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即正义 作品

第178章 清军再度受挫

第178章 清军再度受挫

在多尔衮的支持下,多铎不断投入兵马,用上千绿营军和更多强征来的民夫性命,终于将大军的攻城阵线推进到了荆州的护城河边上,并且已经开始填河。

其实,在上一次多尔衮领兵围攻荆州城的时候,清军便已经在多铎的指挥下,开始了攻城的准备,甚至拟定了攻城计划,但因为多尔衮迅速领兵南下,最后围攻的计划直接搁置了。

而现在,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是铁了心要攻下荆州,并且随着北面的军情急报不断传来,噩耗连连,正不断加大投入,力求能够用最快的速度破城。

荆州的护城河边上,清军的火枪兵,弓箭手正朝着土墙不断开枪射箭,而掩护他们的盾车车身,此时已经被土墙上明军射出的箭矢,扎成了刺猬。

不过,那些躲在盾车之后的清军火枪兵和弓箭手伤亡并不大,他们在明军的反击停歇之后,立即进行了一番猛烈的还击,并在阵地边上架起小炮,朝着土墙发射散弹。

当然,清军声势颇大的还击也没有杀死多少明军,火枪和弓箭对于盾车的伤害不大,对城墙的打击也极其有限。

至于那些小炮,对于荆州城外围那堵厚重的土墙而言,杀伤力并不大。不过,火炮发射的散弹威力远超火枪和弓箭,极好地掩护了清军的攻城行动

这样的距离,城墙之上,无论是红夷大炮,还是弗朗机炮,大将军炮,都无法有效打击的明军。

不过,清军也因为在护城河外围挖掘了大量的壕沟,无法轻易将千斤大炮运到阵前轰城,只能架起小炮掩护。

攻城的第十六日,两军的士兵在经过了激烈的交锋之后,火器射击产生的烟雾已经弥漫了各自的阵地,其后的火枪火炮射击,也都变得十分散乱,打击的效果大大减弱。

壕沟阵地中的清军见时机成熟,立马将运土的板车推到了护城河的边上,上面装满了一个个赛得鼓涨的土袋。

荆州城的护城河相当宽阔,而且水源充足,深不可测,别说是一两日了,即便是十天半个月,也几乎不可能填满。

而且,这个时候,护城河上的桥梁都已经被清军破坏,多铎只能寄希望于那百余辆提前打造好的运土板车,能够加快填壕的速度。

这是清军攻克荆州城的第二道难关,相比起来,此前十几日的火炮阻击,根本算不上事。

毕竟,在明军的迅猛攻击下,没有充分的掩护,清军想要将护城河填平,然后安然渡过,难度可想而知。

但多铎已经没有时间了,清军随即开始了艰难的填河行动,在土墙上的忠贞营守军打击下,伤亡不断,填河的效率也不断下降,使得他最终不得不再次派出八旗甲兵直接上阵监督。

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清军又了半个月时间,才终于填了二十多步,即使是在荆州护城河最窄的地方,也还有十多步的宽度没填。

而这段时间,淮北和山东,甚至渤海沿岸,都已经出现了明军水师的踪迹,甚至山东还有部分绿营军反正,和明军里应外合,夺取沿海的卫所。

如果说,明军只是袭扰,那多尔衮或许还有耐心继续在荆州和明军耗下去,但反正的绿营军,却已经将山东,淮北的局势提升到了另外的层次,甚至阿济格都已经擅自调兵去镇压。

不过,这个时候,反而是多铎变得冷静和耐心了,他眼看着自己的攻城方略有效,根本不愿意就这样撤军。

多尔衮自然也是不甘心的,两人一拍即合,迅速压服了军中的一众将领,继续组织大军攻城。

而为了加快攻城的速度,多铎当即下令军中的工匠,打造了一批又宽又长的“加强版壕车”,投入战场。

这些“加强版壕车”是多铎根据荆州城的实际情况,让军中工匠特别定制的,不仅看上去又宽又长,还十分结实,可以直接架在护城河之上,让盾车,尖头木驴等攻城器械和士兵通过。

