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即正义 作品

第239章 以战代练,全歼清军

第239章 以战代练,全歼清军

朱慈烺并没有继续留在南面大营的中军大帐,而是跟着反攻大军,来到了西面的战场。

德勒克浑所领的清军主力现在就在这里,只要歼灭了他们,襄阳城便唾手可得,他自然要在这里盯着。

这个时候,朱慈烺作为一国之君,虽然不会亲自再冲锋陷阵,身临前线,但作为殿前军的灵魂,他亲临一线,依旧能大大激发将士们的士气。

当然,在漆黑的夜色之下,远镜已经失去了作用,他只是在远处观望战场,根据前方的声音和火光,来判断这次围歼仗的具体战况,前方还有一个战兵营,以及御营的骑兵掩护。

在德勒克浑的亲自压阵下,天骑军的阻击,并没有发挥预想中的效果,清军的抵抗十分顽强,突围行动更是强劲有力。

这并没有超出朱慈烺的预料,毕竟是决死一战,若是作困兽之斗的八旗军都无法发挥出一点超乎寻常的战斗,朱慈烺反而会觉得事情不正常。

殿前军大营西面,营盘壕沟与拒马之间,无数被推倒踩踏的帐篷之上,正在爆发激烈的战斗,喊杀声,甚至是火枪射击声,持续不断,明清双方的数千兵马,正在鏖战。

而随着双方的激战,天色渐渐发亮,清军的攻击缺少必要的方向和目标,显得十分混乱,而殿前军因为在夜色中合围,也漏洞百出,好在清军根本无法及时发现,这使得其在夜间完全不能顺利突围。

朱慈烺很快收到了林昌峰送来的军报,合围的局势虽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顺利,但基本上在计划之内。天骑军现在已经死死拖住了西面突围的八旗马甲,并将对方死死困在了伏击圈中。

与此同时,在西面的清军夜袭部队被拖住的同时,洞庭湖水师,也纷纷趁机开始了行动,隔绝了清军强渡汉江,突围北上的企图。

这个时候,原本防守严密的襄阳城早已经因为突围行动,一片空虚,但殿前军现在刚刚经历了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必须留有预备兵马,以防不测,还来不及准备攻城行动。

如今,襄阳城南面的殿前军大营西侧,一场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的围歼战,正在徐徐展开,而其中唯一的悬念,就是这些所谓的“八旗马甲”,在决死一战中,有多少战力了!

大营西侧,明清两军交战的拒马后,古德富看着眼前的情况,心中暗暗骂了几句,现在的局势并没有预想中的顺利,清军虽然处于劣势,但仍旧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各种阻击突围的手段频出,使得殿前军将士也吃了不少的亏。

当然,古德富并不觉得这区区几千清军,可以突围出去,他只要阻挡久一些,等到大军彻底调动完毕,特别是天亮之后,火枪兵能发挥作用,便可以迅速全歼这支清军。

按照部署,赵正东已经带着麾下的将士,在原本营盘的栅栏处,架设拒马,挖掘壕沟的地方,部署阻击方阵。

而随着天色渐亮,后方的炮兵正在行动,他们将会借助四磅炮的巨大杀伤力,抵挡住清军的任何突围行动。

在赵正东的命令下,古德富率领麾下的整个局,上百名士兵都立刻行动了起来,光线昏暗的拂晓时分,殿前军将士身上的甲叶在奔跑中相互碰撞,哗哗作响,和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营地外围的平野之上。

很快,赵正东麾下,整个千总的士兵,都进入到了刚刚架设起来的防御工事中,明军在阻击清军的同时,也推来了盾车,拒马,依托原本就有的壕沟,形成了防御清军骑兵的工事,并实现了完全的包围,使得清军难以从侧面突破,更不要说绕到背后进攻了。

殿前军和天骑军当然可以直接和清军硬拼,但那绝对会造成巨大的伤亡,这不是朱慈烺想要看到。

而且,对于朱慈烺来说,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要给每一个士兵,特别是那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亲手杀过敌的老新兵们,一个上阵的机会。

