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即正义 作品

第238章 围歼清军主力

第238章 围歼清军主力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两支强军之间的战斗是相当无聊的,特别是双方都早有准备的时候,甚至还有可能连最引人注目的胜负,都分不出来。

毕竟,双方都具备极强的组织度和坚定的战斗意志,无论是阵型的保持,队列的轮换,还是前后军的交替掩护撤退,都不会出现致命的错误。

而且,退一步说,就算是真的出错了,敌人也不一定能发现,更不要说是抓住机会,趁乱反击了。

换言之,两支强军之间的战斗,最终基本上都会成为双方兵力的比拼,谁的预备兵马多,谁的将士更加耐打,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也是德勒克浑急匆匆领兵出城,而朱慈烺却稳坐中台的原因。

前者是企图一路猛攻,不给殿前军任何反应的机会,而后者则是依托于强悍的兵力,根本不担心清军的突袭。

而随着东西两侧数千的殿前军将士基本上完成了包围圈的部署,大营内的其余各部人马,也重新组织起了大军,朱慈烺则是开始收拢兵马,准备转移,将德勒克浑亲领的这股强悍的清军,引入大营深处。

不过,朱慈烺到这个关键的时候,也不会大范围转移。

毕竟,这种两军对决时候,一军统帅的任何行动,都有可能导致军心崩溃,阵线动摇,那些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随着德勒克浑所部八旗兵的加入,清军的攻势虽然变得更加猛烈,而原本部署在外侧,不到两千兵马的殿前军,此时就好像是终于撑不住了似的,迅速溃不成军。

德勒克浑远远看到一面大旗高高飘扬,一路后退,但却始终屹立不倒,自然已经有了猜测。

此时,战场之上除了士兵们的嚎呼声,便是不绝于耳的喊杀声,火枪声,箭矢声,兵戈碰撞声,以及重物坠地声。

当看到一队队马甲从他的身边穿过,朝着溃不成军的殿前军将士猛冲而去的时候,德勒克浑更是意气风发,大吼一声“杀”后,双腿猛夹胯下之马,朝前冲出。

顷刻间,聚集在德勒克浑身旁的数百匹战马,也同时开始启动,宛如黑色洪流般,朝着殿前军的大营中猛凿而去。

尚可喜看着如潮水般涌向殿前军大营的八旗军,心头猛地一颤。这股足足有三四百骑,声势浩大的骑兵,恐怕很快就会直接被明军一句歼灭。

他很清楚,明军的实力要更强,现在德勒克浑虽然攻势如虹,锐不可当。但不需要多久,这大好的局势,就会戛然而止了!

想到这里,尚可喜当即扭头看向身侧的家丁头子,道:“明军援军马上就要来了,咱们撤。”

尚可喜是知道殿前军战斗力的,他虽然对八旗军的马甲也很有信心,但现在明军的包围之势已成,德勒克浑已经进入圈套,鞑子必败无疑。

而此时,德勒克浑对这些事情,还一无所知。

林昌峰所部很快就迂回到了大营外侧,合围即将完成,德勒克浑所部数千八旗军,将插翅难逃。

不仅如此,大营内,殿前军各部的反击也如期而至,喊杀声震天。

严阵以待的上千名殿前军火枪兵们,直接对着德勒克浑和尚可喜所部的冲锋士兵一阵射击,瞬间杀伤了上百人,而后弓箭手又是一轮齐射。

尚可喜所部兵马在刚刚攻进大营的战斗中,本来就损失不小,现在能战之兵不过一千余,而德勒克浑也只有数千八旗马甲,遭此一击,攻势顿止。

毕竟,那些紧随其后的八旗马甲,在听到了如此密集的枪声之后,都纷纷选择了停下进攻的脚步。

在兵力占据着绝对优势,又早有准备的殿前军阻击下,局势逆转得实在是太快了,清军的攻势随着准备充分的殿前中军,天骑军将士加入战场,两刻钟时间,就被完全遏制住了。

而后,占据了兵力优势的殿前军各部,随即在反击中取得优势。

不仅如此,常登贵完全不等清军喘口气,便又立即派出了数千名战兵,配合天骑军,成方阵突袭清军,大营内顿时长枪如林,击刺如飞,以锐不可当之势,开始猛攻进入包围圈的八旗马甲。