清军阵地上,这些又宽又长的“加强版壕车”很快就被推到了护城河边上,只是在明军的猛烈打击下,不少都脱离了原本的轨道,陷入了烂泥之中。

那些正在前冲的壕车,车轮“吱呀吱呀”响个不停,几十个绿营军士兵分列左右,在堆满了沙包的车头掩护下,奋力推车前进。

这里距离荆州城最外围的那堵土墙,只有几十步,若是没有车头沙包和木板的掩护,推车的绿营军就这样贸然冲锋,会在忠贞营的打击下,死伤惨重。

要知道,经过修缮后的荆州城外围城墙,单单周长就超过二十里,足足有六座城楼,每一座城楼都设了瓮城,箭楼。

而城墙上的碟垛,接近八千个,其中有三千多是最外围两堵土墙之上新建的,四周炮台足足有二十八座,藏兵洞七座。

不仅如此,由于荆州城的城墙高接近三丈,外围的土墙也有两丈多高,墙体底座宽同样超过两丈。

面对这样的坚城,以及众志成城的忠贞营大军,清军掌握的军事科技,根本不足以使得攻城行动变得容易。

多铎此时正站在火炮阵地后方二里左右,一个插着认旗的高大望台之上,他看着好几辆士兵正在推动的壕车陷进了烂泥中,甚至还有的壕车因为架设到护城河另外一边的位置发生偏移,另外一头直接倒进了壕沟之中,心中十分急躁。

荆州城的城墙高大宽厚就不说了,外围的土墙也毫不逊色,多铎动用了三十多门红衣大炮,断断续续轰击了十几日,也不过是轰塌了一小段城墙,但因为没有甲兵能够渡过护城河,只能看着明军迅速将土墙修复。

多铎既然已经从多尔衮那里要了整个战场的指挥权,那他就必须承担起战场的责任,这一仗他必须得胜,如此才有可能在军中重新建立起威望。

“王爷,已经有八架壕桥架好了,要不要再加派些兵马,掩护挖墙的士兵,那些绿营军恐怕靠不住,甚至冲过去都难。”

屯齐此时已经跃跃欲试,围城强攻了那么久,大军第一次渡过护城河,他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不过,他也很清楚,若是想要炸塌土墙,单单是炮击还远远不够,必须用火药对墙根进行破坏,火炮轰击才能事半功倍。

“王爷,城中的明军一定会派兵出来偷袭的,若是没有咱们的精锐甲兵抵近掩护,仅靠那些绿营军,还有边上的火枪兵和弓箭手,绝对是不够的。”屯齐紧接着又道。

多铎听罢,点了点头,城内的明军虽然不是明帝的亲军,但作战意志十分顽强,而且有城墙的掩护和护城河相隔,他们极有可能会趁乱出击。

“屯齐,你亲自去指挥,派甲兵在那些尼堪的侧后方掩护,给明军偷袭的机会。”

相比起攻城,多铎其实更希望城中的明军出城袭扰,他已经放弃了通过猛烈打击,彻底瓦解守城明军士气的计划。

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在明帝朱慈烺的统治下,曾经一触即溃,毫无战心的明军,已经不会再出现了。

而就在屯齐领命出击不久,护城河外侧的清军阵地上,随即响起了一阵军号声,一辆辆盾车开始从面前架设好的壕桥过河,城墙上的明军在清军火枪火炮的打击下,也产生了不小的伤亡,打击能力大减。

这些绿营军士兵推动的盾车,每一辆后面都跟着好几个督战的八旗甲兵,还有举着盾牌的精锐绿营兵,他们和盾车一起,负责掩护挖墙埋炸药的尖头木驴。

盾车过后,十几辆尖头木驴也纷纷开始过河,这些尖头木驴制造精良,三角结构的顶棚上,还盖了好几张防火毡布,中间铺了一层隔热的湿土,下层为了防止土墙外侧壕沟的尖木,还做了特别的加固。

在八旗甲兵的督战下,数百名绿营军士兵迅速冲出,将那些铺了木板的云梯推到壕沟中,十几辆尖头木驴紧接着再度启动,直接顶在了土墙边上。

多铎经过了凤阳城之战,对于明军的城防和基本部署,可谓是了如指掌,此番更是早有准备。尖头木驴的三角顶棚下,挖墙根的绿营军士兵,迅速开始行动。

荆州城因为在几年前遭到了张献忠的破坏,许多城墙段都是新修缮的,城基没有经过经年累月的挤压,根本算不上牢固,再加上当地土壤湿润,对清军的挖掘来说十分有利。

守城的忠贞营将士也随即发动了反击,一块块石头从土墙上被扔下来,砸在尖头木驴的顶棚上,发出了“嘭嘭嘭”的响声。

不过,多铎对此也同样早有准备,尖头木驴三角结构车顶用碗口厚的硬木专门加固过,对于这样的攻击根本不屑一顾,那些石块从车顶弹跳而出,堆积在了壕沟中。而车内,此时正在紧张挖墙的战兵听到这样的声音,心中更加惊慌,但他们现在除了闷头加快挖掘速度,尽快埋设炸药之外,根本别无选择。

