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登陆
第380章 登陆
张名振站在舰船的指挥台上,手扶着栏杆,目光远眺着前方,漳州府的城墙已经隐约可见。
朱慈烺的委任让他肩负起了南征大军的重任,而现在,距离漳州府的距离愈加接近,身后庞大且强悍的水师舰队令他的目光里除了自信,还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沉稳与从容。
这支舰队规模庞大,约有三十余艘大中型战船,每一艘都足以将对手压得喘不过气来,更不必提船上的中军新设八营,两万余名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了。
南下以来,一路上的行程都十分顺利,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意外,张名振对于李霄林手下的水师将领们所布置的防线充满了信任。
四周的海域上,眼下的季节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台风来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加之大军的行进早已得到周全的布置,李霄林的安排无疑是将所有的危险都排除在外。
或许,这样的一支大军,哪怕是海上最强的郑军,面对它们也只能感到恐惧和无力。
在张名振的指挥下,水师前锋舰船已早早踏上了漳州府城西南侧的水域。
这支舰队载着数十头塘马和百余名骑兵,这些精锐的骑兵将会先行上岸,分散进入四周的城镇,进行侦查工作,打探郑军的动静,为主力部队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张名振自信地认为,漳州府目前并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威胁到他们的计划,甚至可以说,眼下的局势对他们极为有利。
“李将军,咱们的实力,恐怕已经足够应对一切了。”张名振轻声说道,眼神充满了自信。
李霄林站在一旁,眼中同样流露出满满的自信与冷静:“是的,漳州府那边的敌人显然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反应。而且,根据锦衣卫的回报,郑鸿逵已经下定决心投向朝廷,我们完全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番话让张名振的心情更加愉悦。他深知,漳州府现在的状况并没有任何能够阻挡他们的进军了。尤其是郑鸿逵的归顺,几乎宣告了漳州府的结局,自从收到了锦衣卫传来的好消息后,他心中的压抑与担忧早已消散殆尽。
现如今,他心中对于潮州局势的判断,虽然并不完全明朗,但至少,郑鸿逵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可供回旋。
等到朝廷大军的出现,郑鸿逵在潮州的处境将更加艰难,而郑芝龙虽然在攻城方面手段多样,但面对援军的到来,他能做的,恐怕也只是在防守上拼命抵抗。当然,即便如此,张名振依然不认为郑鸿逵会毫无反抗之力。
“不过,郑鸿逵依然不容小觑。”张名振忽然沉思片刻,声音微微低沉:“他在漳州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招揽了大量资金,整合了地方武装,还开始了严格的训练。短期内,他的力量不容小觑,虽然我军实力强大,但还是不能轻视。”
李霄林点了点头,面色严肃地回应道:“确实如此。郑鸿逵既然能够在福建建立起如此强大的势力,就证明他简单了。他有足够的能力和谋略,还是郑家的人,咱们不能不小心。”
虽然他们的军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此时的漳州府,依然拥有一定的战斗力,即便是军力上暂时处于劣势,但对于经验丰富且懂得如何应变的郑鸿逵来说,可能会是另一种威胁。
“不过,潮州一旦有了援军,郑鸿逵必然无法支撑。”张名振不禁轻叹道:“郑芝龙可以用尽各种手段进攻,但郑鸿逵的防守仍然牢不可破。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将他的力量彻底削弱。”
“是的,一旦他的防线被击破,我们就能顺势而入。”李霄林补充道:“而且,朝廷的援军势必会改变战局,即便是郑家有阴谋,郑鸿逵得了一时的胜利,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
张名振凝视着远方的海面,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幅战略图,战争并不仅仅是武力的比拼,更多的,是智谋与耐心的较量。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郑鸿逵没有退路,让他彻底陷入朝廷的大网之中。
“我们必须尽快部署下一步。”张名振坚定地说道:“一旦漳州府陷落,郑鸿逵的军队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不仅能用来巩固我们在福建的军力,还能作为我们进军福州的有力牵制。”
他顿了顿,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这场战争,我们必定能够取胜,但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不能有任何松懈。”
李霄林点头应道:“将军放心,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接下来的每一步,我军必定会全力以赴。”
张名振微微一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从容不迫,但他心中依然保持着一份警觉与冷静。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棋局,每一颗棋子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改变战局,他们所依赖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强大军力,更是有着对于全局的深刻洞察与精密布局。
“我相信,这一战,我们必定能够凯旋而归!”张名振低声说道,声音中透出了一丝无比坚定的决心。
郑鸿逵的兵马在之前围剿地方匪徒和海盗的大战中,遭遇了不小的损失,然而,他通过从投降的地方武装中抽调精锐补充,迅速弥补了战力上的不足。
在郑鸿逵和张名振这支主力的联合攻势下,恐怕连郑芝龙的主力大军前来对战,都未能取得胜利。即便如此,郑鸿逵并未因此而轻敌,反而愈加谨慎,保持着应有的警觉。
临近傍晚时分,西面的群山渐渐被晚霞染成了深红,沉入山间的太阳把最后一缕余晖洒向大地,映照在漳州府的城墙上,犹如一道金色的屏障。
