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即正义 作品

第188章 决定性胜利

第188章 决定性胜利

保安门城楼两侧,大队清军在疯狂的喊杀声中,开始冲锋。屯齐为了扭转战局,直接派出八旗甲兵作为前锋。

“轰,轰,轰!!!”

保安门城楼,左右两侧的城梯上,再次爆发了数声轰鸣巨响,炮焰闪动之间,数以百计的小石弹飞出,在城梯狭小的空间中发出了噼里啪啦的撞击声。

清军冲锋队列前方,冲在最前方的清兵纷纷被浓烟中射出的炮弹击中,首当其冲的那十几个人,在这样的距离下,直接被几斤重的压子弹撕碎,城梯处再一次残肢断臂横飞,无数血肉如同雨点般飞向后方的清军士兵。

不仅如此,盾牌之后的十几个八旗甲兵和绿营兵,也直接遭到了重创,那些被石弹打得破碎的头盔“呼呼”飞过半空,和那些兵器甲胄一起,“啪啪”掉到了地上。

在这轮猛烈的火炮打击下,清军冲锋士兵的攻势再一次被瓦解,那些幸存的士兵面对明军如此凶猛的打击,根本就是心胆坠地,撤退的军号声一响起,便一个推着一个惊慌的往后退去。

阿尔津看着强攻的兵马冲锋遇挫,脸色十分难堪,立即派出巴牙喇督战,但巨大的伤亡还是使得清军士兵很快就从城梯上狼狈逃了下来。

在屯齐的压力下,这已经是阿尔津组织的第三次冲锋,派出的大半还是八旗甲兵,甚至有他麾下最精锐的巴牙喇甲兵督战。

这些勇猛凶悍的八旗甲兵装备十分精良,每个人身上都披着三层甲胄,最前排的甲兵,手中还举着坚固的铁皮盾牌,但这些防御在五十步的距离内,面对无坚不摧的炮弹,都完全不堪一击。

王得仁和王体忠先后在望山门和保安门反正,殿前军各部和洞庭湖水师四面出击,屯齐除了在各个城门留守兵马驻守之外,别无选择。

不过,他也很快意识到了明军在城东,城北两个方向是佯攻,城西的水师虽然动静最大,但也是最不具备攻城实力的,除了必要的留守兵马之外,他立马动员收拢了城中所有靠得住的兵马。

这其中,便包括了三千余八旗甲兵,以及王辅臣从山西带来的一千余精锐绿营军。这些绿营军和王体忠部不是一个体系的,对屯齐来说,完全可以信任。

而屯齐在亲自领着主力进攻保安门的同时,还往两侧城墙派出了上千精锐,增援附近的两座城楼,他自然也想到了朱慈烺会想方设法扩大战局。

局势的混乱虽然已经使得屯齐焦头烂额,但多年战场的磨砺,还是使得他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并派出了最关键的两路兵马,防范明军的突袭。

换言之,只要明军一时半会无法攻克两边的城墙,其它地方又没有叛乱,以他的兵力,还是能在保安门挡住明军的。

当然,若是要完全稳住局势,他就必须要在南面的明军主力入城之前,攻下保安门,然后沿着城墙重新部署,甚至是夺回外围的两堵城墙。

但这已经几乎不可能,屯齐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能拖一阵是一阵。

那些沿街节节阻击的明军,使得他的信心遭到了不小的打击,他没想到,这些尼堪兵居然在近战之中,有如此强悍的战力。

他派出反攻的八旗甲兵无法迅速击败明军,而等到大军绕过城中的街道,从狭窄的城墙一侧赶到保安门城下的时候,原本气势如虹的大军,颓势尽显。

但局势紧迫,明军主力随时可能赶到,屯齐没有时间恢复队伍,只能下令阿尔津立刻领着最先赶到,已经在城楼下重新组织起来的前锋甲兵,马上对保安门城楼发动进攻。

朱慈烺要求各部大军加快行动的速度,不给屯齐任何喘息的机会,屯齐自然也是如此,他同样不打算给朱慈烺任何喘息之机。

只不过,殿前中军依托城楼的防御工事,使用火炮火枪,居高临下,猛烈打击,阿尔津手下的精锐八旗甲兵,在狭窄的城梯处连续两次被击溃,侧面从城墙方向进攻的兵马,也同样被击溃了数次。