要知道,殿前中军的长枪兵军阵攻势十分凌厉,在这样迅猛的攻势下,只要清军顶不住,很快就会溃不成军。

当然,德勒克浑麾下的八旗马甲,到底是精锐,虽然一时还弄不清楚情况,根本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已经被殿前军包围,进攻的惯性仍在,抵抗十分顽强。

毕竟,他们兵力再少,也有数千之众,而且都是精锐之师,训练有素,战力不俗,反应极快。

但殿前军的兵力优势,很快就在这场血战中,得到了体现,后续兵马源源不断补上,而清军在巨大的伤亡下开始不支,阵线开始崩坏。

在清军军阵最前面的大部分都是尚可喜所部的藩兵,德勒克浑的八旗兵则大多居后压阵,或者是作为突破到核心兵力。

这些藩兵经过刚刚的营盘苦战,已经有些疲惫,在殿前军的攻势下,很多已经溃败,尽管其后的八旗兵紧接着上前助战,也只是能勉强支撑。

而大概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德勒克浑终于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在数十巴牙喇甲兵的护卫下,也开始指挥撤退。

但这个时候,他麾下的八旗马甲,已经不是死的死,就是伤的伤,不然就是还在前线和殿前军苦战,根本撤不下来,最终包括巴牙喇在内,他只带走不到千人。

而撤退溃败之势一成,清军便再也抵挡不住殿前军的进攻,许多人根本就是丧失了战斗意志,转身就想跑,然后更快死在了殿前军的刀枪之下。

德勒克浑为了避免兵败如山倒的惨况发生,撤退之前,还将收拢到的兵马,分出了数百,打算阻击猛攻而来的殿前军。

但这支兵马各个杀向如同黑色潮水般涌来的殿前中军和天骑军,最前方的数十甲兵,便直接被淹没,死在了乱军之中。

黑夜中,一支支长枪,一柄柄短斧,还有无数的砍刀闪着寒光,一道道血雨飞溅而出,惨叫哀嚎声不绝于耳,战况愈来愈激烈,清军的死伤也不断扩大。

“报贝勒。”一个背后插旗的八旗军塘马突然从营门方向策马而来,着急道:“大营周围发现大队明军的骑兵,他们好像包围来了。”

德勒克浑听罢,直接被惊到了,和手下的巴牙喇军官们,一时面面相觑,他随即想起了什么,当即问道:

“尚可喜,尚可喜呢快让尚可喜带着手下的兵马,在前面顶住明军的反攻”德勒克浑听到了明军已经合围的消息,已经完全慌了。

“埋伏,咱们一定是中埋伏了明军,明军现在已经.”德勒克浑麾下的巴牙喇军官此时也无比激动,说话都吞吞吐吐了。

“这事,尚可喜脱不开干系。”德勒克浑脸色一凛,当即下令麾下的巴牙喇军官去把尚可喜找来。

那个巴牙喇军官无法抗命,只好拱手应下,随即双腿一夹,随即再度朝着两军交战的前线飞驰而去,德勒克浑则是下令收拢兵马,准备突围。

至于其他的话,德勒克浑自然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否则大军的士气顿时就会瓦解。

他现在只想收拢溃兵,撤回襄阳城,但这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这个时候,很多士兵还都依着惯性,跟着自己的军官,局势变化得太快了,很多人根本都没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今,随着殿前军完成包围,反攻开始,短短半个时辰,清军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已经由原本的大胜演变到了溃败。

这样迅速的变化,别说是普通士兵了,便是那些八旗基层军官和将领们,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朱慈烺可不会管这些,熬了半个多月,心心念念的清军终于送上门来了,还是倾巢出动,他怎么能客气

