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打破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第94章 打破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轰隆隆的炮声中,朱慈烺当即下令,原本已经收起来的龙旗,很快就再次升起,而且这次升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高,整个凤阳城都能看得到。
清军的火炮射程有限,绝大部分都射不到那么远,而这样的距离,这个时代的大炮根本不可能瞄准,朱慈烺就算是直接站在龙旗下,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这样赤裸裸的挑衅,就是在告诉多铎和一众满清将领——朕,大明天子朱慈烺,就在这里等着你们!
这对于明军的士气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更能让多铎下不来台,继续在攻城战中不断消耗军力!
面对清军猛然射来的炮弹,外围两道土墙上下的士兵原本还有些慌张的,但此时看到城楼上升起的龙旗正迎风飘扬,猎猎作响,就好像吃了定心丸一般。
他们呼喊着集结和进入阵地,凤阳城内外的四道城墙,数以万计的士兵和民夫,顿时都沸腾了起来,欢声雷动,不知道的还以为明军已经击退清军,取得大胜了。
朱慈烺在军中的威望,正随着这样一次又一次霸气的行动,越来越高!
很快,原本正在土墙后休息的甲兵就听到了集结的鼓号声,纷纷起身列队,准备等清军第一轮齐射结束,便通过后方的斜坡上墙,炮兵则是在堠台的掩体之后填药装弹,等待着清军的盾车大阵。
硝烟弥漫,炮声如雷的大地上,朱慈烺看到了成千上万,铺满大地的清军,盾车阵线之后,兵甲如云,而盾车阵线中,则是挤满了蚁群一般,衣衫褴褛的民夫。
这是清军主力第一次攻城,同样也是朱慈烺第一次面对十几万清军,他虽然十分自信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此时心中还是免不了有些莫名的紧张。
而如此宏大的对决之中,心中紧张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轰隆隆,轰隆隆——”
清军的炮兵阵地上,三十七门红衣大炮再次开始齐射,橙红色的炮焰在浓烟中闪动,十几斤重的石弹呼啸着划过半空,带着白烟砸向了凤阳城南面最外围的土墙。
呼啸而来的那三十七颗石弹,大半射中了土墙,墙面上顿时炸开了一朵朵土,几道胸墙被砸开,带起了一阵阵灰黄相间的烟尘,还有几颗铁弹砸到了土墙外的壕沟之中,几道水柱应声飞溅而起,甚至高过了土墙。
不仅如此,其中还有三颗石弹飞跃土墙,还全都砸到了两道土墙之间的壕沟之中,同样带起了三道巨大的水柱。
伴随着重物撞击的声音,被炮弹击中的地方,顿时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尘土纷飞,甚至还有碎泥垮塌的声音传出,宽大的壕沟中水飞溅。
经过几轮齐射,土墙的不少地方已经松动,墙上还传出了不少明军士兵的惨叫声,有几个躲在女墙之后的甲兵被炸飞的碎石击中面门,正倒在地上,痛苦翻滚。
与此同时,在清军甲兵,特别是那些包衣兵的驱赶下,一排排盾车被数以千计衣不蔽体的民夫推出。
他们面前原本应该平坦无阻的土地上,此时沟壑,那些坑洞之后,是三道弯弯曲曲的拦马沟,每一道有三尺多高,十几丈宽。
而拦马沟的前后,还有无数陷阱,不少清军哨骑已经死在其中,这些都是清军正式攻城之前,必须要填平的,否则盾车根本无法安然推进。
但对于攻城的清军来说,最可怕的则是——这些地方全都在土墙之上,驻守明军的火炮攻击范围之内。
不仅如此,那道高大宽厚的土墙边上,还有一道两丈多宽的深壕,里面不仅布满了尖木和铁蒺藜,还有尚且不知道深浅的积水。
清军在付出无数民夫,甲兵的生命,穿过那些坑洞和拦马沟之前,都不会知道那里面的防御工事,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在战场之上,一边不断吞噬着生命,一边又无法预知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