一番混战下来,清军单单是八旗甲兵,便死伤了数十人,绿营军战兵的伤亡,同样不小。

不过,殿前中军架设在城梯处的火炮,很快就有两门因为多次射击,炮身过热熄了火。

而另外四门火炮在多次操作之后,也因为弥漫的硝烟,射速大大减慢,在连续使用的过程中,故障频发。

阿尔津听着城梯处原本猛烈的炮火声逐渐变小,脸色也逐渐缓和了下来,这在他的预料之中,说起用炮,他也算半个行家。

其实,他刚刚不惜将士性命,下令猛攻猛打,便是要消耗明军的火炮,只要这些火炮射速大大降低,无法发挥原本的杀伤力,那他突破城梯,便有了可能。

现在,城中局势十分复杂,整个武昌城就好像一个四面漏风的筛子,在这个战场通信基本上靠马腿的时代,别说是阿尔津了,即便是屯齐,对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并不完全了解。

毕竟,战场局势变幻莫测,很多时候,就算是刚刚传过来的情报,也有可能因为两地之间的距离,路上的耽搁,军报上所说的战局,已经发生了改变。

换言之,真正的战场局势,并不能通过军报传递,无论是朱慈烺,还是屯齐,实际上得到的都只是真假难辨的信息,他们都需要自己做出判断。

不过,阿尔津对另外三面城墙,还是充满信心的,他并没有听到四周传来震天的喊杀声,这就说明那里的守军挡住了明军的进攻。

想到这里,阿尔津当即命令手下的巴牙喇甲兵上前,协助各部军官重整兵马,他这一次打算亲自督战,一举突破保安门的明军防线。

他领兵入驻武昌的时间比屯齐还要长,很清楚只要能重新夺回保安门,再整顿城中的兵马,守住武昌城数月,绝对不成问题。

但明军主力已经到了城外,他必须要速战速决。毕竟,以他手中当前的兵马,要重新夺回保安门,还是很有希望的。

“轰,轰,轰!!!”

随着清军开始新的冲锋,城头上马上响起了一阵轰鸣的爆炸声,耀眼的火焰中,大大小小的夺命炮弹精准打击挤在城梯之中往上冲的清军。

不过,事情正如阿尔津所料,这些火炮的威力已经大不如前,射击的速度也大大下降,清军的攻势微微一顿,便又迅速恢复。

“砰!砰!砰!!!”

“嗖,嗖,嗖!!!”

数以百计的火枪和弓箭从城头往下射击,已经被火炮轰开阵型的冲锋清军,随即又惨叫着倒下了二十几人。

而与此同时,城下的清军也正朝着城头射箭放枪,整个保安门城楼上下,硝烟弥漫,惨叫声连连,双方都不断有人倒下,猛烈的枪炮声,箭矢飞窜声一阵接着一阵。

王体忠和王得仁两人在看到殿前中军的战力之后,信心大增,此时正分别守在了两侧城梯的几门弗朗机炮之后,亲自指挥,并声称要与城楼共存亡。

马振丰此时已经撤到了城楼上,他站在城楼内侧的女墙边上,面色阴沉地盯着面前那些正在进攻的清军。

阿尔津的战略十分有效,但殿前中军凭借着狭窄的城梯,使得清军虽然兵力占优,但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毕竟,两侧架有弗朗机炮和大将军炮的城梯口避无可避,就算是阿尔津亲自督战,也无济于事,气势汹汹的第三次冲锋在火枪兵和弓箭手的增援下,很快又被城楼的殿前中军将士打了下去。

“提督,城梯口现在已经乱成一团,就算换上新炮,估计也很难发挥此前的效果,现在咱们大军上城了,是不是换个新的打法”马振丰看到常登贵上了城墙,急匆匆跑到对方的面前问道。

以他的级别,平日里是接触不到常登贵这样的军中大将的,但现在是特殊时候,情况自然不同。

而常登贵闻言,随即点了点头,然后下令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开城门,城外的大军刚刚已经集结完毕,你和李营官一起,告诉城梯口的两位王将军,待会等清军冲得近一点之后再放炮,放完便就组织长枪战兵冲击,用长枪和鞑子近战,杀退他们,将清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两侧城梯。”

他话音刚落,王体忠和王得仁便来到了面前,他们刚刚在城梯一侧便注意到了清军的兵马调动,听罢纷纷点头赞同。

王得仁率先开口奉承道:

“常将军果然是用兵如神,下官一定领着手下家丁,配合王师守住城梯口,鞑子虽然勇猛,但比起陛下的天兵,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我王师已经四面攻城,武昌城到处都是枪炮声,屯齐不可能还抽调得了兵马来增援,就城下的那点人马,绝对很快便会土崩瓦解。”