而且,现在不止是南面的大营,袭击西面大营的清军,也已经被击退,而且还陷入了包围之中。

大营中的殿前军各部,虽然在这过程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只要今夜能够全歼了这两支清军精锐,除非多尔衮立即从北直隶调来大军,否则襄阳城明天就能攻下。

很快,一队队步骑兵从朱慈烺身后涌出,清军在如此源源不断的反击之下,已经有藩兵开始投降。

而随着天骑军开始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势,德勒克浑刚刚组织起来的阻击,也已经是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殿前军已经近乎完成了合围,南面大营投入的兵马,除了常登贵麾下的一万余兵马,还有林昌峰所部天骑军的六千多骑兵,以及骁骑军的一个骑兵营。

按照朱慈烺刚刚决定的围歼计划,此时两千余骑兵,已经绕到了营外,只等攻入大营之内的清军被逼出,他们便能发起冲锋,将对方悉数歼灭之。

殿前军的反应远超清军的预料,并仗着兵力优势,机动优势迅速反击,德勒克浑虽然反应迅速,但已经根本是插翅难逃。

这其实就是清军最担心的地方了,也是德勒克浑制定夜袭计划时,最为犹豫的一点。

但德勒克浑最终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了。

而且,他万万没想到,尚可喜居然是个叛徒,这才使得他败得那么彻底。

这一点,很明显大大超出了德勒克浑的预料,他现在就算是想自己先带着麾下兵马撤退,也几乎不可能了。

毕竟,随着殿前军的骑兵从营外围来,这样直接突围,其实已经行不通,他只能且战且退,拖延时间。

不过,德勒克浑毕竟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很快就明白了殿前军的合围在一开始,必定难以在交汇处保持严密的阵型,他完全可以趁着殿前军还没来得及完成真正的合围之时,突围出去。

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一旦明军完成了兵力部署,开始组织大军反击,他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一刻,他只想撤回城内,襄阳城的城墙之上,还架有大小上百门各式火炮,其中仅红衣大炮就有三十多门,又有数千士兵防守,只要能退回去,便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一念至此,德勒克浑当即领着大军开始突围。

而此时正在合围的天骑军虽然也有人注意到了这股清军,但由于时间紧促,根本还来不及组织兵力加强防御。

于是乎,天骑军的合围,在德勒克浑的迅速反击下,很快就被打乱,这直接使得殿前军在中军大营外的合围计划,出现了不小纰漏。

在这股清军的攻击之下,殿前军瞬间倒下一片,死伤了数十甲兵,并在清军的猛攻之下,产生了不小的恐慌,天骑军中虽然很快就有军官趁着清军攻击的间隙,组织士兵反击,但收效甚微。

不过,德勒克浑还没有这么容易突破天骑军的合围,八旗军的冲锋并没有使得后者的合围,出现不可弥补的缺口。

此时,殿前军南面大营内外,喊杀声,马蹄声不断,此前和殿前军杀在一起的各部旗军,看着主将的认旗不断远去,士气随即瓦解,成百上千溃兵连滚带爬,慌不择路开始逃离战场。

但为时已晚,他们很快就因为各种原因,逃跑不及,死在了殿前军的箭矢长枪之下。

而另一边,许尔显已经带着兵马撤出了殿前军的西面大营,他看着南面明军大营火光冲天的样子,还不断有败兵退回城中,便已经基本猜到了战况。

如今,南边战场的枪声,喊杀声越来越大,许尔显并不认为在明军主力已经启动的情况下,德勒克浑能坚持多久,心中暗暗庆幸自己和尚可喜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不过,现在他最担心的是尚可喜麾下的兵马带出来了多少,按照现在的局势,恐怕就算最终能突围,也必然损失惨重。

换言之,他若是按照约定去接应,恐怕也免不了折损大部分兵马。

看着眼前的局势,许尔显自然是已经生出了异心。

毕竟,他若是反正,最终的结果,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明帝不会杀了他,甚至还会给个不小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