而那道一丈多高,从外面看,墙面如同锯齿一般,顶部的胸墙和堠台上,架着数以百计的弗郎机炮,大将军炮,还有十几门红夷大炮的土墙,又将凤阳城防的固若金汤,坚不可摧,赤裸裸摆在了清军的面前。
这还只是清军在没有绝对制高点的情况下,仅仅凭借临时堆起的土台和木楼,从外围观察到的情况,许多地方其实都看得不够真切。
他们只知道两道土墙之后就是拥有着宽大护城河的凤阳城墙,却不知道凤阳外城和最外围的两道土墙之间,还有一道宽阔的壕沟,第二道土墙上,同样驻扎着数千精锐兵马。
换言之,当清军用无数的人命才勉强攻破外围的土墙,他们还将会面临第二道土墙和凤阳外城居高临下的痛击,而两道土墙之间狭窄的通道和无数的壕沟坑洞,都将使得清军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
甚至,就算多铎不惜代价,下血本最终攻克了那两道土墙,凤阳城的内外两堵城墙,也还是需要他硬啃,才能啃下来的,那里的城墙更高,也更加坚固,而且全都在城墙火炮的射程之内。
这些城墙也全都经过了改造,每一层的工事都是相互独立,自成一体的,朱慈烺的信心,大半就来源于这个庞大坚固的工事。
这就是凤阳城这种类棱堡工事的厉害之处,等到清军真的成功突破这些防御工事的时候,已经元气大伤了。
到那个时候,清军别说是攻克凤阳,继续南下,攻略整个江南了,就是和朱慈烺统率的明军主力决战,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换言之,这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军事科技可以解决的问题,甚至,这样的防御工事,便是到了二十世纪的一战,对于进攻一方来说,都是难以解决的,必须要用人命来填。
又经过了半个时辰地动山摇,电闪雷鸣的轮番轰击之后,清军的火炮阵地和凤阳城的城墙,都已经被浓烟飞尘笼罩,完全看不清楚了。
清军的火炮也给予了城头上的明军猛烈的打击,城墙上不断有土炸开,被炮弹击碎的砖石哗啦啦掉进护城河之中。
而炮声一停,凤阳城南面严阵以待的三百多辆清军盾车,随即在数千民夫的推动下,开始朝着洪武门和南右甲第门段的城墙冲去。
这些民夫被分成了两拨,一拨用来推盾车,另外一拨则是在盾车前后,冒着土墙上明军的炮火,拿着工具,填平明军挖掘的坑洞和沟壑。
沈志忠挥舞着手中的刀,大喊着“快推,快推”,对着那些落在后面的民夫,不断踢踹,而他身旁的其他包衣兵和八旗甲兵,已经有人开始砍杀摔倒在地的民夫,逼迫其他人加快速度了,一声声惨叫从倒下的民夫嘴中传出。
等清军的盾车推进到距离土墙二里左右的时候,墙上的明军已经把火炮架了起来,土墙上随即爆发出了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几十处火焰在灰黄色的烟尘中轮番闪动,一颗颗黑色炮弹穿过浓重的烟墙,呼啸着飞出。
城墙上的明军刚刚虽然遭到了猛烈的炮击,但坚固的防御工事掩护和科学的调动下,他们伤亡并不大。
毕竟,这个时代的火炮都是实心弹,声势远大于实效,明军的守城方略此前已经演习过多次,又有经验丰富的老兵带着,他们很清楚躲在哪里,怎么躲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区区几百颗炮弹还伤不到守城大军的根本。
明军炮兵的第一轮齐射中,大半炮弹都“嘭嘭”砸进了清军的盾车军阵之中,近十辆盾车被炮弹直接命中,巨大的冲击力粉碎了木板,便是条木组成的车架,也有不少直接分崩离析了。
这些盾车全都是清军逼迫军中工匠,匆忙打造的,许多都不算坚固。如今,不到二里的距离内,在无坚不摧的铁弹轰击下,很快支离破碎。
而更多的炮弹则是飞过盾车,直接砸到了盾车之后,那些身上毫无防护的民夫在炮击中被打得血肉横飞,惨叫连连,甚至有的炮弹直接趟出了一条血路,将无数断肢残臂抛向了半空。
地上很快出现了几十具被炮弹击中的尸体,还有一些被飞起的碎木和石块集中面部的,正在地上痛苦翻滚,不少推着盾车的民夫看到如此惨状,当即发出了尖叫声,甚至还有些惊吓之余,就要转身逃跑。
但后面压阵的清军早有准备,这些想要逃跑,甚至吓得停在了原地的民夫,立马就被身后的包衣兵挥刀挑枪射箭三连,杀死在了地上。
清军的盾车方阵在包衣兵的威压下,稍稍停顿之后,又立即加速推进,数千民夫继续冒着炮弹的威胁,填充土坑。
盾车在吱吱呀呀的摩擦声,密密麻麻的脚步声中迅速往前推进,在盾车方阵的后面,那些压阵的清军甲兵,包衣兵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火铳和弓箭。