土城底下,那些刚刚铺设的砖石并不难挖,但如果想要火药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就需要挖一个大洞,把炸药塞进去。

忠贞营的将士们自然也没有坐以待毙,眼见石块对这些木车的打击无效,他们随即朝着壕沟中扔下了成堆的柴草,打算用火攻击退清军。

多铎确实早有准备,但作为守城一方的忠贞营,始终占据着优势,他们有更多手段应对清军的攻城。这也是满清大军的将领们,随着强攻的持续,对于攻城的前景,信心逐渐丧失的原因。

而护城河边上清军连忙操作火枪火炮发射掩护,但作用并不大,最终只是杀死了十几个忠贞营火枪手和弓箭手,稍稍延缓了忠贞营火攻的速度,其中六辆尖头木驴很快就被成堆的柴草完全覆盖。

在清军火器攻击的间隙,土墙上的忠贞营士兵迅速往下倾倒了助燃的油料,紧接着又扔下了几个火把,“呼”的一声,壕沟中堆积成山的柴草,迅速燃烧成了一片火海。

不仅如此,土墙上还呼呼扔出了数以百计的地雷弹,这些地雷弹在“砰砰”落地的同时,迅速炸开,将那些负责掩护的清军甲兵炸得惊慌失措,晕头转向。

清军前锋推进到土墙下之后,到现在都还没有遭受猛烈的打击,那些原本精神紧绷甲兵大部分都松了口气,以为在这样的射击死角,火炮无法攻击他们,火枪和弓箭又无法有效攻击,十分安全。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忠贞营是在憋大招,地雷弹之后,荆州城东面,镇流门和公安门之间的土墙,好几个小门突然打开,里面同时冲出了成群的忠贞营战兵。

清军的进攻虽然猛烈,但守城的忠贞营将士们并没有因此动摇,甚至还颇有斗志。他们相信一旦局势不对,岳阳城内的陛下,一定会领军前来救援。

李过原本便身经百战,自然很清楚,要想击退清军的强攻,单单靠火攻是不够的,必须把这些掩护尖头木驴的盾车,还有躲在盾车后面的清军一起击退。

否则,他就只能看着清军在壕沟中挖好坑洞,埋好炸药,然后引爆。只要清军还没有被击退,还在城下,终会找到办法,对付忠贞营的火攻。

忠贞营的将士们很快便朝着进攻的清军杀去,护城河边上的清军在屯齐的指挥下,当即对着这些冲锋的明军就是一轮齐射,冲在前面的忠贞营将士瞬间倒下了几十人。

在遭到了地雷弹袭击后,壕沟边上的清军此时已经乱成一团,如今又要面对明军的冲击,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组织起反击。

督战的八旗兵见此情景,只能是一面怒吼叫骂,一面挥刀砍杀那些停顿不前,甚至想要临阵脱逃的绿营兵。

那些绿营兵在八旗甲兵的驱赶威胁下,只能踩着地上的尸体往两边冲去,但根本没有任何阵型可言,看起来就是一支乱军。

土墙下,明清两支军队很快便冲杀到了一起,护城河和土墙壕沟之间的距离不过几十步,还有不少盾车阻拦,双方混战到一起之后,很快就发生了拥挤,不断交换着死亡。

忠贞营的阵型相对完整,在充足的后勤补给下,装备和清军相比,不仅没了差距,甚至还要更好一些。

毕竟,李过派出来的,可都是百战老兵,他麾下的精锐。而此时作为清军攻城炮灰的绿营军,虽然许多也是精锐,但当前的局势下,根本不敌出城作战的忠贞营。

与此同时,土墙垛口上不断冒出忠贞营火枪兵,弓箭手,也开始对着土墙下的清军,还有城外护城河边上的盾车一阵齐射,火力比刚刚任何时候都要猛烈。

那些盾车的后方,则同样不停冒出清军的火枪兵,弓箭手,对土墙上冒头的明军做出反击,两边不停对射,不时有士兵被击中,发出惨叫声。

至于土墙壕沟里面的那几辆尖头木驴,此时早已经被熊熊大火覆盖,虽然做了充分的防护,但大火烧了一会,躲在里面挖土的绿营军士兵,便忍受不住熏烤,冲了出来,直接变成了火人,根本来不及爬出壕沟,便惨叫着消失在了火海中。