否则,德勒克浑的这点兵马,早就在几乎十倍的殿前军,天骑军围攻下,毫无反抗之力了。

随着两军毫无营养的鏖战持续,天色迅速发亮,一队队火枪兵很快在盾车和拒马形成的防御工事后,完成了列队,随即开始装药填弹,点燃火绳,战兵则在他们的身后列阵。

与此同时,还有数十门四磅炮则是被架到了好几个重要的位置,以确保对包围圈内的清军,形成全方位的打击,他们的面前,还有一层防御清军箭矢的盾牌。

殿前军炮兵的速度十分快,他们都经过严苛的训练,数十门原本就是为野战而生的四磅炮,很快被推到了对应的位置,每一门四磅炮,都有四个炮兵操作,他们十分熟练地取出炮弹和火药包,并开始装填实心铁弹。

而在炮兵和火枪兵准备的同时,赵正东也随即下令,古德富在千总的命令下,亲自检查起了前方军阵的队列布置情况。

“火枪兵全体都有,给老子听着,火枪一定要保持齐射,听好号令,若是鞑子冲来,你们不必理会,老子会对付他们,那些冲到阵前的鞑子散兵,打不到你们,阵中自有弓箭手和突击战兵会对付他们。”

古德富嘶声大吼起来,他顿了顿,然后又接着说道:

“等到一会两轮齐射完毕,清军估计也没有多少实力了,但他们若是垂死挣扎,冲上来了,火枪队列立马后撤,阵后的战兵也不必着急,这些鞑子都是秋后的蚂蚱,就算是鞑子的骑兵,也绝对跳不过咱们的拒马,谁要是自己乱了阵型,等打完了鞑子,老子绝对不放过他。”

殿前军中,还有很多士兵只是上过战场,但本质上还是新兵,他们除了参于过鹿门山的追击战,便是一直在襄阳城,南阳城的攻城战中打酱油,和满清八旗精锐在平野上正面交手的经历,屈指可数。

古德富对此倒是毫不担心,毕竟现在他们现在的兵力十数倍于八旗兵,接下来的战局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一次杀敌立功,但对于那些鞑子来说,就十分惨烈了。

“兄弟们,这些鞑子已经全部被咱们堵在这里了,他们已经无处可逃了!”

“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殿前军的将士们,无论是老新兵,还是真的老兵,都热情高涨的响应道。

他们大部分都是一年半前才参军的,而参军以来,见到的都是殿前军的胜利,满清八旗兵虽然也表现出了凶悍,但在他们的眼中,如今已然是战功的代名词。

而这种必胜的信心,则是四年的时间来,数万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用一个个胜利铸就的,如今已然坚不可摧。

这就是军心和士气,也是军事上常常说的——只有胜利才能带来更大的胜利!

古德富和其他方阵中的百总一样,对着新兵们喊完话后,随即也进入了阵列之中。

而此时赵正东叫来了传令的塘马,开始向营官回报前线的军情。

那个塘马听完他的话,又复述了一遍,赵正东确认无误之后,才赶紧翻身上马,而后扬鞭而去。

在完成了这些事情之后,赵正东又迅速派出了旗队阻击清军来袭扰的散兵,并和手下的百总们,最后一遍确认他们各自负责的战斗区域,以及开战后相互间的照应。传令的塘马此时正在各个阵列的侧面,飞驰往来,而明军阵线前,包围圈内重新整队的清军,也随即开始了试探和反击。那些派出去阻击清军的旗队,很快退回。

而他们的后面,往往会追着十几个清军骑兵,这些清军骑兵似乎也做好了最后一搏的准备,塘马就算发现了前方有殿前军的防御工事,也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此时天色还未完全大亮,战场上硝烟弥漫,赵正东难以看清他们的盔甲和军服的颜色,但听着马蹄声,对他们的实力,做出初步的判断。而部署在各个方阵侧面的天骑军此时也开始采取了行动,同时出击。

很快,在阵中观察敌情的士兵,来到了赵正东的面前,汇报道:

“千总,咱们这里应该是清军突围的主要方向,来的清军残兵估计有一千左右,而且几乎人人有马,绝对是精锐。”

