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龙飞 作品

第24章 九丈青天运,人间又一儒圣

石林顿了顿,继续说道:“不知多少年之前!自孔圣成道,在天地间立下浩然正气长河,我们人族的读书人,只要读四书五经,再参加科举,拜过孔圣,便能感应到文气!”

“而文气,就是读书人的力量!我们大宋朝,就有将文气提升到九丈高的大儒!一言,可诛妖魔!借助浩然正气之威,可战仙神。”

石昊就是:“???”

所以说这是什么世界?

怎么文气修练体系都出来了?

还有孔圣?这是真的圣人?还是虚名?

石昊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也机灵。

很快就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文气修练体系,很显然,也不凡!因为石林都说了,当世大儒,便可战仙神。

且有孔圣珠玉在前,石昊可不信,大儒就是这个世界文气修练体系的终点。

但——

石昊询问道:“关于这文气的事情,父亲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石昊很疑惑。

早点知道这文气修练体系,石昊绝对热衷于参加科举!

毕竟文气修练体系,好歹也能增加实力啊!

石林道:“中了秀才,才能去文庙拜孔圣,从而开启文宫,修文气。你以前都不是秀才,我跟你说了也没用。”

石昊嘴角扯了扯。

石林又道:“你中了秀才,明日就应该去文庙拜孔圣了,等你开了文宫,便可以修练文气了。”

石昊好奇道:“这文气修练之法是什么?”

石林道:“就是读书!学识积累越多,文气越强,曾有人中了秀才,一朝开文宫,就有三丈文气,比肩当朝进士,极为不得了!”

石昊摸不着头脑。

怎么感觉这文气修练体系,比武道还玄乎?

倒是仙道体系,一个萝卜一个坑,强多了。

就目前为止,石昊也不知道武道体系处在哪一步。

但仙道体系的话,石昊目前是处于修仙的最后一个境界大乘期,还并没有成仙。

面板上,石昊的综合实力评价是:比肩巅峰天仙。

这个评价,只是评价石昊的实力标准,并不是石昊的修为境界。

就像是白素贞,那条蛇妖也没成仙,但真打起来,估计实力较弱的天仙,也奈何不了她。

石昊道:“父亲你跟我多说说这文气修练体系,我还没听懂。”

石林摇头道:“没什么可说的,明天你去文庙,祭拜了孔圣,开了文宫,便知晓了。”

石昊知道石林不是喜欢糊弄玄虚的人,于是便信了。

没有再多问。

…………

第二天。

杭城钱塘县县令,差衙役,将这次中了秀才的二十人,都给聚集起来。

钱塘县县令,给这二十个秀才,说了说文气的事情。

有几个寒门秀才感到惊讶。他们此前是不知道什么文气的。

县令这般说了,他们才得知。

其余十几个秀才,则提前知晓了文气之事。

县令倒也没多重视,二十个秀才。

毕竟每年都有县试,钱塘县每年都会出二十个秀才。

且一般秀才的文才,并不强,能有个三寸文气就不错了。

这区区三寸文气,威震一个小鬼都够呛。

钱塘县县令稍微介绍了一下文气的事情,便说道:“本官这就带你们去文庙,祭拜孔圣,开文宫。此后你们便是正式的秀才,可以修文气。”

钱塘县县令毫不拖拉。

很快。

他带着一行二十人,来到钱塘县的文庙。

祭拜孔圣也很是简单,只需三拜,再上一炷香即可。

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

石昊混在一堆秀才里面,很是起眼。

因为他是这次的案首,年龄方面,才十二岁,而在场秀才,除去石昊,最年轻的一个,也有十七岁。

其实许仙也参加这次的科举了,但很不幸,许仙又落榜了。

因为是案首的原因。

石昊第一个祭拜孔圣。

只弯腰三拜,再上一炷香。

顿时!

石昊识海大震,他感觉自己识海之中,开辟出了一个神秘的空间。

同时,一股股神秘的力量,凝聚在石昊身上!

“这是文气?”

石昊看去。

只见自己头顶,显露出了九丈高的青色文气!

古怪的是,石昊并不觉得这文气,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难道这文气修练体系就是吹牛逼的?”

“我这就九丈文气了,昨日我爹才说九丈文气只有当世大儒才有。”

“而大儒可以比肩仙神。”

“但……这文气真的没啥力量可言啊!”

石昊心中吐槽,然而在下一刻!

杭城城上空,出现了一条浩然正气长河!

一股股浩然正气,倒灌进入石昊体内!

这浩然正气长河,才是文气修练体系的根基!

而有了浩然正气之后。

石昊才觉得不一般。

就如同,他貌似掌握了“言出法随”般的力量?

“这就是文气体系?”

石昊没感到多惊喜,非常淡定。

因为石昊算是明白了,这文气修练体系,就是外物!

只有天地间拥有“浩然正气长河”这种东西,文气修练体系,才会具备强大的力量。

如现在,石昊动用他的九丈文气,连通浩然正气长河,便可以拥有匹敌仙神的实力。

可如果,没有浩然正气长河,那么文气修练体系,就是个笑话了。

这种伟力归于外物的修练体系,实在很难让石昊心动。

然而。

石昊并没有看到,钱塘县县令,那震惊的嘴脸。

以及。

这人间,因为他成就九丈文气大儒,引起了多大的震动!

……

东京,开封府。

皇宫内。

“陛下,杭城上空出现浩然正气长河,应该是有哪位先生修成大儒了。”

“这是朕宋国之幸也!将那位大儒给请进国子监,你能办到吧?”

“臣……愿意一试!”

“朕要你一定办到!”

“诺!”

…………

神州,人间稷下学宫。

孟子看着杭城城上空的浩然正气长河,勃然色变。

“竟是由十二岁的少年,引发了浩然正气长河?”

“十二岁的大儒?当真是需我亲自去请了。”

“这少年或可为我儒家人间又一圣。”

…………

妖族,十万大山之中。

人间众多妖王,齐齐感应到,人间又有一大儒诞生。

那贯穿天地的浩然正气长河,也只有大儒诞生之时,才会隐隐显现一部分。

“人族又有新的大儒了?”

“只不过昔日口中血食……”

“何德何能成为天地主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