李霄林的水师终于抵达漳州府,舰船密密麻麻停泊在港口,仿佛成群的铁兽,雄浑而威武。船只之间,水手们忙碌着卸货、调度,井然有序。
而码头上的一队队兵士,装备精良,铠甲闪闪,气宇轩昂,他们从船舱中鱼贯而出,随即迅速在码头上列队集结。随着时间的推移,漳州城的城墙之上,明军的大旗终于飘扬起来。那旗帜在夕阳下格外显眼,金色的龙纹在风中猎猎作响,昭示着大明的力量和威严。
郑鸿逵带着几个亲信大将和一队亲兵,亲自来到码头的望台上迎接李霄林的到来。面对这支庞大的明军,郑鸿逵深知,只有争取张名振的完全信任,才能稳住自己在漳州的根基。
张名振则在中军卫队的簇拥下,领着李霄林等一众将领,来到了码头的望台上。当他的目光扫过郑鸿逵身边空无一人的地方时,心中微微一沉,随之了然郑鸿逵并未完全信任自己,仍然心存顾虑。在林副将带着赵东等前锋军官,领兵控制整个漳州府城之前,张名振决定暂时不进城,这不仅是出于战略考虑,更是对郑鸿逵的一种试探。
郑鸿逵深知这一点,于是早早将自己的儿子派往潮州等地,准备在此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他既打算尽力示好,力求让张名振和李霄林相信自己,而又不愿拿儿子的生命去冒险。
“罪将郑鸿逵,拜见大将军!”郑鸿逵单膝跪地,双手拱拳,声音郑重而有力。身后的将领们也纷纷跪下,齐声高呼,气氛庄严肃穆。
韦显此时缓缓开口,声音从容不迫,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郑将军,你忍辱负重,为了保全漳州百姓,潜伏在郑贼军中为我大明打探军情。这些危难时刻,你为了取信于郑贼,所作的种种权宜之计,本官早已如实向陛下禀报过,你无需担心。”
郑鸿逵听到韦显的这一番话,不禁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自己一直在担忧的事情,竟然早已被韦显准备好了解决之道。李霄林和张名振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反应。
韦显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当初局势危难,郑将军所做的一切,皆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已经与陛下沟通过,郑将军的忠诚,陛下也是深信不疑的。”
张名振在韦显说完后,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坚定地说道:“如今攻守之势已发生变化,郑将军及时反正,接应本将军,已是大功,何罪之有”
他说话时语气铿锵有力,仿佛一锤定音,压下了郑鸿逵心中的疑虑。
郑鸿逵原本还在思考如何通过表现忠心来打消张名振和李霄林的疑虑,没想到这些问题早已经被韦显提前考虑周全。
他心中既是松了口气,又是感激涕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和敬畏,甚至一时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局面。
“罪将惶恐,不敢邀功,只请将军能让末将戴罪立功,亲自上阵杀敌!”郑鸿逵再度垂头,声音带着几分恳切和激动。
此时,韦显和张名振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都在衡量着郑鸿逵的忠诚和决心。郑鸿逵虽然心中惊恐,但他身为一位老练的将领,能在四面楚歌、敌军环伺的困境中稳住数千兵马,手腕之强,能耐之大,显而易见。
此刻,面对眼前的局势,在他心里,早就有了判断——张名振绝对不会让他继续驻守漳州城。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无谓的挣扎和对抗,不如早早投诚,主动表忠心。
毕竟,眼下的关键在于取信于对方,争取一线生机。与其被逼无奈,不如主动求得一线希望,保全自己的未来。
“我愿意为朝廷效力,愿意跟随将军一同出征贼寇!”郑鸿逵高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同时也夹杂着一丝无奈。
“诶,不急。”张名振闻言,微微一笑,随即跨步上前,扶起了从叛军阵营中反正过来的郑鸿逵。
张名振并不急于回应,而是表现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朱慈烺曾经叮嘱过他,特别要重视郑军中那些有能力的将领——这些人一旦被成功拉拢,便能为日后的作战带来极大的帮助。
而如今,郑鸿逵的反正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张名振自然乐意把这份“千金骨”的佳话做下去。
这样的行动不仅能获得郑军士兵的支持,甚至还能为自己积累名声,为日后争取更多的反正郑军兵将提供帮助。若能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出一个“以德报怨”的形象,无疑会对自己的政治生涯大有裨益。
张名振扶起郑鸿逵的同时,目光扫视了一圈郑鸿逵身边的部将们,嘴角微微上扬,故意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公子怎么不出城来迎接朝廷的大军啊”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揣摩和试探,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那其中的含义却显得分外尖锐。
郑鸿逵听到此话,顿时心头一紧,以为张名振此举是在责问自己,慌忙想要再次跪下,表示效忠,甚至一度有些失措。然而,张名振却丝毫不为所动,死死扶住了郑鸿逵的肩膀,强行将他扶正,让他动弹不得。
“郑将军,你不要急,本将军并无恶意,本将军只是想问问贵公子一些事情。”张名振语气平淡,然而那种话语中的威胁却无形地笼罩了整个气氛。
郑鸿逵心中一阵慌乱,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就在他仍在思考应对之策时,张名振却突然放声大笑:
“鸿将军,你放心吧,本将军说话算数,这次只要你和本将军一起打鞑子,曾经的事情,皆可不计较。”
郑鸿逵愣了一下,心中逐渐生出一线希望。
“如今国家刚刚恢复,百姓终于能够安居乐业,居然还有人图谋不轨,想要作乱,简直是用心歹毒!”张名振话锋一转,语气愈加严厉,目光锋利地扫向郑鸿逵。
他的话语不仅是对郑鸿逵的警告,更是对周围所有人发出的威慑,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重视他们的忠诚,而对那些背叛者,决不会手软。
郑鸿逵听后,内心的忐忑渐渐平息,虽然心中仍然有所担忧,但眼前的张名振展现出的宽容与果决,倒让他不禁产生了一些想法。若能获得张名振的信任,未来的局势或许还能有不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