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树 作品

第610章 救人为何


愚蠢。

这个词和苏牧沾不上边。

须弥山是龙潭虎穴。若是佛门不择手段度化了苏牧,甚至杀死了苏牧,玲珑书院的其他人都会追悔莫及。

因此,苏牧做好了准备。

周周没有随同,苏牧是在赌佛门的良善,在赌佛门的其他菩萨不都是一念菩萨那般不择手段。

而苏牧也留着手段应对佛门真不要脸时候的下作。

万佛城城西,这里并没有因为佛光普照而显得祥和安乐。

一间间茅草屋上覆盖着薄薄的积雪,有些斜着的房屋偶尔掉落几块瓦片,发出沉闷的碎裂声。

地上是泥泞不堪的,凹凸不平的地面是被寒冬冻结的沟壑,高低起伏,好似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的波折命运。

刚踏入这一片地区,余生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

空气中飘荡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好似枯木的腐朽,又好似深山中埋在阴暗处的肮脏气味。

余生不是第一次闻到。在万佛城的城东也有一模一样的气味。

可是这般气味并非一次两次就能够让人接受。

周周注意到了余生,开口说道:“我曾走过青霄各地,见识过不同的繁荣昌盛。宁静安乐的缘由大致相同,而那不幸的遭遇却各不相同。”

周周看向一处处略显残破的茅草屋,因为见过太多,所以已经能够平静应对。

“奇怪的是,每到一处行医,空气中的味道从未有过改变。”

“像是腐烂的气味。”余生说道。

周周朝前走着,摇了摇头。“不,这是死人的气味。”

说着,周周叹息了一声,神情遗憾。

遗憾,这是极少出现在周周身上的情绪。曾经,她手中死去的那些病人会让她感到遗憾。

久而久之,这种遗憾成为了一种平常的情绪。

世间任何一种事物成了寻常可见,那么只剩下平淡,甚至是无感。

余生认真地想了想。“周师姐,你救了这么多人,是为了什么?”

救人是为了什么?

周周一愣,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一直以来,周周只是救人。她的娘亲是个大夫,她也是个大夫,所以治病救人仿佛就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大夫救人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余生皱着眉头,继续说道:“书上有一个词——医者仁心。在燕云城中,城里有位大夫每个月都会免费救治穷苦的人。我和爷爷就经常受他的恩惠。”

“可后来,他死了。听说是得罪了某个大人物,死在了家里。然后那一家医馆也没落了。”

“都说好人有好报,可好人并不定有好报。”

周周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世上的事变幻无常。命运究竟如何,谁也说不清。我行医救人,只是遵从本心而已。若是想要凭着救人的恩情去获取什么,终将会错失最重要的东西。”

随即,周周停下脚步,看向不远处正在做饭的小女孩。

此时已经入冬,小女孩不过五六岁,身上的衣服单薄破旧,两只小脚丫光秃秃地踩在冻僵的地上。

手上,脚背上的冻疮遍布,让人看着生出无尽的心疼。若是再耽搁下去,小女孩的双脚再也没有下地行走的机会。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周周走上前,那一袭白衣飘动,如同仙子临尘。

她不属于这个地方,但会给这个地方带来好运。

......

......

“难道就这样看着他们逗留在须弥山?”一念菩萨露出不悦的神色。

不仅仅是一念菩萨,其他人也是这么想。

须弥山毕竟是佛门圣地,不容外人。想要走进须弥山的人很多,被拒山外的人也很多。

像苏牧这般在山中待了近半个月的人绝无仅有。

这半个月,虎悲大明王一众菩萨始终都关注着苏牧三人的动静。

白日,苏牧与莫璃便是在须弥山中游览。夜里,两人便是悠然地入眠。仿佛两人只是隐居避世的一对神仙眷侣。

而言灿则是一天到晚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喝酒,全然没有半点烦心事。

三人似乎失去了踏入小雷音寺的想法,只想赖在须弥山中。

正如一念菩萨所言,外人不便逗留在佛门的圣地之中。

禅光大师适时地开口说道:“苏小施主需要一个公道。他来到须弥山,必是不会空手而回。依我之见,想要真正解决此事,不如前去见一见苏牧。”

禅光大师的提议让众人继续陷入了沉默之中。

踏入须弥山开始,苏牧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佛门设下的考验。

佛门想让苏牧知难而退,再不济也要挫一挫苏牧的锐气。

谁知道,苏牧竟是不随佛门的意思,就停留在半山腰上,一副在须弥山上安营扎寨的模样。

佛门的菩萨说着众生平等,心中有着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傲慢,

他们是俯瞰众生的菩萨,是受香火供奉的菩萨,可他们说着众生平等,却将众生拒之门外。

那一股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傲慢并不让他们觉察到。

“从头到尾,苏牧想要的都不是踏入小雷音寺。”禅光大师沉吟道,“如果佛门能够在寒山寺便给苏牧一个说法,给那些女子冤魂一个公道。苏牧不会前来须弥山。”

“说到底,苏牧想要鸣冤而已。”

禅光大师的话让一念菩萨的目光变得更为阴沉。

禅光大师的态度仿佛就是在指责一念菩萨在寒山寺没有处理好这件事。

然而,禅光大师毕竟是一念菩萨的师尊。一念菩萨不好反驳。

一旁的罚罪菩萨看向禅光大师,手中的法杖闪烁着金光。“禅光,如你所言,我等就要受这贼子的指责?云鹤已死,他犯下的罪孽不该让佛门来承担。”

罚罪菩萨执掌戒律院,一向是说一不二。

他惩戒的僧人无一不是犯戒之人,从未有过错漏。

让一个没有错漏的人低头认错,这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禅光大师明白罚罪菩萨的意思。

云鹤已死,人死事消,再多的罪孽也都盖棺定论了。

谁又会愿意来承担云鹤犯下的罪孽?

如果有人想要借此来诋毁佛门,也是佛门所不能容忍的。

禅光大师的目光扫过众人,又是无奈地叹息。

受人参拜的菩萨如何会低头认错?

就在此时,虎悲大明王微微抬头,眸子里闪过光彩,抬手一挥,身前的镜子化作金光消散。

只听虎悲大明王说道:“我去见见苏小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