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真的假的都烦躁
“十三岁当兵离家?”
曲卓听了高律师的情况,诧异的不行。
“是呀,那时百姓对共…额~兵荒马乱的,学校也解散了。偏僻地方消息闭塞,普通百姓不知道北面是仁义之师。
都在传言,一群青面獠牙的凶神恶煞,杀过来后连媳妇都要“共”,不“共”就沙全家……”
“……”曲卓无语。
董夏生苦笑,继续说:高律师的母亲怕战乱起来,儿子活不了。正赶上国军招兵,寻思着跟着部队走,总比留在村子里等死要多一线生机。
谁曾想一路败退一路逃,好几次险死还生。坐船逃到弯省时,腿上的烫伤都露骨头了。
幸亏天无绝人之路,遇到了学校里的恩师,不然……唉~”
“……”曲卓面色沉重的点点头,但没有表态。
帮着寻找母亲,如果在世,向老太太报个平安,最多再帮着送一封信……听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明显超出了弯省划定的圈子。
一旦触及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经,再影响了好容易建立起的通道,太得不偿失了。
一次而已,不会有人知道?
扯淡!
这种事根本控制不住。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开了口子必然越传越广,然后就是越来越多感人的、可怜的,让人同情的人不断,甚至是成群结队的冒出来。
那时怎么办?
答应了,几乎可以肯定,一定会出问题。
不答应?
还是那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
前一秒还流着泪跪地上恳求你,后一秒可能就是愤怒的质问:为什么帮别人不帮我?你没良心,你没同情心,你铁石心肠,你是恶人,坏人,你十恶不赦……
成为恶人还不算,再来一场以死相逼,以命相搏的戏码……风险太大了。
虽然“大局观”“不能因小失大”“眼光要放长远”之类的话,很多时候听起来很该死,但……有些时候确实是一道艰难的单选题。
董夏生看出了曲卓的为难,但他被高律师的经历所感动,答应对方要帮忙努力争取。
酝酿了下情绪,说起了高律师离家时,只因为多啃了一口石榴,错过了看母亲最后一眼……
骨子里就是个不自量力的烂好人嘛,曲卓的大脑很理智,但心……鼻子酸的厉害。
努力克制才没有当场失态,站那默不作声的琢磨了一阵,迈步走向四个姑娘住的院子。
抬手敲了敲院门,扬声喊:“陈嘉慧~”
“做什么?”
“你不要去城里买东西嘛,刚好董先生要出去一趟。”
“啊?我什……”陈嘉慧傻眼,正想说“我什么时候要去城里买东西”,被丁芳华抬手阻止。
关键时刻,还得是丁大神探。
听到曲卓的话,纳闷:没听说陈嘉慧要出去买东西呀?
心里狐疑,眼睛看向陈嘉慧。见陈大小姐脸上没有紧张和慌张,有的只是莫名其妙,立马意识到这应该不是有“情况”,而是有“事”。
阻止了陈嘉慧说话,稍一考虑,扬声说:“我也去。”
“别裹乱。”曲卓没好气的说:“你们女的凑一起购物太磨叽。要买什么东西告诉陈嘉慧,让她给你们带。”
“他肯定有事。”丁芳华压低声音说。
陈嘉慧也反应过来了,虽然不清楚某人要闹哪样,但很确定不会害她。还很好奇。
扬声说:“你等我一下,我换身衣服。”
“尽量快一些,董先生着急出发……”
为什么要带上陈嘉慧?
陈嘉慧是正情局安插的“坐探”嘛。
明牌的坐探也是坐探。
带着这位性格单纯,且富有同情心的大小姐一起去。听了高律师的故事后,某人一定会坚持原则铁石心肠的拒绝。奈何大小姐善心大发,一定要帮忙……某人没办法,只能勉强答应。
事后跟周建全报备一下,算是偶尔一次的特例,应该问题不大。
这只是初步想法。
到底要不要帮,还要见一正主再说。
得先确定那是一个足够聪明、理智,能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且口风足够紧的人才行……
————
“好可怜唉,就帮一帮那位高先生啦,顺手的事。”
不出所料,还没见到人呢。只路上听了下董夏生的讲述,陈嘉慧就同情心爆棚了。
“不是我不想帮……”曲卓有些烦躁,话说一半,余光瞥了下开车的董夏生,越发烦躁的说:“不是有约定嘛,我在弯省想做什么都随意,但是唯独不能……唉~”
陈嘉慧作为正情局公开派遣的秘密监查员,当然知道上峰对基金会的服务范围是有限制的。
对此,她也爱莫能助。
坐那纠结了一下,问:“既然不可以,那你为什么还要见他?”
“给一份希望呗。告诉他…再坚持几年,局面还是有可能改观的。不然……我怕那位高先生,生出希望又绝望,再……”
“也是哦。”陈嘉慧满面愁容的点点头。
想到要亲眼见证一位满怀希望之人陷入绝望,心里就不是滋味。也变得烦躁起来,埋怨:“你一个人来就好了啦,叫我做什么?”
“不是,大姐。这种事我一定要让你做见证的,不然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额~好烦了啦~陈嘉慧烦躁的拍打座位……
董夏生不知道车里的两个人,本就是负责内陆与弯省“民间”通信的人。但听出来了,曲卓压根没打算帮忙联络。
想到出发前打电话通知高律师时,他那激动兴奋的声音……心里一阵不是滋味。
但他也听出来了,曲卓是有心帮忙的,只是碍于当局的某些限制,没办法帮忙。甚至出来见一下人,都要拉上陈家大小姐做见证。
看着曲卓为难的样子,董夏生后悔了。后悔不应该凸风爱现,凭白招惹麻烦。
让高律师空欢喜一场不提,再影响了小曲对自己感观。后面还有大事要谈呢,要是对方心里厌恶自己……里外都得不偿失。
董夏生后悔到牙疼的时候,小旅馆二层的一间客房内气氛沉闷……
老五守在窗边,边留意着外面的动静,边留意着屋里的动静。
刘焕荣黑着脸坐在椅子上,怒目瞪着床上的老三。
胸口一个大脚印子的老三不敢与刘焕荣对视,火大的瞅着水泥地,脸上满是愤愤和不服气。
眼镜拘谨的缩在房间角落,大气都不敢出。
之前刘焕荣担心老三冲动行事,不放心的折返,正好看到老三和老五从日杂店买了西瓜刀。
俩人看到刘焕荣,脸上现出明显的慌乱。面对逼问,老三急中生智,说买刀是准备砍自己的。
如果小胡子不同意罢手,他就砍掉自己的一只手让对方出气。
老五闻言也跟着帮腔,说如果小胡子还不出气,他也砍掉自己的一只手,一定要让对方放过大师兄、四师兄,还有师侄和帮里的弟兄。
虽然二人话讲的言之凿凿,但刘焕荣基于对老三的了解,已经先入为主的有了判断。
不论俩人说什么,都固执的留了下来。
老三和老五努力镇定,做出一副心怀坦荡的模样和刘焕荣一起在旅店房间里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沉不住气。
直到听见旅馆老板上楼,喊之前在饭馆里哭诉的老男人下楼接电话,老三终于绷不住劲了。
稍透露了两句真实想法,就被刘焕荣一脚踹到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