资足以比肩那位栖凰仙子,又矢口否认不是仙界中人,若其不曾说谎,来处便只剩下仙尊故界。”
“而仙尊故界又有不同,一些因果极重之界,就是老祖也不愿轻易牵扯。”
“至于此人收与不收,便交与老祖一人决定吧。”
李、刘二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本还想着再多问一句,可见长生道人已然闭上双目,也只好收声不语,于心中暗暗思忖起来……
……
《碧落潮生阁志》有载:青州东极有沧溟峰,终年云海翻涌如潮,其巅隐现三十六重青玉宫阙。每至卯时,紫气自东海升腾,化甘霖坠九霄,碧落潮生阁遂现真容。
长生三人乘蛟而来,吸引了不少同门注意,纷纷高声见礼招呼。
三人中,长生道人自不必说,即将成就真君,外加道果已然明悟,只差最后显化,在门中声名赫赫,几乎无人不识,见礼之人也多是冲着他招呼。
而刘天池则是身份特殊,其父为禾焰真君,且已至问道巅峰,不定何时便能踏出那一步,成就道君之名。
看在其父的面子上,问礼之人也皆是和颜悦色,与他点头示意。
至于李邴,则是少有人问津。
他虽说境界高于前者,但背景稀松平常,师傅只是一个大限将至的寻常真君,自己又无亮眼天资,自然比不过另外两人。
不过他对此也早已习惯,倒是并未生出什么难堪念头,让有所留意的长生道人暗暗点头。
三人踏蛟又行良久,终于到了云澜洞天的入口之下。
老祖常年居于洞天之中,入口显而易觉,且并不阻拦门下拜见。
只是也少有弟子主动前来此处,一是与老祖辈分、境界差的太多,没有拜见理由。
二则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直面真仙之容的,哪怕老祖有意收敛,为此心境有损者也比比皆是……
云海茫茫,青玉台阶如接天之梯排列,其上隐现潮纹,伴有潮声回响。
长生道人收起木蛟,与李、刘二人拾阶而上,不多时便踏至顶峰,身形消失在云涡深处。
下一刻,他们便觉自身好似遁入虚空之中,云海霭气裂开一线,九万重罡风在周身边缘化作细碎冰晶,簌簌坠入下方翻涌的潮生碧浪。
而就在三人心神渐沉之际,忽闻虚空深处传来玉磬三响,面前千丈云墙如琉璃崩解,露出半座悬在此方洞天里的青玉台。
“弟子邓兼霖、李邴、刘天池拜见云澜仙君!”
虽说不见老祖身影,但三人想也没想,倏尔纳头便拜。
这时上方又传来响声,三人不禁抬首,却见星河倒悬,一株虬曲古树自虚空扎根,叶脉间流淌着月华般的清光。
而树根盘绕处便是那座青玉台,其上坐有一位白发道人,拂尘垂落处有银鲤跃出虚空,衔起飘落的白发又遁入无形。
“汝等之来意,吾已知晓。”
其音好似亘古长存,飘飘渺渺。
“有外界之修落我青州,乃青州运缘,长生,你此事做得不错,且再往西一行,将那人引入山门,便拜入抚元门下吧。”
此言一出,长生三人皆是暗暗咂舌,讶然不已。
其中既有老祖未卜先知之因,又有感叹抚元名号之由。
抚元子,为碧落潮生阁三大散仙之最,已历经四重三灾九劫,存活了两万余年之久。
其战力之强,几乎比拟真仙之境,于整个浮云界都是赫赫有名。
由这位收下陈沐,已然是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中了……
回过神来,长生道人并未着急前去,而是俯首将陈沐疑似是从仙尊故界而来的事情说了出来。
“哦”
云澜子稍稍皱眉,似是未曾算到这个情况。
他抬腕轻扫拂尘,霎时四周云气如百川归海,齐齐涌入古树叶脉之中。
长生三人看着自己飘扬的发丝突然静止在空中,方才惊觉这座洞天的光阴长河,竟在云澜子抬手间凝滞半刻。
那柄拂尘尾梢扫过的轨迹里,还隐约有诸天星辰沿着既定轨道徐徐轮转。
云澜子无心理会三人,此时正五指连动,默默算着与陈沐的因果牵扯。
若换做以往,数息间他便可将大概了然于胸。
可是这一次,他却发现任凭自己如何掐算,眼前都好似常有一团迷雾,始终理不清其中因果。
云澜子双眉微蹙,鬓角白发无风自动。
能让他什么也算不出……
“此子,怕是大有来头……”
长生道人心有所感,低声问道:“仙君,此子可还要收入师门”
云澜子默然片刻,忽而淡然一笑:“自然要收,无需顾虑太多,且去吧。”
他一挥拂尘,茫茫云气便将三人罩住,待眼前再现天光时,就已然出了云澜洞天。
李、刘二人深深呼了口气,心神一时疲惫不堪,可他们眸光却愈发明亮,难掩心中激动。
长生道人见状打趣道:“两位师弟可还能随我一同前去”
“道兄这是说的什么话,此等好事,我等又岂能错过”
三人相视大笑,又是唤出青木大蛟,风风火火的迅疾而去……
云澜洞天。
云澜子闭目捏诀,周身本是清光四溢,却随着他的动作逐渐暗淡,直至再无亮芒。
这时他发间的十二枚洞冥玉簪同时发出清越鸣响,一道虚幻不定的身影从中飘出,低声道:“此子背后因果不明,你又何必冒险收下……”
云澜子双目悄然开阖,散去诀势摇头一叹:“吾已感觉到天庭相召,怕是不得久留了,走之前若不能为山门扶持出下一代真仙,又怎能去得放心”
“青山、禾焰,再不济还有长生,此三人皆会有道果显化,且知根知底,不比一个外人要强”
“也许吧,但这种事情,谁能说个清楚,也只能多多益善,不定仙缘会落到谁头上。”
云澜子眸光闪烁,继续道:“吾现在反而希望此子身后因果至深,如此的话,他才愈能激发潜力,甚至超过禾焰、青山,直指真仙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