王体忠听了,也不甘落后,赶紧赞同道:

“末将全听常提督的,就算死,也绝对领着手下将士守住城梯口,陛下的大军马上就要进城了,咱们只要再守一会,定能取胜。”

常登贵听罢,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立即下令他们回到各自的阵地。这两人虽然都立了功,但并没有能独当一面,再加上看到了殿前中军的强悍战力,此时根本不敢放肆了。

“呜,呜,呜”

保安门城楼下,很快又响起了一阵军号声,密密麻麻的清军士兵从弥漫四处的白色硝烟中冲出,他们后方的火枪兵和弓箭手,此时正对着城楼的方向不断射箭放枪,掩护这次再度发起冲锋的清军士兵。

大队清军士兵前赴后继,在各自军官的指挥下,嚎呼大叫着冲向了城梯的入口处,明清两军将士再次爆发了惨烈的战斗。

而与此同时,东西两侧的城墙上,清军也再度发起了进攻,试图将准备进攻两面城楼明军击退。

在这样的近战中,即便是殿前中军,也无法迅速击败那些精锐的八旗甲兵。

在常登贵的设计下,阿尔津亲自指挥的八旗兵终于抗住了明军的火炮打击,很快便冲上了城梯。

城楼两侧的殿前中军将士不断朝他们攻击,不时就有被铅弹,重箭和石块击中的清兵翻滚倒地,砸到身后的其他战兵。

但在巴牙喇甲兵的督战下,清军士兵并没有退缩,纷纷踩着倒地甲兵的身体,继续往上冲去。

而等他们冲到距离城梯口大概二十步的位置时,殿前中军的长枪兵迅速杀出,锋利的枪头不断突刺,清军冲锋在前的士兵瞬间倒下了一片。

阿尔津看到这一幕,恨得眦目欲裂,再度下令继续投入本旗的巴牙喇甲兵,压着八旗甲兵接着往上冲,他就不信自己冲不破这两处城梯。

这个时候,城楼上的明军已经无法利用火炮,城头上的火枪兵和弓箭手正在放枪射箭,两侧城墙的士兵则是朝着城下的清军投下石块檑木,但清军源源不断,双方很快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战。

不过,清军此时已经算不上占着兵力优势,但在狭窄的城楼,特别是城梯,明清双方的兵力优势,都无法展开。常登贵为了将清军的兵力吸引到城梯上,很快下令将士们佯装不敌后撤。

阿尔津见状,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立马从原本防范城门洞的大军中,抽调了数百八旗甲兵,想要一鼓作气,夺回保安门。

“呜呜呜”

“嘭!嘭!嘭!!!”

保安门的城楼外的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三团红色的烟火,那三团呼啸着升空的红色烟火在硝烟弥漫的空中迅速炸开,瞬间变成了三团绚丽的焰火。

这便是城外大军突破两道土墙,在城墙外集结完毕,可以进城的信号,常登贵见状,当即下令城楼上的士兵将闸楼控制的壕桥放下,同时将城门升起。这才是主力大军,特别是骑兵入城的最快方法。

而这个时候,武昌城保安门城楼外,朱慈烺正策马伫立在护城河边上,龙旗迎风飞扬,一缕缕硝烟接连飘过。

他的面前是一排排不断晃动的明盔,密集的脚步声和震天的喊杀声中,斜举着的枪头刀刃闪耀着寒光,殿前中军大队兵马,迅速冲进了城门大开的保安门月城。

“快快快,全部跟上,注意队形,进城之后直接猛冲,没有命令后退者,就地斩首!”

“第一千总部进城之后,第一司往右边冲,第二司往左边冲!”

“第二千总部进城之后,第一司.”

殿前中军各级军官声嘶力竭的呼喊声接连不断,许多人一边嚎叫一边奔跑,直接破音了,同时不断响起的,还有刺耳的竹哨声。

不仅如此,城东,城北,城西的大军统帅们在看到三团烟火之后,纷纷开始了更加猛烈的炮火攻击,就好像是在为进城的殿前中军将士助阵一般。

朱慈烺自然也注意到了另外三面城墙的方向传来的枪炮声,他知道这是陈福,田见秀和郑森为了掩护殿前中军的破城行动,发起的攻势,目的就是扰乱城内各处还在阻击的清军军心。

他和屯齐一样,对各处的军情了解不够,虽然塘马每隔一个时辰,便会送来最新的军报,但现在这种争分夺秒的时候,他只能是根据已有的情报,自己推测战局的演变。

城门洞在很快便响起了喇叭军号声,狂奔进城的队伍中,不时有士兵在奔跑中摔倒,但他们平日里便演练过多次,基本上都在挨了几脚之后,就立马滚到了一边,以免影响到主力大军进城。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将士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否则在行军途中的各种不可避免的踩踏和伤亡,只会更大。