赵正东点了点头,随即朝着阵前看去,这个时候天色亮得很快,视野都因此变好了,清军其实便是担心这个,才慌慌忙忙间,又发起了突围。

很快,闷雷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无数黑色的骑兵从包围圈中涌来,朝着赵正东所部的军阵,不断蔓延而来,一个个人影在昏暗的光线中,逐渐成型。

殿前军南面大营南北东西数里,包围圈也足足有数里的周长,但这对于清军骑兵来说,依旧不够提速的。

这也是赵正东完全无惧的愿意来,他当即下令各百总备战,特别是各部兵马检查火器弹药,刀枪剑斧,威慑想要冲击的清军。

很快,随着清军第一轮数十骑兵试探性进攻的结束,清军人潮中军号声陡然响起,古德富随即便见无数清军骑兵下马列阵。

除非能确保一击即破和己方几乎没有伤亡,不然没有蓄力提速的骑兵,根本无法在这样狭窄的地形中展开进攻,特别是突破敌方的坚固阵地。

这也就是清军为何集体下马步战的最主要原因了。

不过,步战同样是清军这种重甲步兵最擅长的战斗形式之一,他们并无畏惧。

由于城外的殿前军一直占据着兵力优势,甚至是骑兵都远超八旗马甲,清军的反击能力大大受限。

但事已至此,这些八旗兵除了不断冲击殿前军的包围圈,以期望能够突围出去,根本就是已经别无选择。

清军通过试探性进攻,大概摸清楚了殿前军防御之后,突破面前明军阵地的行动,也随即展开。

轰隆隆的战鼓声在清军阵中响起,黑压压的清军迅速往前推进,还有不少巴牙喇带着精锐甲兵绕到了两侧,企图从明军方阵的侧翼取得突破。

殿前军阵地上,成千上万的甲兵已经严阵以待,数以千计火绳正在缓慢燃烧,不时还有几颗火星弹出,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古德富看着不断逼近的清军,心中计算着对方的距离。

“轰隆隆!”

随着战鼓声响起,随后便是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平野上响起,古德富面前的盾牌后,两门四磅炮口中吐出橙红色的火焰,数百颗霰弹呼啸着砸向了清军冲锋军阵之中。

明军阵线上,瞬间升腾而起白色的浓烟,霰弹威力巨大,两百步之外的清军转眼之间便齐刷刷倒下了数十人,如同狂风吹过的草丛。

伴随着巨大的伤亡和惨叫哀嚎声,清军阵中也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但他们已经退无可退,很快就在军官的组织下再度发起了进攻。

而清军前排,很快又补充上来了数十人,他们在军官的大吼中呼嚎着继续冲锋,但纵使身上批了两重甲胄,在这个距离,也无法阻挡四磅炮射出的铅弹。

剧烈的爆炸声中,刚刚惨烈的情景再度重现,清军又哀嚎着倒下了数十人。

包围圈内狭窄的空间,使得霰弹的威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火炮的杀伤力大大增加,清军的兵力也很难展开,只能通过不断替换战死受伤的士兵维持进攻。

但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进攻的最后锐气,已经因为巨大的伤亡而消退,前锋也开始显得混乱。

殿前军军阵中士气高昂,面对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军,丝毫不惧,此战必胜的信念早已经深入人心。

古德富看着滚滚而来的清军,当即下令拒马后的火枪手检查弹药火绳,准备第一轮齐射。

“预备!”

“瞄准!”

他的身侧,一百多支火绳枪同时放平,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顶着盾牌呼嚎喊叫着涌来的八旗兵。

清军前锋很快就进入了七十步的距离,他们为了保持行进队列的速度,根本无法让弓箭手在一旁掩护。

古德富紧紧盯着毫无掩护,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清军,当即大喝道:

“射击!”

殿前军阵地上顿时亮起了一阵火光,上百颗铅弹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入清军阵中,前排的清军再次齐刷刷倒下一大片,震天的惨叫声响彻平野,倒下的尸体伤兵严重阻碍了后续清军的进攻。

而又经过了几轮火炮和火枪齐射,清军还没能冲到殿前军的近前,但他们已经死伤了数百人。

而随着殿前军方阵中的火枪兵,炮兵在盾牌的掩护下,撤入阵中,殿前军的战兵方阵,也随即发起了进攻,呼喊声震彻平野:

“杀鞑子!杀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