这些督战的清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他们很清楚停下来不仅活不了,还会遭到更多的炮击,只要穿过城头上火炮覆盖的区域,才能获得活命的机会。
土墙之上,严阵以待的明军继续炮击,大小十几门红衣大炮以两分钟一发的速度,不断射出几斤到十几斤不等的炮弹,往往一炮就能毁掉一辆盾车。而随着清军的持续逼近,那几十门弗郎机炮,则是以每分钟四五发的速度,射出几两到几斤不等的炮弹,以极大的火力密度,横扫了清军的整个正面,持续轰杀那些正在填坑的民夫。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数以千计大小不一的炮弹在空中一闪而过,然后就“砰砰砰”的砸到了盾车阵之中,密集射出的炮弹直接将盾车前,成群的民夫掀翻在地,如同狂风扫过麦地。
但出人预料的是,在这样凌厉地打击下,清军的盾车依旧还在推进,微微停顿一阵之后,部分盾车又继续往前冲去了,一个个督阵的清军举着手中的刀枪弓弩,大声呵斥,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逃跑。
不过,随着明军的持续打击,清军盾车方阵的推进速度,很快就开始慢了下来,同时变得支离破碎,一些民夫躲在损坏的盾车后,借着掩护填坑,他们完全不敢停下来,生怕会被身后的士兵杀死。
常登贵在第二道土墙的堠台上指挥战斗,发布军令,一开始是令旗挥动,等到浓烟弥漫,看不清楚之后,又改成了鼓号声。
不过,面对这样声势浩大的打击,清军还是没有后撤,甚至加派了兵马,决心相当之强,战事愈演愈烈。
常登贵收到汇报之后,心中的压力迅速增大,第一道土墙上的火炮已经齐射多次,很快就会因为过热,无法继续轰击,单凭火枪是无法阻击清军盾车的。
但他扭头一看身后那面飞舞的龙旗,就立即压下了心中的那些不安,随即下令,加派人手,以最快速度将第二堵土墙之上的火炮,也调了过来。
“嗖,嗖,嗖”
“轰,轰,轰——”
数以百计的炮弹从土墙上飞出,呼啸着划过了低平的弹道,然后重重砸进了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清军盾车阵线之中,甚至还有不少砸到盾车上。
这些炮弹重重砸下之后,无数烟尘和木屑弹跳而起,洒向四周,顿时对盾车周围的那些民夫造成第二次猝不及防,也更严重的打击,引发一阵阵凄厉的哀嚎惨叫声。
这是比炮弹杀伤更大的攻击,虽然不会直接致命,但那些没有甲胄防护,被碎屑木片扎满身体,血流不止的民夫,很快就会痛苦死去,他们得不到清军的任何救治。
在轰隆隆的火炮轰击中,那些民夫,包衣兵,甲兵组成的攻城部队已经推着盾车,壕桥车,甚至还有部分抬着云梯,零零散散冲到了距离外围壕沟不足三百步的地方。
城头上,明军的火炮还在不停射击,不过只剩下了子母铳轮用,散热极快的弗郎机炮还在工作,其他的大炮基本上都在散热。
此时,清军此前炮击生成的黄色烟尘已经和炮台上弥漫开来的白色硝烟混在了一起,凤阳城南面城墙被笼罩在了浓重的烟雾之中,使得清军同样无法弄清楚明军的情况。
在刚刚猛烈的轰击中,清军的盾车和攻城器械大部分在推进的途中被击碎,或者就是陷入坑洞之后,而清军的包衣兵,甲兵,此时也已经就损伤了近百人。
但即便如此,收兵的鸣金声还没有响起,那些被清军抓起来,拿着刀子逼迫往前的民夫只能闭起眼睛,继续推进。
明军的火炮轰击如此猛烈,他们又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缺乏战场经验,整个进攻阵线混乱不堪,有些地方几乎停滞了下来。
攻城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双方的火炮轮射就占了其中的一半时间,清军最终只有少部分兵马攻过了土墙壕沟外的坑洞,但旋即就遭到了潜伏在拦马沟后的明军火枪兵,猛烈的打击。
这里距离土墙已经很近,不再遭受火炮的威胁,但常登贵早已经派出兵马潜伏出城,明军的火枪兵以旗队为基本单位,齐射的威力同样不小,这些冲过来的民夫和清军,没有盾车掩护,根本无处可躲。
一些清军甲兵和包衣兵挨着土墙,不断朝露头的明军火枪兵射出箭矢,但收效甚微,他们很快也被密集的火枪齐射杀死,那些民夫暂时脱离控制之后,全都趴在了地上。
原本压阵的八旗甲兵,包衣兵见状纷纷涌上来,他们畏惧大炮,但并不畏惧明军,更是在此前的推进中,憋了一肚子气没出发,如今企图通过近战,扭转局势。
