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 作品

第1127章 变化

我越来越觉得我来这地方来对了,虽然基础设施很差,但是气候还不错,常年都不冷不热的。以前我一直觉得非洲很热,现在看来,这是误区。

从地图上看,我们所在的位置,比羊城还靠北呢,要是以中国的位置来衡量,我们在东方市一带。

酋长之所以是酋长,完全是因为家里人多,兄弟就十几个,全是王爷。不过这些王爷都特别穷,他们最多的就是老婆。

老婆多,孩子就更多,孩子多了,势力也就大了。

整个亚赛尼亚邦有人口三万,这王氏宗亲就有一万多。

酋长全家霸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土地,不过有这些土地也没啥用,他们根本就不种粮食,也不种菜。

我实在是不知道他们每天啥也不干,到底有啥意思。

这些日子我呆习惯了,我终于明白了,使劲呆着也比慢慢干活舒服啊!

竖起来龙旗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让整个亚赛尼亚邦的三万人都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自己是龙的传人,是大明朝永乐年间郑和大元帅率领大明水师来到这里的遗民。

我们的祖先其实都是中国人。之所以和中国人长得不像,完全是因为年代久远,长期和当地人结合的结果。

但是我们的身体里,留着的是中国人的血。

孩子们对这件事是很在乎的,他们对自己亚赛尼亚的身份是不屑一顾的,倒是对中国人的身份很向往。

等他们都承认了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之后,就有了向心力了,我们几个外乡人,长得和大家格格不入的人,才会更安全。

现在我心里总是胆子突突的,总觉得随时会有一群黑兄弟拿着武器冲进来抢劫。

老黑只要一叫,我就睡不好了,就要拿着枪出去巡逻。

我开始怀念在百花谷的日子了,只要天一黑,想不睡都不行。

来到这里我是一点不后悔,尤其是当我和安姐结婚之后,我这日子过得简直比蜜更甜。安姐怀孕了,我现在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我要把我们的基地搞得固若金汤才行。

五十人的队伍实在是有点少,而且训练的也不咋样。我一筹莫展,不过在和安娜聊天的时候,安娜给了我一个消息,有一个部队的老将军受到了社会冲击,要逃。

安娜给了他几个路线,一个是去海峡对岸,一个是去澳洲,还有就是去北美。

不管去哪里,他都不愿意去,他从一开始和小鬼子打游击战,一直到打解放战争,最后打了抗美援朝,一路打到最后,对祖国有着深深的感情。这几个地方,都不是他理想之地。

之所以安娜愿意帮助这位老将军,完全是因为这老将军曾经帮过安娜一个忙。至于俩人有啥交情,我也不方便打听了。

我立即想到让这位老人来我们这里,帮我们训练战队啊!

想不到我和安娜已沟通,安娜和那边一说,那边就同意了。这可是把我开心坏了,这还真的是困了就有人给送枕头。

龙旗竖起来半年之后,老将军到了,姓李,叫李银龙。这老将军掐着腰看着我们这五十人,他大大咧咧地说:“你这虾兵蟹将打架还行,打仗不是白送人头吗?”

我说:“是是是,要不怎么请您过来呢。”

“请我过来可以,我也不要你的工钱,你每天都要给我准备酒菜。我老李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喝点酒。”

李银龙看着这些兵说:“三百米的地方能打中酒瓶子吗?”

崔大同摇着头说:“怕是不行,我们没怎么练打靶。虽然子弹不贵,但是天天打,消耗也不少。”

李银龙说:“练打靶就他娘的不要怕废子弹,好的战士,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我说:“这些人够用吗?”

李银龙说:“我大概了解了这地方,整个部落也就三万人,五十人保护三万人,也够用了。兵不在多,在于精。就算是给你五百人,没有装备也不行。其实打仗靠的不是人多,而是需要好的装备和好的战术。”

其实子弹和枪都不贵,在黑市上,三瓶酒就能换来一把二手的阿卡47,还带五十发子弹。

子弹就更多了,一百发子弹,只需要二十斤玉米。

这里的人啊,吃玉米只有一种吃法,就是把玉米砸碎了,在水里煮。煮成糊糊之后,放凉了,用手抓着吃。

我实在是不愿意吃玉米,这玩意喂猪挺好的,人吃起来,味道很差。

我还是习惯吃大米和白面。

按理说这里是可以种水稻的,只是种水稻太费工了,首先就是要育苗,弄成一床一床的苗之后,挑到地里,地里还要把土弄成泥浆,然后进去一株一株的往里面插秧。

这谁受得了啊,我们即便是种地,估计也是种玉米。像是杰克那样,把玉米种上,打上除草剂,等着收货就行了。

杰克收玉米的时候也很暴力,玉米长熟了之后,他会放一把火,这样玉米叶子就都烧光了,只剩下玉米杆立在地里。接着他会花钱请当地人去地里把玉米掰出来,他只要玉米棒子。

玉米杆子最后用镰刀给割下来,放倒之后,干透了再点火烧,最后把地烧光了,等一场大雨之后,继续种玉米。

这地方的气温常年都适合种玉米,所以杰克家的玉米啥时候熟也没有个准日子。

不过葡萄成熟是有准日子的。

现在杰克花钱找人已经不去找酋长了,总是直接来找我。

他有一辆摩托车,只要听到摩托车响,我就知道是杰克来了。

在亚赛尼亚,有了杰克和我的带动,人们的生活竟然有了起色,他们赚了钱之后,也会买一些生活用品和衣服,起码没有了光着屁股出来的男男女女了。都穿的起衣服了。

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现在手里有了钱,也学会了买点粮食储存起来,不过他们储存的全是玉米,有时候去杰克家干活,杰克不发钱,直接发玉米。

男人们大多喜欢直接要钱,女人更喜欢要粮食。男人们手里有了钱,就会去花天酒地,但是拿回来的要是玉米,他们就会把玉米放在家里,

饿了就煮成糊糊抓着吃。

我们已经开始教孩子们用筷子和勺子吃饭了,我们学校的孩子都有补助,每天中午都要管饭的。而且吃的都不错,大多数时候就是米粥和馒头。米粥是大米粥,喷香!馒头是白面馒头,还是喷香。

很多孩子每天就吃这一顿饭,就等着这时候吃,尽量多吃。

书生说人一天吃一顿饭也没问题,只要吃的足够多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倒是不担心这些孩子营养不良了,他们吃得饱,睡得好,身体就会好。将来都是我们的兵啊!

李银龙的训练只是进行了三个月,效果显著,这群家伙起码把队伍走齐了,都学会了踢正步,喊中国的一二一,还学会了叠被子,打背包啥的。至于打仗啥样,咱还真的不知道,不过每天都在靶场打靶,消耗了我不少子弹。这可都是钱啊!

李银龙还把他们分成了三人一组,崔大同说这是三三制。

两拨人打对抗,假装打仗,每天就和演戏一样,打得有来有回的。

李银龙还从这五十人里挑了五个枪法好的,有人就是有打枪的天赋,我就很有天赋。

别看黑兄弟们平时干活都挺懒的,但是每天训练倒是不懒了,男人嘛,天生就好斗。

以前站队站得乱七八糟的,现在起码能做到横平竖直,还是有效果的。