屯齐冒着明军流弹箭矢的威胁,来到了护城河旁的盾车阵线边上,这是荆州城守军第一次大规模出击,他正在犹豫是否增兵支援。

但随着清军前锋节节后退,屯齐不敢再犹豫,立马派出了增援的兵马,在盾车的掩护下通过壕桥,增援好不容易攻到了土墙下的前锋大军。

在他的命令下,护城河边上的十几辆盾车迅速过河,每一辆盾车后都跟着几十个甲兵。但他们还没有全部冲过去,就被清军的溃兵挡住了。

忠贞营的进攻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很快就将清军击退了,那些推着盾车来增援的清军,也很快在土墙上忠贞营火枪兵和弓箭手的攻击下败退,根本无法有效增援。

这个时候,土墙下的熊熊大火还在不停燃烧,墙头不时射出箭矢,铅弹,许多没有躲在盾车后的清军,根本无处遁形,在箭矢流弹和忠贞营甲兵的攻击下,很快往壕桥退去。

屯齐死死盯着眼前的战场,此时荆州城东面土墙,许多地方都已经被烈火熏黑,但墙根处的大火到现在还没熄灭,依旧在继续烧着,里面的士兵根本没有存活的可能。

而此时的土墙,以及土墙之后的荆州城墙上,人头涌动,他知道明军的守城兵力还十分充足。若是继续强攻,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这个时候,在忠贞营甲兵的冲杀下,清军前锋和屯齐派出的援兵,死伤惨重,败局已定,很多士兵退无可退,惨叫着摔下了护城河。

“鸣金收兵!”屯齐咬了咬牙,当即下令道。

此令一处,清军的盾车阵线后,随即响起了一声金响,而护城河那边的清军则是加速了败退的过程,盾车后的清军火枪兵,弓箭手继续射击掩护,但效果不佳。

见此情景,土墙上的忠贞营军官们大声呼喊着,原本躲在墙垛之后的士兵受到鼓舞,更加猛烈攻击,清军被忠贞营的优势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惨叫哀嚎声连绵不绝。

城墙上轮番爆发了新的齐射,一排排火枪接连不断地喷出怒火,激战了那么久,早已经是散射,但溃败中的清军在这样的声响恐吓下,更加慌乱,不敢再战,甚至直接跳进了护城河,想要借此逃出生天,完完全全就是兵败如山倒。

而这个时候,那些挖墙的尖头木驴中,随着火油从底部流入并引发大火,清军携带来的火药,随即被点燃,里面早已经被熏死热死绿营兵和木驴一起,在爆炸中被撕成了碎片。

“轰,轰,轰!”

土墙下爆发了好几声闷雷般的巨响,整个荆州城东面的大地瞬间震颤起来,被火药撕裂的碎石木片弹出,甚至飞越护城河,便是土墙的壕沟,也被炸塌了一部分。

不过,因为爆炸发生在一丈多深的壕沟中,并没有波及其他地方,对于便是土墙的损害,也十分有限。

在这样的震天撼地的爆炸声中,清军也彻底败退,而忠贞营的甲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迅速将那些架起的壕桥推倒,将清军这一段时间的成果,迅速毁掉。

多铎看到屯齐已经领兵撤退,又听到了土墙下传来的爆炸声,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但他还是当即挥手示意,身边的士兵挥动旗帜,炮兵阵地上,那三十多门蓄势待发的千斤重炮,很快便在军号声中启动。

轰隆隆的火炮声再度响彻荆州城,白色浓烟弥漫的清军炮兵阵地上,炮声轮番响起,橘红色的火焰不断闪过,齐射了六次,才终于停下来,荆州城东面土墙的垛口再度受损,土黄色的烟尘伴随着大火过后的黑色浓烟,不断飘起。

但这完全改变不了清军的强攻再次失败,损兵折将,壕桥还被一举毁掉的现实,清军的炮击刚刚停止,荆州城内,顿时爆发了一阵阵冲天的欢呼声。

而这个时候,北面又奔来了一队塘马,其中几人背上还插着旗帜,全都直接朝着多尔衮的中军大营而去了。

多铎看到这样这支塘马,心中立马产生了不安的预感——难道是北面又传来了什么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