但常登贵派出来的,全都是殿前军和京营的精锐,他们刚刚冲上来,就纷纷被箭矢和火枪击倒,翻滚进了沟壑之中,那些被驱赶着上前的民夫也同样如此,密密麻麻的尸体很快铺满地面,堆成了小山。
沈志忠缩在一辆陷入坑洞中的盾车后,正在驱赶身边民夫上前,他原本还想冲进沟中,砍几个人头的,但现在见识到了明军火枪的厉害,心里只剩下了如何撤回去。
他的脚下,此时已经层层叠叠,堆了满了尸体,黏糊糊的血水粘满了他的鞋,这些民夫死状无所不有,被炮弹轰得四分五裂,内脏流了一地的,被木屑碎石扎死,面目全非的,被包衣兵,八旗兵砍死射死的,还有被明军用火枪射死,身上好几个窟窿的
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之上,人命就是这么低贱,杀死一个人甚至只需要一块碎木块。
过了好一阵,在惨烈的哀嚎声和火枪齐射声中,清军后方终于响起了鸣金的声音,沈志忠一听,身子猛地一激灵,随即头也不回,朝着后方猛冲了回去。
他此时已经不敢再有任何轻视明军的想法,更没有想着金子银子了,脑子一片空白,只怕自己跑得不够快,被明军追上,把命都丢在这里了。
而清军阵线上,原本还在源源不断往上涌的兵马,也瞬间跟着指挥战斗的甲喇大旗,如同潮水般退去。
墙头上,常登贵立即发出了新的号令,一阵战鼓声响起,原本正在拦马沟里齐射的明军纷纷大喊着冲出,追击那些狼狈撤退的清军。
这直接加速了后者的溃败,甚至就是一些清军甲兵,在看到战友惨死之后,也完全没了一开始的嚣张,不顾一切,往后撤去。
与此同时,土墙的通道中,瞬间涌出了三队骑兵和十几队战兵,他们分别是天骑营和陈福麾下的标营,前者负责战场警戒,防御清军的突袭,后者负责打扫战场。
而随着土墙上明军的最后一击结束,清军第一轮进攻的盾车基本消耗殆尽,剩余的甲兵和包衣兵不顾地上翻滚哀嚎,苦苦求救的民夫,迅速撤出了战场,甚至还会在返回途中,毫不犹豫地砍死地上的伤者。
“陛下,不到两个时辰,清军就败了,死伤估计有两三千,不过真正的甲兵,包衣兵恐怕不多!”
常登贵确定清军败退之后,立即赶到朱慈烺所在的城楼,言语神情都十分激动,这是他第一次面对清军主力。
“收拾好战场,火炮先不要撤下来,清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了,咱们得让多铎再吃点苦头。”
朱慈烺点了点头,神色十分平静,甚至还出言提醒了常登贵:“这点兵马,说明多铎还没有真正出力!”
“清军再来,咱们就再杀,看他们能有多少人马消耗!”陈福也随即出言道,他心中同样激动。
“等清军填完那些坑洞和拦马沟,攻到土墙外,应该就会派出大部甲兵出战了,到时候臣一定将他们全部杀光,狠狠咬下多铎的一块肉,让他知道大明的厉害。”常登贵拱手道。
“哈哈哈,好!”朱慈烺笑了笑,然后又转身看向了白烟逐渐消散,喊杀声也正在减弱的战场,道:
“你们对清军毫无畏惧,这是很难得的,更是对的。鞑子战力确实了得,但也是人,在炮弹面前,也不过是血肉之躯,更有弱点,攻坚便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徐州不过是一个高杰,他们十几万大军,就束手无策,凤阳有朕在,又有殿前军,京营,凤阳标营数万大军,多铎绝对攻不破。
朕就是要通过凤阳这一仗,在天下人面前,打破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所谓的八旗满万不可敌,在朕这里,就是个笑话!咱们君臣一心,众志成城,才是真的不可敌!”
常登贵,陈福等人闻言,一时不禁怔住了,缓过神来之后,又纷纷心头一松,他们面对城外的清军主力,心里其实都十分紧张,生怕再次失败,但此时见皇帝陛下如此气度,一个个都瞬间充满了信心。
清军此前确实战无不胜,无数次将大明击败,但此番南下,在徐州便吃了瘪,前锋还在江北全军覆没了,前几日的交锋,也丝毫没占到任何便宜。
这些事情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他们有能力和清军一教高下,甚至能绝地反击!
很快,战场的硝烟散去,打扫战场的士兵,也很快撤回,他们刚刚看到了仓皇撤退,狼狈不堪的清军,也看到了密密麻麻,铺满地面的残破盾车和尸体,如今看到迎风飞扬的龙旗,登时爆发了如雷般的欢呼声。
首战告捷,地上残破的盾车和密密麻麻的尸体,见证了他们辉煌战果,万胜的呼声随即如同海潮一般,疯狂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