在密集的脚步声中,殿前中军第一千总部的将士们很快就通过月城,进入瓮城的天井之中,他们并没有涌上城墙,而是径直冲向了敞开着的城楼大门,那里的清军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刚刚才攻上城梯,没想到明军的援兵就来了。

赵正东,古德富此时正跟在了第一千总部的后面,他们是从望山门那里调来的,因为王得仁突袭失利,他们的攻城行动并不顺利,甚至第一堵土墙,也没能突破。

而此时刚刚攻上城梯的清军,指挥也十分混乱,而城门洞前的清军火枪兵,弓箭手,看到涌来的殿前中军大队兵马,纷纷在军官的组织下齐射,但他们没有火炮,火枪和弓箭的打击效果十分有限。

殿前中军的冲锋号角声此起彼伏,喊杀声更是一浪盖过一浪,保安门城门洞前,清军的各级军官在慌乱之中大声嚎叫着下令,想要阻止那些正准备进城的明军,在巴牙喇督战兵的威胁下,一个个清军甲兵只能硬着头皮反击。

而这个时候,城头上的殿前中军也纷纷收起伪装,开始反击,瓮城城墙两边的明军火枪兵和清军火枪兵一阵对射,双方都同时倒下了十几个士兵,一道道血箭在这些中枪的甲兵身上喷出,倒在地上的伤兵不停哀嚎惨叫。

这使得那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九死一生,才终于攻上城墙的清军士兵,包括八旗甲兵在内,顿时士气大挫,只是因为惯性在继续战斗。

与此同时,城门洞响起的密集脚步声和头盔甲胄,大批殿前中军的将士继续冲锋,展示出了强悍的实力。

保安门城门洞前严阵以待的清军火枪兵,很快又继续朝着涌出的明军队伍射击,不少铅弹直接打中城墙,上面的碎石砖屑纷纷落下,砸到了正在冲锋的明军头盔上,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但这根本阻止不了殿前中军的冲锋。

而城头上,明军火枪兵也开始往下齐射,居高临下攻击清军,他们的齐射极好掩护了正在冲锋的殿前军长枪兵。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殿前中军长枪兵也对清军发起了大反攻,保安门城楼上下,同时爆发了激烈的肉搏战。

屯齐和阿尔津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两股甲兵很快杀到一起,双方的军官都在疯狂嚎叫着,火枪射击声,震天的喊杀声和刀枪甲胄的碰撞声混在了一起。

在殿前中军的猛攻下,清军完全就是强弩之末,特别是好不容易攻上了城头的那两股清军,正节节败退,不断有黑影从狭窄的城梯上惨叫着摔下,身体扭曲地蠕动了几下,嘴里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声。

殿前中军士气高涨,一路猛冲猛杀,清军的阵线苦苦支撑着,因为阿尔津此前抽调了兵马往两边城梯,防线很快出现了漏洞。

两军之间的激烈拼杀很快往城内的方向涌去,古德富踩过地上刚刚倒下的尸体,大喊着指挥手下的士兵,带领他们继续前冲。

他们需要直接击溃这里的清军,才能真正打破清军的阻击,确保整个保安门城楼的安全。

赵正东同样在大声呼喊着士兵冲锋,他抬眼往北看去,无数头盔和刀枪在阵线上跳动来往,最前方的战兵正呐喊着和清军厮杀在一起。

那些清军甲兵,无论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面对殿前中军最凶猛的长枪兵,很快便支撑不住了,节节败退,甚至还有一些绿营兵慌乱之间奔向了侧面的巷子。

那些精悍的八旗甲兵原本和殿前中军的老兵,是不相上下的,但他们的阵线中还部署了不少绿营军,最终的结果便是一处崩溃,处处崩溃。

这个时候,不止是城下留守的数百清军,城墙上的清军也已经完全溃败,殿前中军没了正面的顾虑,常登贵随即开始投入重兵,往两边推进。

朱慈烺很快下马,通过瓮城的城梯登上了城墙,他在大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终于入城,正式接见了王体忠和王得仁这两个反正的绿营军将领。

而此时到处都是杀戮和浓烟的武昌城,也赫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保安门大街,武昌城中许多地方都冒起了火头。不过,这个时候大部分地方的火势都不算大,肃清城内的清军残部之后,很快就能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